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应用文 > 《我的姐姐》观后感【优秀7篇】正文

《《我的姐姐》观后感【优秀7篇】》

时间: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我的姐姐》观后感【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1

电影《我的姐姐》最新上映,居于电影排行榜首位。上映之前,各大网络平台对该片进行了大肆宣传,内容是宣扬亲情的,主演张子枫的演技也让人期待。

看过之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沉重。彻头彻尾的沉重感。

影片是说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女孩,爸妈因交通事故双双遇难,留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需要她来抚养。

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她是一个女孩,他们想要一个男孩。

为了要一个男孩,爸妈不惜一切代价,先是给计划生育办说明自己的女孩是残疾,并要求她平时假装残疾人。被拆穿之后,她就被送到姑姑家抚养,最终爸妈如愿以偿地有了一个她现在眼下要被抚养的小弟弟。

因为两人从小很少见面,没有感情,当得知亲戚让她来抚养弟弟的时候,她是非常抗拒的,而且决定要找一户人家领养,自己准备考研去北京。

但是,在跟弟弟短暂相处的时间里,毕竟“血浓于水”的关系,她对聪明可爱的弟弟也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承认舍不得弟弟并决定自己抚养弟弟这一事实。

影片中的姐弟情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弟弟妹妹相处时的有争吵有快乐的美好时光。

然而父母对于重男轻女的偏见,我是保留意见的。毕竟那是老一辈的封建思想,现代社会已经很少了,这种观念也在慢慢地摒弃和淡化,电影突然来突出这么一个观念,有点不合时宜。

不可否认,电影对于二胎父母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对待与关爱,尤其是两个孩子的相处问题,倒是现今社会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胎的出现,父母对大宝的关注突然减少,大宝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两个孩子不友好地相处,甚至大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等。

此外,孩子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对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这样的孩子多半是独立的、有主见的,但内心也是敏感的、脆弱的。走上社会后,很多人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上出现问题,需要社会加以关注。

还有,我注意到影片中一个小细节,就是主人公的男朋友,性格唯唯诺诺,口头禅就是“我妈说”,没有自己的主见,是个典型的“妈宝男”。

而且在我周围,“妈宝男”还不在少数,这对婚姻生活简直是个灾难。

因此,妈妈对于孩子的感情尤其是男孩子的感情要理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个人,尤其是长大后,更不能过多地干涉他们的生活。

对于以上的观点,是我从这部影片中体会到的一些社会问题。说实话,这部影片看完一遍后,绝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2

影片从安然(姐姐)爸爸妈妈出车祸死亡和交警对话开始,户口本上没有安然的名字,无法证明她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户口本上只有一个六岁的男孩。安然说房子是她的名字,是户主。交通事故判定他们的爸爸突发心梗偏离驾驶造成的车祸身亡,对方不负主要责任,只给了2万元。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安然小的时候爸爸重男轻女,对安然泠酷无情,时常挨打,她一直住姑姑家,和她这个弟弟根本就没有感情。他一直都很独立,从工作开始就没有花过家里的一分钱,自己还攒钱准备以后考研用。从骨子都想做到最好将来当个好的医生给他爸爸妈妈看!不想在考学时被人换了档案,安然上了个卫校,当了一名护士,她的梦想就是考研当医生,离开这个省城到北京去发展,一直备考的她,很有信心考进北京,就在此时家里的父母出了这么大的事,弟弟无人看管,舅舅是个赌徒离婚后自己一人生活,姑姑家姑父是个病人,谁都无法依靠。安然想把弟弟送人,自己必须完成心愿考研。送人姑姑不同意,舅舅倒是想领养这个外甥,条件是安然把房子卖掉留钱一半给他弟弟,老了让他弟弟安子恒给他养老,安然考虑这样还行,就答应了,他弟弟跟着她舅舅走了。过几天安然去看弟弟,一看她的弟弟和几个赌徒的小孩们一起打牌呢!耳朵上还夹着香烟,完全是放任自流的孩子,安然看到后非常气愤把正在打牌的舅舅的桌子掀翻,还打了他的舅舅,拉着弟弟回家了,还告诉她的舅舅,等卖了房子的钱,一分都不给他!

