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移动互联网论文(优秀7篇)正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优秀7篇)》

时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移动互联网论文(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1

【关键字】互联网文化、电视文化、文化、碰击、重构、共存共容

一、电视文化的社会影响

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力。2000年8月份有关媒体报道:“电视塔烧了,俄罗斯痛了”:540米高的莫斯科奥斯坦基塔电视塔失火给莫斯科地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且不说别的,仅广播电视中断,就使1500万莫斯科人无法收看电视。没有电视的日字怎么过?且看俄罗斯人的内心“独白”:“我发现,没有电视,好像我们突然与世隔绝了一样。”“没有了电视,我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块空白。”“电视是我唯一负担得起的消费。我不知道这么长时间看不到它,我怎么过得下去。”“如果无电视可看的情况继续下去,人们会十分烦恼。”一位妇女按捺不住情绪,竟然因为看不上电视而痛哭失声。可见,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了到很深的地步。

有关资料表明,统计至2000年6月30日,我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已达3·1亿台(占总人口的1/4还多);有线电视用户达8000万户,占全球第一;“村村通”计划正在加快。广播电视依然是中国广大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至2000年8月,电视界制播分离政策出台仅仅一年光景,我国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国有电视台多出2倍以上;2000年10月底的上海电视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电视节之一,来自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660多家电视、电影、制作、发行和广告公司的3000多位中外来宾相聚上海,出席电视节的各项活动。影视节目争奇斗妍、让人耳目一新,影视器械令人目不暇接。电视的文化产业意识正在形成,电视的生态环境正从整体上得到优化,与大众社会文化的心理距离越来越接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大连、南京、苏州等有线电视台已实验开通高速接入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网、视频点播、可视电话、音频点播、网上购物、电话、电视会议等等。作为工具的电视媒体,将会继续深入地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作为文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将继续与科学知识一起,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碰击

当大部分人还陶醉在电视“荧屏大餐”前时,互联网却铺天盖地、迎面袭来。互联网从推出、发展、壮大,仅“炒炸”了4、5年的时间,就把在传统媒体和电视媒体前的年轻人拉走了大部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快的信息源头在网络”,“聊天室让年轻人留恋忘返”,“不上网,不聊天,已无言与伙伴交流”......急速又自然形成的“互联网文化”如直泻的飞流,正有力地击打着年轻人的心灵,并以她的“新、奇、异”诱惑着年轻一代。互联网正在使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但是,互联网毕竟只是一个载体,互联网内容的真实、内容的多寡、内容受欢迎的程度等是互联网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由于低估和忽视了互联网文化的人文影响力,当互联网在全球“无孔不入”时、聊天室的“隐形”(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远程实时对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假思索、不负责任”、“亦正亦幻、难以识别”、“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在那里,“骗人无所顾忌,不惜伪装自己”,有时候聊天室几乎成了“谎言家的集中营”。“好奇”、“新鲜”、“刺激”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隐”。聊天室已使少数“意志薄弱者”“神志不清者”,做出了没有公德、不利家庭、不利社会的行动。少数学生则终日沉腼于互联网,而对学习无精打采(有调查表明:住大学城集体宿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明显好于住公寓的学生)。2000年11月初,美国因特网儿童周公布:美国9-17岁的学生有2/3不看电视而是热衷上网遨游,75%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计算机屏幕前消磨时光,特别喜欢聊天,而不喜欢看电视。这种状况也已在我国现露,网上的“新鲜内容”很多,很容易吸引注意,导致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精力分散。有关部门应该看到:学生盲目上网浏览,会比“放学不准时回家”的现象更严重!“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寻求新刺激,并企图继续制定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可以说,几十年构筑的传统封闭的教育“围墙”,在“一夜之间”几乎有“墙塌地裂”之势。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看,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影响是极大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把她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来认识和重视的时候了。

三、网络文化与电视文化的碰击和重构

作为技术的互联网“破坏”了传统产业的结构,促进了社会资产重组,创立了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并将继续对社会作出贡献,有人因此说,作为工具性的互联网是最具创新力的“破坏者”。互联网作用于社会的另一面是她的内容——作为传播介质的互联网文化也“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格局、文化习俗和意识形态。事实上,互联网因的发散性使她的文化“自由”和“不可收敛”,电视媒体的可控性则使得电视文化显得传统和保守。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打破了已经稳定的多种传媒的结构格局,也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平衡。“传统的、线性的、自甘束缚的”电视思维方式遭到严重碰击,现行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及至人们的习俗都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定位,这也许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一次“新陈代谢”。

互联网媒体一经出现在信息社会之中,就显示出他的无比的威力,新媒体以全新的方式、样式和内容夺走了屏幕前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年轻的和有文化的观众。其实,一种新媒体所以会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自有他优秀的和受人喜爱的突出之处:如媒体自身的潜能、潜伏在大众中的某种欲望等。但是从目前看,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大大落后于她的发展速度,对于由她带来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的认识还显得“迟钝和茫然”。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还不是十全十美:互联网上的聊天室给人以“愉悦”也给了人“虚伪”;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广交朋友让人开心,但却无法了解对方的真情与实意;电子邮件快捷便利,但“见信如见人”的手书家信没有了;网络求助曾救助了一位患了重病的大学生,但网民的冷漠也使人意志薄弱、精神不振;网络是一种服务、她便利高效,但目前服务项目不完善,而且花费太高、安全性差......现在是“窄带互联网”阶段,两三年后“宽带互联网”就会被推出,那时候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景象。

由互联网构造的网络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全球化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能率,尤其是人的个体意识大大增强,但全球经济发展的联动性更加明显,全球文化发展的渗透性更加突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并关注转型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教育问题,如在分析社会的变化、流动、均衡、结构、分层和社会发展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社会预警制度”、及时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和电视文化给予社会发展的积极经验,避免在社会转型期中可能出现的“动荡”现象,使我们的社会能在稳定的轨道中和谐发展。

社会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文化需要建立、需要认同、需要传播、观念形成需要过程。如同报纸和杂志的关系一样,相信互联网媒体、电视媒体、其他媒体及其文化是可以共存共容的,也应该是共存共容的。

电视与互联网的比较

类别电视互联网

内容的传播形式

内容的制作风格

内容的信息载体

语言文化特点

对文化语言的要求

对内容的接收工具(目前)

交互能力

可控性

影响对象(目前)

影响度/影响面

特点(教育方面)

政府参与度(目前)

内容的可信度

传播特点

工具性特点

操作特点卫星、有线和无线网络

严格

以图像为主,辅以解说

影视艺术语言

严格规范视听语言

电视机

正在完善(等待数字化)

对不同年龄均具影响

很大/很大

传统、线性

实时、真实记录、传播一次过(等待数字化后改进)

大众化

易有线网络(目前)

严格与自由

以文字为主、图片

大众文化语言

自由发挥、难以规范

计算机

具较强交互能力

(发达地区)青少年、知识界

很深/可能会更大

自由、自主、发散

稍逊

实时稍逊、评价即时、信息量大、可随时查阅

比较专业

(对目前而言)有一定要求

Abstract:TheappearanceofInternetmediaknocksagainsttraditionalmedia,andespeciallyagainstTVmediagreatly.Itsinfluencehasbeenonmanyaspectssuchastechnologiescontained,societystructure,societyculture,societyequilibriumanddevelopment.

