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冯志远观后感【最新5篇】正文

《冯志远观后感【最新5篇】》

时间:

《冯志远》该片透过讲述冯志远同志支援西部基层教育事业43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敬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一部加强师德教育的优秀教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冯志远观后感【最新5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冯志远》观后感 篇1

公共事业局**我们全区教师去滨海一中观看电影《冯志远》,心想就是一部普通电影。可是看完之后却被这部电影深深的打动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顿时涌上心头 ,心中的思绪随之飘动。

1958年的冬天,28岁的冯志远听从祖国的召唤,他毅然放弃了大上海安逸舒适的生活,来到西北边陲宁夏支教。20xx年夏天,71岁的冯志远离开了宁夏。谁也没有想到,在西部的土地上扎得如此之深,42年啊!充满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学生的挚爱。

上《海燕》一课,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课堂上激情飞扬,把自己融化到教学的情境中。冯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冯志远早年就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俗称“夜盲症”,据说这种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千万不能用眼过度。可冯志远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备课、批改作业,以至他双眼的视力每况愈下,最终导致双目彻底失明了。这没有影响到他进入学校,拄着一根细细的竹竿艰难的走上讲台。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真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好体现 。见此情景,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漆黑的日子里,冯志远的内心是明亮的。

病榻之上的冯志远依旧不忘教育事业不忘学生,说:“如果现在还让我当老师,我依然愿意。虽然我看不见学生,下不了床,但我还能说话,我可以为学生们讲讲历史,讲讲做人的道理。”冯志远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老师。

《冯志远》观后感 篇2

《冯志远》观后感

今天,学校**我们观看电影《冯志远》。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

这部影片讲的是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丢下了一岁多的。孩子,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任教,四十年来,培养出一万多名优秀学生,而自己却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透过银幕上冯志远点点滴滴的育人事迹,一个爱岗区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令我激动,催我沉思……

他的行为十分让我感动。冯志远老师为了教贫困山区的学生,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离开了他的亲人,一去就是四十年,观后感《观《冯志远》有感作文》。这四十年内,他不计个人得失,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关心着孩子们,让他们在缺乏物质条件的山区下健康地成长,尽可能地接受教育。为此,他的眼睛因时常劳累不能休息而双目失明。他为山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见他是一位如此负责任的教师啊!

我们与冯志远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他对待工作是多么认真、仔细。而我们对待学习,却是马马虎虎,连冯志远老师的百分之一都不够。我们要向冯志远学习,学习他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教书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片中冯志远老师精心设计的《海燕》一课,让那些沙漠里的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大海,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心,使他们的精神受到了洗礼,这个场面不就是教书育人的写照吗?

冯志远未放弃追逐他的梦,虽然他已经退休,课室里的每一块粉笔,每张桌子都留下岁月的痕迹。我终于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师者,冯志远 篇3

师者,冯志远

当张嘉译演绎的冯志远在独居的房子里,抚摸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对他事迹的报道,手指摸索着将自制沙漏缓缓挪到自己耳边的时候,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在宁夏的四十二年。四十二年西部风沙在他脸上留下深深沟壑,四十二年的日出日落带走了他最美好的年华。他后悔过吗?一定没有。因为此刻,他带着满心的欣慰和踏实,坐在安静的小房间里,听着录音机里清脆的声音,讲述他留在宁夏的四十二年的光阴与爱。

有时候我想,什么是大爱?也许没有什么“大爱”,大的是人心,是责任心,是天性的善良与厚重的责任感。责任感源于一颗正直和理智的心。很多时候,冯志远不想回上海吗?不想见到妻儿吗?但是他更想看着这些贫穷的孩子,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识字读书,走出沙漠,走上一条不同于父辈的光明道路。上海大城市,有很多教师,但遥远的西部宁夏这里,缺一个担当起重任的教师。以自己微薄之力,去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让他们脱离贫苦与蒙昧,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这样的人,他不需要功名利禄,巨大的成就感就是生活给他最好的报答。按照我的理解,冯老师是带着“苦一个不算什么,耽误孩子一生却会使我不能原谅自己”与“我不能离开,没有我学生们怎么办”的信念留在宁夏,而不是我们空谈的“我们要奉献自己„„”之类云云。

