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地理科学论文(精选8篇)正文

《地理科学论文(精选8篇)》

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本文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地理科学论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地理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1-02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围广大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组织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城市地理学作为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性、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矛盾及问题的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将城市地理学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力结合,既拓展了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课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了基础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城市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及课程特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条件;二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和城市分类的研究;三是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及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空间、市场空间及行为空间等研究;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不同于其它的教材建构在成熟的概念、原则及知识点上。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教材226~239页“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节,城镇密度、城市经济区等内容采用了许学强、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研究成果,每一种研究都涉及到数百个城市的数百种指标,尤其是顾朝林构建的“d系――d系――Rd链――城市经济区”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科技活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等。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深化的继续,是进行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所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及写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但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学生还是无从知晓。

三、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1.广泛阅读论文,拓展城市地理学知识面,深化对科技论文的理解

大学本科生习惯在图书馆翻阅参考书籍,不习惯查阅期刊论文,而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要求学生了解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人其事,了解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约翰・弗里德曼、彼得・霍尔,等等。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1]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2]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3]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4]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5]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6]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7]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8]讲解“中心地理论”时,提供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供学生参阅。[9]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共鸣,增加学习兴趣。如王青等“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0]张莉等“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计算了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及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论证了重庆CBD处于以低级职能为主的发展阶段。[11]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更清楚地懂得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2.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为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保障

城市地理学教材中所举研究涉及到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如教材118~122页“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所提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教材151~152页“城市职能及其分类”提到的多变量分析法、教材155~156页“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提到的多变量聚类分析及数据的标准化无量纲处理等,这些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方法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材里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分析统计方法是科研工作中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些统计分析的原理,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处理软件如通用的Excel、专业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还要列举一定的范例,如在讲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时,引用山东泰安城市发展地理条件综合评价的例子;在讲解“城市化水平预测”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学习。[12]如联合国使用的公式;周一星先生的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对数相关关系:y=40.62lgx-75.6;饶会林先生的工业劳动人口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y=a+bx;时间序列法预测城市化水平:yi=ati+b。通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3.实时作业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期末还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文。课程的成绩考核结合平时和期末论文的书写情况综合考虑。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要求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

[2]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

[3]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4]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61(8).

[5]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

[6]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

[7]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

[8]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7).

[9]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J].四川建筑,2010,30(1).

[10]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

[11]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108(4).

地理学论文 篇2

1.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工作。

学校继续推进课改工作,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探讨新课程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继续组织开展学校公开示范课活动,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脱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改变旧课程过于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的状况,树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念,由“学习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材不再具有唯一的正统地位,不仅仅是众多的学习资源之一,学生可以大胆地向课本、向教材、向老师质疑。新课改扩大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

2012年福建省全省大部分县市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将实行模块与学分结合的课程设置。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利用高中教育教学共同发展协作并发展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制管理研讨工作,指导好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召开毕业班教学研讨会,通过学科指导小组积极开展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的各类研讨活动,组织好初二地理中考、高一地理会考及高三地理模拟考的分析工作。每年的5~6月组织好初中、高中毕业班模拟考的调研工作。

2.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

加强对各年级地理学科的调研分析工作,做好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分析工作,写好质量评估报告。

3.狠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加强对各年级地理学科质量调研分析工作,利用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学科研讨活动,充分利用校骨干教师资源,提高活动实效。

三、加强教学常规落实工作

学科教研组工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效果。同时,学科教研组长或教研员肩负着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在组织协调学科教学、教研、教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

建立教研室,设置教研员,我们立人学校的初高中教研组是分开的,初高中各设一名教研员,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备课组长。每月上旬都会定期召开一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年度学校教研工作思路、讨论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习有关条例制度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等,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督促检查学科组教研工作,并针对计划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布置下一阶段培训工作的重点。