Ingeneral,thewordof“civilization”referstoakindofinvisiblequalityformwhenasocietyreachesthecomparativesuperiorgrade,knowledge,civilization,culturalorhistoricalrelicsandsoon.“Civilization”referstothesumofsubstanceandspiritwealthcreatedbymankindduringthecourseofsocietydevelopment,whichparticularlyindicatespiritwealth,e.g.Literature,Art,Education,,basedonthesubstancewealth,thecohesivenessofthesocietyspiritwouldpushtheprogressof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developmentahead.

TVcivilizationwasbrilliantnotlongbefore,yetitisuntimelytosaythatTVcivilizationisout-of-date.Asakindofsocietyform,thecivilizationbuiltbyInternetisjustshiftinghumansocietycontactandsocietylivingfashiondeeply.ItisaffirmativethatInternethasbeencultivatedthesocietycivilizationvalue.Internetcivilizationisexactlybecominganimportantsymbolofglobaltrend.However,digitaltechnologynotonlypromotesthedevelopingandgrowingofInternetrapidly,butalsoimprovesTVtechnologyathighspeedinthesameway.

Thepaperdeemsthatinthefaceoffavorablecircumstances(opportunity)andchallenge,weshouldseeclearlythatitgivesallkindsofmediawiththesameexistingchance;andpaycloseattentiontotheeffectuponsocietyduringthetimeofshifting.

Ininformationsociety,Internetpossessincomparablepower.Asanimplementoftheprojectof“digitalcity”,digitalinformationandInternethavegraduallybecomeanindispensablepartofcitizen’sdailylife.Thecitizenshavebeenfamiliarwithelectronicoffice,electroniccommerce,societyinsurancesystem,Internetshopping,networkconference,networklearning,whicharethephysicalfoundationsof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Internetcivilization.Itisfrequentlyheardof“themostquicksourceofinformationisInternet”,and“chattingroommaketheyouthbereluctanttoleave”。Also,itisreportedthatthemaincrowdofsurfingInternetaretheyouth,theyeachownatleastoneortwoe-mailboxevenmore;establishtheirowngamerulesontheInternet;usethetonguewhichonlycouldbeunderstoodamongthemselves.However,itisn’tperfec,invisible,(forexample,inchattingrooms)whichmakerelationshipamongpeoplewithoutdueconsiderationandresponsibility.Additionally,thefreshandincentivenatureofInternetcauseyoungboysandgirlstoaddictinsurfingInternet,inotherwords,studentssurfInternetandexploreblandly,whichismoreseriousthanrunningawayhomewhenafter-school.InternettechnologyanditsimpactoncivilizationcommunicationhavereachedthedegreethatInternetshouldberecognizedandemphasizedasonekindofindependentcivilization,otherwise,itwouldbringusendlesstrouble.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2

(一)网络安全问题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变成了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互联网主要使用的是流行的开放式TCP/IP协议,具有易被拦截侦听并且容易身份假冒,网络信息容易试探和窃取,使得财务管理中安全存在极大威胁。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内部网(Intranet)和基于单机是主要的财务软件,对于重大商业机密一级财务数据比较忽略。病毒无处不在,财务工作会遇到遭遇黑客攻击、病毒侵害,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最终导致系统瘫痪,信息就会泄密,形成不能估量的损失。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加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当前是财务管理网络化的转型时期,传统的财务管理在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上还没有充分,缺乏财务管理中网络经济角度的完善。

(二)工作方式转变问题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中主要是运用经济数学和统计学实现会计资料的整理。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介质实现财务的管理。财务管理方法只有不断拥有弹性、适应性和及时性,才能在决策、计划、财务预测等多个环节适应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使用网络技术下,对下属分支机构开展实时的数据处理以及财务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下,会计数据和会计计算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只有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中使用互联网的水平,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未来的效益。

二、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对策

(一)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互联网正在改造或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企业,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够对企业信息进行全面掌控,实现成本控制、内部控制、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甚至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规划。在公司健康成长中是基石支撑角色。当前,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已经不是资金、融资管理,而是信息的重点管理。财务管理要求快速的反映信息,及时开展处理。将新技术与管理创新融合为管理会计,新技术的发展也给财务共享服务带来了新的变化,总之,要转变管理理念,从财务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角度转变,就得利用信息化工具来实施。

(二)创新管理模式

1、组织结构

互联网改变了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数据存储方式、组织程序,改变了传统会计系统中的不足。在工作方式转变的情况下,会计管理在组织方式也改变了当前互联网条件下,“星型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水平组织结构”、被作为新型财务组织结构被提出来了。这些模式下,互联网财务可以提供在线企业在财务内部的服务,使得企业各部门、总部以及分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万为重要,财务必须做好内部的协调对接工作。使一个企业在和别的企业间进行商业圈。交易更加便捷,使得交易额成倍增长。这种组织模式不仅涉及企业,并且对所有分支机构都有着重要影响。大企业的分支机构一般是遍及全国的,少数的企业遍及全世界。在这样一个分散情况下,决策人员希望可以对整个企业实际的营业额每天有总体性的把握。改变传统的受时间、空间制约,财务信息系统隔天核算、处理、上报的滞后情况。如果健全一套企业内部的网络财务管理系统,仅仅将原始单据在网上输入就可以完成整个财务处理,从各层级做到日清日结,决策层就能得到即时数据,而不是仅仅在在总部进行。在创新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了,使得分工也分明了,转变管理中集中的实体部门实现了虚拟部门机构,扁平化方向的管理模式,使得人员分散程度增加。

2、处理流程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促进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了整合,所需的任何财务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得到提高。例如,无现金报账、网上预约报销、不等候报账、网上缴费多种服务功能实现了开发和应用。使企业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增强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这一观点,形成了搜索引擎、各种指标在线生成的网络财务报告,减少了财务活动的冗余,最佳的财务活动被制定出来。

3、控制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用信息技术处理财务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我国财务部门处理控制方法上已经应用了不少新的方法,但是还有先进方法普及度仍然很低,例如无形资产计量评价、全面预算等方面。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系统要信息技术、会计学和管理学高度融合,同时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工具,构建新型最关键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实现监督和控制。所以,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要发挥出其财务更大的作用必须将先进的方法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三)创新管理技术

1、财务再生管理

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就需要财务再生管理,主要是在重新配置和企业只见关系密切一切财务资源,对从企业内外部需求实现满足,同时促进企业的管理目标逐步实现。在财务再生管理下有着企业再生管理使企业财务部门减少了人工成本,分工更加明确,工作效率最大化的特点。

2、财务柔性管理

财务柔性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依照企业的实际变化而进行变化。在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的逐渐变得复杂以及飘渺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实现这个复杂的竞争环境生存,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的策略是其中必要的条件。通过财务的控制、计划、核算和分析角度来开展是财务的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3、信息提供方式

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逐渐变得多元化,主要通过网络技术的交流的方式给使用者一切信息。企业的实时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实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除此之外,使用者所需的决策信息,还可以搜索自己得到。互联网背景下,也不仅仅是信息文字,实现了声音、图像多种形式对满足需求者的不同需求的满足。

三、结束语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3

“互联网+”:政策缘何出台?

