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护理管理论文【优秀10篇】正文

《护理管理论文【优秀10篇】》

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爱岗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10篇护理管理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客观上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学科。如何适应这一新医疗模式转变的挑战,作者认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热爱临床工作,眷恋永不肯离去,使护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1.做好情感化管理

护士的工作是琐碎、紧张和乏味的,随着病人服务要求的提高,护士的心理压力也渐渐增大,害怕自己一不留神让病人产生误解,既影响病人的治疗,又产生护患纠纷,因而一到上班,护士便全身心地,谨小慎微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而到了下班之时已是感到相当疲惫的护士们,只想回到家中好好的休息一下。在科室里,除了年轻护士碰到护理或是治疗上的难题,向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请教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少了,时间一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扩大,心理上也会出现不平衡。鉴于此,护士长应该加强情感化管理,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护士的消极情绪,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满腔的热情,快乐地去面对每天繁忙的工作。

2.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让相关的护士一起参与决策,护士长在做出涉及有关病房护士的决定时,如果不让护士长以外的其他人来参与,通常会使护士觉得自己由人摆布,会自然而然地起来激烈反对,相反如果能让相关护士参与决策,并听取她们的意见,非但不会挫伤她们的自尊心,反而还会提高她们的士气,增强她们对病房的归属感,感到自己是病房重要的一员。

3.定期组织活动

护士班次多,倒班快,夜班频繁,从而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规律,体质、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护理工作琐碎,劳动强度大,其劳动价值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护士心理上易产生压抑感、自卑感。所以,在管理中要注重紧张与宽松相结合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病房定期组织活动,由病区护士轮流担当活动组长,设定活动主题,安排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地点,选择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有体育运动、娱乐活动、智力竞赛、集体游戏、生日聚会等等。不仅缓解了大家的工作压力,调节了情绪;而且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配合意识,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锻炼和培养了护士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4.换位思考,增进沟通

俗话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伴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发生的变化,护理管理者的管理仅靠“权力”对护士一味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护理管理学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护士是一群特定的群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以致现阶段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也大。他们中间有的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与理解;有的渴望能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外出进修深造等。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除了平时平易近人,不断缩短与护士之间的距离,深入了解护士思想动态外,还要常常站在她们的位置上进行思考,找准她们不同个人的内心的渴求,尽量满足护士合理、健康的需要。或是在工作上使她们有展示自我才华的空间,体现自我价值;或是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谈话、交流与沟通,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积极寻求让他们能有充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传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以往的被动型转为新的平等的医患关系;同时病人需求也由单纯医疗需求转变为“医疗+重视+舒适”的“大健康”观念。这种新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要尊重病人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树立“全人”观念。对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就要言传身教,尽早的让护士了解其内涵及其具体的操作流程,然后熟练的运用于护理过程之中,如有遇新的入院病人时,指导护士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主治医师、科室相关人员及目前的诊断和现行治疗方案,以满足病人入院时对科室相关人员、病区环境和诊断治疗方案了解的需求;在治疗操作前指导护士科学、简明的向患者说明操作的过程实施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经受到的痛苦、对身体有无危害等,以满足患者操作时提前沟通,治疗时知情、同意的需求;在服务过程中,要求护士形象仪表端庄大方,语言态度和蔼可亲,以满足患者精神上被尊重的需求;在住院期间,要求护士在病人有需求时及时地出现在病人身旁;抽空闲和病人聊聊天,给病人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实现病人在护理中得到体贴和关心的需求;出院时介绍回家后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和饮食宜忌,以满足病人出院前获得康复指导的需求等等。

6.整体护理。

随着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认识和理解的加深,许多医院试行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收到实效,整体护理在我国医疗系统已逐步深入和推广。如何衡量和评价整体护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果,建立健全整体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已成为各级护理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4年的基础上,对整体护理质量的科学化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在强调整体护理质量的全员参与和3级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整体护理单元的护士和病人進行调查,结果显示,开展整体护理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维持在较好水平;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持在95 %以上,说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及价值观的转变是整体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调查资料的统计学结果了解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质量控制,使整体护理质量从组织上、制度上及人员上得到保证;同时不断完善整体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和考核标准,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便利化和效率化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寇玉琴。人性化管理的发展趋势[J].企业活力,2005(2):62-63.

