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000优秀6篇正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000优秀6篇》

时间:

反腐专题片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据专题片的预告片介绍: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观看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想呢?下面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000优秀6篇,仅供参考。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1

由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这个“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是一种答案。第一集《人心向背》,所呈现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反腐决心,在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这些曾经的高官讲述中,我们还看到了腐败之所以发生的内在逻辑。

比如人性弱点。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特别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眼热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员也不例外。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当权力和诱惑都足够大,单纯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尽管人性弱点,绝不是贪官腐败的借口,但从反腐的角度讲,这是必须要正视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错犯罪的“本能”。腐败永远可能发生,反腐自然只能“永远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顺关于“站台”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简单一句话,道尽现实的复杂,反腐的困境。尽管权力的“笼子”在收紧,但永远都可能有疏漏。

从这些贪官的讲述来看,腐败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无非给商人站台、亲朋“搭权力便车”等,这就意味着制度还不够严密,反腐还极有必要“永远在路上”。

那些曾经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腐败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得非常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希望所在。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1月1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这部专题片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展现了坚持自我革命的警世画卷。一经播出,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而始终朝气蓬勃,饱经风霜而始终本色依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勇于自我革命。怎样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找到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零容忍体现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正风肃纪反腐,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提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到强调“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再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科学总结党百年来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强调“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意志品质坚定、决心坚如磐石。

零容忍是永葆政治活力的内在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是党永葆人民本色的需要。这些年,铁腕抓反腐倡廉,拔烂树、挖烂疮、捉蛀虫,整个政治生态焕然一新,使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更加强大。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持续推动自我革命,坚决清除大大小小的腐败现象,确保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更加团结奋发,更加富有战斗力。

零容忍就要大小“老虎”一起打。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既要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领导干部,又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第二集《打虎拍蝇》,通过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案,甘肃永登县低保办主任赵永琏侵害困难群众利益案、江苏仪征基层粮站贪腐案,反映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思路。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看得见,对治理腐败现象的信心更足。

零容忍要用制度铁腕管长远。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不断转化为制度成果,《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从制度机制上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让“围猎”者寸步难行。从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到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从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到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有效推进,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还有坚持零容忍才能最大限度赢得人心。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以零容忍的决绝,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500字<四> 篇3

市纪委在钦州廉政网开辟“《永远在路上》大家谈”专栏,及时发布全市干部职工观看专题片的心得体会、评论文章,通过讨论学习交流及撰写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观看专题片后感慨良多,好评如潮。“这几天,我每天晚上都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认真观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每一集都让我震撼不已!我要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钦南区纪委干部黄时坚说。

钦北区农机局纪检组长陈宝仁在观后感中写道:“当事人现身说法,还原贪腐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我们要引以为戒,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用权、廉洁从政。”

浦北县北通镇镇长高发营在心得体会中写道:“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自省、自警、自励,在以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认真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行政。”

灵山县檀圩镇社岭村支部书记刘昭运说:“专题片让我们基层干部真正感受到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作为村委干部,天天与百姓打交道,要时刻从百姓所需所想出发,用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4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一口气看完八集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除了震撼就是深深的思索。

有一次毛概老师让我们选上课的主题,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干部政治。老师说,原来你们心中一直有一个做官的梦,我不置可否。这次课也让我了解了中国这个一直处于云端之上的神秘群体,同时更让我看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部纪录片里谈到了中国的反腐现状,情况的确很糟糕。多少位省部级的领导干部,甚至副国级的干部纷纷落马。有一位官员说道:“权利蒙蔽了我的眼,我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当理想丧失,当信仰缺席,真是人生的莫大悲哀。”想想国家培养一位省部级领导干部要付出多少资源啊,他们的落马不是他们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同时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小贪巨腐,你能想象一个村委书记能贪几个亿!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民政局主任因为炒股赔了钱挪用该分给孤儿的救助金。有一位孩子的母亲失明,父亲去世,当我看到她翻动着新华字典努力学习的时候我的内心涌上一股说不出悲哀与心痛,更有一股怒火升腾而上。痛其不幸,怒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好好保护她。那位主任着实可恶,但到底谁给了他让我们恶心的机会,谁又让他有了恶心我们的胆量?说到底,我们的制度需要变革,监管还需加强,执行力真的还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的。眼睛能目睹一切,却唯独看不见自己。套用某位友人的话,人类心是个无底洞。你能说那些高级领导干部能力不强,知识水平不够?至少也用了大半生的时光熬到了省部级的位子上(全国不过也才400多人而已),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与能力,气魄与远见。缺的是那一份道德自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穷苦出身,最痛恨贪官,不想最后自己成了贪官。讽刺亦或是悲哀,留与世人评道。不要说你一定不会贪,当你的一句话可以决定千万人的命运,可以使自己过上普通人穷其一生也不能达到的生活,这种诱惑几乎没有人能扛得住。季羡林说过:“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会让心再黑一些,脸皮再厚一些,多为自己谋点利益。”可见圣人的内心往往也是自私的,只不过他们具有极强的克制力。所以中国贪腐问题的解决不能单单靠高级领导的道德自律,关键还是在于制度化的监管与强有力的执行。也许当法制真正替代人治的时候,中国的也就不存在贪腐问题了。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了我的大中国,每个人都该好好想想我能为她做些什么。

