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我和我的家乡》影片观后感优秀7篇正文

《《我和我的家乡》影片观后感优秀7篇》

时间: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来了!家乡是一个特别的词,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大家对家乡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和我的家乡》影片观后感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篇1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我的家乡——肇庆,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不少显著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百姓在肇庆的'生活条件状况不太好,城市的发展缓慢,楼房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多,公共设施比较简陋。

在改革开放以后,是肇庆在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建设加快推进,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等荣誉。

在工业方面,改革前1978年,肇庆全市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0亿元。但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激飞猛进

在科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全市实施各类科技计划32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8项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和铁路,1978年全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0。6亿元。

在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突出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建设并举,构建起立体式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在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居民生活已经实现从基本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563元增加到2007年20831元,增长36倍,年均递增13。3%

相信我们的肇庆发展得会越来越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肇庆。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美丽而富饶的乡村,这里空气格外的清新,景色也格外的宜人。如果你来到这里,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深深地吸一口气,一股淡淡的清香便会扑鼻而来。低头去追寻,小路两旁各种各样的野花争相开放,红的似火,黄的像霞,白的如雪。更重要的是花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野草,让花朵在这身绿色衣服的映衬下更加娇美动人。“叽叽”,一声清脆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鸡在花间寻觅食物。它是那样的可爱,一身黄绒绒的毛让我忍不住伸手去触碰,也许它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存在,竟用那双无辜的眼睛望着我,真是让人心生爱怜。

沿着小路向前走,便可以看见两棵参天大树。如果站在树尖上,一定可以触碰到蓝天。大树不仅高,而且特别粗,需要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它围起来呢。这两棵树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每到夏天,它便会吸引许多人到这里乘凉。我和伙伴们也常常在这里看书、嬉戏。如果累了,便会躺在树下睡一觉,这时,树叶为我们遮阳,知了为我们歌唱,伴着吹来的习习凉风,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甜甜的梦乡。

再继续往前走,便会看到一个菜园了。夏天的时候,这里最是热闹,也更是我的乐园。一个个黄瓜穿着碧绿的衣服躲在叶子背后,像在跟谁捉迷藏一样;一个个西红柿披着红色的霞衣映红了我的笑脸;一个个胖胖的、圆滚滚的茄子压弯了枝头,给我传达着被采摘的心愿……如果你低头去看,常会发现有蛐蛐等不知名的小虫在叫唤,捉上几只串成一串,常会有无穷的乐趣溢满心间。我常会徜徉在这丰收的田园里,咬一根可口的黄瓜,尝一个酸甜的西红柿,欣赏这别样的风景,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夕阳西下,夜幕笼罩了整个大地,乡村如同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路灯亮了,如同点缀在天空的星星散发出点点光明。远处池塘传来的蛙鸣打破了黑夜的沉寂,奏起了歌颂乡村的交响乐。这时最快乐的莫过于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的老人了,乘着习习凉风,他们的脸上满是惬意,满是幸福。

乡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流连忘返,也正因为她这种独特的美,让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篇3

北方四月初的夏天还带着一丝春天的凉意,漫天的绵绵小雨淅淅沥沥,仿佛没有尽头,我的衣服,我的头发,我的手掌上,到处弥漫着凉意,但是,这并不可以阻挡我内心深处的一片炽热。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观看了《我和我的家乡》,简单平凡的剧情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我的内心。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神笔马亮》了,马亮是一个出生在东北山村平凡无奇的孩子,十几年后,马亮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出国外修的机会,但是,马亮并没有前往列宾美术学院,而是前往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的扶贫事业提供帮助。这也会让你十分不解,一个都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人,还来这破农村,是不是傻啊?但是,我想告诉你,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傻”人组成的,没有他们的“傻”,我们就没有现在和谐美好的生活,没有他们前往这破农村,哪有那么多脱贫致富的小村庄呢?国家再坚持扶贫政策,没有人愿意领头,又怎么会成功呢?亮在剧中感叹:“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为了给自己的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顾自己的妻子秋霞还怀着孕,毅然决定前往扶贫工作的队伍中,这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有呢?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出生,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在自己妻子经历人生最大痛苦的时候不在身边陪伴,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孩子出生时看不见父亲,你要说马亮不想看见自己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马亮还是前往这破破的农村,为自己的家乡奉献出一份力量。同样的道理,马亮不想去出国留学吗?不可能,“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榜上有名。”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和练习,你能说他不爱艺术吗?你能说他不想出人头地吗?你能说他并不想带领自己的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吗?