韩光曙。从人本因素和认知理论角度看医护服务系统的安全设计。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2

摘要:目的对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开展安全文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是保证医疗管理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风险系数大,是发生医疗纠纷较多科室。所以,为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开展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极有必要。本文通分析1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情况,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用,报道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5.1±3.2)岁;内科手术34例,外科手术66例。该院手术室护士共24人,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5.7±2.4)岁;护士12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两组患者一般体征、手术方式、治疗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未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安全管理教育,只在护理中出现差错或护理操作不到位时进行指导,未实施系统安全护理培训,未制定具体安全管理办法

1.2.2研究组:该组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安全培训:科室护士长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以树立基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质量即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院及手术科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时间较多的护理人员,不但要强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应重视并不断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风险,掌握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懂得如何保护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

②制定安全制度:副主任护师或护士长应积极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科室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及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有效落实到个人,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实现上、下级的有效监督,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晨会,对护理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根据安全制度进行相关提问,及时给予解答。

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再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科室内的毒、麻类药物及手术器械必需专柜专用,专区摆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每天早晚班的交接。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标示,给予患者及护理人员警示。对于风险易出现时间段(尤其是节假日),应实施灵活性排班,在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确保科室护理人员得到有效休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④安全监督: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上下级安全监督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监管制度,科室护士长应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护理工作总结及评价活动,分析该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或预防,确保科室护理的安全性。同时,要对护理人员日常安全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如出现护理差错或不当应及时处理,并给予警示,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观念。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的差错发生率由护士长独立统计,主要有仪器操作不当、物品准备问题、物品清点问题、无菌物品问题等。护理质量则为每季度考核一次,满分100分,包括基础护理、无菌操作、工作态度、护理表格填写、手术配合等方面。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统计,由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统计数据,并应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差错发生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通常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不强,对护理安全要求较高[2-3]。本研究中,根据手术室护理的特点,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实现标准化管理。另外,强化患者风险评估,进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指导,以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安全监督必须开展,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风险。在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手术室开展安全文化,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7):27-29.

[2]高霞,李德霞,孙霞。讨论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8):2253-2254.

[3]邓少葵。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30-131.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3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现有条件,划分A、B两个病区,以2013年2月~2014年传染科收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认知精神均正常

(;2)以发热门诊、传染科疑似病例收治制度,收治入院;

(3)初次进入传染科就诊;

(4)既往无重大传染病史,如乙型病毒肝炎。共纳入患者288例,其中男175例、女113例,年龄6~84岁,平均年龄(35.3±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传染科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分级隔离,安排相应的护理,不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1.2.2观察组建立落实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1)安全教育目标: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传染科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拥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并有足够的决心落实。

(2)安全教育对象:安全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

(3)安全教育路径:

①入院时:据疑似疾病与传染风险安置在不同病区,不同患者隔离标准不尽相同,安置入院后,护士带领患者熟悉病房周围环境,发放宣传材料,宣讲要点,嘱咐患者通读,并解答患者问题;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进行有关于疾病的认知教育,减轻患者顾虑,促使患者镇定镇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②当夜:在患者睡前进行巡视,亲切慰问失眠患者,告知夜间应注意的事项,询问是否有噪音、睡的是否舒服、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等;

③次日,通过指导患者完成血液生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告知在住院期间应注意的风险管理要点,如自我清洁、开窗通风注意事项、废弃物处理、家属探视时应注意事项等,并抽出1h左右时间与患者共读安全管理材料,解答患者疑惑,并采用问答式交流,初步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认知;

④识别高风险人群,如有皮肤损伤者、肥胖易出汗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者、配合意识不佳者,加强巡视,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行为;

⑤入院时,便对患者进行探访时安全教育,详细讲解探访制度,提高患者家属重视程度。

1.3观察指标

日常巡视纠正的患者错误行为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进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标准等)。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日均基础护理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纠正患者错误行为11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98.27%(285/290),对照组则为84例次85.07%(245/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开展安全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安全教育对象是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即路径”。既往传统的安全教育,以生硬的口头教育为主,护士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但通常不纳入专项护理内容,教育质量差强人意。传染科在安全教育具体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如何提高安全教育时效性”、“如何全面提高院内安全教育质量,培养患者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使安全教育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新的安全教育模式优点:

(1)在带领熟悉病房环境时,减轻患者顾虑,使患者对环境有初步的认知,掌握与环境有关安全防范知识;

(2)尽快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专注度,保障安全教育质量;

(3)发放材料,充分鼓励患者自学,而后进行问答交流,尽快解答患者疑惑;

