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小学语文论文优秀6篇正文

《小学语文论文优秀6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论文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论文集范文 篇1

关键词:唐代方言;宋代方言;方言学;方言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H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184?05

唐宋方言学史研究,既能填补此项断代研究的空白,又为汉语方言学通史、唐宋语言学史、古代语言学通史等学术史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也能更正前人关于唐宋方言学的不妥之处。此外,唐宋方言学史中涉及的方言现象,还能为历史方言、现代方言、方言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古汉语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①。

如何研究唐宋方言学史,目前可资借鉴的成果主要有:张永绵《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 [1]、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2]、华学诚《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3]、柳玉宏《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4]、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5]、汪启明《汉语文献方言学及研究》[6]、储泰松《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7]等。总体来看,专门探讨研究策略的不多,而且提出的有些策略也未必适用于唐宋方言学史研究。有鉴于此,我们拟定了几条研究唐宋方言学史的策略,这些策略多为前人未述及或语焉不详者。

一、把重要方言史料纳入讨论范围

前人研究方言学史时,一直把方言史料亦考虑在内,如《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提及古籍注解 和文人笔记等文献中的方言记载;《汉语方言研究小史》王力先生序云:“现在何耿镛同志把汉代经师的笺注和汉代语文著作所反映的方言现象、中古时期的方言记载等方言材料加进去,内容就丰富了……其所搜得的材料是很宝贵的,我们可以由此窥见汉语方言(学)发展的轮廓。”《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摘要》把辞书和经注征引方言称为“文献方言学”,并指出:“中国方言学研究的古典传统是口语方言学和文献方言学并行。”《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认为研究方言学史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是方言学史与方言史并重,文中说:“(汉语方言学史)更大量的工作则是从各个时代的辞书、类书、注疏、文集笔记中把关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零散研究爬梳搜罗,并按一定的组织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 “系统清理周秦汉晋时期的方言学史料,并兼及这一阶段的方言史料。”[5]该书共收王逸《楚辞章句》22条方言记载,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33条、郑玄注群经67条、高诱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72条,复从辑本中获得三国时期的方言材料50余条、两晋时期45条等。鲁国尧先生序该书云:“它(按:方言学史)就得囊括这一长时间内的有关方言记载、研究的各种史料,予以甄别、熔炼、分析,做出论断,前人的观点正确者阐发之,错误者驳正之,不足者补充之,还要能提出自己的新见,这新见还要有份量,如果是高见,就更难能可贵了。”

前人论及唐宋方言学时亦是如此。何仲英《中国方言学概论》第七部分“中国学者的方言研究”把慧琳《一切经音义》《切韵》系韵书均视为方言学史料 [8];《汉语方言研究小史》唐宋段重点介绍唐代汉藏对音

收稿日期:2012?05?14;修回日期:2012?12?28

基金项目:2011年甘肃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唐宋方言学材料及其价值”(YYGGS201107)

作者简介:王耀东(1970?),男,甘肃陇西人,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古代语言学文献。

材料和宋代方音材料[2];《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主要依据玄应《众经音义》、窥基《法华音训》和《妙法莲华经玄赞》、慧琳《一切经音义》、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音义书中的方言史料。

前辈学者把方言史料纳入方言学史,原因有二:一是现存的方言学史料太少;二是重要的方言史料亦蕴含方言研究成分。在研究唐宋方言学史时,我们要广泛钩稽重要的方言史料,尤其是辞书、经注、笔记、集注、地志和佛经音义书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比较零散,须整合后分类述评;辞书和经注材料须考察其共时性;汉藏对音材料的地域性和音值的对等程度不好把握,可暂不予考虑。

二、文献的全面考察和重点考察

相结合

前人对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或是简述性或是专题性。最早论述唐宋方言学史的是《中国方言学概论》,此文仅提及慧琳《一切经音义》《切韵》系韵书、颜师古《匡谬正俗》、庄绰《鸡肋编》《宣和遗事》等,显然没有对唐宋文献进行全面考察。此后出现的一批旨在构建汉语方言学史史学框架的专著和论文谈及唐宋方言研究状况时,总是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而这些例子都来源于明清学者的称引。唐宋方言学史专题研究有刘红花《方言词研究》[9]、储泰松《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10]、王智群《颜注引方俗语研究》[11]、赵振铎《唐人笔记里面的方俗读音》[12]等。李匡乂《资暇集》、沈括《梦溪笔谈》、王观国《学林》、王楙《野客丛书》、周去非《岭外代答》、洪迈《容斋随笔》等书中的方言学成果鲜有提及,对《匡谬正俗》、陆游《老学庵笔记》等书中的方言研究亦未进行深入探析。