2015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0%,创6年新低;2014年度经济数据中,GDP增速7.4%,更创15年来的新低。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凸显的现实之下,产业结构升级难的这一痼疾却仍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钢铁、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转型迟迟难见成效。2014年《产业蓝皮书》的开篇就直指这样一个现实:“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中高端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爬坡积累的结构调整阵痛期。”①这段话隐含着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之后,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瓶颈期的客观事实。

如果将目光转向国际,2009年以来,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德国、美国等主要国家均紧跟时代脚步,力图保持其制造业优势地位,或是倡导“制造业复兴”。它们所提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为实体制造业选择了互联网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2011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它的制定者之一卡格曼(Henning Kagermann)将工业4.0概括为两件事:“一是万物相联;二是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②2012年,通用电气董事长伊梅尔特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他在2013年来中国时谈到,工业互联网就是把智能的机器、传感器和分析工具结合起来,用一种分布式和移动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

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对其他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渗透呈现了指数级增长的特点。时至2015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了一种引发变化浪潮的强力催化剂。发生巨大改变的不仅仅是全球互联网本身,也包括中国互联网引发的国际关注。中国成为互联网新大陆重镇。2014年,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均赴美上市。尤其是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其市值位列全球互联网公司前三名,目前仅次于谷歌,领先Facebook与亚马逊,处于2000亿美元以上量级。而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其市值也逼近2000亿美元。在阿里巴巴上市同月,标普资本IQ(S&P Capital IQ)公布的报告中,除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外,百度和京东也处于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前十位。④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omNIC)第35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如此的企业体量和网民规模,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关注和国内聚焦,使得互联网未来的相关命题必须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加以体现,并且这种体现应该是强有力的、宏观性的、可阐释的架构。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中,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被分为四类:沟通类、信息类、商务服务类和内部支撑类。然而这四类应用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信息需求、公共关系运营维护需求和人事需求上。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程度虽高,但是在应用的深度和可拓展性上尚不足够。传统行业触网的方式主要体现为O2O的商业模式的贯彻上,但是互联网对生产环节、管理环节的深度影响,几乎难寻迹象。例如,以家电业为例,《中国家电企业互联网转型报告(2014)》指出:“中国拥有6.32亿互联网用户,这催生了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繁荣的社交网络和世界最大的电子零售(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市场。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活动都发生在消费端,各个重要行业都没有跨越向线上转型的早期阶段。事实上,大约一半中国中小企业才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购、销售和营销等活动。这意味着最激烈的变化还没有到来。”由此可见,宏观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遭遇瓶颈,主要国家互联网与产业更新的国家战略的出台所引发的新一轮紧迫感,中国互联网的体量与地位的倒逼,以及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深度渗透不足的客观现实,激发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必需的政策出台的整个过程。

“互联网+”:政策指向何方?

当我们谈及“互联网+”,首先就需要明确互联网在政策和国家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和“互联网+”的概念范畴。

互联网,一次“根本创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需要并且以一个全新的“动力引擎”出现和全面投入使用为标志,而后其他的工业机器或各行业在与之适配的过程中被更新或是被重新创造。曼纽尔·卡斯特在他著名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谈及工业革命,他认为其核心部分在于“能源生产与分配的根本创新”。⑤他在书中引用技术史学者福布斯(R. J. Forbes)的观点:“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核心事实。”⑥所以,如果我们采取“动力引擎”这样一个比喻——它是相当范围内生产和生活赖以跃动的供血的心脏——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引擎就是蒸汽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引擎主要被上溯至电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则追溯至信息控制技术的应用。如果我们承认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那么它的动力引擎,则应该是互联网。纵观几次革命的动力引擎,通常它们都既是本身可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同时又普遍用于生产和生活,对现有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均做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改变。“蒸汽机的力量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依照所需要的力量创造出来。”⑦福布斯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日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力量可以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依照所需要的力量创造出来。无论你意愿上是否需要,互联网就在那里,你不拥抱它,它也许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替代你,毁灭你。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互联网在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首先,互联网作为一种高速生长中的基础设施,这种生长的潜在空间在中国尤为突出。宽带提速和移动基站的建设,是互联网普及和提速的硬件保障;服务器、通信协议、OA系统等信息安全设施的软件保障。作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可形成巨大的经济拉动力。同时,互联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引擎,还能够与各类传统产业结合,或者说各产业不得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媒体出版、广告营销和通信已经被互联网化:产业生态变革带来的行业规范和受众需求的全盘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生存和发展的方式。金融业的互联网化走在制造业之前。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人人贷、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引发传统银行的集体危机。而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则可能导向生产、管理、销售的智能化多位一体,即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但是互联网的影响能力远不止于此。正如每一次工业/科技革命在改造经济的同时,也改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一样,互联网作为更新社会结构的潜在动力也不可小觑。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变革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自我呈现方式。自微博出现以来,“舆论”成为逐步升温的热词。微博、微信等公共空间与主流媒体形成的话语场之间的对抗和张力,成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范式。而这还远远不是互联网对社会结构的作用的全部与终结。一个趋势是,它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力量。

“互联网+”,一场比特化的革命。自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各方对“互联网+”的理解有两类不同视角:一类是从互联网本身出发,多属于产业方向的中观解读;一类则是从政府和政策角度出发,从宏观面寻求“互联网+”的题中之义。这两类视角的区别实质在于行为主体范围的区别。笔者在本文中采取后一种视角,回归宏观政策。

卡斯特在他对信息技术革命的研究中提到,“不论美国或全世界,国家才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动者,而不是车库里的企业家。”⑧这是由于国家具备发展大型研究计划和大型市场的能力。但是,企业家绝非不重要。创新氛围和企业家在科技进步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在历史上无数次被证明。在国家的“发动”之外,正是“受到技术创造文化与快速个人成功之角色模型刺激的分散化创新”,⑨真正促成了新的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

如果以政策作为我们的出发点,那么丹尼尔·贝尔在论述后工业社会时所采用的社会结构—政体—文化的框架,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认知政策之外的纷繁复杂现象的有利框架了。尽管贝尔的总体化理论颇受质疑,但是我们仍可以借用他的中轴原理来将这个问题逐层抽解。换句话说,所谓的社会结构—政体—文化,即是经济化的社会运行模式,参与管理的现代政体的主要模式,以及实现和加强自我的愿望构成的文化样态。⑩这也是作为执政者进行国家管理时所最需要把握的三大主要方面。与这一架构相似的是,当我们走入“互联网+”这一政策时,它也拥有着自己的底层架构,这一架构由国家和政府及与之关联的大型企业主导;它具有自己的“政体”,各方参与将在政策之外广泛地拓展概念的意涵和实践的可能性;它必定会影响文化,因为它将促使社会语境发生变化。