(4)规范患者家属行为,使探访得以顺利进行,满足患者需要;

(5)识别高风险人群,合理安排护理资源,减轻护士负担;

(6)提高院内安全教育质量,提高出院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避免传染给他人。

综上所述:对传染科收治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急诊内科优质无缝隙护理应用的论文 篇4

护理管理中的风险识别是有效降低医疗风险的第一步,有效的识别并对护理管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医护人员尤其护士,经常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投诉,有时可能一不小心贴错了标签,也有可能因地滑而遭到投诉,种种事例举不胜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急诊科和产科的护士被投诉率大大提升。通过这份报告,提醒我们要加强护理管理和风险管理,并对医疗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纳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也可以对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再者也可以查阅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一个方法制度,让每一个医护人员认真了解并防止其发生。也可以对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宣传,大大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护理管理论文 篇5

二一三年度

工程管理部工作总结

工程管理部

二一三年十二月九日

二○一三年度,工程管理部全体人员在公司新的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不利因素,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基本实现了管理目标。现将本部门20xx年度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1至11月累计完成建安产值14993万元,竣工面积达74047万M,周期内实现2亿元建安产值目标;

(二)施工工程合格率100%;

(三)1至11月份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四)委派人员责任书签订率100%,考核率100%;

(五) 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率达到85%;

(六)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二、主要工作总结:

(一)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各项目标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

按照公司责任分工情况,完善了工程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检查制度,关键部位停检点报验制度等,要求项目明确各种操作程序,对质量安全工作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1、继续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全员持证上岗的进程。根据上级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工程部配合其他部门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三级安全教育。通过对教育

2

培训工作的强化管理,保证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新职工转岗职工岗前安全教育率达到100%,安全教育面达80%以上,职工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2、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消除现场隐患。要求各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安全检查制度。工程部通过采取每月定时综合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各类专项检查的方法,对各项目存在的问题或隐患下发《整改指令书》90余份。对所有质量问题坚决要求返工,对安全隐患,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反馈,后经复验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5%以上,有力推进了在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3、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安全预警机制。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前的形势,转发、制定了《开展起重设备专项检查》、《深基坑专项治理》等文件,先后开展了吊篮、垂直运输起重设备、深基坑等六项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4、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在工程现场文明施工、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安装、检测及使用,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执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立即整改或拆除。有效地扼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全年度没有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二)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促进安全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编制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并组织项目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学习,落实了各种安全活动措施,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三)搞好消防、防汛救灾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在建项目的消防工作进行多项的检查,督促各项目认真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本部门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整有效,完好率达100%。

(四)完善了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项目部的危险源监控和预防措施。制定和完善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落实了具体工程的主要环节、部位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

(五)完成了各类统计报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认真完成了市统计局投资科、企调队、城调队的统计调查工作;及时完成了生产综合报表的网上上报工作;按规定时间向主管部门报送生产报表、安全报表和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进一步完善、细化工程管理体制,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使工程管理更加顺畅,更加高效。

2、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做好项目全面监控工作。

3、加强现场管理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4、公司工程管理人员不足,使工程缺乏规范管理,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结合本年的考核工作,明年要对部分人员进行调整,通过培训强化,提高整体技能、服务水平。

5、创优、争先目标难实现。今年公司新建工程较少,且在建工程施工许可手续办理滞后,一些工程完工后施工许可仍未办理,致使没有申办创优、争先的基本条件。今后一定要在这个方面上下工夫,督促具备条件的项目尽快完善手续,在手续齐全的条件下,严格按照争先、创优的相关要求进行布Z及管理,为创优、争先申报创条件。

四、的工作思路:

为了保证20各项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工程部将以管理为重点,全面做好各项控制使公司风险最小化,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1、认清企业形势,转变思想观念:使全体管理人员,树立“四种意识”、“四个负责”,即信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发展意识;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必须“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工作负责”和“为企业负责”。

2、认清自身水平,不断提高自己:对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经验、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分类、汇总及备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培训,达到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激发员工的上进心的目的。

3、加强“三控”管理,为企业持续发展护航:“三控”即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建筑企业没有安全、质量和进度的保证,一切目标都不会实现。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对工程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原则问题决不姑息妥协,为创优、争先创造基本条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好驾护好航。

4、 加强合同、劳务管控,避免纠纷发生:在合同审批过程中,认真审核技术要求,并对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全面考虑;合同签订后组织项目部对合同进行交底,使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履约评价、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加强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维护公司经济利益,规范劳务分包行为,防止各类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5、做好资料、信息收集,准确掌握工程动态:对所有在建工程的资料、信息、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各个项目的进展动态,建立档案台帐。特别对工程竣工备案情况要准确了解,保证工程竣工资料公司备存一套原件,确保工程全程控制,为公司资质升级、评先等提供资料保障。

6、做好沟通协调,提高服务意识: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与项目部及所有参建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在维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协助项目部推进工作的

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和协助项目部采取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围绕公司目标,工程部将以更饱满的激情,更努力的工作,去迎接公司更新的发展与挑战!