经人介绍,有一对夫妻想领养他的弟弟,安然还在犹豫,懂事的安子恒,得知姐姐为了考研到北京去,男朋友都分手了,现在他又是姐姐的拖累,自己在幼儿园时联系了那家领养人,主动要跟着人家去住,那家人高兴的领走了安子恒。安然这段时间拼命的学习,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考研到北京的心愿,她在准备到北京去上学了,把自己名下的房子卖掉,给寄养弟弟的人家去送一半的房钱,谁知道那家人让安然签字,永远的不要在见他的弟弟安子恒了!签字时她的手在颤抖,心里也在挣扎,一直是冷面美人的安然,此时女人柔软的一面再次体现,她流泪了,安然看到安子恒一直在房子外面扭着身体,刹那间她放下了笔,跑到了外面喊:安子恒!他们姐弟二人四目相对满脸泪痕拥抱在了一起……我也泪如泉涌。

亲情在此时更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他们跑着跳着,离开了那家人家,弟弟问:姐姐我们到哪里去?姐姐轻松的笑着重复着:“我们到哪里去……”看着他们的背影远去,剧终。

给人们留下想想的空间。我想安然肯定的是带着弟弟到北京上学去了,姐姐承担起了抚养弟弟的重任,把弟弟安子恒培养的成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然也就没有了《我的姐姐》这部影片了。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3

假如哪个问我的亲人是哪个?讲出的,一定必不可少我的姐姐。她在我的成长中,除去爸爸妈妈以外最重要的人。

我的姐姐十分温顺善良,也非常漂亮。她身材高挑,有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头发,微风吹来,头发就像纱巾一样飘了起来;她那双迷人的大双眼,好似两颗大大的闪闪发光的钻石;俊俏笔挺的鼻子上架一副金边眼镜,看上去那样有常识。

一次,我在家作写业,写一会,玩一会,直到中午,我只写了一张试题。眼看中午吃饭的时间就要到了,我紧张起来,特别怕一向管我学习的姐姐骂我。忽然,房间门被打开了,姐姐从外面走了进去,问:“你的作业写的如何了?”我结结巴巴的回答到:“做……做了一张试题。”“然后呢?”姐姐穷追不舍。我低下了头不说话,她看见我没说话,便拿起作业本一看,看见作业一片空白,皱起了眉头,不满地说:“一个上午,你都写了什么?”我知晓这是姐姐在严厉地责备我,我如果这个时候回复她,那一定会招来没完没了的狂风暴雨。我的头更低了,双手也不知放哪儿。好一会儿,姐姐轻轻地说:“先吃午饭吧,等下午再把作业补回来。做作业是你的任务,未完成是哪个也帮不了你的。你如果不想让父母失望,你下午快点补上吧。”我如小鸡啄米似的不停地址头。

姐姐不只在学习上帮我,在生活上也似慈母般地关心着我。我父母工作非常忙,不少的时候,姐姐都会问我在学校生活得如何。冬季到来了,她就反复地叮嘱我应该注意多穿衣,要多喝水。还有课间要到室外看看绿色的植物等等,那关心真的是比母亲还母亲。

这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关心我的姐姐,一个值得我依靠的姐姐。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4