再看冯老师的教学手段。一个人空有一腔爱学生的心,却没有好的教学与沟通手段,当然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冯老师有太多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东西。比如面对孩子的逃课偷偷烤东西,他拿出自己的口粮给学生吃,然后温和又严肃地为他们补课,整个过程中,并无半句语言批评,却让学生深深感到了愧疚与感激。比如教学生高尔基的《海燕》时,创造条件带学生走进文章场景,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思想感情的理解。学生退学了,他找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这本是很普通的事情,影片中简单带过。其实作为一个教师与家长交谈沟通,同样是需要下工夫的。

爱,温和的爱,影片中他面对学生的眼神,与学生对话的语气,他对事对人的耐心,都让我想起一个比较俗套的比喻:如坐春风。是的,真正属于教师的爱是如春风般温和的,如细雨般滋润的,一点点渗进那些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内心。

他是一个令学生拥戴的教师,还在于他的博学与细心。他初入宁夏时,一个人一口气呆了四门课,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并且俄语是他为孩子们新开的课程。原来一个人的精力是那么有弹性,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看着多么难的事情似乎都能完成。乡村没有钟表,他就自制了沙漏来计时。试想一下,一个老师,他学识渊博,课堂活跃,他待人温和,宽严并济,能说得动顽固的家长,能发明“沙漏”这种小东西来计时,让孩子在学习中张弛有度,能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研究“石蜡灯”,另外他在日常生活中行得正,走得直,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这样的老师,孩子怎么会不敬仰,不喜欢?家长更是对他净重有加。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备这样完善的人格与过强能力的老师才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让人敬佩的远远不止这些。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失明后坚持任教。当他的眼睛面临失明时,让他停下教学,回上海静养?自知眼睛已经治不好的他不可能同意。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他选择放弃对眼睛的治疗,选择把最后的光明都留给孩子,留给宁夏这片急需教育滋养的土地。眼睛,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冯老师不是这样一个坚定负责,对学生割舍不下的人,他也许早就回到上海清清静静好好养着自己的眼睛去了。后来读完冯志远的真实材料才知道,冯老师于55岁为学生上课时失明,后来坚持又做了5年的盲人教师,直至60岁退休。五年的盲人教师是怎么当的呢?他凭着记忆为学生讲历史课。以说评书的方式教学生历史,他的历史课也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看到这里也受启发。现在,太多课堂成了“应试课堂”,使许多本来趣味盎然的课程变得枯燥无

味。我们能否从冯老师的“评书讲课法”中得到某些启发呢?

看完影片,又读完一系列材料,我的眼睛湿润了,肃然起敬——师者,冯志远!最近,我们都在谈梦想。遥想当年,年轻的冯老师,也一定带着最诚挚的梦想,远离妻子,奔赴宁夏,一腔热血教书育人,甚至在双目失明之后,也不想放弃去圆满自己的梦想。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到最后,教书已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人老了,他回忆自己一生时,回忆的主体就是那一群群如今已走向社会各地孩子吧,回忆的感受也满满的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激昂或悲喜吧,那么多回忆,充实也踏实,心酸也欣慰。他也一定一次次梦回宁夏,因为那是他的生命燃烧得最辉煌的地方。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孩子和社会来说,是一个太重要的角色。他日我若为人师者,愿如冯志远。