全面考察须从《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入手(据初步调查,两种丛书共收唐宋文献近千部)。还要适当考虑元明清以来的唐宋佚文。考察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根据两部丛书的《提要》,结合清代《续方言》系列书,初步确定一批可能含方言学史料的文献;微观层面,把这些文献粗略过一遍,确认蕴含方言学史料的文献(据考察,涉及方言学史料的唐宋文献在百部以上),然后逐本爬梳材料。

重点考察以史志、小学书、笔记和地志为主。史书的艺文志通常刊载方言专著;小学书包括小学专著和辞书,如李涪《刊误》《匡谬正俗》《切韵》系韵书等,佛经音义书也归入此类;《资暇集》《梦溪笔谈》《老学庵笔记》等唐宋笔记中含有大量的方言论述;唐宋地志除有零散的方言记载外,还有完整的方言研究内容,如《岭外代答·风土门》有“方言”和“俗字”两节。

三、合理利用清人辑录成果

最早涉及唐宋方言学史料的是清人《续方言》系列书。这些著作以续补扬雄《方言》为目的,辑录古代方言词语,并兼收少量方言学史料。这类著作有戴震《续方言》(二卷)、杭世骏《续方言》(二卷)、程际盛《补正》(二卷)、徐乃昌《又补》(二卷)、程先甲《广续方言》(四卷)、张慎仪《新校补》(二卷)和《方言别录》(四卷)等。影响较大的是《续方言》《广续方言》和《方言别录》(原名《唐宋元明方言、国朝方言》),其中后两部辑录唐宋方言学史料较多(总量不及我们掌握的十分之一)。《方言别录》把《匡谬正俗》《梦溪笔谈》和《老学庵笔记》等书中成段的方言学史料压缩成了简略的方言记载,抹杀了作者对方言的认识和思考。

《续方言》系列书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主要有:材料遗漏尚多,不标原始出处,所注出处有误,截取方言句段不合理,文字错讹脱漏,误判方言史料,朝代名与地名相混,自乱其例等。如杭世骏《续方言》辑录方言材料522条,时人评价很高。然《补正》校正67条,超过原书十分之一。《新校补》又“是正者十之七八,芟补者十之五”。凡此种种,笔者暂不赘言,拟另撰《清人辑录唐宋方言材料之失》一文详叙。

尽管如此,《续方言》系列书仍是研究方言学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初次排查含有方言学史料的唐宋文献时,可把《续方言》中出现的直接认定;同时,通过与《续方言》比对,弥补搜集时遗漏的古籍和材料。

四、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相结合

一部完整的唐宋方言学史,既要全面概述其整体面貌和具体特点,又要重点讨论代表性成果。

全面概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唐宋方言史料状况,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概述。②唐宋方言研究状况,除介绍出现过的专著外,还要概述唐宋人研究方言的特点和内容。据我们了解,特点有:唐宋学者多以“论述”的方式进行方言研究,方言研究语音和词汇并重,有些研究是无意为之,注重揭示古今诗文中的方言等;内容有:关于方言观的论述,关于各地方言现象的论述,关于南北方言的论述,关于方言本音本字的论述,关于方言名源的论述,关于诗文中方言的论述等。

重点讨论的内容应包括唐宋人的方言观、方言专书和知名学者的方言研究,兹简要分述如下。

(1)唐宋人方言观包括:方言自古就有,各地方言不同;方言为通语之讹;方言多为通语音转而来,重音不重形;方言皆有所本,多为古语之遗;南北方言具有互动关系;方言形成自有原因等。

(2)唐代有李商隐《蜀尔雅》(三卷),北宋有王浩《方言》(十四卷)、王资深《方言》(二十卷)、吴良辅《方言释音》(一卷)等。这些著作虽已亡佚,然史志均有记载,如《直斋书录解题》卷3:“《蜀尔雅》三卷,不著撰人名氏,《馆阁书目》。按:李邯郸云:‘唐李商隐采蜀语为之。’当必有据。”

