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陪我一起看草原通用5篇正文

《陪我一起看草原通用5篇》

时间:

本文是细致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5篇陪我一起看草原,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陪我一起看草原 篇1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去。母校陪着我们长大,在告别母校时,我们一定会依依不舍的离去。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花一草,都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我们的班主任一直陪着我从6岁到13岁,一直陪着我成长,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做作业……这些情景我们都无法忘怀。

记得一次,学校放寒假,我们依旧到学校,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玩耍,我们爬上二楼追逐。当时我和一位同学在追逐,我们爬楼梯,一不小心,我摔了下去,当时不知道是谁将我抱起,立刻送去校务室。等我醒来,原来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叶老师。当时的我十分激动,老师,如果当日不是您救了我,我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还记得一次,我们大家和老师您一起玩丢手帕的游戏,轮到我了,我绕了大家几圈,将手帕轻轻地放在您的背后,便立刻跑了起来,您看见我跑了,便转身看了一下,你发现了,可您发现晚了,我已经到了您蹲的位置。“哈哈…”不知是谁笑了起来,“老师,来个节目。”“好啊,,好啊”“……”……

老师,我爱您,可还是要感谢母校,如果没有母校,我还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见过面……老师我爱你!

广东揭阳普宁市新寮小学六年级:筱丶小云

陪我一起看草原 篇2

记得还在上海的时候,小区里住着许多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老师要我们在某个暑假去找一个老人,然后陪伴他们,算是作业。

我就找了隔壁那幢楼的一个老头。得我第一次敲他的门,他开了半截门,奇怪地看着我,我呆滞地傻愣半天,然后用手摇了摇胸前的红领巾说:“你好,我是小学生。老师要我来陪你。”

老头听完,微微一笑,把门敞开,示意我进去,问我:“你从哪里来?”

我坐在坐上去脚碰不到地的高凳上,晃动着双脚指了指左边说:“我从隔壁来。”

“嗯,我见过你,每天带着一帮小朋友到处折小区里的竹子。”

我点点头说:“没错!”

他又问我:“为什么?”

“为了赶一只猫和打仗。”

他笑笑没理我,打开了大厅和天井之间的门,我抬头看去,天井里是花花草草和无数个鸟笼,每个鸟笼里都住着一只鸟。

我站起身准备接受他的邀请一起走进天井里看看。但是他没有。他就那么旁若无人地摆弄起了花草,让我觉得他不太懂人情世故,没有家教。

这搞得我有点不知所措,只能又坐回原处,开始四下张望。

老头家里有简单的家具,一堆茶壶,一张大桌子上有一盏式样老土的彩色琉璃灯,灯旁有很多农业技能书。我想尝试跟他对话,于是对他“喂”了一声。

他转过头来说我没礼貌,然后又低头在天井里摆弄花草。最后我只能呵欠连天地看着墙上的表,等着两个小时结束。因为那时老师规定我们,每次陪老人家至少两个小时,然后拿一个小本子给老人家签字和写评语

临走的时候,我拿出本子给老头,老头戴上老花镜看了看本子上的大致内容,问我写什么好。这个问题让我猝不及防,觉得回到了从前――考试考得好,老师放了一排礼物,让我们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我喜欢最贵的,但常常不好意思直接拿,都是拿退而求其次的奖品。

于是我说:“写点还不错的就行。”接着马上有点不好意思地看向别处。

然后听见了他“唰唰”写字的声音,写完合上本子递给了我。我拿起本子,转身要走。他又叫住了我,从天井里抱来一盆土:“你在土上面摁一摁。”

我不解地看着他,他说:“摁一摁就行!”我就摁了摁,然后马上嫌弃地边搓手边走了出去。

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妈妈问我今天陪老爷爷开心吗?我说不开心,妈妈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这老头不开心我陪他。妈妈一个筷子头打了过来,骂我没礼貌。我心里愤愤不平,边吃菜边开始在脑海里统计周围的老人家还有哪些,下定决心一定要换一个人陪陪。