这是一部让人很心疼的电影,电影《我的姐姐》讲述的是姐姐安然是一名护士,她打算考北京的研究生,当初高考的时候她报考的是北京的临床学科医学院,但是她的父母给她更改了志愿,报考了川内的护理专业医学院,她进了川内的一家医院当护士,但是过的并不开心,唯一好的就是如了她父母的愿,可以早早赚钱。她的父母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于是找到街道说女儿是个瘸子,申请开了证明,结果街道主任来家里审查,发现女儿根本就不是瘸子,父亲一怒之下将女儿一顿暴打,没有遂了他的心愿,结果还是在女儿高中的时候他们生了儿子。没想到这一天她接到通知他的父母由于一场车祸都没了,只留下了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六岁弟弟,亲戚们帮着料理完丧事,就开始讨论他们家的房产,儿子如何抚养。他们家都是贫民老百姓,各个家庭过的都不容易。安然一心想要去北京,也想男朋友和他一起去北京考研,但是男朋友家庭幸福,希望留在父母身边,这份医院工作也是很满意,他并没有想去北京发展的意愿,于是俩人因为未来的路不同,安然选择了分手。

姑妈是个好人,安然说并不是好人就要像他一样活着,她小时候住姑妈家,也并未觉得事情都是好的,姑妈因为是个姐姐,就要做起姐姐的责任,牺牲自己,供养弟弟,弟弟出息了,自己过的艰苦,并未有谁感恩。安然不想向他一样。现在棘手的事要如何处理弟弟的事,安然没有能力一个人照顾弟弟,他有他的。事情要做,要考研。她的亲戚也没人想接手弟弟的生活,舅舅一个人,无业游民,有个女儿五岁的时候和妈妈离开了她,现在已经结婚了,都没有脸去参加女儿的婚礼,只是托安然送去一份合理,女儿可可哭了,安然在网上找了很多家收养家庭一一面试,各有各的缺点,都让安然不能接受,姑妈也不想安然将弟弟寄养出去,自己家庭条件又不允许来养弟弟。舅舅提了个条件,如果安然卖了老房,扣除考研费用,剩下的给他养老。舅舅是个无赖,但是有时也挺可怜,用自己一生赌博赚来的钱都给了女儿可可结婚,自己却不露面,多么可悲的人生啊。舅舅说希望用他的胶卷相机拍下可可每个阶段的照片直到她结婚,没想到拍了五年就分离了。

安然在医院做护士,看不顾医生的不负责任,看不惯家属不顾病人安慰,她辞职了。弟弟央求姐姐,他可以不吃肉包子,可以少吃饭,希望姐姐不要将他卖掉。现实太残忍了,弟弟还不能都理解。安然内心崩溃,几度回忆起父母在她小时候多次想将她抛弃,带她出去玩然后走丢,带她去游泳然后不管她,她一一回忆起的都是不开心的往事童年,弟弟天真无邪,并未犯错,他说爸爸从未打过他,还经常给他做红烧肉吃。弟弟说感觉他们不是一个父母。幼小孩子的内心都可以感受到的痛楚。安然该怎么抉择呢?舅舅带弟弟离开了。舅舅出入牌馆,弟弟在牌馆外玩。安然痛下决心要自己带弟弟。还好他们有一套房子,不然他们的人生该是多么凄凉啊,还好姐姐已经成人可以找工作,不然他们以后该如何生存。但是姐姐的压力太大了,他也还是个孩子。父母并不能真心对自己的孩子,还给孩子留下了负担,安然崩溃的内心终于爆发了。希望他们未来的日子可以过得更好,姐弟两个人有个依靠,一切都会好的。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5

和我的妹妹看了我的姐姐,妆都哭花了。有时候在想如果不当姐姐,我的人生会不会更轻松一些,不用背负太多的责任会不会活得更洒脱一些。电影里反复在说:“因为你是姐姐啊。“因为你是姐姐所以需要以身作则,因为你是姐姐所以你要树立榜样,因为你是姐姐所以你该承担姐姐的责任。我没有觉得这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和安然姑妈一样因为从小就是这么认为的。