冯志远 篇4

《冯志远》观后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

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的二十八岁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妻子送给他的二胡,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就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爱,他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可能会有人说他太无情了,不,我想说在他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向往,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祖国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且胜过爱自己呀,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冯老师支教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老师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冯老师把祖国的需要当作个人的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人格叫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无悔人生;有 一种情怀叫鞠躬尽瘁”,冯老师的执著追求和高尚品德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我们。他把“师魂”渗透在教学工作的细节中,把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了教书育人中。冯老师献身教育的崇高品德、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不计得失的无私情怀正是当代教师应该敬仰和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以冯志远同志为镜子,检查反省自身的不足,寻找差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努力去做一个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教育事业,对得起家长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师范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不能再像冯老师那般处于艰苦的条件,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冯老师那样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冯老师深深的感动了我,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为之落泪,向冯老师学习。

冯老师,我们的好老师。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还有数位专家教授,我想他们也是被冯老师感染了吧。冯老师正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感动了所有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冯老师的人生写照。

正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都奉献给了学生,所以,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又是极为不称职。他一年只有两次探亲的机会,为了学生,他还会悄悄把妻子发来的“儿子病重,请速归”的加急电报藏起来,继续给学生上课,直到学生参加完考试才急匆匆往家赶。冯老师的伟大更在于在他背后有一个比他还要伟大的妻子,正因为有她对家庭承担了双重责任,冯老师才能有精力全部贡献给教育事业。

中国教育事业如果有更多像冯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的祖国会不兴旺发达吗?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电影《冯致远》就是最好的诠释。具有四十七年教龄的教师冯致远支援西部基层教育事业43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守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一部加强师德教育的优秀选材。是那么的朴实、简单。那份教师崇高的职业精神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在镜片中,冯致远并没有多少在讲台教学的职业镜头,更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理解,甚至在失明后帮困难的学生卖红枣。老师固然可以教会我们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事教会我们课本上没有的,受益终身的道理。

冯致远是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所有的学生,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还懂得更多的、更多„

教师,就是应该具有这样的职业操守。无论在讲台上、讲台下。教师更应该学会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而这些受到影响的品德、思想不是任何知识可以弥补的。

《冯志远》观后感 篇5

影片里冯志远老师站在会堂的讲台上说“起立”,台下千万个同学整洁地站起身,说“老师好”的壮观场面,就是电影《冯志远》中一个最为振奋人心的出色镜头。

影片叙述了冯志远老师在宁夏中宁县教书育人42年,清贫42年,培养出一万多名学生,最后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表达了冯志远热爱工作,热爱孩子,对工作极度负责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当我看到冯志远已经双目失明,却还坚持上课,最终因体力不支而累倒在课堂上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啊,多么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呀!他本来居住在繁荣昌盛的大城市——上海,可他却心甘情愿到宁夏支教,千里迢迢地赶到那穷乡僻壤——中宁县的鸣沙中学。这里的条件一点不比上海好: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坑,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制的煤油灯,每月还只有十四斤的粮食供给……这么苦的生活,谁受得了呀?许多支教的年轻教师静静地离开了学校。我大惑不解:冯志远怎么不和他们一起走呀?这时,我仿佛听见冯志远****地对我说:“孩子,你不懂,既然来到了这儿支教,就不能半途而废,假如人人都因为怕苦而逃走了,那孩子们怎么办?他们就读不成书了。做人要对工作负责……”这时,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劳累地为孩子们了。可是,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和先天性的眼病,依然使他的视力急剧恶化,最后竟双目失明了!就算这样,他还想要尽自己所能,为教学事业奉献出一份光和热。单就算是铁打的人也会被累垮的呀!冯志远最终累倒在课堂上。

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像冯志远一样尽职尽责?就说**吧,他身为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工作都可以让下人去做,可他总要亲自过目,就算是这样,他也没喊过一声苦,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国家,为人民默默地奉献。直到老年,他生了病,还依旧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分一秒也不肯错过。再说*,林肯……他们不都是对工作负责,为人民默默奉献的人吗?他们和冯志远是多么相似呀!

啊,多么伟大的冯志远呀!我一定要向他学习,长大为国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