2.开展好地理教研组活动。

注重理论学习,研究、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的内容努力体现时代性、相关性,并要做好学习笔记备查。提倡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保证教师观念时刻紧跟时代节奏。第二,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教研的基本内容。教育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的标准和教材也随之变化,学生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并且要将现代化教育思路贯穿于研究过程中,将学生实际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研究一般少采用讲课说课的方式进行。说课是基础,评课是关键,要客观地评出问题,评出改进措施,评出努力方向。听评课活动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科研工作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地理学科的教研组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各年级各备课组开展同一地理学科之间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要求本备课组教师全员参加共同研究、整体提高,当然听评课活动可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搞好专项课题研究。学校要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教师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科研工作。我们可以先设置好校级科研主题,努力搞好全校性课题研究,在地理课题的选择上要求做到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上以引入研究为主。以“十二五”第一轮课题为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导学校对地理教研组的建设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建设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内骨干教师作用,通过专家引领,提升学校地理教研组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科领导人物,为创建地理品牌学科组创造条件。

3.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教研组工作中,各年级备课组同一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是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精神、实施师资培训的重要场所,是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主阵地。集体备课在内容和方式上,主要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先由一位教师重点准备,进行中心发言,然后大家围绕下列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情况分析(共性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三维目标、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作业、练习、导学案、小测、周考等设计的理由。我们学校初中9位地理老师,高中10位地理老师,各自承担着重要的地理教学任务,集体备课可以提升我们地理教研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在提高校本教研能力过程中,就要把教研组制度建设的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实抓好,地理教研组制度的建设也不例外。

四、加强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对青年老师的培养工作,成立地理学科核心研究小组(每月活动1~2次),加强教研室教研员备课组长与各年级地理老师间的相互联系———也是我们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即老带青的师徒结对工程,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同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进行考核。组织地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课程开展教学能力比赛活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评及教育理论水平测评,并要求积极参加省市县等的学科技能比赛,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自身水平,打造名师工作室工程。同时发挥高质量、轻负担教师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市教研室和校外兄弟学校骨干教师资源,继续开展学科指导小组活动,积极为校骨干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继续开展分管教学的行政人员,中层人员参加的教学沙龙,通过专题交流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校指导教研活动的管理能力。

地理学论文 篇3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在最早产生的时候,并没有形成学派,以及较成体系的学者团体和观点,如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地理学布坎南教授(Keith·M.Buchanan)也只是在其著作中分析政治经济问题时,简单表明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大卫·哈维《社会公正与城市》《希望的空间》等一系列的学术著作的发表,使得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地理学界引起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简单来说,就是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和理论,重新定义和理解人文地理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产生来自于对空间分析的批判。空间分析的方法在传统的地理学研究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地理学家分析地理问题通常都必须依照地理信息系统的客观定量分析来得出相关结论,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认为,纯粹定量的空间分析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地理学问题,这就出现了对于“空间”概念的重新定义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地理学中的激进派传统。所谓激进派地理学,指的是对空间科学、区位分析和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实证主义的评论总称。[2](P279~280)激进地理学派认为,传统的地理学出现了理论和方法的困境,因而需要一场革命,不仅要在理论上改变地理学对于分析社会问题所出现的理论困境,更要从实践上实现一场改头换面的革命。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开始进入到西方地理学界的视野中,并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逐渐演变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地理学多元发展的典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流派,如人文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等。这些流派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改革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和法国哲学的深刻影响。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爱德华·苏贾,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学生,他的《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在西方学界也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的学说和理论观点受到了列斐伏尔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把法国哲学和法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传播到了英语世界。英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文章和著作中也大量引用和分析了列斐伏尔的观点。因而,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空间三元辩证法”等观点和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不断强化和加固其哲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变革趋势。另外,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走向来看,由原来的以欧洲学界为中心的主流趋向,逐渐转向以美国为中心,并随着学术环境的不断宽松,在英语世界中不断壮大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界开始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理论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几个代表人物的著作及理论观点的译介、研究和评价上,如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苏州大学陈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强乃社教授等。国内专家学者主要评介了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与城市”、“时空压缩”等,以及爱德华·苏贾的“社会-空间辩证法”、“第三空间”等。2000年以后,更多专家学者,尤其是更多的哲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空间问题,展开广泛的空间研究,如空间正义、城市空间、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等。从学术著作的翻译情况来看,也主要是以哈维和苏贾的著作为主,如哈维的《社会公正和城市》《希望的空间》《资本之谜》《巴黎城记》《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简史》等,以及苏贾的“空间三部曲”———《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三空间》和《后大都市》。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是由德雷克·格利高里和约翰·厄里主编,其中就包含了大量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影响和启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这一问题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关于“空间”的研究,尤其最重要的是如果重新界定“空间”的概念。本文就将以列斐伏尔、哈维和苏贾这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例,来探寻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关于“空间”的概念是如何分析和理论化的。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空间概念