今年过年的时候和妈妈喝了些酒,我开始认真的跟妈妈说了一些真心话,其实这些话永远放在心里可能也会过去。但是我希望我能在人生这个旅程中更通透些,在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敞开心扉,解开心里的结不留下遗憾。我说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到大都按你们的意愿来要求我,从来都没有问过我喜欢什么。我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我喜欢画画还喜欢捯饬家里各种各样的线团布匹,还因此被妈妈各种吼骂。我顺便借着这个机会告诉老公,我脾气暴躁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的父母脾气都很暴躁,所以不能怪我,我老公的性格和安然男朋友一样,也只是笑笑。

我告诉妈妈我现在都记得小学时全校买校服就我一个女生是买的蓝色(男款)的,还要求我只能留短发,每个月必须去理发店剪头发是我当时最不情愿的一件事。我认真的告诉妈妈,我小时候不被允许做的事我现在都允许我女儿做。话说的太重可能伤到了妈妈的心,她也认真的告诉我:“我最后悔生下的'就是你。”当然我完全没有把这句话当真,妈妈是一个看似坚强又无比敏感的人,说完那席话的第二天我们就和好了。其实我真心是过了一个很自由快乐的童年,只是谁的原生家庭会如此完美不曾留下过一点遗憾呢,我妈妈说那几年她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来顾上我,在我童年岁月里的很多年妈妈都在忙着生下一个又一个。

而现在的我也越来越相信命运和缘分这个东西,我告诉罗先生我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仁怀可能就是为了在那个时间和他相遇,相信了这一点,我连和他吵架都没有兴趣了,命运安排好的,接受就是了。我是姐姐这一点我也相信是命运安排了的,缘分是个玄学,我更相信是缘分把我们这一家人聚在了一起

。妈妈虽然在我童年里感觉缺席了很多年,但是依然不影响她是一个好妈妈,不影响我对她的尊重和爱。可能到现在我也没有解开”为什么你们一定要生儿子“这个结,但是我现在更明白了独立个体的概念,父母是独立的个体,那是他们的选择,同时他们也为此承担了这个选择的后果和责任,他们活在他们的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认知体系。他们给予我生命之后,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不是互相都能在一个频道上沟通和交流的,但不影响我们依然是最亲的人。

如果我是安然,我最后也会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只看时间点做选择会太计较眼前,看人生这条线上,会明白人生很短,每个人都很忙,能一直陪伴左右的真的只有家人。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6

你等等我不行吗?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我只有你了《我的姐姐》剧情并不复杂:父母为了得到一个儿子,逼迫女儿扮演残障。在高龄终于生下一子之后,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从北京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改为本地某医学院护理专业,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这样女儿离家近,可以早点工作赚钱。于是,女儿从大学开始就和家庭决裂,独自生活。

毕业之后进入医院,心心念念准备去北京读研究生,重圆医生梦。就在这个时候,父母突然遭遇车祸,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幼弟。.。.。.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任何试图把它变为单一选择的尝试,都会引起很大的纷争。而且,现在网上的评论已经如此。

电影《我的姐姐》对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好的表现。

一方面它表现了血缘和亲情的奇妙,其实,血缘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大概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来进行理解。不管姐姐和弟弟之间如何相互厌恶,但是还是会被彼此吸引。

在父母去世之后形成的真空里,姐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让人有相互连接的感觉,而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对方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就如同弟弟在姐姐背上说的话一样: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姐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把对方视为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一种;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把对方视为父母生命延续下来的一部分。这就是血缘的力量,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人性。

另一方面它表现了人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这是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完善自我,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独立自主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社会最大的善。

现在社会里要求每一个人都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先有独立个体,然后才有事业,才有家庭。

不隶属于任何人的人,才能打工。隶属于某个人的人,只会尽忠。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企业,需要的都是原子化的人,并且不断美化自我实现,这是社会前进的最强动力。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现实。

所以,电影《我的姐姐》里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简单答案,不是一句找人领养弟弟,自己去考研不就好了,或者是一句当然是留下来照顾弟弟,这是姐姐的责任,就能解决的事情。

如果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没有强大的支持,也就没有这样的撕扯和纠葛,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电影。