首先,基础性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概念是模糊的,极具拓展性。一般意义上的基站建设之类的做法可以被称作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同样地,当阿里巴巴用淘宝和天猫为各类商户提供平台时,它也可以被称作基础设施,因为对于它的用户而言,阿里巴巴完成了“基础设施”的相似功能。有一个例子更能体现概念的模糊性和开放性。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妈妈致力于使用自身的数据和数据分析服务,打造具备电商特色的全网营销平台。这也可以被视作使用大数据和云服务为商业机构提供基础设施的案例。

拓宽云技术的范畴,那么所有利用互联网进行存储、计算和开发的公司都可以被称作云公司;同样,基础设施也可以变成一个可以被推广和包装的概念,虽然它较之前者有着更多的官方意味。这样的概念推广本身并不能创造实际价值,但是它可以提示我们,当我们谈论“互联网+”时,作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其核心究竟是什么。

在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划分法中,后两者是IaaS的延伸。它提示我们,基础设施最终指向服务。这样的服务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可供用户高速接入的网络环境,例如此前的“宽带中国”战略和不断呼吁的运营商“提费降速”及其所需进行的带宽和设备铺设;第二类是IaaS所指的场外服务器、存储或其他网络云服务;第三类是数据基础设施,即健全可开放的数据资源;第四类则是让硬件和网络之间能够顺畅接通的标准接口。其中,第二类可能多由IT企业担负。政府则需要在其他三项的建设和第二类的治理上着意。

在以上四类基础设施中,软性的IaaS和数据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精髓,也是“互联网+”政策在解决好基本的硬件问题的同时必须强化建设的一部分基础设施。二者的核心指向是云计算和大数据。这是降低整个网络社会运行成本,真正实现“互联网+”的政策有效性的根本所在。而由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安全的天然要求,政府的互联网治理能力将持续接受考验。

不能忽视的是,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将带来可期的经济效益。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065亿元,同比增长11.4%。⑪虽然增速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但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基础设施的潜在作用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指数级增长:“互联网+”的黑洞效应与数字化革命。“互联网+”的两大主要对象是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互联网+”形成了一个“黑洞”,将各类行业吸入其引力范围之中,差别只是时间和程度问题。当然,互联网不会席卷一切。但是在可预见范围之内,互联网作为新的动力引擎,必将与各主要行业结合,行成拉动经济成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鲜动力。

资本市场较重量级的实体经济制造业走得更早也更快。2014年,互联网对金融业全面渗透,除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之外,传统金融企业如招商基金、中国平安等也开始普遍触网,宜信等创新型的金融平台也纷至沓来。2014年年底,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模已超过10万亿,用户超4亿。“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趋势。互联网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将较之传统银行,为资本的快速、高效流动在未来创造更好的条件。尤以P2P为例,它能整合社会闲散资金,为传统银行系统所排斥的借贷用户创造资金价值。网贷市场、基金销售市场、众筹市场等,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遍推进和居民可用资金的逐步增加,未来它们都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资本市场之外,电子商务首先为实体经济进行了一场渠道优化的革命。在此之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竞合已经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兆。在轻工业和重化工业的分类法中,目前轻工业即与居民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已被高度互联网化。数字化工厂已在轻工业部门初见雏形:从迎合消费者动态需求进行用户个性化订制,到生产的全流程监控和数据统筹下的多线并举与无缝衔接,最终到产品交付给用户及其后的保养环节。轻工业部门正在压缩中间环节,实现制造的“人机和谐”。海尔的个性定制空调即是一例。这类定制服务的背后,是生产部门走向数字化的初步尝试。这里,数字化不仅仅是自动化,而是基于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可编程和网络化。从单纯的自动化和嵌入式系统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转变,正是“互联网+”政策的前进方向。汽车行业,尤以特斯拉为代表,正在向平台方向打造新型汽车。但是在能源、钢铁等重化工业部门,传统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的情况大量存在。这也是“互联网+”政策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如本节首段所称,“互联网+”的黑洞效应,将首先将更轻量级的行业和部门纳入数字化轨道。数字化的结果,是指数级运算,而不是简单的加法计算。在实体经济的范畴内,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就是工业的全方位数字化,进而打破工厂与工厂之间的围墙,形成新的动态网络。借用熊彼特经典的生物学比喻,“产业突变”也将由此展开。

最后,创造性破坏:个体创造力的解放与协同的不可预知性。创造性破坏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要支点。它所描述的是一种内生增长的力量不断打破现有规则、型构新型关系的过程。与“互联网+”政策相匹配的是国家对于创新和创业的极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称为新常态之下的新引擎。在“互联网+”政策的激励之下,开放平台将为更多民众提供创造的新机会。这种机会,可能是商业的,也可能是社会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个体创造力因为工具的可接近性正在走向越来越盛大的解放之中。“脸萌”、“足迹”等热门APP的出现,让“90后CEO”一度成为整个社会的“热词”。而微博上的“大V”和海量的微信公众账号正是舆论场中个体释放能量的集中体现。社交网络和言论重心的下移,为更多人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正在为创造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产业的新爆发力酝酿新的空间。“互联网+”无疑将助力这一切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开放平台引爆的创业可能性。而在“万众”背后,协同创新的偶发事件,将可能会带来“意外惊喜”。

“互联网+”政策的核心在于云计算与大数据。创新则是其精神实质和必备的社会氛围。它的主体指向和战略意义主要在于现代制造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这也是政策需要攻坚的领域。而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方面,政府的真正角色主要是治理者和服务者。同时,在经济之外,“互联网+”可能造成的社会和文化的微妙变化,也是需要不断接受新挑战的未知领域。

“互联网+”:政策的潜在挑战

“互联网+”既是现实,也是趋势。然而从概念走向实践,“互联网+”作为一项政策主要需解决三大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化的深入,在基础设施完善和健全的基础上,经济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第一个问题是产业融合的现实难题。目前,尽管互联网来势汹汹,但是互联网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消费概念大于发展实质,赚取眼球多过实际收益。新型服务业尚在探索之中,先行被“互联网+”黑洞卷入的数字媒体和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尚处于洗牌阶段。不确定性易成为第一重现实阻碍。尤其对于重工制造业而言,国有垄断部门的长期稳定状态很难突破体制惯性,进行真正的观念转型。所以,“互联网+”政策既需要舆论造势,又亟需为舆论填充真正充实的案例内容,即可以对企业家形成刺激的有力例证。