在那天临睡前,我突然想起那个本子,然后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老头写了什么内容,于是翻开看了看,发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他今天非常乖,非常热情,很有礼貌,家教很好,很讨人喜欢。”

那时我语文好,知道“非常”和“很”后面只要接上很好的词,就是很好的表扬。看完,我竟然有点不好意思。

后来我每天去陪这个老头,几乎不怎么说话,他不是弄花草就是弄鸟,偶尔我会坐在大厅和天井连接的地方,呆呆地看着他。

老头则依旧每天结束时,在本子上换着花样夸我。得到他无比绚丽的措辞几乎成了我去陪他的唯一动力。从活泼,到善良,再到爱护花草和学习能力强,应有尽有。

某个下午老头坐在桌子旁看书,我在他对面一动不动,老头抬头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他那堆书。我就顺着他的目光也看了看那堆书,随后又继续呆滞地看着他,他又用手拨了拨他那堆书。

我才看见里面有一本《杨家将演义》连环画。我伸手摸了摸那本书,犹豫间,他对我点点头。于是我就把那本书抽了出来,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老头问我最喜欢谁,我说我喜欢杨宗保。

老头问我为什么。

我说因为电视上他老婆穆桂英好看。

他又问我喜欢花木兰吗?我问他花木兰是谁。他就给我讲了一下午花木兰。

从那天起,他就不摆弄花草了,每次,都和我面对面看书,每天他书堆里都会莫名其妙地有一本连环画。

有一天看到又是连环画,我突然觉得无聊透了,做作地打起了一个又长又大声的哈欠,然后趴在了桌子上一言不发地发呆。

老头咳嗽了几声,然后问我吃糖吗?我趴在桌子上摇着头。

他说你等一会儿,转身进了房间。我看见他打开衣柜,到处翻,最后面红耳赤地拿出一把剑。我立马跳了起来,双眼放光地看向他,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宝剑这种东西。

老头第一次脸上露出了调皮的神色,拔出剑来,故作姿态地舞了两下。那天下午我们在天井里,老头教我玩了一套晨练时的老年剑法。

那天之后,我只要去老头家,他会第一时间给我背上那把大宝剑,然后该干嘛干嘛。看书,陪他弄花草,他会问我很多关于我的事,有一天当他得知我在学校是大队长的时候,他把我抱了起来,一个劲地对我说:“原来你这么厉害呀!”

我则得意地笑着。

我跟老头没事就看书、弄花草、逗鸟、玩大宝剑,不知不觉过去了15天,还有5天我就可以完成陪伴老人家的作业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头,老头愣了一会儿,说:“那明天我带你去城隍庙买一把属于自己的大宝剑吧。”

我惊讶地看向他,问他是真的吗?

他用力地点点头。我一激动,抱住了他,第一次说了句:“谢谢爷爷!”

他面色绯红,有点不好意思,也抱了抱我,但显得异常开心。那天晚上,他陪我一起回家,然后跟我妈妈说他想第二天带我去城隍庙玩,希望我妈妈同意。他还从包里掏了很久,掏出自己的身份证,还有一张写了自己电话号码的纸片。他们在门口聊了挺久,而我在屋子里紧张地看着这一切。最后看见老头对我开心地笑了笑,用手凭空作剑,对着我舞了舞,就开心地走了。

妈妈转头过来严肃地看着我,我马上立正在原地,妈妈对我说:“不能乱跑,知道吗?”我一颗心沉了下去。接着妈妈又说,“在明天跟爷爷出去的时候。”

我立马喜笑颜开,脖子像安了发条,使劲点头。

第二天在城隍庙,老头全程拉着我的手,他带我走进一座大楼,里面有数不过来的摊位,每个摊位的墙上都挂满了大宝剑,我们两个这家看看,那家看看,人很多,很拥挤,我看见他有点不自然,把我护在他身前,挤到一个摊位前。

看着琳琅满目的刀枪棍棒,我一时没了目标,满心欢喜地扫来扫去,我们两个人站在一起,老头有些紧张地问我:“是不是不喜欢这里?”