(3)唐代研究过方言的学者有慧琳、刘知己、李涪、颜师古、刘肃、段成式、封演、李匡乂等,宋代有沈括、项安世、王楙、王观国、朱熹、郑樵、洪迈、胡仔、陆游、周去非、俞琰等。方言学史要归纳他们方言研究的成就,指出其对前代方言学的继承和对后世方言学的影响。对《匡谬正俗》《刊误》《资暇集》《容斋随笔·四笔·南北语音不同》(卷9)《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卷29)《学林·方俗声语》《老学庵笔记》等著作,既要进行宏观评述,又要从微观方面揭示作者表达的方言观和反映的方言现象。

在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宏观评价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唐宋学者研究方言的方法、理论、经验及历史条件,探讨唐宋方言学的发展道路及其内在规律,构建符合客观实际的唐宋方言学史的史学框架。

五、参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罗常培《中国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的草创之作;[13]许宝华、汤珍珠《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14]《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汉语方言学导论》第九章“方言学史概要”、[15]张玉来《方言音韵研究小史》、[16]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的传统、现代化和发展趋势》[17]等勾勒了汉语方言学史的大致脉络;《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则是唯一的断代研究。这些著作给我们提供了方言学史的写作范式。

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根据学者研究的自觉程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20至80年代。这个阶段的研究多为印象性的简述或少量的材料辑录,学者们还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提到学术史的高度。主要成果有:《中国方言学概论》、崔骥《方言考》[18]、周祖谟《问学集》、[19]丁介民《方言考》、[20]周法高《中国方言学发凡》②和张永绵《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等。

第二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这个阶段学者研究方言学史的自觉性加强,出现了方言学简史和断代史,其中有些涉及唐宋方言学史的内容。主要成果有:《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等。也有专门探讨唐宋方言学的论文,或是专题研究,如徐时仪《北宋王浩、王资深曾著有》 [21];或是宏观概述,如《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此类成果还有时永乐、门凤超《唐代的方言著作》 [22]、汪寿明《与方言》[23]、马重奇《方言考——兼评张慎仪所辑唐宋方言》[24]、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25]、冯庆莉《和的方言词比较研究》[26]、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27]、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28]、钱毅《从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29]等。

第三阶段为2010年以后。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全面探讨唐宋方言学和方言学史料。《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首开风气,谈及如下内容:唐代文献方言记录概览,唐人对方言的记录和描写,唐人对方言现象的认知等。其后王耀东《唐宋方言学材料考论》首次对唐宋方言学史料进行了大范围的搜集和系统讨论。[30]

上述成果能为研究唐宋方言学史提供一些材料、方法和观点。

六、辩证对待前人观点

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前人的某些观点进行辨正,试举数例。

(1)《中国方言学概说》、陈钝《旧籍中关于方言之著作》[31]《汉语方言研究小史》《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陈炳迢《辞书概要》[3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33]等均认为唐宋时期未出现过方言专著。《汉语方言研究小史》说:“这一时期(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关于方言研究的专门著作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研究音韵的著作或者其它文献资料中找到这一时期方言差别的零星记载。” [2]何先生此说欠妥。首先,唐宋时期出现过方言专书。其次,我们从唐宋研究音韵的著作中很难找到理想的方言学材料。再次,唐宋方言研究的成果不限于一些方言差别的零星记载。

(2)许多学者在谈及唐宋方言研究时总把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该书卷19有“俗语有所本”一条)作为代表。《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只提了《困学纪闻》和《齐东野语》;《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只提了《匡谬正俗》和《困学纪闻》;《汉语方言学导论》也只提到了这两部著作;[15]《辞书概要》说:“这段时期,兼录方俗词语的书有唐颜师古的《匡谬正俗》,宋赵叔向的《肯綮录》、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明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但它们都不是方言词典专著,收录也很少。”[32]经考察我们发现,《困学纪闻》“俗语有所本”一条中没有出现一个地名,王氏只在古文献中找到了这些俗语的原始出处,该书与方言研究有很大距离。

(3)《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认为:唐宋类书和清代的一些重要的辑佚著作如《小学钩沉》《邃雅斋丛书》《汉学堂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小方壶斋丛书》《小学钩沉续编》等都有六朝唐宋方言学材料。这一提法也许适用于六朝,但未必适用于唐宋。因为唐宋类书中的方言学材料极少,即使有几条,也因类书的抄撮性质,未必有共时价值;清代辑佚书所收佚书基本上是唐以前的,鲜有唐宋方言学材料。