互联网+制造业主要是两大方向,制造业利用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企业跨界投资进入制造业。前者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制度惯性之下的观念转型的不彻底性。而在观念转型之外,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之间的资金、技术壁垒和模糊地带的话语权争夺可能是目前一大关键难题。首先,是否具有资质跨过准入门槛成为了摆在互联网企业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主打垂直生态的乐视网日前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然而后者的资金链条和产业链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单纯的互联网企业之间有巨大差别。此前锤子科技罗永浩在手机行业的尝试和挫折已能初步说明这一点。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产业多数采取了对行业内公司投资或战略合作的方式。这是现阶段稳妥的抗风险做法。但是若论互联网企业跨界颠覆行业水平,为时尚早。两种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正在彼此碰撞,结果待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不能为传统行业带来改革。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改造制造业的可能性已经初现。阿里健康进军医疗行业引发的“裁判入场比赛”的争议也可见互联网企业在数据和渠道自觉上的先天优势。阿里健康回应争议时称自己只是药品监管电子信息的数据平台的搭建者和运营者,而不是拥有者。但是这类做平台与做生态的处理方式,已然触动了传统行业的利益。相似的情况相信不会与其他制造业门类有太过遥远的距离。2014年年底,小米与美的两者的合作,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焦点新闻。而市场对这次牵手暂不看好的声音则聚焦于其截然不同的品牌定位和小米入股美的之后二者的决策权分配问题。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道阻且长,但是原始条件不足,并不意味着尝试会永远无效。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大动作”,也正频频刺激着传统制造业的神经。从长远来看,产业融合必将是一种趋势,而“互联网+”正是推进这种趋势,试图为中国制造业取得战略性的国际地位的关键一步。

第二大问题则来自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对于快速前进的互联网,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将会成为“互联网+”推行和作用的一大困难。庞大的科层体系对创新的迅速转化的滞阻,以及政府职能如何、何时能从监管走向治理与服务,考验着当局的执政能力。因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互联网+”本质上要求市场导向和深化对外开放。开放不仅是对外的,也是内向纵深的。深化国企改革,尤其是行政垄断的经济部门的改革,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这些部门中,相当一部分被称作国民经济命脉。“互联网+”的推进并不等于私有化,而是将“游戏规则”统一。不能因行政高墙,庇护滞后因素,导致国家发展的消极战略后果。另一大挑战则来自制度配套建设。制度配套建设包含两个主要含义。首先是创新氛围和研发转化的激励。第二是为创新提供经济和法律的制度支持。前者要求从当下互联网带来的浮躁和焦虑气氛中跳脱出来,进入工业领域深耕细作的生命周期。后者则对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提出了要求。

第三个问题则要聚焦社会。每一次转型都可能出现各类新的社会问题。“互联网+”推动的社会转型并不会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话语饱和”的世界,人们争夺一切,包括语言。语言的背后是信息,也是知识,更是权力。掌握发声器的人越多,噪音也就相应地越大。因此,随着社交网络的勃兴,信息传播介质的改变,信息爆炸已经成为常态。而信息爆炸的背后,新型交往结构也在让互联网语境之下的主体感受到去中心化和剧烈的不确定性的动荡。所有的商业行为都试图与实际的用户建立尽可能亲密的联系,但是所有的言语行为又指向了人的身体与其交流时所处的位置的分离,这种交流的时空远距化又致使身份角色的进一步分裂成为现实。主体在表征的不确定性的危机中倍感迷茫。失稳的主体该如何在迅猛的变动中寻求生存的安全感和发展的稳定性?这种破坏性和创造性并举的潜能在当前的典型代表就是投身互联网的创客大军。但是对于政府而言,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是否会导致新的失业问题?创业潮会否成为新泡沫?

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被重点激励的对象。《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规定更是将这种激励推向了新高度。大学生如真正选择以创业代就业,缺乏市场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将成效几何?是否会形成独秀几只,炮灰累累的“惨烈”局面?

一方面对大众创业倍加鼓励,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创新却受到压制。专车之争即鲜明一例。创新的分享式经济与传统的出租行业的协同方式的利益相关者发生碰撞,社会创新名义上被倡导,实则却在现实利益面前败下阵来。随着“互联网+”政策的推进和社会创业创新氛围的高涨,社会主导的创新会日渐增多,如果不能处理好政府监管与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类似互联网电视牌照之殇、专车之争的此类由于创新与制度不匹配而产生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既不利于创新的推进,也无利于全社会的共同福祉。

“互联网+”:转向信息方式的改革、开放与安全的三重诉求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4

一、解读网络推手

近年来,贾君鹏事件、郭美美事件、奶茶妹妹事件等网络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强大舆论浪潮,网络推手在背后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网络推手,又名网络营销师。追溯网络推手诞生与兴起的历史,互联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因为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海量化,而网络推手的出现,又大力抬升特定事件关注度,与常规话题悄无声息湮没在信息海洋里形成鲜明对比。

从新闻传播学研究范畴来看,网络推手可视作一种新闻或话题炒作现象,常被用于商业宣传或公共关系领域,虽然部分具有公益性质,但实现盈利才是大多数网络推手的诉求。网络推手的作用机制可通过议程设置理论解释,即制造话题,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使用,对网民情绪和兴趣进行迎合与引导,形成话题传播,进而设置公众议程,引导舆论。

现如今,网络推手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呈现贬义化趋势。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过: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轰动”,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回顾近年来社会反响较大的网络炒作事件,“7·23”动车事故天价赔偿外籍游客谣言、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等,勾勒出网络推手们种种令人诟病之处:对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破坏;制造炒作话题的出发点非公益性,捆绑商业利益,为自身牟取钱财;言论另类,行为怪异甚至违背道德、伦理底线,手段近乎无所不用其极的功利性等。

二、网络推手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挑战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尤根·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定义为:“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传媒公共领域”亦由此概念延伸而来。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具备信息更易获取、传播模式去中心化以及空间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媒体相较其他媒体形式,更符合传媒公共领域的要求。换言之,互联网公共空间应当是在公开、平等、理性和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全体公众开放的信息交流、观点讨论和舆论传播的空间,并且该空间内的一切行为应当以符合法律和道德底线为前提,遵守一定秩序。

(一)干扰常态舆论生成与表达

网络推手为引人眼球,不惜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进行炒作,不仅产生败坏互联网风气的直接影响,更是误导互联网民意表达,对网络舆论形成干扰与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推手秦志晖借“7·23”温州动车事故编造我国政府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该条谣言散布仅2个小时,转发次数即达1.2万次,此般做法挑拨民众不满情绪,抹黑政府形象。吴玫、曹乘瑜指出,网络推手运作违背了现代社会公共信息传播的几大原则:透明性、客观性、真实性、公共性。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影响大众正常地获取信息,而且对大众产生误导,触发大众负面情绪。

(二)削弱大众主流媒体影响力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兴起,近年来网络推手信息的主要渠道发生了转变。这也意味着网络推手的方式从过去将预设信息放在贴吧、论坛等公共平台,再组织水军进行跟帖、回复、转发,转变为将预设信息放在微博“大V”等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平台上。这个细节的转变,实质上是网络推手从过去网络营销的执行者向单纯网络信息者的转变。④该转变极大增强了网络推手的自主性与传播效果,他们伙同所谓的“意见领袖”、网络水军进行数量庞大且频率密集地、评论与分享特定话题,以诱导网络舆论,使得正常的舆论生态被虚假信息、谣言搅浑,充满更多噪音。相对应地,大众媒体与主流声音的影响力被削弱,公共舆论空间的秩序受到破坏。