我摇摇头说:“没有,我都喜欢!”

老头才爽朗地笑了起来,告诉我别着急,慢慢挑,他等我。

后来我挑了一把黑色的,老头找老板要了一根红色的背带,蹲在门口帮我安在了剑鞘上,挂上了我的后背。那天我觉得自己终于成为我最想成为的人――展昭。

后来老头带我去买麦芽糖,我们坐在一个亭子里吃糖的时候,老头问我:“你有爷爷吗?”我愣了好一会儿。

他有点尴尬地看着我,显得不知所措。

我反问他:“爷爷是……我爸爸的爸爸?”

他有点惊讶,接着对我说:“是啊。”

我边吃糖边说:“我不记得自己的爷爷,从来没有见过他。”

他就不说话了,摸摸我的头,问我说:“你还想吃什么?”

我摇摇头,我们一起陷入了沉默。

其实我从小就不记得自己的爷爷和其他所有亲戚,因为我的童年颠沛流离,一时在这,一时在那,却从未回过老家。

我一直以为每年过年家里只有4个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我7岁那年,才第一次听爸爸妈妈对我说起“爷爷”两个字。那是一天晚上,我从睡梦中被叫醒,带着一肚子的气,觉得自己恨整个世界。

爸爸严肃地把我拉到角落里,让我穿上衣服,说要带我去见爷爷。我磨磨蹭蹭半天,就是不肯。因为那年我实在不知道爷爷是什么。对于哪里突然冒出一个爷爷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很认真地以为爷爷是爸妈的某个无聊朋友。

后来爸爸接了一个电话,神色更加急迫,大声地吼我:“你到底要不要穿衣服!”

我一肚子气瞬间找到了出口,哭声喷薄而出,大声地喊着:“我就不穿!”

爸爸对我投来了一个此生难忘的失望眼神,然后和妈妈急匆匆地出门了。没过多久,一个称之为“姑姑”的人来到了家里,哄了我半天,我才把衣服穿上,跟着她出了门,去见所谓的爷爷。

走到一半,姑姑接了一个电话,然后让司机掉转车头,我们回了家。

那天从头到尾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之后的许多年,我才很清晰地知道了爷爷是谁,是干嘛的。也从别人口中得知,我还没记事的时候,爷爷常常在过年的时候叫着我的小名,然后我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他会塞给我一个无比丰厚的红包,别人说他最疼我,小时候。

只是后来我被父母带着四处跑,既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哪些所谓的亲人,我以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只有家人。

也知道了,那个晚上,是我最后一次,能见到爷爷的机会。此后这件事成了我想起一次就遗憾和自责一次的事情。

直到去年我24岁,临近清明节的时候,爸爸让我开车带着姐姐回老家去给爷爷扫墓。我听完二话没说就推掉了所有事情。

一路上雨点淅淅沥沥地打在车上,我和姐姐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开车在乡间的泥泞小路上。

我被亲戚带着,去了爷爷住过的老房子,看见一个黑不溜秋的奶瓶,他们说那是我的。看见了许多爷爷当年生活时的东西,甚至都叫不上名字,那到底是什么。

那天在墓碑前,放起了一长串大鞭炮,我看着爷爷的名字,心里说:“爷爷,我回来啦。”然后眼睛就红了。

我心里又说:“爷爷,在那个年纪,我真的像个不落地的蒲公英,从未有人跟我提过我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确定地告诉我,我要到哪里去。”

就像被L一直裹着,以为世界上并没有可以落脚的土地。

“但你原谅我的话,你就刮来一阵风好了。”

于是那天很神奇地在一秒钟之后,刮来了一阵风。

后来在那个陪老人的作业本上,老爷爷给我写的最后一个评语是:“他像我的孙子一样,我像他的爷爷一样。”

