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汉语语言论文精选5篇正文

《汉语语言论文精选5篇》

时间:

我国是文化大国,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汉语语言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1.汉语言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学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涉猎,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学生的思路不开阔,学生的应用汉语言文学知识有效解决问的能力不高,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但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格魅力没有用得到多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没有被有效培养出来,这种教学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课程设置内容狭窄,仅仅是关于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很受涉及到社会、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界限划分过严,自设围墙,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学生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没有突出出来,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内容为主,在课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课程,诸如文学创造课程,汉语调查方面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更影响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实现。

3.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在高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把专业课学好,识记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理解相关文化,但在交易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导致学生只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学生的个人气质,个人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这种教学下,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活力是不足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1.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加强基础素质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根据学生的未来选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走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路子,制定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为学生未来多样化地就业选择创造条件。第三,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通过联系课堂内外,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对于学生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发展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优化,使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课程内容建设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需要,开设一些诸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秘书写作、运筹学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3.加强实践教学

汉语言毕业论文 篇2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示例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

“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

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

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

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是语

法分类,因为它最终是为解释语法现象或语法规律服务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指个别的词与词之间的具体关系,而是指某类性质的词与另一类性质的词之间的概括关系。

任何一种语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切分层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immediateconstituent)之间的关系。切分层次是对结构的处理(实际上也与语义有关),而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

关系却与语义直接相联系,要想完全脱离开语义关系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事实,再加上没有分清作为静态的备用单位的短语和作为动态的使用单位的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目前许多语法论著中对短语结构关系类型的说明实际上是把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如并列关系、补充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语法地位(如偏正关系)纠结在一起了。

2.3有的语法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语和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语法单位,“其内部的词与词之间就只有单纯的语义关系,而不存在其他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十类语义关系,

见下:

Ⅰ并列:机关学校阅读欣赏

Ⅱ限定:秀丽景色大胆设想

Ⅲ补充:解释清楚热得淌汗

Ⅳ施动:风吹人住

动施:吹风住人

Ⅴ动受:展览书画维修房屋

受动:书画展览房屋维修

Ⅵ评议:应该参加能够胜任

Ⅶ同Ⅶ判断: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长小李

Ⅸ描写:衣着朴素成就辉煌Ⅹ双受:问他问题给我知识[⑤]

就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这种分类大概是第一次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短分类,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短语与句子的本质不同。我们将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探求一下语义关系的不同是如何影响短语本身的句法功能,如

何影响包括短语在内的更大一级句法结构的。需要说明的是“歧义结构”,因为从语义关系的角度无法确定“咬死了猎人的狗”是限定关系还是动受关系。“歧义结构”是短语脱离语境而产生的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短语的内部关系只有一种,因此“歧义结构”对我们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没有影响。

三、验证语义标准短语分类实用性的方法

1如前所述,我们所做的语义标准分类是为了揭示短语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句法结构和句法分析产生的影响。就我们观察的结果来看,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充当句子成分时的

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结构的变换关系;三是如果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即成为句子时,这些句子所具有的特点。语义标准短语分类的实用性即在于此。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下面具体验证的时候,并不一定在三个方面同时进行验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能在三个方面同时产生影响。这里只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比较,比如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相同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不同于受动短语,但两者的结构关系;却是相同的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不同的,与此相反,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相同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广义上相同于施动短语(主席团坐着/坐着主席团),但就结构关系看却是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择比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施动动语和受动短语来比较。倘若把这两种短语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说明一些语法现象和规律,那就证明语义标准分类是有实用价值的,因为,

如果用结构关系标准来分,它们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主谓短语。我们希望这种比较能起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作用。比较两种事物必须以一个在外的条件为参照点,被比较的事物在这个参照点上呈现出相同或相异之处,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进行比较,也需要参照点。我们找到两个参照点:一是两类短语由静态的语言单位转为动态的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二是两类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下面我们分节讨论。

四两类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在结构类型中都是主谓短语,按照一般语法著作的说法,一个主谓短语具备了一定的语调或加上一定的虚词就可以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转成一个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许多语法著述都讲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事主语句,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施动短语似乎更容易直接转为自足的句子。其实不然,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言语单位进有各自的自足条件,而各自的自足条件又呈现出明显的对立,这种对立又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

1丁声树先生在谈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时说:“……从谓语方面看,谓语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动词,动词的前后多半有别的成分”。[⑥]这个概括当然是正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动短语转成的言语单位