亨利·列斐伏尔(LefebvreH.)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被公认为是“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空间的生产》法文版于1974年出版,经1984年再版后,1991年被翻译为现通行的英译本。英译本的出版发行使得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观点在英语世界流传开来,引起了众多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与讨论。“空间三元辩证法”是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的代表性观点。列斐伏尔本人也在1986年新版的《空间的生产》的序言中详细阐明了自己写作的意图和目的所在,这一版序言曾被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译作中文版。“空间三元辩证法”的核心在于重新建构“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三元辩证法”。这种新的空间化的认识论意在打破传统“社会-历史”二元论的辩证思维方式,将“空间”的维度加入到对社会生产及人类历史发展研究的理论探寻中。列斐伏尔将“空间三元辩证法”三个维度的认识论分别概括为“感知的(perceived)、构想的(con-ceived)和生活的(lived)三种,即:物质空间是被感知的空间,精神空间是被构想的空间,社会空间则是生活的空间。”[3](P3)这种“三位一体”的空间观,将物质性的实体存在的物理空间,和抽象的可以被构想的精神空间,以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能够被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改造的社会空间,完整的整合在一起,重构了传统社会理论中对于空间的认知。列斐伏尔对社会、历史和空间的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和结论,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决定论的论断模式,把空间作为社会与生产的链接点,重构和再现了社会生产的庞大与繁杂的空间影像,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空间化的维度之中,重新理解和解释社会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并且,他还将空间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联系起来,为批判资本主义现行社会秩序和矛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维度。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核心是,空间是一种产物。空间本身不仅是现实实践意义上的社会的生产本身,还是社会生产所产出的产物。在《空间的生产》中,他首先分析了欧几里得几何学意义上的数学空间,这种数学空间自然是“没有内容的空壳子”,是一个并没有实体存在意义的抽象物。接着他又分析了在哲学中的空间范畴。事实上,从哲学史上对空间的理解和解释来看,空间是被忽略甚至是摒弃的一个范畴,在时间范畴和历史决定论的主流之幕下,空间是刻板的,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充满了幻觉和错误的。因而,传统的空间观是将时间与空间相互割裂分离开的,列斐伏尔批判并反对这种做法。他更加强调的是空间与社会历史和社会生产的联系,甚至认为,空间恰恰是资本主义能够得以不断延续和生存的主要工具。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是一种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这一产物的概念又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与物理意义上的客观物体或事物,而是内涵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生产实践关系在其中。因而,空间的概念不应当是刻板的、孤立的或者说是静止的,而应当是辩证的。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实现了社会生产和空间本身的扩张,这种扩张甚至是可以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的,这是因为,空间不仅是社会生产空间中能够被生产出的,可以代表社会历史存在的现实,而且还能够实现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列斐伏尔的这一观点的到了他的学生爱德华·苏贾的赞同和传承。