那时我常常面对离别,妈妈在某天跟我说,这个暑假结束之后,我们要去重庆了。

我点点头,坐在沙发上。我不知道重庆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在那儿会遇见什么人,只是已经开始在心里提前默默地消化起了对未知和陌生的恐惧。

走那天,老头赶来,抱着一盆小花,气喘吁吁地说:“这是你来那天,我给你种的,名字就叫小则林。”

我一看是一盆黄黄的小花。

但妈妈说:“坐飞机,带不了这些。”

我遗憾地看着老头,老头也略显无奈,犹豫了一会儿说:“没事,等你回来的时候,小则林就跟你长得一样大了。”说完他摸了摸我的头。

但我并没有回来过,甚至没能带走那把爷爷送我的大宝剑。

那年,最后走的时候,我也没明白过来,“爷爷”到底是什么。

但只要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人在时间里,很快就会长大。

陪我一起看草原 篇3

小时候,那条小河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童年生活。

春天的小河是羞涩的。每年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时候,小河里结的冰慢慢地融化了,鱼儿的身影也渐渐浮现,岸上有了一层绿绿的东西,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小草们露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岸边的一排垂柳也抽出了新枝。那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只能在小河边上玩,却不敢下水去。

夏天的小河是美丽的。春末夏初的时候,小河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早上,站在小河边上,茂盛的小草、五彩缤纷的野花是我们最好的玩伴,在草丛间采些小花插在发间,用小手拨着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偶尔会有蝴蝶姑娘轻轻飞来翩翩起舞,这时,我们就会追着小蝴蝶来回地跑,时不时地在岸边空地上踩出透亮的小水花,溅得满脸、满身,却很开心。到了中午,索性跳入小河的怀抱中去抓鱼虾,看着成群结队的鱼儿快活地在水中穿梭,却一个也抓不到。正玩得开心的当口,家长们便来叫吃中饭了,边走边责备着:“不该玩水……”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心里也是甜的。到了傍晚,太阳西下时,人们纷纷来到小河旁的树下乘凉,此时的小河就越发得妩媚动人了,夕阳映红了它的脸,她是如此的美丽。

秋天的小河是忧伤的。秋季是人们收获的季节,人们忙碌着,似乎把小河忘却了,小孩子们也不能和它嬉戏了,因为大人们下地忙碌时,小孩子要在家中看门。小河没有人的陪伴,很忧伤。这时,树叶开始说话了:“小河呀,小河,别难过,你还有我,我会陪你玩儿的。”于是树叶开始一片片地凋落,因为它想让小河再起涟漪,重新快乐起来。叶子越来越少,直到剩下最后一片,它说:“小河,我不能再陪你了,明年我再和你玩儿。”说完,它飘落了,划一个最完美的的弧线飘进了小河的怀抱。小河的心凉了。

冬天来了,小河越发寂寞了。四周早已光秃秃的,已经没有人愿意来看它一眼了,只剩瑟瑟的北风呼啸而过,小河终于忍受不住严寒,冻住了。这时,它却希望自己结得冰厚一点,那样,孩子们就能去溜冰了,它也就不再寂寞了。它的幻想最终化为泡影,家长早已不允许孩子接近冬天的小河,说掉进冰洞里就不能再上来了。小河就静静地等着,等着来年春暖花开时……

陪我一起看草原 篇4

常常在梦里,紧紧牵着你的手,陪你一起看草原。

走过万芊草原,碧草连天,清晨的露珠湿了衣衫,心绪却变得温润柔软。跨上骏马,跃马扬鞭,纵情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放纵思绪,与风一起赛跑,看绿草如茵,看风吹草低,看繁花簇簇在绿草间闪烁,若隐若现;看天空湛蓝无垠,望大雁南飞,听歌声悠远,看洁白的蒙古包如晨星点点;阅不完风光无限,享受你的深情缠绵,内心像清泉流过清冽甘甜。躺在绿绿的草地上与你相偎,扬起爱的风帆,任激情恣意挥洒,让澎湃的思绪在辽阔的草原上不羁的放飞,深情注视你的双眼,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远望蓝天,望断天涯,无际无边。站在蓝天白云下,看天空辽阔,看雄鹰展翅,看那白云轻轻,飘了又走,走了又来。看骄阳穿透云层,将绿草染成墨色。看阵阵微风拂过,绿浪翻滚的壮观。牵着你的手儿在草原上自在地飞奔,把一阵阵开心的笑声融进碧海蓝天。夜晚,遥望浩淼星河,天蓝如海,看星光闪烁,看嫦娥起舞,听银河叙情,心也眷眷,情也缱缱,情不自禁把你的手儿紧牵。璀璨星光下轻闭双眼,悄悄许个愿,把美好的希冀带给明天。