而马亮的原型便是冯亚珂先生,“我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位画家,用画笔和颜料绘就一幅幅美丽的画,如今我用砖头、创新思维绘就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画,画的名字叫‘乡村振兴’。”冯亚珂先生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巨大的贡献,冯亚珂先生来自伏牛山腹地的三合村,一个偏远闭塞的小村庄,冯亚珂先生为了让自己的家乡脱贫,毫不思索地把自家的新房装修成写生宾馆,建立写生基地,因为设备不齐,被迫关闭所有的课程,为了使自己的家乡变得富饶,冯亚珂先生开车跑了20万公里,挨个上门推销,可想而知,一个闭塞的村庄,先不说人家是否同意,蜿蜒曲折的山路,20万公里的路程,冯亚珂先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而我们青少年,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放弃的,大有人在,在这时,请想想冯亚珂先生的坚持和努力……

“他人故事蕴真知。”也许你的一生中不会有像马亮这样艰难的选择,也不会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是,你一定会有像每个普通人都有的一份独一无二,甘之如饴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句话说的好,“迷茫时,请用心感受,用爱聆听;困惑时,请坚定脚步,砥砺前行;辉煌时,请不忘来时路,不忘挖井人。”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400字 篇4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山村,我一下子就被那风景如画的景色迷住。

我家乡的人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门前种几棵桔子树。春天,和风习习,细雨蒙蒙,桔子树上冒出了许多浅绿色的芽苞,过了一个多月,芽苞长大,变成了一片片的叶子,长出了白色的小花。到了夏天,白色的小花谢了,结出了一个个像乒乓球一样的橘子。到了秋天,橘子树结出了一个个橘子。橙色的橘子,深绿的叶,棕色的树干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在他们的屋后有一条小河,在河上,你肯定会瞧见一群鸭子游戏水中,它们颜色各异,有白色、灰色……它们不停地把头扎到水里去觅食,吃小鱼小虾,一个个都活泼泼、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田野里,不少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谷压得弯下了腰。虽然有的稻子还没成熟,但它们也不甘示弱,努力地向上生长。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见正忙得满头大汗的农民伯伯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食物。

果园里,到处都是果实累累。苹果挺着大肚皮在微风中摇曳;鸭梨也害羞地低下了头;橘子则像一个乒乓球一样挂在枝头……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篇5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围绕“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的家乡和人物故事,讲述了人与家乡的故事,呈现的是小人物的大情怀,让人感动。

五个故事各自都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文色彩,而且与五组导演之前的作品都形成了有趣的互文与关联。开篇的《北京好人》一如既往地稳,呈现的是高品质和人情味;《天上掉下个UFO》则是土味科幻;《最后一课》令人感动至深;《回乡之路》拍出了大西北的风沙粗粝,结尾出现真实的治沙英雄照片非常感动;当压轴的《神笔马亮》,立足于新农村变化这个高点,拍出了很难得的地气,看得出导演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述说着小人物的故事。是一部有笑有泪,阖家欢的电影。

当看到《最后一课》老师在雨中送颜料时,我感动哭了,是呀,老师的一个小小的鼓励,能够成为学生心里的种子,而这粒种子终将长成大树,影响人一生。

《回乡之路》拍摄的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接天连日的黄沙一眼望不到尽头,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沙尘暴效果”。故事一开始就展示了主题,老师说:努力学习,将来让这里变个样。“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不少居民只好远离家乡,另谋生路。令人欣慰的是,这只是曾经的毛乌素沙漠,如今这片土地再不是寸草不生,而是绿树葱葱、欣欣向荣,彻底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都震惊于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无数治沙英雄的辛苦付出,种树治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回乡之路》的主人公乔树林也是一位种植苹果树的果商,“树隐喻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便人已经离去了,树还在生长,回乡的人一代又一代,这份乡情也和大树一样,生生不息。”