《我的姐姐》不止于两难选择,它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其中专门做了几组对比,一组是女性对于家族和家庭中男性的观察,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资源,然后他们做得怎么样?这里隐藏了非常微妙的嘲讽。

我不止是姐姐,我还是我我不知道到底是从哪一刻,姐姐开始有所改变的。

可能是从看到爸爸的皮衣破成那样还在穿着的时候。

可能是从警察口中得知爸爸心脏有问题而事故前给自己打了十几通电话都没接的时候。

可能是从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给自己洗头时爱的眼神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送弟弟去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送到门口看到弟弟孤独的背影的时候。

可能是从想要在地铁站把弟弟丢掉后看到弟弟焦急哭泣奔跑寻找的不安后的不忍心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趴在阳台说的那句: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讨好,趴在安然的背上说姐姐和妈妈一个味道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吃早饭给弟弟系鞋带露出的笑容的时候。

可能是从安然像弟弟一样用口水攻击别人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说出我只有你了你等等我不行吗的时候。

。.。.。.

太多太多的时候,她慢慢开始接受弟弟。

她一开始想要逃离,无非是这个地方没有一个值得她为之留恋和奋斗的动力。

所以我觉得不是她放弃了她自己的梦想,而是她找到了自己。

她不止是姐姐,她还是她自己,她是自由的。

张子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一开始希望她做快乐的女孩,经历之后发现好的不好的事情,也许都是一种好。

其实每个人心中对姐姐的人生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开放式结局会引导我们思考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把弟弟送去那样一个条件好的家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式亲情总会给人太多无法割舍的牵绊。

主流价值观和人性的发展在要求姐姐无私奉献的同时,却没有想过弟弟长大后姐姐的现状。

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存在,姐姐从一开始生下来就有了这样一个不可逃避的身份,注定要为弟弟放弃一些自己的东西。

电影之所以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是因为姐姐和弟弟都没有错,而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在消磨着彼此,难以改变或消除。

然而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啊正是当代女性对自我追求的理性认知,每一个女性的第一个身份都是她自己。

电影没有绝对而客观的想要去抹除这种中国式重男轻女或是二胎问题,只是在这些故事里给我们留下更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审判和思考的余地。

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7

刚刚看完《我的姐姐》,想来抒发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这部电影真的是无时无刻戳中我的泪点,姐姐的无奈及弟弟的做法,真的是反映了这个社会对姐姐的“恶意”。

首先,这部电影共有三对姐弟,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姐弟一对,安然父亲一对,安然母亲也是一对。其实说实话,我到最后还是不晓得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为了生个儿子,让女儿成为一个“残疾人”,难道儿子真的这么好吗,我一度以为后面会有个什么反转,解释再生一个相差十几岁的儿子的原因,但到了后来都没有,也许,也解释了,就在那个十三号床孕妇的那里。

而对于姑妈这个姐姐,刚开始真的一度以为这个人是个烂好人,结果到了后面,我发现,原来姑妈也有自己的梦想,就在即将碰到的时候,却被弟弟生了孩子,被自己的母亲强行唤回来照顾自己的侄女。当看到姑妈对着那组俄罗斯套娃讲俄语时,我再一次哭了,好像知道了最外面的套娃底座丢了的“背后深意”。

最后一对安然母亲这一对姐弟,其实没有讲太多,但看到舅舅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姐姐的墓地时,安然对他说“有时候我真以为你才是爸爸,不对,是想”的时候,再想起安然爸爸对安然的“教育”时,我好像知道了也许舅舅也是适合成为一个好父亲的,若当初没有年少轻狂的话。

再然后,我好想说说我对安然和她男朋友的看法。其实,我觉得他们的分开一切都早有准备。从他对陈医生的道歉,再到安然第一次见家长,他们家对婚后生活的规划,我个人认为大部分女生都会感到心累。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想法了。可能文笔不是很好,不能表达清楚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