听呼伦湖、贝尔湖美丽的传说,湿了眼眶,润了心田。清清的湖水,在微风中流淌,浪漫的情愫,在心底里荡漾。夕阳余晖下,让你轻轻揽肩,漫步呼伦湖畔,看湖水浩淼,看鸟儿掠过水面,看牧民踏歌扬帆,看你的双眸溢满了对草原深情的眷恋。牵着你的手,登高临远,站在碧绿的山岗,看骏马奔驰,看牛羊浮动,听马头琴声在晚风里悠扬,萦绕心田。

惬意的漫步青青草场,感受身后柔柔的轻拥,陶醉在温情里,听草原汉子把酒临风,纵情高歌,余音袅袅如炊烟,任澎湃的浪潮在胸腔里翻腾缠绵。眺望巴尔虎,看草原女子在微风里跃马驰骋,如闪电、如飓风、如迅雷,风驰电掣,呼啸而来,随风而去,洒脱不羁,狂野无拘,让豪放的激情和奔驰的骏马一起融入天际,渐行渐远。

陪我一起看草原 篇5

草原上可以做什么?骑马、唱歌、放飞风筝、朗诵诗歌、举办一场快乐的草原运动会……这些对普通人而言显得平常的事,如果参与的主角是盲人朋友,一切都会有不同的意义。

2013年6月22-23日,继2012年盲人旅行团第一季——“陪着盲人去听海”之后,中青旅联合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中心发起盲人旅行团第二季“听风者——坝上草原自驾之旅”,25位视障朋友在陪伴志愿者和自驾车志愿者一对一的陪同下前往丰宁坝上草原,一起用“心”感受壮美辽阔的草原风光,用耳朵倾听风的声音和万物的生长。

与常规旅游行程不同,此次“听风自驾之旅动”以“听”、“闻”和“参与”为主线来设计行程。不仅采取了自驾车的交通方式,还策划了多种感官体验活动——盲人朋友第一次来到草原,第一次骑了马,第一次放了风筝,第一次参加篝火晚会,第一次走出家门去旅行……在闪电湖边,大家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诗会,盲人们大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赞美生活和生命,席地而坐的盲人和志愿者都找到了久违的感动。而在第二天的草原运动会上,北京、伦敦奥运火炬手、中青旅控股市场部总经理葛磊将两届奥运会的火炬带到现场,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完成了一次快乐的草原火炬传递。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700万视障人群,在整个社会软硬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他们连最基本的出行都有困难,旅行更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梦想”。中青旅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个人能够帮助视障人群实现旅行的愿望,和盲人朋友一起旅行,学会如何用“心”去倾听和打量这个世界。

“盲人旅行团”作为中青旅为视障人群特别定制的品牌公益旅游项目已成功举办了“听海”与“听风”两季活动,根据首次活动制作的国内首部盲人旅行纪录片《听海》相继荣获第二届中国公益节“公益映像奖”、土豆映像节“最佳纪实映像奖”,感动了无数网友。作为公益旅行的先行者,中青旅正针对盲人、聋哑人、乡村教师、打工子弟等群体陆续展开一系列的公益实践。