七、在汉语方言学史上定位

举凡学术史,必是横向分析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在对唐宋方言学史料进行大范围的搜集和系统讨论的基础上,还须考察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以及元明清的方言研究,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和语言政策,在古代文化史、古代语言学史、古代方言学史的大背景下对唐宋方言学在学术史上定位。

南北朝以前的方言研究,《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论之甚详。南北朝方言学史料,据我们初步了解,只有刘延明《方言》(已佚)和少量的方言记载。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文献大量散佚的客观原因外,恐怕这个阶段方言研究处于低谷是主要原因。较之南北朝,唐代方言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蜀尔雅》,颜师古等学者也均有方言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方言研究仍处于低谷。宋代出现过王浩《方言》等三部方言专著,沈括等一批学者也参与了方言研究,民间可能还印行关于方言的小册子,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与宋代杂剧、话本等俗文学的繁荣有关。元代出现了反映北方方言的名著《中原音韵》。明代有李实《蜀语》、岳元声《方言据》等方言专书,也有《韵略易通》《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等一批反映方音的韵书韵图,还有《问奇字》《菽园杂记》《字学元元》等记载方言的笔记杂记。至清代,方言研究达到全盛,具体表现在:编纂了一批续补扬雄《方言》的著作;撰写了许多调查、辑录和考证方言俗语的著作,如钱大昕《恒言录》、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钱坫《异语》、翟灏《通俗编》、梁同书《直语补证》、张慎仪《方言别录》、钱大昭《迩言》等;做了校勘疏证扬雄《方言》的工作,如戴震《方言疏证》、卢文弨《重校方言》、刘台拱《方言补校》、钱绎《方言笺疏》、王念孙《方言疏证补》等;出现了一些研究方言音韵的著作,如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陈澧《 广州音说》等;民间流传着各种地方韵书,如福州的《戚林八音》、漳州和厦门的《雅俗通十五音》、潮汕的《潮汕十五音》、广州的《千字同音》、徐州一带的《十三韵》、武昌的《字汇集》、江西靖口一带的《辨音摘要》、河北一带的《五方元音》等。另外,研究戏曲声律的著作和地方志也涉及方音材料,如王德辉、徐沅《顾误录》和段玉裁参编的《富顺县志》、俞樾参编的《续天津县志》和《上海县志》、钱大昕参编的《长兴县志》和《鄞县志》、杭世骏参编的《乌程县志》和《平阳县志》等。

纵观古代方言研究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给唐宋方言学史做出比较合理的定位。《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把宋元之际视为方言研究走出低谷而承前启后的时 期[5]。《汉语方言学导论》则认为:“如果说汉代是传统方言学的勃兴期,那么隋唐宋元应该是衰微期。”[15]

注释:

本文所说的“方言”仅指汉语的地方变体,不包括无地域名的俗语、少数民族语和社会方言。方言学史料须有明确地域名或根据语境可推知地域。

周法高的《中国方言学发凡》载台湾1955年《中国语文研究》,笔者仅见目录而未见原文。

参考文献

[1]张永绵。 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J].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 1963(1): 97?106.

[2]何耿镛。 汉语方言研究小史[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 37?44, 28.

[3]华学诚。 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6(1): 66.

[4]柳玉宏。 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8(6): 49.

[5]华学诚。 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修订本)[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6, 17.

[6]汪启明。 汉语文献方言学及研究[A]. 中国语言学(第四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87?192.

[7]储泰松。 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J]. 语言科学, 2011, 12(2): 113?123.

[8]何仲英。 中国方言学概论[J]. 东方杂志, 1924, 21(2): 31?63.

[9]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10]储泰松。 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J]. 语言研究, 2004, 24(2): 73?83.

[11]王智群。 《急就篇》颜注引方俗语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1(5): 102?104.

[12]赵振铎。 唐人笔记里面的方俗读音[A].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第三辑)[C]. 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346?359, 268?293.

[13]罗常培。 中国方音研究小史[J]. 东方杂志, 1934, 31(7): 141?154.

[14]许宝华, 汤珍珠。 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J]. 语文研究, 1982(2): 122?132.

[15]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导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189, 199.

[16]张玉来。 方言音韵学研究小史[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1): 97?99.

[17]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的传统、现代化和发展趋势[J]. 中文自学指导, 2007(1): 33?38.

[18]崔骥。 方言考[J]. 图书馆学季刊, 1932, 6(2): 194?194.

[19]周祖谟。 问学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6: 494?656.

