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办公文秘 > 策划方案 >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汇总3篇)正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汇总3篇)》

时间: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通用3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教法、学法: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 简介泼水解

3、 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 出示

泼水节 木桶 互相 湿淋淋

吉祥 幸福 不肯离去 凤凰花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 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图片: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 篇2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教材简说】

《欢乐的泼水节》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方案一】

一、复习词语: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准备——泼水——喜悦)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

(追逐、灌、泼)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

3、齐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教学方案二】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

3.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欢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三整体感知体验欢乐

1.自由朗读课

(提醒朗读时注意读书姿势、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欢乐的场面吗?试试看,相信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福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福的话。)

③指名表演。

A 生评。

B 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内容:“开始泼水了,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比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比赛读。

5.如果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四巩固练习,推向高潮。

(师带“记者证”)

1.傣族人民你们好,我是灵宝电视台的记者,询问一下,老爷爷你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香水,撒花瓣?

2.小朋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高兴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优美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加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会祝福,练习说话

西双版纳这里的景色迷人,傣族人民热情,更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真是不愿离去,在临走之时,把你们美好的祝福送给傣族人民好吗?

六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 交朋友

B 说说喜欢哪个词语

C 识记方法

D 书写时注意事项

E 书写

七课外延伸,选择练习

1.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单介绍。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方案 篇3

活动目的:泼水节是德宏傣族、德昂族盛大的节日,为弘扬民族文化、从小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更深刻地体验本土民俗民风。

活动时间:XX幼儿园于XX年4月12日下午16:00在园举行“20xx泼水节亲子活动”。

流程:

本次活动内容共分为四项进行

第一项:园长致词;

第二项:幼儿泼水节群体舞展示;

第三项:亲子互动。

第四项:泼水欢歌与傣族泼水粑粑食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