(三)破坏主流价值观与认知

网络推手为了最大限度抬升关注度,在选题上大做文章,不在乎法律和道德伦理的底线。比如网络推手秦志晖污蔑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编造雷锋穿毛大衣、带皮靴等生活奢侈谣言,污蔑雷锋道德楷模的形象是由国家捏造,使得网友质疑雷锋购置衣物是否使用正常收入,怀疑与抵触的情绪甚至延伸至雷锋牺牲过程。此类话题恶意歪曲事实,与主流思想和伦理道德相悖,始作俑者试图颠覆传统文化认知与主流价值观中雷锋、张海迪等历来为人们所尊崇的道德楷模形象,并将污水泼向国家形象,以哗众取宠的形式煽动民众情绪,诱导民众形成错误的认知。此般做法对公众道德观和人生观造成很大冲击,败坏社会风气。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互联网监管力度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存在很多空白点,使得杨秀宇、秦志晖等网络推手抓住“打擦边球”的可乘之机。然而互联网属于公共空间的范畴,属于法治社会管辖的范围,并不存在超越法律的特权。

自2014年以来,中央层面提出依法治网常态化,国家加大互联网监管力度,包括网络诽谤、网络谣言在内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成为重点打击对象。2014年4月,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被正式宣布判刑,这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网络管制做出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同年11月,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人也获罪判刑。这些网络谣言推手受到法律严惩的例子警醒后人,正常的信息传播、诉求与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而具有煽动性、破坏性、颠覆性的信息与传播则应当依法打击查处,也再次佐证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国家完善并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趋势。

(二)引导网络推手行业风向

对网络推手的治理不应全盘否定,而应正确引导。微博网上打拐等举动也说明网络推手有发挥“正能量”之处。在坚守道德伦理、法制底线的前提下,鼓励网络推手在商业宣传、企业公关、社会公益等方面适当运作,发挥正面推进作用,杜绝散布虚假新闻、歪曲事实、组织网络“水军”炒作、热推或删除指定内容以非法攫取利益等违法乱纪行为。

比如2015年春节期间蹿红微信的“少放炮”事件,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的图片上站着一男一女两位年纪较大的清洁工,他们手举写着“年青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字样的卡片。后来媒体曝出该事件实为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所推,他们发动自身千人团队大力传播并号召公众传递接力。这类事件不仅向清洁工送去温暖和关怀,还起到号召公众关注公益、爱心接力的正面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转变网络推手的负面形象。

(三)倡导媒体坚守公平正义价值观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5

移动互联网的端到端管理模型建立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5方面的因素:第一,技术层面要考虑到TCP/IP、3GPP等领域的规范;第二,管理层面要依托CEM(客户体验管理)的规范框架,构建CEI-QoEScore-KQI-KPI的4层指标架构体系;第三,数据结构层面需要采用PSPU(PerServicePerUser),即每用户每业务的颗粒度;第四,指标体系层面需要把传统的以网元为统计单元的KPI与以用户为统计单元的上层指标进行关联汇聚和分析,并做到“四可”,即可评、可视、可管控、可闭环;第五,客户体验层面需要考虑到影响用户感知的“端-管-云”三段关键路径。移动互联网分层管理模型根据建模背景中的5方面因素,在参考TMF的CEM指标体系架构、UMTS承载分层结构、TCP/IP架构等成熟模型的基础之上。

2.移动互联网分层管理模

2.1设计说明图1所示的横向三层结构的关系是:管道性能是业务质量的基础,业务质量是客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客户体验衡量管道性能和业务质量的最终表现。图1所示的纵向三段,涵盖了影响用户感知的“端”(终端)、“管”(网络)、“云”(应用SP)三个关键要素。

2.2管道性能层管道性能层包括以下三个子层级。

(1)资源层

网络是由网元相互连接而成,网络性能是建立在网元健康、可用的基础上。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讲,除了物理网元,空中接口也是性能的重要基础,重点关注覆盖、干扰、容量、组网结构等指标。模型将网元与空中接口放在一起,称为资源层。

(2)接入层

提供把网元接入到网络的承载服务,包括以下指标:接入性:接入时延、接入成功率等;保持性:链路中断概率等;完整性:误块率、误帧率、吞吐率、重传率等;移动性:同频切换成功率、异频切换成功率等;状态迁移性能:终端在各种状态间迁移的成功率等。(3)互联层:在相互连接的网络基础上,提供从终端到终端或终端到应用服务器的端到端承载。互联层是将影响用户感知的问题评估和分析的对象缩小到管道承载的那一段,也称为端到端承载,包括以下关注指标:接入性:接入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接入时延等;保持性:中断概率;完整性:重传率、吞吐率、语音质量等。

2.3业务质量层业务质量层包括以下两个子层级。

(1)业务层

KQI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业务接入:语音业务接入成功率、视频播放启动时延大于XXs的比例等。业务使用:网页完整加载成功率、网页下载速率、视频质差出现频度等。业务释放:语音业务挂断成功率。上述分类参考TMFGB923a的建议。业务KQI对应的应该是用户可以感知到的质量要素,并使用用户可以理解的非技术性用语定义。有些业务的释放过程对用户不可见,如网页浏览,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设计这个类别的KQI。

(2)应用层

在业务质量层基础上对各类APP进行专项建模分析,相关KQI指标参考应用层具体内容。

2.4客户体验层

用户层的指标来自用户调查或行为统计,与直接来自网络的KPI/KQI有本质差异。这些指标是综合性的外部因素,作用于复杂的、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这使得面向用户层指标的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典型的用户层指标优化服务包含建模过程,将这些主观指标和可优化的KQI/KPI建立起关联。识别出影响这些主观指标的KQI/KPI后,并通过主观指标的监测通过学习方式来识别出相关性。客户体验层的相关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投诉率、离网率、净推荐值NPS、CEI、QoEScore。

2.5“端-管-云”

对于影响用户感知的“端”和“云”的问题,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基于业务层KQI的定界错误码进行识别;第二,通过三比法则(同比、环比、周边对比)根据数据特征进行问题粗定界。依托华为SmartCare解决方案,当前上海联通已具备自动粗定界的能力,自动粗定界能力的关键要素是对KQI数学特征的学习并固化到故障树中,形成机器自动判决机制。模型的应用上海联通从2013年9月开始对该模型进行实践应用,并将KQI指标纳入2014年考核指标中。基于对该模型的实施管控,截至2014年9月30日,共发现476次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络事件、网络隐性故障或性能类问题,通过网管中心管控流程,共计关闭其中454单问题,关单率为95.3%。绝大部分的网络事件,通常没有网管告警,且用户投诉还没有升级到网管中心。通过对该模型近一年的应用,2014年上半年每万用户移网本地投诉率从2013年同期的10.99降为6.80,降幅为38.2%。