2017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5

通过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可以看到党的以来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正风、反腐,绝不是一句空话。视频中的这些腐败份子的落马,也证明了反腐的力度;而《永远在路上》揭示了他们的贪腐思想、堕落经过,警示了后人,这就是防腐的教育作用。第二集纪录片《以上率下》发布。“以上率下”,讲的就是地位越高责任越重,越要时刻正身修为,身先士卒才能带好下属。

先哲孔子有句名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是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从古到今,领导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执行力。“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工作方法。

2012年12月4日出台八项规定以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其他和中央政治局成员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八项规定既是要求,也是承诺,以上率下带来的是示范引领。

作风建设是切实落实八项规定的切入点。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到群众对党的看法和认识,从作风上看党,然后决定跟不跟你走。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同样如此。结合身边环境来看,自从学习了党的八项规定,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纠正“四风”,党员干部都能够从自身抓起,身为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廉洁奉公、履职尽责,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映射。同样,作风建设也体现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上面。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曾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等职务。2015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对其立案审查。经查,谷春立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正是他的贪婪把自己亲自送往监狱。

谷春立经常大吃大喝,而他并非不知道这样的吃请应酬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这真正当回事儿。他称,“规定是肯定学了,但是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我也觉得,有时在酒桌上协调点事,能够增进一些感情相互了解,所以协调起来工作比较方便。”

如今多少个像谷春立这样的曾经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常人看来都觉唏嘘,官场中人也许更有感慨。这是该反腐专题片的价值之一。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腐败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的非常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

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前,这样一个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纪录片播出,传达什么信号,不同身份的人自会有不同解读。根据此前预告,六中全会将研究的重点议题是“从严治党”,看来所谓“反腐降温”更不可能,值得关注的是反腐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延续。《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希望所在。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热播,共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选取16个案例,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140多人,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我作为立康的党支部副书记,不仅自己带头观看,也积极组织立康的全体干部员工一起观看,收看后思想上受洗礼、心灵上受震撼,获得了大家的强烈认同。专题片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反腐鼓点与民心同频共振,传递出了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震慑效应越来越强的清晰信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固守忠诚之心、树牢红线意识,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让警钟长鸣于耳,做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公仆,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觉得我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是组织对我的认可和广大党员群众对我的信任,我更要以身作则,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获取“信仰密码”,拧紧思想“总开关”。树高千丈靠根深,人行万里靠铸魂。《零容忍》中,对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和江苏省委政法委原书记的通报中有一句相同的评价:“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这样的反面案例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的期盼大相径庭。党员干部当深入自省,引以为戒,获取“信仰密码”,拧紧思想“总开关”,胸怀“国之大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将理想信念化入血脉,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言一行有党性,大战大考炼真金。党员干部定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立场坚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信念坚定、言行一致,不做思想上的“糊涂虫”,不做政治上的“墙头草”,不做行动上的“两面人”。我要永远保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不变初心、不移其志,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奏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韵律。

二是获取“纪律密码”,敬畏制度“高压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权力是把“双刃剑”,《零容忍》第一集中数个高官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罔顾党纪国法,“闯红灯”、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最终换来一副冰冷的“手铐”。党员干部要防微杜渐,获取“纪律密码”,算好“政治账”,敬畏制度“高压线”,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要不断提高党性觉悟,提升道德修养,严守党纪党规、不逾底线,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杜绝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松劲心态,持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和抵腐定力,在歪风邪气袭来时“咬定青山不放松”,要甘做“平常人”,常怀“平常心”,加强立康党支部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

三是获取“为民密码”,加深干群“鱼水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零容忍》中江苏省委政法委原书记长期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忏悔时他表示“对不起人民”;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用公权为他人牟利并收受巨额财物,忏悔时他表示“初心使命没有了,连敬畏之心后来都没有了”。百年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为民初心照耀得熠熠生辉,专题片中的“反面”人物们却让之黯淡无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书写者、评判者,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当牢记手中之权是人民群众所赋,以“榜样最美”为荣,以片中“反面人物”为耻,获取“为民密码”,加深干群“鱼水情”。我要主动担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筑牢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深干群血脉相连的“鱼水深情”,成为党组织、公司与员工沟通交流的桥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党建工作融入经营工作,共同推动立康公司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