[20]丁介民。 方言考[M]. 台北: 中华书局, 中华民国五十八年: 66.

[21]徐时仪。 北宋王浩、王资深曾著有[J]. 文献, 2005(2): 279.

[22]时永乐, 门凤超。 唐代的方言著作[J]. 文献, 2007(2): 66.

[23]汪寿明。 《广韵》与方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1): 33?39.

[24]马重奇。 《类篇》方言考——兼评张慎仪《方言别录》所辑唐宋方言[J]. 语言研究, 1993(1): 136?143.

[25]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J]. 语言研究, 2003(1): 61?69.

[26]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的方言词比较研究[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7]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36?45.

[28]刘晓南。 朱熹与闽方言[A]. 汉语历史方言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6?78.

[29]钱毅。 从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J]. 社会科学家, 2010(1): 150?153.

[30]王耀东。 唐宋方言学材料考论[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2011.

[31]陈钝。 旧籍中关于方言之著作[J].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 1929(8): 112?122.

[32]陈炳迢。 辞书概要[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200.

[33]周振鹤, 游汝杰。 方言与中国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11.

The Research Tactic for the History of Tang and Song Dialectology

WANG Yaodong

(Mobile Station for the Post-doctors i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小学语文论文集 篇2

【关 键 词】 实践能力;语文;小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理念与我校实践教育课题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它引导着全校教师走出了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下面谈谈本人平时怎样运用实践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创新,有效培养能力的几点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在语文实践中自主学习

借助熟悉的事物名称自主识字。如我们可在教室的黑板、门窗、桌凳上贴上写有各样物品名称的纸条;用纸条写上每个学生的名字贴在他们的座位上;请家长在一些家用器具上贴上名称,带孩子上街、逛商场时随机识字。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每天有意无意地看几遍纸条、招牌、商标上的字,日积月累,就慢慢地识了不少字。

借助课外读物培养阅读兴趣。我们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为孩子们购买适合的儿童读物,订阅《小学生拼音报》等。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通过每日读报、讲故事等多种方式检查评比,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同时还增识了汉字,复习巩固了已识的汉字,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语文实践中合作学习

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合作学习。老师让学生按小组定期交换课外读物,相互交流各自的阅读收获:读了课外读物识了哪些字,知道了一些什么新鲜事,把自己读的故事讲给同桌或小组的其他同学听。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说自己不同的收获和意见,还可以提出自己感到好奇但又不明白的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开展朗读比赛活动,比赛采用集体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比赛和小小故事会不但对个人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进行评价,以增强小组(或同桌)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三、在语文实践中探究学习

在动手操作、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探究学习。我从一年级开始就着手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在班上开展每日新闻交流活动,每天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采集到的一条新闻,并且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述自己了解到的一条新闻。这就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看电视、听广播、向家长询问等方式采集每天要闻,并经过处理,选择重要的讲给别人听。同时,也要求学生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另外学生还可将看到、听到的内容想象成画面并用笔画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四、在语文实践中拓展创新

(一)指导列出研究内容

具体操作过程是:先确定主题;然后让学生小组议论,对哪些东西比较感兴趣,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想研究并可能得出研究结果;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帮助学生将可研究的内容分类列出。

1. 课文知识拓展型。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知识点、作者、时代背景等进行拓展,确定“小(下转18页)(上接16页)课题”。

2. 乡土民俗搜集型。根据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开展研究。

(二)指导搜集处理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等一切“信息源”,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得出结论。

(三)指导研究成果的撰写

1. 论文式:概括总述(研究的目的、意义)——详细论述(提出具体做法,阐明研究成果)——归纳总结。

2. 报告式:小课题题目——提出研究问题——交代研究方法——阐明研究结果——注明参考资料。

(四)展示成果

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归纳起来,成果展示的形式有“演、讲、展、赛”四类。

在小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儿童内在的“研究”需要,是他们主动探索的热情,是他们独立在课内外、校内外获取各种信息的实践和处理能力,是他们和伙伴合作,与他人沟通的习惯,是他们朦胧科学意识产生,是他们探究活动中大胆设想、拓展创新的快乐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也是我校实践教育研究课题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本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卢晓明,郎建中。 学习能力表现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小学语文论文集范文 篇3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翻译文学;《神州集》;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39-02