就是受事主语句,因此,我们谈受事主语句谓语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分析受动短语转为受事主语句(言语单位)时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的自足条件。施事主语句对谓语是否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这一要求不是强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前后可以没有别的成分,如:(1)明天下午的会李校长发言。(2)我休息,他劳动。以上两例的谓语都是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而且这几个动词本身又不能带宾语,这和动词本身是不及物动词有关。

但是,汉语中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及物动词,多数施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也是由及物动词充当的。另一方面,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则必须由及物动词充当。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句子的自足条

件完全不同。由施动(及物)短语转化而来的施事主语句,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否则尽管从结构上看主语和谓语俱备,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较下面两个例子:(3)医生们治好了他的病。

(4)*医生们治好了。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因主语是它后面的及物动词的受事,因此,动词一般不带受事宾语仍是自足的,如:(5)他的病治好了。(6)这首诗背下来了。

2事实上,人们在理解句子时,必然会受到两种短语的不同自足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下面两个例句来证明这一点:(7)敌人打退了。(8)我们打退了。例(8)无论怎样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们”不会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尽管“敌人”也可以是“打退”的施事,但这个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语句时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们一定会把这个句子的主语理解成受事。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其主语担负着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任务:从语法上看,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话题,即主语。假如这个话题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它一定被语境承担了。话题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语句的受事就是话题。从语义上看,一个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不管这个受事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说,受事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及物动词的受事若不出现,它在语义上就没有着落,以施事、受事与同它们相联系的及物动词的关系而论,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中看出来。“把”字引进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9)我把信写完了(不说“我把写完了”)而“被”字引进施事,在许多情况下施事可以省略,如:(10)小王被人打了(可以说“小王被打了”)我们认为受事主语句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例(5)(7)才是自足的,而例(4)(8)不成立。又如:(11)罪犯枪毙了。(12)行刑人枪毙了。例(11)是自足的,因为它是由受动短语转成的句子;例.(12)不自足,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如果它原本是个受动短语,那末当它

转化为句子时,动词的前边必须加上表示被动意义的虚词,如“被、给”等才合乎自足的条件。当然它也可以是施动短语,那就必须在及物动词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总之,按结构关系标准分类,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属同一类型,那末这种分类对揭示两类短语因语义关系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语法特点就没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语义关系标准把它们加以区分,就能很好地说明它们

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所产生的根源。

五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

按结构类型来说,主谓短语(包括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可以充当六大句子成分(这里仍沿用传统的称谓)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充当某一相同的成分时,由于二者的语义关系不同对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

或者对短语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讨论。

1作谓语

受动短语作谓语要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受动短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另一方面短语内部的受事的范围也比较窄,或者由泛指代词“什么、谁”等充当,或者由遍指性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并且动词前有副词“也、都”等与之呼应。如果不是这样,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现,如:(1)他什么都不说。(2)他样样事都会做。(3)大水……,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在意念上,以上各句的主语都是受动短语中动作的施事。从变换式上来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语可以和短语里的受事互换而不改变句意。如:(4)什么他都不说。(5)样样事他都会做。它们可以自由变换的原因大概是这类句子的格式比较固定,以“S-O(遍指性受事)一也(都)-V”这样的格式作标志,不会把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条件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受动短语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6)我这辆车买贵了。(7)王师傅那套西装做大了。(8)小刘帽子戴歪了。⑦(6)-(8)的主语都是施事,受动短语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的,而非周遍性词语充当的。这三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之间具有领属和被领属关系;二是充当谓语的受动短语中的动词后面都有形容词补充成分。我们知道,描写短语作谓语时,主语和描写短语里的被描写成分之间一般情况下是领属和被领属关系,如“他性格坚强”、“李明眼圈红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对短语内部动词的要求是,必须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形容词补充成分的语义指向是短语里的受事,如例(8)的深层语义关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简说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与“李明眼圈红了”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后面带形容词补充成分是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刘帽子戴了”,如果把形容词补充成分换成时态或趋向补充成分,句子就觉得不够自然,如“*小刘帽子戴过了”,“*小刘帽子戴出去了”。如果把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调换过来就成了施动短语作谓语。施动短语作谓语时对上述要求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可有可无的,如:(9)这辆车我买贵了。—一这辆车我买了。(10)那套西装王师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装王师傅做了。施动短语作谓语,一般不受这么严格的限制,其主语一般是非生命体,在语义上是作谓语的施动短语中动词的受事(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生命体。如:

(11)桌子我搬走。(12)这个人我认识。例(12)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都是生命体,可见施动短语作谓语对句子的主语和短语本身结构的要求都不严格,只要是生命体作施动短语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13)谁的孩子妈都爱。当然,这方面没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补偿”。从变换式上来看,许多施动短语作谓语,其主语又是非生命体时,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换,下面例子中右侧的句子都不成立:(14)汉语我辅导,(英语你辅导。)—一*我汉语辅导,(你英语辅导。)(15)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有的施动短语作谓语,虽然主语是非生命体,但二者仍然互换,如例(9)(10)句可变换成例(6)(7)那样,这可能和二者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密切相关,例(14)(15)句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之间没有领属关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换。还有一种受动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如:(16)姐姐手扎了。(17)我眼睛迷了。这种受动短语作谓语和上文讲过的情况不同,其主语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动短语中的动作的施事,而是受事,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种事物,如“针、木刺”或“沙子、风”等等,在表层结构中它们都没有出现。主语和受动短语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正因为二者都是受事,它们之间尽管具有领属关系,仍不能像例(6)和(9),例(7)和(10)那样互换,而且这种“O[,1](受事)—一O[,2](受事)—一V”句式的谓语只能是受动短语,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18)*姐姐木刺扎了(手)。(19)*我沙子迷了(眼睛)。

2作宾语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都可以作宾语,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们作宾语时,整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和它们作主语时对谓语的要求是一样的),即很少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作句子的谓语,

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动、感觉现象或表示判断的动词来充当。因此,从总体上说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宾语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有些意义类型比较特殊的动词作谓语,对两类短语有不同的选择;反过来说,正因两类短语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才使其一可与此类动词搭配,另一个不可以与之搭配。如“进行”这个动词在意义上表示持续性活动,在语法上它是一个形式动词,本身不表示动作,真正表示动作的是它后面的动词,“进行”则在动作动词前承担表达时态的任务,并把后面的动词由谓语改变为宾语。“进行”的宾语一般是动词,而且用作宾语的动词本身下能再带宾语。有时,“进行”的宾语可以由受动短语充当,但不能由施动短语充当。如果我们按结构类型来分析,只能说有时“进行”的宾语可由主谓短语充当,这种说法掩盖了两类短语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语法现象。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是不成立的:(1)*进行干部学习(材料)。(2)*进行我们交流(思想)。而我们可以这样说:(3)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进行思想改造。许多语法学者在研究句型时,运用设计框架的办法来验证句型的不同,这里“进行--非名词性宾语”也构成一个框架,它是区别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各自不同的语法功能的一个标志。

.3作被限定成分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如果前面没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并对谓语动词有大体一致的要求。如果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动短语仍然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施动短语一般不能。下面两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动短

语充当的:

(1)1984年,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2)我们必须做好机构变动中的人员调整。为什么不能换成施动短语呢?原来,施动短语既不是名词性

的,也不是动词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动短语,其动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兼类词(兼动词名词)的倾向,如(1)(2)句中的“改革”“调整”,又如“这个村的田间管理”,“家庭领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因此,受动短语可以以其整体功能的名词性充当普通名词经常充当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动短语的这种名词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词序比较固定,因而又表现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两句的受动短语一般不能变换成相应的动受短语:(3)*……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经济体制逐步展开。(4)*……机构变动中的调整人员。受动短语的凝固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做许多学科的术语,如“苗木定植”,“地质勘探”等等,许多刊物的名称也是这类学动短语,如“语文建设”、“汉语学习”、“哲学”研究等等⑧,这些学科术语和刊物名称一般不用施动短语或相应的动受短语来称谓。通过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类短语的不同语义关系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我们上面分析的语法现象,恐怕是结构分类所不能解释的,反过来却证明了语义标准分类的实用价值。可供比较的短语还很多,如动施短语和动受短语,评议短语和动作性限定短语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暂付阙如了。

附注:

①范晓《说句子成分》,载《阜阳师院学报》(社科)1983.1。《关于结构和短语》,载《中国语文》1980.3。

②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③参见申小龙《中国语法学方法论研究》,载《语文导报》1986.5。

④参见陆仁昌《关系·平面·成分--汉语词组法试论》,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4.1-2。

⑤吕冀平《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学》,载《中国语文》1982.1。

⑥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⑦此三例转引自徐枢《从语文、语法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

(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的论文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与历史接轨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来服务社会,更能通过自身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发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最明显的问题为课时不够,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②课程考核制度不合理。多数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并不牢固,却能够顺利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这就说明其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③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讲解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过程,从而无法达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多数学生在选择这门课程时,并不是真正热爱这门课程,这也就间接导致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较低。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策略

