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号声嘹亮》观后感优秀10篇正文

《《号声嘹亮》观后感优秀10篇》

时间: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飞白给大家找到的10篇《号声嘹亮》观后感,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1

在《号声嘹亮》影片中,小男孩一直缠着军人爷爷想给他吹号,但爷爷一直不肯,因为他怕听了之后他会更加难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小男孩问爷爷他们不怕吗,爷爷回答他:“怕,但是我这个号声一响他们还是要向前冲!”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拼命呢?为了日后中国的平安,日后的人民可以吃饱穿暖,不再受战争困扰。当我看到这里,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了,从冲锋号到演奏小号,家破人亡到安居乐业,这是一段历史的`转折点。

影片最后,他们来到烈士陵园,小男孩用号角吹响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此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

《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2

《号声嘹亮》这部影片既有笑点,也有泪点。剧中的小男孩没有姓名,可以是你、我、他,一个个普通少先队员。章爷爷的经历,对于每一位生活在战争岁月的英雄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更是刻骨铭心的。

当我们处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当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时,请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请永远记得这个响亮的名字,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这一切。他们就是青山翠柏,他们就是江涛海浪,无论时光怎么流逝,这是一支在品质上和精神上都永远值得我们尊重的队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解放军的精神,永远向最可爱的人学习!让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光辉且永恒的形象烙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观看《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3

少年吹响的是时代的号角,传承的是无数红军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在春天里挣脱束缚,迎接阳光;要在夏天里汗流浃背,舞出动人身姿;要在秋天里低头沉思,收获骄人的喜悦,要在冬天里储蓄力量,待来年吹响奋进的号角。

小小的军号,它以红色的印记烙在中国的战斗史上;那历经先烈血迹的军号虽已不再吹响,但他侵染的风采,不会磨灭。

那号声,嘹亮了我的心扉:新时代的我们定能接过先辈手中的号,吹响第二个百年的号角。

号声嘹亮观后感500字 篇4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我和全中队队员观看了少先队传承主题微电影《号声嘹亮》,其中调皮可爱的“鼓号手”少先队员和严肃不苟言笑的“司号员”老革命军人,以“号声”为主线,“司号员”为什么不敢听号声吹响呢?因为这会勾起他对革命军人冲锋陷阵、牺牲战场的回忆和怀念。这理由让我热泪盈眶。年幼的“鼓号手”少先队员和年迈的“司号员”走到一起,激起了一波“红色的涟漪”。

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我肩负着引领少年儿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重任。在不同时代,红色基因亦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新一代红色基因传承者的少先队员,必先溯源红色历史,再展望红色未来。

中国的红色曾是鲜血的红,沸腾而滚烫,为生存而战斗。在战争年代的硝烟中,红色基因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精神。漫漫长征之时,红军凭着坚强意志,克服恶劣的环境,成功反围剿,用徒步两万五千里的奇迹证明了中华民族生命力的顽强;艰苦抗战之期,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以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的身躯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决心。

中国的红色曾是红旗的红,热情而坚定,为发展而拼搏。在以后的中队工作中,我打算带领少先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争章活动,追溯历史的波澜,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向可亲可敬的军人们学习。

号声嘹亮观后感400字 篇5

看完这视频,我心里浮现出“不理解”、“共情”和“敬仰”三个词。视频中的小号角手虽然有着高超的技能,但是,他最开始并不能理解号角声的意义,直到章爷爷的讲解,“在战场上,只要号声一响,战士们就要向前冲,而冲在前面的是子弹、炮弹、手榴弹、刺刀!号声一响,他们就敢冲,冲出去的越多,回来的越少。”直到此刻,小号角手才明白,号角声不是吹得好听就行,号角声代表着前进,代表着无畏,代表着牺牲,代表着千千万万革命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此时,小号角手心中才与章爷爷产生了共情。当《我和我的祖国》奏响在满是五星墓碑的烈士陵园时,我眼角闪烁着泪花,情不自禁地敬了少先队礼,心中是对革命烈士的敬仰!没有他们拼死拼活地前进,哪里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

视频结束,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所有少先队员的英雄们,无论是革命军人,还是现在的军人,警察,消防员,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他们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我们爱他,敬他,助他,护他!

观看《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6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漪。我想到了无数个烈士英雄们,他们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才长眠于他们所深爱的这片土地之下。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繁荣的今天,用鲜血染红了鲜艳的国旗,用信念点亮了每个中国人的内心。“生得光荣,死得伟大”是对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人民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您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您们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铭记。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向先烈们致敬!

观看《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7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调皮固执的的“鼓号手”少先队员与一位严肃不苟言笑的老英雄章俊荣的故事。一老一少鲜活的对话、灵魂的碰撞,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传承可以是血脉,也可以是精神,品阅红色故事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嘹亮的号声对于经历过革命岁月的人们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学生的我们来说就是民族强音。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我们要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铭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忘初心、传承使命,努力学习、砥砺前行。将自己饱满的青春和激情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音。

观看《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8

眼含热泪、饱含着激动地心情看完了这部14分钟的微电影,感动于调皮可爱又坚持不懈的“鼓号手”少先队员,敬畏于严肃不苟言笑的“司号员”老革命军人。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鼓号手”队员因睡过头没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慰问演出,因此错失了一枚红领巾特色章。失望沮丧的他在休养院博物馆里偶遇了老革命军人章爷爷,灵机一动,他想通过给章爷爷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或许能够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红领巾特色章,小男孩与章爷爷一路斗智斗勇……

从小男孩到章爷爷,从伤痕累累冲锋号到光滑铮亮的演奏号,是传承让他们共同激起了这波“红色的涟漪”。小男孩手中原本被当作玩具‘步枪’或完成表演的乐器小号在烈士陵园的一排排墓碑前吹起时,熟悉的旋律响起,革命先辈奋勇杀敌的场面浮现,我想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悄然种下了一颗红色精神的种子吧。

战争年代,是像章爷爷这样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护佑我们的寸金寸土;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用智慧和热情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中国!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我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团结、教育、引领队员们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那抹“红”!

微电影《号声嘹亮》观后感 篇9

人民日报曾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我想,这句话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全片以一位小号手的视角,带我们了解了一段过去的历史,影片中途因为小演员的'角色定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笑点,但章爷爷的不断拒绝,又将观众们的心吊在半空,暗示观众们另有隐情。短短十几分钟的影片,情绪几起几落,细节处理动人,影片最后,小号手和老号手共同立于烈士墓前,一个吹号一个敬礼,过去已去,未来已来,我仿佛看见“传承”两个字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连结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之中,令人动容。

时间流逝不舍昼夜,穿梭于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传承的力量是伟大的,但这力量需从小发芽;意志的力量是坚毅的,但这力量需你我发扬!革命先辈们用鲜血为我们带来黎明曙光,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建功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是所有少先队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你我久久为功!

号声嘹亮观后感400字 篇10

我们少先队员生活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更加要注重红色精神的传承,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出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无法体会到当时的艰苦,不知道什么是寒冷,不懂得什么是饥饿。但我们是成长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

回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年代,我不禁想起2019年新冠疫情。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英雄。疫情就像冲锋号,他们抛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义无反顾冲向疫情第一线。在这场战斗中,幕后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负责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负责执勤的警察们,负责配送物资的司机们,还有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正是有这些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学生才会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因为我对伟大的祖国爱的深沉。我们的战场就是脚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习,工作,生活,然后用我们自己强健的双手去开创祖国辉煌的未来!让我们用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