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空间概念

大卫·哈维(HarveyD.),英国人,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任地理学教授,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以及“地理不平衡发展”、“时空压缩”等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力。哈维在1969年出版的《地理学中的解释》中就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后来又多次明确表明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他还被称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旗手”,是激进主义地理学的领军人物。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地理学中的解释》《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研究》《希望的空间》《巴黎、现代性之都》《新帝国主义》《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迈向不均地理发展理论》《资本之谜与资本主义危机》等20余部。[4](P5)哈维认为人文地理学不仅仅只是要关注纯粹的地理问题,更是要关注地理问题伴随着的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而要全面合理的分析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光是靠传统的地理学空间系统分析的方法是不够的,因而他强烈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念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并义不容辞地在英语世界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哈维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地理不平衡发展,加入了“地理”的空间理论范畴,所作的极具贡献力的理论创新。他认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忽略了空间的范畴,只强调时间的范畴和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一观点同样也得到了苏贾的赞同,这个在后面还会提到。哈维将地理不平衡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权利结构的走向与发展,才能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寻找到可选择的替代性方案,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现实危机。哈维不断走向马克思主义,甚至到后来完全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阵营,这也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20世纪70年达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大多处于停滞发展甚至是萧条萎靡的状态,因而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良心和责任感的思想家,必然要寻找有效的理论路径,去重新审视和理解资本主义危机,并试图寻找可能并有效的方案去化解危机。正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含的社会批判理论传统范式必然对像哈维一样的西方社会科学家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哈维正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传统地理学中的空间、城市化、社会本体论等问题,将“地理”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进而创立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从而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范式和框架得以建立起来。在哈维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虽然忽略了空间范畴的运用,但并不是说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没有空间的理论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就蕴含着丰富的空间(地理学)思想,这些思想能够有效地解释当代世界的历史地理变化特征。[5](译序P4)进而,他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并继承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批判,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地理学的空间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忽略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缺失了人的因素。空间应当是人化的空间,是自然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后的人化的社会生活空间。因而,空间是由人的生产社会实践所建构的,空间的建构和形成过程不能脱离人的存在而存在,也正因为人有意向地参与到社会空间中,空间才有了意义。资本主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空间、资本、阶级和社会政治经济的交互过程,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过程改变了社会空间的表现形式,随之一同改变的还有人类在实践中感知和经验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这些状况又在后现代性的促使之下展开凸显出来。另外,地理空间在哈维看来,还是资本扩张的载体。资本的无限积累需要政治权力的无限扩张,而政治权力的无限扩张必然要伴随领土的侵略和掠夺,这本身就是一个占有和扩张地理空间的过程。资本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得地理空间经过人的实践的人化改造,变成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空间,原本无意义的空间与资本生产扩张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紧密联系,也变得生动且可感知可参与起来。正如哈维在《社会公正与城市》中所说的:“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工业化,曾经创造了城市化,而现在却为城市化所创造。”[6](P116)