玩家惠:中青旅发起“盲人草原听风”等一系列公益旅行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葛磊:做旅游公益,首先跟中青旅的决策有关。如今的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但始终被一些负面的东西围绕,除了行业中的问题,如黑导游、假冒一日游、强制购物等,游客自身也有些不文明的行为。市场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不禁让我们思考:中青旅这一品牌的精神是什么。我们的企业理念是“心意互通,传递感动”,但如果真的想做一个百年老店,最重要的品牌精神应该是“用旅游的方式,给中国的消费者和公众创造更好的生命状态”。因此,现在的中青旅也一直在追求如何去诠释这样的品牌诉求。

其次,旅行社所提供的旅行是一种“陪伴的旅行”,所以,你能不能创造一种好的旅游体验,让消费者懂得把旅行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他最重要的人,这非常关键。另一方面,我觉得旅行是每个人都有权享受和参与的社会生活,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去旅行的人,帮助他们也是旅行社的责任。在这几年里,中青旅一直在系统地推进一系列公益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没有能力去旅行的人,实现他们旅行的愿望。

玩家惠:为什么会想到陪盲人去听风?此次听风公益旅行团的行程和内容是如何设计的?

葛磊:陪盲人去听风、听海的想法与一直致力于盲人公益事业的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一拍即合。目前中国有1700万视障人群,而整个社会给他们创造了诸多的生活障碍,使得很多盲人在心理上也备受煎熬,这是一个需要更多关爱的群体。

草原听风之旅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盲人去体验,风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最直接的体验。我们设计了风车、放风筝的环节,让盲人对形状、声音有所感知。我们还在草原上举办了小型运动会,跳绳、接力、拔河比赛都让盲人朋友参与进来,让他们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得到精神的释放。另外,我很喜欢的一个环节是骑马。让盲人骑马,听起来还挺不可思议的。每个盲人先去摸马,然后再骑上马背,大家都非常开心。有些盲人很深情地去摸马、亲马,非常令人动容。这样的瞬间让人觉得他是幸福的,就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

玩家惠:您说过,“我为什么爱这个行业,是因为有机会用旅行的方式,帮助一些人的人生变得更好”,这是您作为公益旅行团的发起者从中收获的感触吗?

葛磊:就拿这次盲人草原听风活动来说,可能每个志愿者是以“帮助”的心态来参与的,但回来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得到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盲人得到的。盲人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还如此坚持自己的目标,让我也很惊讶。这次活动的盲人中有自己开三家按摩店的,也有自学盲文,熟读道德经的,还有组织话剧社登台表演的,他们各有各的精彩。每一个生命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的缺陷,就觉得低人一等,盲人都如此坚强,我们更应检视自我。公益做到最后是看能不能做到人与人之间一种心理上的平视。我在这之中也不断地被盲人感动,也会思考我对生活是不是足够的珍惜,对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和物,是不是有一份责任。

玩家惠:这样的公益旅行团和公益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吗?今后还会推出哪些活动?

葛磊:中青旅一直在做公益,也会一直坚持下去。从去年开始,我们做了主题为“认知身边的城市”的品牌活动,面向的是生活在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带他们游览北京,去故宫、去鸟巢,让他们体验城市中的风情和文化;去年9月我们带盲人去听海,到北戴河做了一次公益旅行;另一个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世界文明公开课”,我们请到了在小朋友中颇有影响力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朋朋,将世界七大文明做成了24堂讲座,每两周举行一次,把远方的文明知识讲给孩子们听。我们并没有宣传这个活动,但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听说每次讲座前家长们都要在电脑前疯狂抢票;今年4月,中青旅和埃及使馆联合邀请了西部的6名乡村教师,亲赴埃及探索文明的源头。未来,我们还将和乡村教师们一起去到希腊、罗马等不同文明的发祥地,最终会形成一个有关文明与旅行的课件,在1000多所乡村学校去推广,启迪孩子们的梦想。

中青旅并不是打着公益的旗号做旅游,而是在做旅游的同时去做公益。在我看来,公益的进入,无疑给旅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启发其他的旅游从业者和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用善意的出发点,用理性、专业、制度和不同资源的集成,让公益能够持续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做公益最大的一种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