3.结束语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6

(一)机遇分析

随着计算机信息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所引发的资源共享、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隐蔽和直观都给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1.网络技术让德育教学活动具备更多的教学资源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变革带来了较多的信息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鲜生动的资源,从根本上增加了整个德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2.网络技术增强了德育教学工作的直观性现阶段的网络技术和资源保证了大学德育工作更加直观和形象。网络技术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利用,让德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让他们乐意接受相关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有效性更加明显。3.网络技术扩大了德育教学工作的覆盖面在过去的大学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的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做报告、讲课等传统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解决部分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教学覆盖面较为狭窄。[2]而网络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学工作开放性更加明显,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在利用网络途径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突破时间以及场地给整个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让整个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范围更加广阔。4.网络技术让整个德育工作的交流层次更加深刻网络信息所具有的交互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人际沟通以及交流所产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减少受教育者的心理防卫。网络技术让学生和教师进行真实性的双向互动交流,从而让教师能够对学生所产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度了解,提升整个德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二)网络技术给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技术在给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1.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严重错位互联网技术引导下信息传播有着较为普遍的开放性,导致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不断扩散。这种发展优势虽然能够让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观念和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不良意识或者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状况较为仇视,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开展各种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活动。网络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满足西方恶势力的追求,利用网络技术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基本制度以及价值观念进行恶劣攻击,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兜售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拜金主义来冲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导致大学德育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增加。2.攻击、欺骗以及安全破坏行为受到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多网络黑客,通过系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来侵入网络正常运行工作系统,对文字和数据进行恶意篡改、对计算机系统密码进行破译,对各种病毒进行制造和传播,从而导致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3.网络技术的隐匿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网络信息环境影响下,人们所进行的各种交际活动缺乏传统的法律、人际、舆论以及道德的约束,学生和教师之间也不需要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受到“快乐原则”的影响,他们会在网络上任意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恶、假、丑等情绪。较为开放的网络能够最大程度地接纳大学生所特有的道德价值、道德心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理想。[3]大学生摆脱了伦理道德和现实社会所受到的种种约束,很容易对自我行为进行放纵,忽略自身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网上黑客、网上欺骗、网上信息垄断以及网上盗窃等问题的产生。4.泛滥的网络色情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性教育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信息逐渐发展成为免检产品。在各种汹涌而来的网络信息中,存在较多的色情信息,全球网络范围内存在很多,给用户提供较多的色情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现阶段人们的一种新型的娱乐项目。我国现阶段在网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欲望偷窥、情惑,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

二、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做好大学德育工作

(一)提升思政教师对做好德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力度

这就要求管理部门不仅要引导高校思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根本上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4]德育教师及其领导要连同社会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认识到网络发展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

(二)培养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队伍

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各类软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影响,当今大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现阶段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规律,也很难对大学生网络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思想变化进行了解和掌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德育教师难以对德育信息实施控制和指导。为了能够顺利达到德育教学各个阶段的目的,就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现状,建立并完善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工作队伍,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要保证德育工作人员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并对这些价值进行自觉宣传和维护。其次,要引导德育教师能够对各种多媒体或者网络信息进行科学处理,从而锻炼他们的德育教学能力,让他们深入对网络时代所具备的相关特征进行了解,并提升对各种网络信息软件的处理能力。[5]最后,德育教师要养成进取精神,能够发现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满足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德育教师把自己较为先进的思想不断融入到各种网络文化中去,从而让德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三)做好立法以及防范工作,杜绝所有的不良信息

做好网络立法工作,目前,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制定了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行规范条例,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缺乏集中和系统的工作力度,这必然会导致现阶段的网络文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负面效应。根据立法部门所提出的种种需求,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管制法规,包括网上各种信息的监管和审查、保护知识产权、规范信息等,认定并鉴别网络犯罪和违法现象,通过较为全面的法制手段对信息犯罪行为进行处罚。[6]对于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网上错误、消极和不健康内容,要通过全面的措施,利用安全认证、加密、监控等技术对相关信息以及数据进行监控、鉴别,杜绝各种暴力、色情以及反动等相关信息,通过“防火墙”等措施保证网络行为的正常运行,从源头处减少赌、黄、毒等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保证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强化校园道德网络建设活动

网络所具有的社会性、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想从根本上做好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就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建立德育网站,开辟德育教学专栏,利用BBS给专题讨论提供相应的空间,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网站以及校园聊天室,通过这些有效途径保证德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便利地参与其中,用正确的观念以及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或者心理辅导,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对校园网站实施有效的监管

校园网站是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集中地,要想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要做好校园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校园网站上的各种信息要及时进行监控和筛选,避免各种黄色、信息乘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东风大肆宣传,在整个大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产生负面影响。[7]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定期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专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校园网站上,从而用自己的心得来净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利用各种励志的故事或者大学生感兴趣的小文章来净化校园网站,发挥自我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大都属于90后,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做好校园网站的监督工作,能够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互联网论文范文 篇7

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对传统三大传媒报刊、广播、电视构成了极大威胁。1998年初,美合众国际社CEO杰姆·亚当斯在一系列会议上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这些变化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

作为电视人而言,现在重要的似乎不在于揣摩自己的前途,重要的应该是改造自我、创造自己的前途,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占领互联网,让互联网为电视服务,成为电视的扩展和延伸,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

二、正视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

俗话说"知此知彼"。电视要想保持在传媒中的地位,必须要对互联网和自身的特性有个正确认识。然后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展。

1、互联网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电视传播的本质是视听信号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电视节目在时间流程中播出,并与固定的时间相对应。如果失去了这一关系,那么作为电视节目基本支持的栏目将不复存在,以时间为标志的电视的运作机制也将消失。当你收看一个电视节目时,总有许许多多的人同时也在收看这个节目,这种"一点"电视台对"多点"观众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信息的发送者对信息的接受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操纵力量,传媒能决定观众接受什么信息和什么时间接受。观众与电视亦体现出同步性,即接收信息的时间和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即电视节目是"时不待我"的,错过了节目的播出时间观众就看不到这个节目,在此,消费者是被动的。而互联网在信息传输模式上恰好与广播电视相反,体现出异步性,即通常以存储信息的方式来接收信息,然后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消费、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消费者也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覆盖范围上,由于技术的原因,电视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电视台只能在某个很小的地域内才能被观众收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方台。即使上星电视台,也只能覆盖全国。而互联网是全球性传播,从计算机那小小的监视器屏幕能随时获得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

2、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形态多样、自由和交互的特性

互联网的传播形态多样,它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加入声音,还可以进行网上直播。互联网的传播很自由,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记者,创作自己的新闻作品,随后敲一敲键盘便将其发往全世界。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就是互动性,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加强了与观众的双向交流沟通。

互联网发展虽然迅猛、势头很强,但杰姆·亚当斯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在中国,一个拥有12亿人口却仅有210万网民的国家要理解传统媒体五年内被击败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这210万网民的分布极不均衡。限制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价格昂贵普及程度低。

在我国,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脑的价格也在5000元以上,而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档次低的1000元左右,档次好一点的在3000元左右。电视可以说已经在中国普及了。而电脑还远远没有普及。

2、网络传输受带宽制约

有限的带宽使声音及影像传输仍有秒差、停格、断讯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视频信号解析度也远达不到电视播出水平等。另一方面,令人沮丧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网络服务的深度与丰富性,而低像素的显示器使读者的阅读速度比正常速度要慢25%。