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名家名作,浓缩了许多富含哲理的人生真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场景,使学生能够看到其中的各种审美元素。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行分析和思考,尤其是要让学生主动去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另外,每部文学作品都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做的只是帮助学生去发现作品本身的美,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对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简单来说,新一代大学生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只要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通过发散文学作品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发现和探索文学作品中的美,那么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文情并茂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使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出其自身的魅力,继而使学生产生美感。

汉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根据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照而完成的,都比较外化和物化,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让学生通过想象分析作品的内在情感,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当然,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鉴赏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教师可以利用单篇教学的特点,没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以此来突出作品的中心结构和个人风格特点,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审美结构。

教师一定要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来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概括难点,部分较为简单的内容可以适当将其精简化,同时教师需要对审美教育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逐渐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联系;当然也要将两者区分开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另外,教师一定要将理论素材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便提高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将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既要为学生展现作品中的美学,也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4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与一般的语言教师相比,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讲授语言,还应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起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文化为背景进行语言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化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随时充实自我,了解并熟悉中外文化。“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当然要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既传承文化又紧跟时代。在充实本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涉猎和了解一些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汉文化和他们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只有这样,他们才易于接受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文化。

3、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过去,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往往偏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授。我们认为,应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放在文化背景下教授,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该词的表面意义、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分布将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进而通过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词的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等深层的内涵意义。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这种带有文化意义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该词的用法,而且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此外,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将文化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技能训练成为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拟交际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引入教学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向学生更加形象地讲解文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这种直观教学比枯燥乏味的单纯口头讲述要好得多,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并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遵从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转折,开始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变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重视。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以得到切身感受。比如要教授购物方面的课文内容,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前作业———让留学生亲自去超市购物。这可以使留学生能直接感受在中国的超市购物时应怎样称呼、怎样询问价格、怎样付款等等。此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人购物时的惯用语。首先涉及到中国的称谓文化,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称之为售货员,或更为亲切地称之为大姐、大哥之类,使其年龄、性别而定。其次是询问价格的几种说法,以及付款时用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内容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类似的实际性操作,留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了解各种表述的语用条件,这种训练对于整个汉语学习乃至专业学习都是受益非浅的。

(三)贯彻各种教学原则,使之有机结合

将各种相关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文化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首先,贯彻整体性原则,就是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生龙活虎”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该成语的表面意义,还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其次,贯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知识有限,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常用的语言形式。比如:称呼、问候、问路、打电话、购物、告别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用语,以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这时可侧重引导教授一些深层次的汉文化内容,如避讳语、禁忌语、委婉语、歇后语等,向他们介绍更多的习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习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以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

当然,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间的知识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中国人,很多知识也并不知晓,所以要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这种教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汉语言论文 篇5

[论文摘要]外语词汇学习中的文化盲点遍及各个层面,是学习者有效地进行词汇输入和输出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大学英语》教材为主例,就这一i’m题作一定的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总述

早在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在他的《语言论》(1anguage)-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他认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表达方式”。概括地讲,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

在现实外语教学中,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包括要求其掌握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因为掌握语言技能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而应用语言技能需具备一定的文化氛围。为此,在利用外语教材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要对语言材料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予以重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国外社会文化知识对其外语学习及应用十分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试着把文化导入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4单元“ladyhermitswhoaredownbutnotout”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ifshechoosesyourdoorwayasherplacetosleep in thenight,itisasmorallyhardto turn herawayasitisalostdog.在讲解这句话时,我先问了学生们对于狗的看法。多数同学都说狗让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等。于是我进一步解释说,“狗”在英美人眼中是美好的字眼。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所以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得意时),还有:“youare,indeed,aluckydog."(你真是个幸运儿)。因此,就本句来讲,赶走一条迷失的狗在西方就被认为是很残忍的。所以,简单地把文中的“lostdog”翻译成“丧家之犬”,在字面上是可以的,但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文化背景方面,真正理解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

所谓的文化盲点,指的是在外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词汇中的文化盲点也同样,它主要由不同文化背景下母语和目的语词汇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而引起。学习者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所学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加上受母语文化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常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容易形成词汇习得中的文化障碍。