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七个历史瞬间,点燃全民记忆,而2020年的国庆节《我和我的家乡》作为“祖国”的姊妹篇,则纵横五湖四海,通过五个家乡故事,唤醒所有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真挚、最朴实的故土情结,并以喜剧的形式呈现,让人在笑声与泪水中收获感动与力量。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篇6

这部电影讲了5个地域的家乡故事,每个都抒发了人们的家园情怀,它们分别讲的是:《天上掉下个UFO》,《北京好人》,《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和《神笔马良》。

第一篇——《天上掉下个UFO》。

这篇讲了在中秋之夜,在阿福村中的上空出现了神秘的UFO。发明家黄宝他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他虽然外表木讷,但是内心狂热,也是关键人物。但是,到后来才知道,原来UFO是黄大宝发明的,让我们发现了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

第二篇——《北京好人》。

这篇讲了张北京的表舅在北京看病的历程,而张北京是一个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他为了让表舅可以免费看病,于是,他用自己的医疗卡和表舅“齐心协力”最终失败的故事。但是,最终发现表舅也有医保卡的故事。以搞笑的方式,反映了医保的重要性。

第三篇——《最后一课》。

这一篇讲述了老教授患了老年痴呆症,思想停留在了乡村教书的时候。于是,儿子便打了电话,教授以前的学生便又还原出了1992年时的场景。但是,却露馅了。在茫茫人海中,他突然看到了一幢房子,记忆就被勾了起来,原来,就是当年一个男孩说的并画出来的学校!现在回想,为什么那些人愿意来还原村子原来的样子,因为他是唯一一位可以留在村中教学的人!

第四篇——《回乡之路》。

这一篇讲了种植沙地苹果的乔树林帮助家乡致富,寻找买家,却遭到了电商闫飞燕的嫌弃,一路上波折不断。其实从小人物的视角见大家对家乡情怀,也让我们对治沙人更加的有敬意!

第五篇——《神笔马良》。

为了留在村中,为了服务大家,改变家乡而放弃了出国留学的人你见过吗?这一篇中的主人公马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原本是一位画家,但是,经过他的努力之后,他考上了俄罗斯的一所有名的学校,但是,他十分的想报效家乡,于是并没有去俄罗斯,而是回到了自己之前的家乡。这,同样也让我们感慨。

……

“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是啊,现在很多的村庄不就是这样吗?所以,更要多回家看一看,也希望对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就像《回乡之路》中,乔树林为了资助从前的小学,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欠了钱。

总之,家乡是我们的根,有小家才有大家,小家的力量才能汇聚成大家的温暖。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篇7

第一个故事,关键词医保卡,从一次意外的患病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各种“小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农村医保报销的实行,体现了家乡的改变。

第二个故事,UFO,从外星人飞碟的出现产生的故事,故事背后隐藏着偏远山区人民期盼富裕,想致富的愿望,一次“意外”让这个偏远的山村成了热门景区,也引起了社会关注,整个故事的背景音乐有《小芳》等歌曲,还有很多《疯狂外星人》的小彩蛋,偏远山区走向致富。

第三个故事,一位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他曾经在山村支教十年,几十年后回到山村与当年的学生极其子女们发生的故事。故事背后讲述的是一位山村支教老师,在村庄向孩子们传播知识,孩子们长大后改变家乡面貌。这个故事里蒙太奇的手法是亮点,可以作为教科书式案例。

第四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治沙,退耕还林的故事,一次校友会,向治沙模范致敬的故事,戏中台下的观众中坐着有治沙模范。故事中没有太多的笑点,你可以不喜欢这个故事,但是它是最质朴的,我去过陕北,去过延安,一路上厕所很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一座座当年的荒山,现在被植被覆盖的景色。

第五个故事,讲述的是驻村书记扶贫的故事,和村民一起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笑点不少,里面有《夏洛特烦恼》的彩蛋。

不敢深度剧透,发此感想只是想说,《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后,有些朋友说,它的一些故事不那么搞笑,觉得不好看,我想说,这部影片背后处处在都在讲述着祖国天南地北日新月异的变化,乡土味的背后,是一份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乡变化的赞美。

也许,带着一份思乡之情去欣赏这部电影你会感受更多暖意,片中笑料成了最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