四、“第三空间”理论的空间概念

爱德华·苏贾(SojaE.W.),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教授,是继哈维之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又一代表性人物,被认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地理学家。他也是列斐伏尔的学生,其思想和观点受到了列斐伏尔和哈维的深刻影响。他的主要代表作被称作是“空间三部曲”:《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并提出了“后现代地理学”、“第三空间”、“社会-空间辩证法”等观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三空间”理论是苏贾在地理学阐释的基础上,借鉴和继承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观点,将空间分为了三种形式:即“第一空间”是具象的物质形式;“第二空间”是构思的精神空间;“第三空间”同时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空间。[7](P12-13)“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是传统的空间认识论,“第三空间”即“真实和想象的空间”才是苏贾推崇的空间认识论。第一空间认识论偏重于空间的客观性和物质性,力求建立一种关于空间的形式科学。第二空间认识论在对占据主流地位的第一空间认识论的过分封闭和强调的客观性进行反驳的过程中出现。它含蓄地假定空间知识的生产主要是通过话语建构式的空间再现、精神性的空间活动来完成的。[8](P3)苏贾认为,传统地理学在这两种传统的空间认识论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空间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就第一空间认识论来看,问题在于将空间过分物质化和物理化了,空间只是存在于外部可以通过触碰、观察、实验等经验手段加以把握和感知的“物理空间”。第二空间认识论是对第一空间认识论的批判和反思,空间不仅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因而存在一种抽象的可被认知的精神空间,这一精神空间是人类通过幻想和想象才得以产生的空间。苏贾提出的“第三空间”是在批判这两者的基础上重新理解和建构的新的空间认识论。这一“第三空间”既不同于“第一空间”的可直接感知和经验的“物理空间”,又不同于“第二空间”的可想象的抽象的“精神空间”,而是包括了二者在内,并超越了的空间,是社会生活世界中更开放的、无所不包的空间。苏贾理解和解释空间的维度与列斐伏尔相近,认为空间虽然具有其不可更改的物质属性,但又绝非是一种与人毫无关系的物质性,它是与人类实践和社会生产关系密不可分的,而只有有人的空间才有意义,才能同时具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双重属性,空间的社会意义也正是来源于此。因而,苏贾所定义的空间是“区别于物质自然的物理空间和认知与表象的心理空间”的,是“作为社会生产的空间,也就是社会创造的广义人类地理的形式和关系”。[9](P93)苏贾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是忽略了空间范畴而只注重时间范畴,因而需要重构社会批判理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加入空间维度,而重构空间理论的过程必然要“围绕空间之社会生产的去神秘化和政治化展开”。总体来看,苏贾“第三空间”理论中的空间概念,正是内含了空间的物质性和人化关系的双重属性,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空间。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对于“空间”问题的探讨,以及他们试图重构社会空间概念的理论尝试与决心,认识到这些有助于启示我们重新理解和认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已经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走向,完成理论创新与重构。同样,他们在理论研究和探寻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空间问题的热情,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这更加体现了空间问题研究的实时性和紧迫性,对于空间概念的重新理解和解释无疑也是当前空间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空间分析必然会成为当代社会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维度。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 篇4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而多年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并且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也说过,“地理学科不是主科,上课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地理课上,只要考试得到60分就可以了,也不给老师丢脸”等说法。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此外,学习中也需要地图。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地图,而其它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地图的帮助。如历史就离不开地图和地理知识,语文、体育、美术、外语、数学等课都要有地图知识,才能学好,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开。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离不开地图这个必备的工具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位好的地理教师,也就是说,不懂地理的教师。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地理学科论文 篇5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较高。

地理学论文 篇6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自然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多媒体教学相对普遍,但课件内容与课本内容脱节、课件表现形式丰富却内涵不足等现象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学方式缺乏研究性

当前高校虽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基本以书本内容为主,很少对教材外相关知识进行讨论;课时计划没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与教师本身的研究课题不相符,不利于教学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主要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且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注重对《自然地理学》各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视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地理综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改革创新的策略

1.加强理论教学

(1)多样化辅助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推动教学现代化发展。《自然地理学》可适当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可借助微信、QQ以及网络课堂等交流平台进行网上交流学习;教师建立一个讨论群,在群里提出问题,引用案例对该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学生也可在群里讨论交流和学习。其次,学校方面可采取一定措施,创办一个开放性、透明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设立专门网站管理人员;由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撰写专业方面的稿件并上传至平台;学校对网站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学生也可以储存自身需要的知识稿件,在网站上自由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要求每个学生提交学习交流心得,由各专业教师具体负责;国内外教师也可参与专业知识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径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此方面,学校可多与其它高校合作,举办教师之间的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学术能力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交流;校内教师也可举行相关活动。加强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师对社会形势和学科新动态的及时了解。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与校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优秀学生,吸引企业和知名商人对学校教学建设的支持,对教学积极、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师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发其研究和教学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实践反思,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多层次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探索性问题、研究性学习课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结合具体实际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边实例解释相关现象,激发学生研究性思维,让学生自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能对该现象做出合理的猜测和解释。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上台讲述对该现象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拓展;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等。

2.加强实践教学

(1)加重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应包含三个方面:时间和空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和教学环境开放。整个教学中,除必修的实验外,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中自行选做实验,自行安排时间,学校提供基本器材,具体实验工具学生可向学校申请也可自行解决;同时,学校可将开放性实验课作为专业公选实验课,学期结束时检查学生的具体实施情况。选做实验教学内容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学》课程应用性、灵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加快实习与科研结合。在当前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科研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自然地理学》课程实习中应强调学生对实习内容和实践方法的主动探究学习,同时辅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可建立以科研项目为引导的野外实习模式,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向学生说明实习目的和任务,然后学生据此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带队教师相互讨论,结合实习地点的具体状况,让各小组共同确立感兴趣和可行的研究专题,在实习中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其次,转变观念,即从以往的验证性观念转变为探索性和验证性相结合的思维观念,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结合之前学生和教师共同拟定的专题和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以科研的方法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学会辨别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教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让学生明确实习的重要性。