二、英语词汇习得中文化盲点存在的层面

(一)文化蕴涵的不等值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蕴涵在涵盖面上可呈现不等值性。这种不等值以英汉语言来分析,可表现为词汇信息上的增值或减损,即在一种语言中词汇所含有的意项要小于或大于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以《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3单元“whyiteach”一文中的“clay”一词为例,汉语中,其概念意义上的对应词“黏土”在文化蕴涵上缺乏相关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中,“clay”却有汉语所不具备的文化蕴涵:“肉体、人体”。这一蕴涵源于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圣经》。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在他的鼻孑l里,使之成了有灵气的人,这样上帝“造人”的工作就完成了。本文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把教师的工作比作上帝造物之工,同时隐含教师工作比上帝造人更伟大、神圣。有意思的是,汉文化中却常把教师的工作同“蜡烛”连在一起,因为在汉文化中,“蜡烛”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蕴涵,这在西方人看来同样不可理解。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加以充分联想、扩展,造成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词汇涵义涵盖面上的不等值。所以.如果外语学习者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也就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词汇所衍生的文化涵义。

(二)文化蕴涵的非对应性

在不同背景下,词汇的文化涵义还更多地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差别。因为这种现象有时表现为不同语言间的词汇概念意义的貌似对应而实质涵义的大相径庭,由此造成的障碍问题更为严重。例如,英语中有着大量的习语,包括谚语、成语或寓言,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但是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就会影响对所学内容的准确理解,甚至还有可能引起误解。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4单元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thiswasthelaststraw。它源于谚语itisthatlaststrawthatbreaksthecamelsback谚语的原意是指骆驼无法承受最后往它身上加的稻草而倒了下去,它往往意指在某个工作、任务、环境等变得无法忍受的最后再增加负荷。课文中指当作者了解到自己将要干的苦差事之后,又得知还要在一个女人手底下工作时.再也无法忍受的心情。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知识,而是从汉语民族的文化角度进行思维的话,就有可能将该句理解为“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

(三)文化蕴涵的零对应性

这一特性表现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涵义上的空缺。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特定的词汇,在原语词汇中一定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民族文化空缺,成为盲点问题。像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不少和宗教、神话及特定历史事件有关的词汇,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烙印。对于学习者来说,很难在母语中找到与目的语对应的说法。同样,母语中的一些习语性词汇要用对应的目的语来表达也很不容易,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相互找不到位置,这就是词汇文化蕴涵的零对应性。比如:不了解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就难以理解汉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说曹操,曹操到”等习语。不对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名或地名及典故有所研究,也就无法揭示shylock、melodrama、epic、waterloo等词的深层涵义。

三、消除外语词汇习得中文化盲点的措施

词汇文化蕴涵上的盲点问题常使外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中获得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影响对目的语的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而学习者在词汇习得时一般满足于对词汇概念意义的理解,忽略或缺乏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蕴涵。一旦学习材料或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涉及词的文化涵义时就不知所措或理解错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外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盲点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词汇文化蕴涵的主题性教学

《大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单元涉及目的语文化的主题,像老人问题、社会现状、西方节日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就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分单元进行文化导入。围绕某单元的文化主题,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简略介绍相关词汇的文化蕴涵,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词汇表达上的差异来内化课文中所提供的一些代表性词汇、短语,加深理解和记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1册第5单元,“amiserable,merrychrist.mas”一文中,“christmas,christmaseve,christmastree.santaclaus,chimney,stocking”等均是些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了解。掌握这些涉及圣诞节习俗的语义词,对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将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二)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语言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我们在进行词汇和语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把词汇与具体的语言材料相脱离,而应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词汇所依存的最好的文化语境,把词汇及与其相对应的课文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abrushwiththelaw”(《大学英语》第3册第1单元)一文中的法语词组“aufait”时,如能联系本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文中运用此词的双重意义:代替词组“befamiliarwith”避免重复;通过借用被视为“科学”、“高雅”的法语来显示叙事者良好的教育背景。

(三)广开渠道,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词汇的文化涵义

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蕴涵,消除盲点,除了课堂中进行各种文化导入及模拟输出外,课外活动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1)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外读一些有关《圣经》的故事,因为《圣经》可谓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里面有许多经典故事,对了解西方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多听多看英语教学节目以及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等,因为大部分电影和录像片本身就是目的语文化的某个侧面和缩影,是真实语境的体现。通过观看,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多种和目的语有关的生动的交际方法和手段,真切体会词汇在实际语境中的意义。(3)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讲,和操目的语的本族人接触是十分有益的。如有条件,应鼓励学生课外多接触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等,鼓励他们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这样,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学到许多生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从学习词汇的角度讲,也可以提高和加深对词汇涵义的理解及在不同文化氛围中灵活地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