前言

艾兹拉・庞德( Ezra Pound, 1885- 1972)美国诗人、评论家,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是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庞德的诗歌理论推动了英美的现代派诗歌,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庞德译介中国诗的第一本英译诗集《神州集》在中西方译学界、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国内对于庞德翻译思想及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其中蒋洪新、刘军平和祝朝伟译述庞德的翻译理论较为全面;而对庞德翻译的《神州集》的研究, 蒋洪新首先做了整体性探讨, 谢丹肯定了庞德的翻译创新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神州集》问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经济政治因素等原因,当时的英美国家对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对于强大、成熟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正处于边缘、弱小的形成地位。因此,为了对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后期维多利亚浪漫主义文学,并且发展美国的民族诗歌,庞德发起了提倡以清晰的意象和对事物的直接描述为特点的意象派运动。这一运动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与意象派的创作原则有着共鸣的诗篇,为意象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范例。中国诗歌为西方现代主义注入了清新、强有力的因素,推动了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从而获得重建和新生。

庞德的《神州集》(有人译作《华夏集》、《国泰集》、《中国》等)1915年4月在伦敦发表。这部诗集包括18首诗歌,这些诗歌是以美国东方学者和文艺史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mest Fenollosa)的中国古典诗歌笔记为依据的。《神州集》一经发表,即可获得成功,并在西方立即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引来了用自由诗译中国古典诗的高潮。对于这部译作,国内翻译界大体上还是“颇为欣赏”,认为庞德能够虚心接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在拓展诗歌写作技巧方面。《神州集》被看做是庞德对英语诗歌的“最持久的贡献”,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的第一次真正的成功。T.S.艾略特对庞德的译作是这样评价的:“庞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诗的发明者,庞德的翻译比理雅各(James Legge)这类汉学家的翻译更能使我们深刻领悟到中国诗的真精神。”因此,《神州集》被视为“20世纪诗歌的杰作”。

二、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 Polysystem theory) 理论源自俄国的形式主义,特别是梯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有关系统的理论,埃文・佐哈尔(Even-Zoher)对梯尼亚诺夫的核心概念“系统”(System)和“关系”(Relational)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使之成为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支柱。“多元系统”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78 年佐哈尔出版的《历史诗学论文集》中,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它们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整体内的各个系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处于中心的系统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可能攻占中心位置。”

佐哈尔在《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一文中进一步说明,翻译文学与文学多元系统的关系既不能确定为主要的也不能确定为次要的,而是有变化的,这变化取决于本土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具体情况。为此,他勾勒出三种使翻译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条件:“第一,当一种文学还处于‘幼稚期’或处于建立过程中时;第二,当一种文学处于‘’状态或处于‘弱小’状态时;第三,当一种文学正经历某中危机或转折点时。”在这三种情形下,本土文学不仅要借助翻译文学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而且写作的形式和技巧也会被模仿。 如果不存在上述三种社会条件,本土文化系统处于强势,有丰富的作品时,本土文学就不依赖翻译文学,那么此时翻译作品在译入语多元系统中就会处于次要地位。

三、《神州集》与多元系统理论

构成多元系统的处于不同层级的各个子系统一直不断地竞争系统的中心地位。可以说,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化中所处的“中心―边缘”位置的变更,就是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竞争的结果。庞德的《神州集》就是在与美国文学的竞争中,以其传神的创造性翻译和通俗的、当代的、散文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胜利。从内容上讲,《神州集》呈现出自身特定的鲜明主题,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异域风味如地名、人名、典故等在诗集中有所丢失,但诗歌内在心境、情感氛围却得以重现、强化;从语言上讲,诗集用词浅白典雅,文法简洁单纯,呼应了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中一种清新自然地的诗语,而且能够达到这种诗语的最高境界;另外,诗集中意象虽与原诗也有一定的偏差,但意境却得以重构。诗集中有着明显的模仿、增删、保留,正是因为庞德的再创作,使诗集自身具备独特的文学实体性,在美国文学系统中表现出特有的价值。

庞德的译作,有相当一部分创意英译的中文英译诗被经典化,一方面丰富了现代英语诗歌的宝库,在美国诗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并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也在另一方面充分验证了多元系统论:诗人庞德发挥了现代英语优美和通俗的优势,把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展现在英语读者面前,使译作《神州集》赢得了目的语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喜爱,在美国本土文学系统中获得了一定的中心位置。