(3)加强实习与实践连贯性。实验和实习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正确合理地将实验和实习两者系统化,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和实习运行模式都呈相互独立状态,这不仅容易中断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也会导致学生知识点的欠缺。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实验课时不仅相互分开,而且实验与基地实习也相互独立。因此,为加强联系性,可将实验与实习均放在假期进行,将之前的课时实验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将实验节省出来的课时安排在学期结束的前两周,让学生熟悉实验与实习的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自行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拟定相关计划并确立研究专题,将成果上交教师,再由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实验和实习的总路线。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最后可对学生进行抽查,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师自行设定,同时要求每位学生上交实践报告。

三、总结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融合了“天、地、水”等自然要素,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推动性作用,所以《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从信息化教学、教程编写到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员与资金的推动和高校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可为国家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地理论文 篇7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学资源和地理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笔者多年来,紧扣新课标,立足新课改,运用新技术,结合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问题+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积极摸索和实践初中地理“四化”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环节活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并于今年上半年应邀在江苏省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班上,成功展示了一节“四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赢得全省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总之,地理教学设计中,在教材处理上,要体现学习生活中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用问题化的方式呈现,从而体现构建开放课程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环节上,要设计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要求;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生动性、实效性。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 篇8

【摘要】新课程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已悄然发生转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地理课教学效果仍难尽如人意……本文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探究学生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谐互动氛围的形成等诸多方面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习惯;创新;和谐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随着这次革命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与质疑。相反,它所倡导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主动学习”又是“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又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地理学习兴趣,就没有地理学习氛围,地理学习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地理学习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学生如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这样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动机的起点。不过,曾经有一位学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地理本身是充满兴趣的,但变成学校的科目就索然无味了。”当然这里有学科本身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学的原因。

从地理教学现状来看,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教师照本宣科,讲解枯燥,脱离实际;二是教学要求过分强调知识记忆,对地理学习智力价值的挖掘严重不足;三是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呢,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以“奇”引趣。地理学科涉及的时空广远深邃,有关的`猎奇奥秘无穷。如天外世界、珍奇生物、异国风情、时事政治、建筑艺术等等,很多都带有地理性。教师要引导得法,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和方法在揭示奥秘方面的巨大作用,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以“智”激趣。凡是能启迪思维、益智增能的地理知识,学生一般都是感兴趣的,也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例如,可以这样提问:纬度很高的吐鲁番为什么在夏季有“火州”之称?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中为何有海洋生物化石?等等。实践证明,内容过于简单,缺乏一定难度的地理知识是很难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

第四,以“美”诱趣。例如春光明媚、冬装素洁、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等,都是具有审美情趣的地理美形象。从审美引入的地理教学能引导学生以美求真,以美求善,诱导学生浓郁的地理学习兴趣。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各科科学中都有自己的要求,地理教学中首先是看地图、用地图的习惯,这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技能。需要地理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会识图、用图的本领,并在讲过地图的基础知识以后,不断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看图、用图的机会。特别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以便了解各地地理要素的特点、形成原因、相互联系,掌握不同要素在各种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区位因素等。

地理教学中的学习习惯还包括运用地理的思想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地理感觉、地理意识到地理思想,可以说标志着对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断加深,对地理价值的不断理解,通过体验、体会,才能在自己的行为上有所体现。例如,环境意识的培养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认识了意义,理解了要求,就会在行为上反映出来;教师要以科学的道理说服学生,以生动的事例感染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以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的坚持与严格要求下培养起来的,以上两项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需要地理教师的坚定信念与科学方法来培养。

3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求教师更新理念,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将学习主体还原,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必须创设条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