3、上网价格仍然偏贵

国家电信部门虽然把上网价格一降再降,但是就目前的上网价格仍然很贵。要超出收看电视的所付的费用好几倍。4、网上信息的真实性较低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让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有时人们的这种怀疑是很有必要的。

互联网在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普及,这只是暂时的,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第四媒体出现,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统领媒体世界,它的兴起无疑会给广播电视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为广播电视利用其强大功能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条件。近年来,全球广播电视机构纷纷上"网"已显示出二者结合传播的新态势。

三、电视台进军互联网的优势

目前互联网比起传统传播业来说,才刚起步,发育还不健全,拥有接收者还不多,在社会上的影响还不广泛,但发展速度极快。可以预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电视应及早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在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利用网络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它的优势主要在于:

1.正确的舆论导向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在我国目前还处在群龙无首,混乱无序的状态,没有主导、没有主流,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随时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正面的意义是给信息者带来方便,但是它同时也给虚假的信息甚至低级趣味的和邪恶的东西带来了方便。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尽快介入互联网,并以大媒体的诸多优势抢占制高点,成为网上的主力军,以利于端正导向,强化正确舆论的力量。

2.增强信息的价值含量

在互联网上信息,要求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收集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含量,即信息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电视台网站的信息符合了这一要求。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经过严格筛选后才播出,因此面广、价值高。电视是高投入高产出,节目生产量大,由于版面、频道时段有限,日积月累造成大量节目资源积压,远未产生应有效果,互联网将提供充分展现其价值的机会,这些信息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横空出世,给互联网信息传播世界增添亮丽色彩。

3.人才资源

作为新闻宣传媒体、,电视已有几十年的历程,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事业显赫,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如日冲天,为社会各界所仰视,为广大求职者所青睐。因此,在其机构中云集了一批英才,可以说是目前拥有最多资讯处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地方,这种人才一旦在互联网传播中发生作用,势必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干力量。

4.雄厚的资金支持

互联网站的建立和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不是一般单位所能承受了得的,而电视台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在目前的企业和传统媒体中,电视的创收能力最强。

5.电视品牌的无形资产

从宏观上看,电视在实施舆论监督、扬善抑恶、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深受观众欢迎,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从微观上看,电视台有自己的名牌栏目,这些栏目收视高,品牌效应十分明显,上网后,由于品牌无形资产的作用,它将原有市场带进了网,通过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6.技术设备

由于设备更新快,现逐步采用的数字设备可与互联网直接接通,技术上实现统一,为电视上网带来极大便利条件。电视网站将来最为突出的是视频点播,信息速度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电视视听兼容优势还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四、电视如何进军互联网

电视行业要想进入互联网并立足,从目前形式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电视与网络相互取长补短。

广电媒体的优势是音频、视频传播,其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在实现数字化后,进入互联网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广播电视网站的一大特点便是有大量的音频、视频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而在其他网站中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所以电视网站可以开播视频播放。让用户从中除了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字、图片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器软件,直接调看上网的视频节目。广电媒体的优势与互联网多媒体形态的结合,可说是相得益彰。

2、取互联网之长补电视之短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可以弥补广播电视传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故广电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网站恰恰可以综合利用其多项功能,达到所谓"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互动性是网络的特点之一,而手段有电子信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可以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比如电视台网站可以开设电子信箱,接收观众的意见、建议乃至抱怨不满,然后由相关负责人一一回答。还可以开设聊天室,让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心。这些形式大大拉近了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在观众意见、呼声的参与下,对节目的提高和改进无疑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使电视节目的影响不断地得到扩大。

3、中国广播电视应双管齐下

面对21世纪全球化媒体竞争的严峻局面,中国广播电视应在两方面有大作为:①自身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等)使自身传播实力不断得到加强;②与第四媒体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新媒体(其他如光盘等)相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

中国的广播电视机构从1996年起对互联网开始有所认识,并尝试上网。在两年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势头、制作水平和影响力上目前还不及报刊社,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广电系统的中央三台中,中央电视台起步最早,1996年底就开始进行尝试,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1998年春节到来之前,中央电视台首次利用互联网对春节联欢晚会进行宣传报道。在网页设了虎年贺岁专辑,下设《春节晚会快讯》、《精彩瞬间回顾》、《98春节晚会节目单》等若干栏目。不仅可以看到文字介绍,也可以看到精彩照片,甚至在除夕(1月27日)下午2点就可以先睹晚会彩排(正式直播在当晚8点)的精彩视频片断,时间总长为23分钟。在晚会进行直播时,电视屏幕上还不时打出网址和电子信箱号,广而告之,这是中央电视台上网后的首次大动作。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著名栏目,如《东方之子》、《实话实说》、《315特别节目》等,也与国内的网络公司合作推上了互联网。

在对互联网的认识方面,倒是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台十分敏感,决心较大,行动亦十分积极。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上网的广播电台。随后,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筹划建立了"岭南视听"信息网。在上海,上海广播电台、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均已建立自己的网站。其中不乏有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而创意出的新形式,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提供网络服务的"上海之窗"精心制作了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网络连环画《滑稽王小毛》。1998年6月1日,还向全球15岁以下儿童发起网上征文活动,题目为《2000年在向我们招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参与建立的《动心九时》网上专栏,每晚21点到22点进行网上直播(其余时间可以调取收听)。上海东方电视台网站是目前国内将电视新闻节目上网的唯一网站。面对如今"广播"(广大听众)变"窄播"(特定听众)的趋势,一些广播网站的服务对象也锁定在特定用户群身上,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与"中国文娱网"合办了《中国歌曲榜》,以时下受欢迎的MP3格式提供上榜的中国流行歌曲。广州两大广播电台的音响节目主持人参与制作的《中国影音世界》网站则提供CD及Hi-Fi信息及热门音乐。国内广播电视机构网站近两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由开始时与网络服务公司的合办(其网页挂在网络公司的主页上)而成为有自己独立域名的网站,显示出日益成熟和要将影响力做大的决心。中央电视台在1997年甚至重新注册了顶级域名:,代替了最初的com下的域名:。

近两年来,虽然中国广播电视机构在互联网上已有所作为,但必须看到,我们的水平还很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两慢两差",即信息量少、音频视频节目少;信息更换慢、调阅速度慢;服务性差、互动性差。此外,互联网是全球传播的媒体,国内媒体不论大小一旦上网就意味着面对全球用户,且不说信息内容方面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仅在文字语言方面就存在着是否使用英文或其他文种及语言问题,即使在中文方面也存在着否增加BIG5码或图形方式问题,以满足台港澳及广大海外华人调阅的要求。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广电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实际上广电媒体上网后就纳入了互联网竞争的大系统。只要上网了,任何机构、团体乃至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如音频、视频固然是广电媒体的优势,但在互联网上则不是广电媒体的专利。在互联网信息的大海中,网站的诞生死亡是寻常事。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媒体,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精心策划、必要的投入及日常的维护,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吸引众多的网络用户,那就会很快成为一个"死站",从而也就失去了上网的意义。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从信息的提供到网页的制作,某些大机构大企业的网站往往还比不过一些个人网站,就是这个道理。必须认识到在互联网上的竞争的激烈程度比广电同业间的竞争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