四、小结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第一种把翻译现象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对翻译现象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理论。它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源语文本在目标语中的对应物的局限。翻译是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间交流的媒介,翻译文学是目标语文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目标语文学系统的构建,并对目标语文学系统,乃至文化系统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E. Pound,“The Renaissance” in T.S. Eliot, (ed.)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London: Faber & Fabor, 1954.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论文集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收集资料;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学习活动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求一定要重点关注目前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语文课程的改革以及发展,让学生初步拥有收集和总结多种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多种类型的资料,提升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下面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明确收集资料方向养成良好习惯

收集哪种类型的资料,若教师没有确定具体的方向给学生,学生将会找不到切入点,因此,要求教师将下节课学生需要收集的资料告诉给学生,并且能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在上课之间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安排,针对每个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成本展示的模式,展示的模式包含,交流式和辩论式以及知识比赛,制作课件等。然后明确主题,围绕主题收集资料。还可以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以及网络和报刊等收集资料,之后在上课过程中展示。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收集其中的信息资料。相关学者提出,针对一个学生而言,其不可能拥有大量的直接经验,基本上是间接经验,而通过课外阅读能够积累经验,获取前人认识生活和社会以及自然的精髓,之后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营养。这就证明,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是十分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应该借助学生对于课外新鲜事物兴趣浓厚的心理,大力提倡学生使用课下时间多阅读一些书籍和报纸以及杂志等,加大自身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野,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利用图书和做笔记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要求学生在读书之后使用文字将自己的收获详细的记录下来,要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采取做笔记的方式收集和总结资料。教师在让学生做笔记的过程中,先要传授给学生做笔记的方式,例如将其在书上做上标记,摘抄优美的词句,概括核心内容,书写内容提要以及读后感,这些做笔记的方式,让学生清楚这样做笔记的有点。还有就是将自己的写作的文章依照每学年或者是学期整理到一个笔记上,同时在首页制作一个目录,这样方便比较和查阅,并且还能够强化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通过词语积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借助每个单元积累运用当中相关词语和名言警句以及古诗词积累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词汇积累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行,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人才济济、大名鼎鼎,第二行,曲曲折折、朝朝暮暮、口口声、支支吾吾,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第一行的词属于0122,而第二行的词属于0011的性质,这样不仅弄清了词的构造,同时还积累了词汇,然后教师传授学生在看报时业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去收集词汇。

四、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语文课堂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新的教材当中拥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读写对话,重视收集相关资料,这就是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其中重点强调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有效的查找方式,学会阅览,将所需的资料找到,或者是可以采取复印和剪贴的方式。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剪下来,同时进行拓展教学,将剪下来的资料制作成剪报,同时根据知识的种类和学科将其分成几种类型,方便之后的查找阅读。经过教学生将剪下来的资料制作成剪报这个语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的进行,既能够强化学生收集资料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一个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五、利用网络提升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应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扩展学生的事业。让学生根据计算机课程上学习到的知识,使用计算机收集整理资料,给语文课程教学提供服务。依照教学时间经验,有关教师认为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是能够密切结合学生教学途径,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资料的收集,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例如,教师在讲解匆匆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先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这篇文章作者生平以及文学成就,收集劝学等有关的诗词以及名言警句。在教学的过程中既爱哦时在巧妙的进行指导,传授给学生先输入关键词实施检索,将学生带入丰富的知识殿堂,进而使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课程针对教学提升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定位思想必须要确定,这仅是利用收集资料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教材文章的内容,并且还能加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认识,充分受到启迪和教育。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培养高年级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策略的进一步研究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新课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新课改的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资料的必要性,并在培养、指导学生这种技能和素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改进。通过引导学生明确收集资料方向养成良好习惯,利用图书和做笔记,词语积累,网络资源这些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收集习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策略的阐述,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学资料收集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简介:余建军(1979-),男,广东省陆河县人,汉族,小学一级教师,本科。

参考文献:

[1]高丽石羡。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的能力[J].海峡科学,2014,07:80-81.

[2]皮丽卉。语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2:180.