工程管理部年12月9日 20xx

消化内科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篇6

消化内科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7

一、护理安全管理缺陷

1.1护理理念陈旧,护理管理不完善

1.1.1职业形象不规范,服务意识有待改善

基层医院存在重医生轻护理的现象,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护士的仪表仪容、语言行为不规范,着装不统一,精神散漫,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甚至与病人及家属发生冲突;只重视打针、输液护理工作,没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病人误解、反感等;对病人观察不到位,却责怪家属不会观察。

1.1.2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护理质控体系构架不完整,质控标准陈旧;护士培训计划空洞,缺乏分层次管理内容,新聘护士无岗前培训,不良事件的管理概念含糊,讨论、上报不及时。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1.3护士长管理意识欠缺

护士长科学化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比较欠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多数时间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抓护理质量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不够,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安全管理。

1.1.4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在职培训的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新护士刚进入临床工作时,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杂,且对病人的病情、心理等估计不足,解释工作不到位,自我保护能力也不足,易发生护理差错。

1.2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缺乏力度,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护理人员的缺编、护士的待遇偏低均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管理,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该院部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强;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尚不具体;交接班制度实施不到位;手术室贵重器械无专人保管;急救物品管理欠规范,抢救车放置病房内,且急救物品、急救药品摆放零乱、基数不统一,各病房抢救设备参差不齐等,存在不安全隐患。

1.3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无菌观念不强

治疗室及换药室环境脏乱,物品、药品摆放凌乱;无菌区、清洁区概念模糊,无菌包布及敷料发黄、发硬,破损;手术室无菌敷料间布局不合理,无菌物品随意放置在物品柜、架、抽屉内,送、取无菌包均使用同一容器;消毒溶液未注明有效时间,存放过期物品。

1.4安全防范及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忽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缺乏护理风险的认知能力,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隐患认识不足。病房楼道内放置的氧气瓶无固定的装置,易发生不安全隐患;手术病人无腕带核查身份;检验标本不能及时下送,采血管未注明病人的信息;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记录不够正确及时,书写欠规范。

1.5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不重视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的强制性报告系统。有调查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上升10倍甚至20倍。目前,我国一些医院也在逐渐采取非惩罚性上报系统,体现我国护理管理的人性化。该院护理人员忽视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对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护理缺陷存有侥幸的心理,存在上报不及时或未上报护理部的现象。

二、管理对策

2.1转变护理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减少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2.1.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在护理管理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护士长作为医院一个护理单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管理活动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逐渐把注意力从护士完成工作的结果转到完成工作的过程,即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原理,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对护理人员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制订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护士的需求,实行弹性排班制;其次体现在为病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2.1.2落实护理工作标准,实施护理工作的规范管理。首先从护士的仪表仪容、语言行为规范抓起,组织临床护士进行服务礼仪、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以文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举止为病人服务;同时,规范了新护士岗前培训、护士分层次培训、护士长查房,提高了护士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监管能力。

2.1.3完善护理部相关文件,规范护理质控检查。建立由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控小组,按护理质控内容进行具体的分工,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深入一线掌握病人反馈信息。以基础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作为检查重点,尤其是检查护士与病人的交流深入程度,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全面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完善护理管理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核心制度,完善各岗位职责,改善护理工作流程,并做到有效的规范执行。

2.2.2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保护护士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对确保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贺彩芬等认为,护理记录因具有以下优点,希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1)记录实用性,能及时动态地反映病情变化。

(2)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3)符合法律要求,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

(4)健全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2.3加强监督,抓好关键点

以点带面。即那些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

如(1)规范了抢救车的管理:全院各病房统一将抢救车放置于治疗室,规范了急救物品、药品的数量和摆放,统一了急救盒内的物品,绘制了抢救车平面图。制作药品一览卡,醒目的标识管理,减少药品、物品的浪费,保证了质量,便于急救的应用。