小学语文论文集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思维 激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94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语文课程是思维与语言相结合的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目前已有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初中语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笔者探索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进行开放式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

实践表明,在轻松、欢快、和谐的氛围中,人们的身心更容易得到放松,潜力和兴趣能够得到更大的激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要提高教学的开放程度,真正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宽容与爱,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教师要避免传统的单一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茶馆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穿行,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创造一种开放、民主、活泼、主动、互助、竞争的全新的良性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提问,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力与活力的过程。

二、注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有疑才有思,会疑才会思,勤于质疑,是良好思维习惯的生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质疑之外,还要主动地去激发、引导学生的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会文章的精神实质。有效的阅读同样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些现场的理论和泛泛的感触,而应通过仔细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体会和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发掘出文章在语言之外的况味。例如,在学习《狼》一文时,学生在反复阅读后,可能会对文章的议论部分提出质疑: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去掉,难道作者不发出议论就无法引发我们的思考吗?经过反复地体会与探讨,学生就会明白:议论部分正是文章的点睛之处,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发人深省。再如,《狼》一文中开篇描写屠夫遇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主要事项,又隐含深意:“一屠”表示屠夫形单影只,只有一个人面对狼,要如何自保呢?“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那么就无法满足狼的欲望,屠夫的处境更添危险。这寥寥数笔,就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体会,培养他们辩证的阅读能力。

三、以问促思

提问就是质疑,质疑就是促思,运用手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它是课堂教学的深入与升华。明代学者陈献章说:“长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道破了“疑”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文章的难点、要点,有意识地提问,则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深知,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性表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他们在无数奇妙而又陌生的知识海洋中思索、寻求,从而不断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难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擅长设疑,擅长提问,使课堂里不时笼罩着疑问的迷雾,虽虚无缥缈,却神奇诱人,学生乐于在这迷雾中求寻和探索。

由此,他们的认识会得到升华,他们的能力会经受考验,当他们找到满意的答案时,一定会获得更新更快更久的。

如鲁迅《社戏》一文中最后一句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听得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老师不禁要问“那夜似的好豆真有那么好吃,那夜似的好戏真有那么好看吗?”当学生们弄清了所谓的“好”并不在于“豆”和“戏”,原来是指那时的天真浪漫的生活乐趣时,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作者是在告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能彻底体会作者的用意了。

四、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论文集范文 篇6

“伪”,现代汉语解释为:虚假;不真实。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伪”现象到底有哪些呢?那可多了!有伪优质课、伪集体备课、伪反思、伪讨论、伪拓展、伪对话、伪课题研究等。本文打算就伪优质课、伪集体备课、伪反思、伪讨论、伪拓展这“五伪”谈谈自己的拙见,求教于方家。

一、伪优质课

优质课竞赛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教研形式,有校级的、县级的、市级的、省级的、部级的,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促进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曾经的优质课是名符其实的优质课,是要靠教师的真本事的:必须现场抽课题,现场备课,现场抽班级、抽节次;不用多媒体,与常态课较接近,让听课的教师有点学头。但是,再来看看近几年的优质课大赛,就完全变味了,假得不能再假了:自选课题,互联网上下载课件,反复操练,竞赛时就是在表演,与常态课完全脱节,失去了学习、效仿的意义和价值。

二、伪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一种以老带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好的教研形式。一般来说,要做到:“二研”――研读教材、课标;“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五统一”――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在这里,特别提倡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教师个人要根据本班的学情,搞好二次备课。但是,如果你到学校教研组去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有名无实。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有记录,但这“四有”是做给领导看的,是应付检查的。不是真正静下心来,为提高教学质量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与学法。二是“资源共享”变成了“教案统一”。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二次备课”。一个语文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参照集体教案,有选择地进行取舍,形成可行的教案,这才是自己的东西,这才有助于自己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否则,永远都是别人的东西。

三、伪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把教师的成长总结成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不少学校还将教师写教学反思形成制度,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情况的一个因素。可是不少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作用和重要性,没有把它当作必修课,自觉地、主动地去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明白哪些是成功之处、哪些是失败之训,经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直至成功,而是把教学反思当成负担,作为应付检查之作,不是“我要教学反思”,而是“学校领导要我教学反思”“我为学校领导教学反思”。可想而知,其效果会是怎样。往往都是些“无病之声”,不痛不痒,一句话――一切都是假的。

四、 伪讨论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一个误区:好像语文课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就是“传统课型”。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看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我们常常看到无论是哪一级的优质课、公开课都少不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个环节。我们常常看到上课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学生连课文都未读或未听一遍,问题就出来了,要求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不到,教师就“鸣锣收兵”,学生发表的意见也往往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而是尖子生的“独到见解”。教师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跃,而不是真正让学生通过讨论,拓展思维,发展能力,掌握知识。难怪有不少学者、专家大声疾呼:让我们的语文回归传统。

五、伪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