(2)建立健全贵重器械管理档案,由内勤护士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和操作性能,减少了损坏,提高了贵重器械的管理水平,起到了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

(3)对治疗室、换药室的布局和物品统一标识管理。

(4)标识腕带的使用: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辅助工具,为手术病人治疗提供了可靠信息。

2.3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2.3.1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畅通、无障碍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

2.3.2提高护士长对护理差错的认识,美国学者认为,发生护理差错后,以责罚的形式不能有效地控制护理安全,要分析差错,找出错误的原因,减少错误发生,增加安全性,并且认为应将精力集中在医疗活动的系统设计和控制方面。因此,采用非惩罚式上报不良事件的管理方式,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起到警示他人的效果,提高护士长对不良事件的认识程度;对不良事件内容组织分析原因,防微杜渐,引起全院护士的重视。

2.3.3增设各种警示标识,细化管理工作。住院环境、仪器使用及危险品管理等是易导致病人生活、治疗及抢救安全隐患的因素。在护理单元安装了氧气筒的固定装置,确保了医疗安全;病房及治疗室制订并使用风险安全警示标识防患于未然。警示标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三、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基层医院由于护士服务理念陈旧,设备落后,许多护理工作仍处于功能制护理模式。笔者在基层医院实施帮扶过程中,通过转变护士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模式,引导护士长改变现存的工作方法,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处细节上,做到环节管理,使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全面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8

1.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首先,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比较严重时,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而且缺乏治愈的信心,这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会影响患者心理的健康,有的患者还会产生的经济负担的顾虑,会出现焦虑的情绪,这不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有的患者还会向家人隐瞒病情并且拒绝治疗。其次,有的患者存在不遵医嘱的问题,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不够配合,有时还会擅自离院,这增加了护理的风险。最后,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恶意拖欠医药费的问题,在手术刚结束后,会逃离医院,医护人员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2.妇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耐心地想患者讲解非小细胞肺癌的一般常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关心,多体贴,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2.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本科室为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科室成立以护士长带头的监控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譬如授课培训、讲座、考核等,对护理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所有的安全教育可以围绕何如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帮组护理人员认清护理安全中的危险因素,从意识上是护理人员自觉转变态度,将安全护理融入工作思维中,从被动教育到主动自觉执行。鼓励护理人员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使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

2.2纠正态度,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

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明文规定,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准确、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避免随意性,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记录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依据,也是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真实反映和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本科室为了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了奖惩制度,大概做法如下:护理差错不影响每月的绩效考核,但是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交流大会,会上对护理记录质量高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奖赏,对护理记录书写不过关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经验传授。不进行惩和批评,做到只对差错不针对个人。通过这个措施,分析了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常发生的错误,减少了安全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2.3加强重点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护理工作杂而繁琐,这就要求在工作环节中合理安排人员,护士长做好人员的配备和安排。本科室打破以往的排班模式,大胆改革,推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来动态安排人力资源。这一做法避免了护理人员在交班中遗漏,在医疗高峰、突发事件、危重患者抢救都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坚持护士长一日四查房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4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护士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技术基础越扎实,出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就越低。技术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业务水平也就提高了,就越能注意到用药的严谨性,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交代患者事后注意事项。只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在繁琐的工作中才可能游刃有余,完美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

3.结语

通过实践发现,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提高护理的水平,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极易出现感染问题,为了保证患者身体的健康性,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对患者的隐私问题一定要保密,这样才能减少护患纠纷,才能提高医院的声誉。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我修养,医院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患者在住院期间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放松心情,减少负面的情绪,这样才能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9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涉及护理操作、用药、医院感染、护理记录、病情观察等诸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护理安全问题。我院自2012年2月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设手术室、门诊、急诊科、ICU及6个病区。展开床位300张,护理人员177名,其中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10名,护士166名。年龄21~48(29.35±7.23)岁;工作年限1~35年,中位数为4年;学历:本科39名,大专138名;职称: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2名,护师44名,护士118名。

2方法

2.1建立医院与科室二级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由医院安全领导小组和临床护理安全小组组成。

2.1.1医院安全领导小组由科护士长和3名病区护士长组成,科护士长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护理部指导下,负责全科护理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包括安全领导组长职责、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病区护士长安全职责、病区安全员职责;参与安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评价标准的拟制;深入病区指导病区护理安全制度落实、专科护理风险预案以及工作流程的落实,发现隐患及时反映,并提出整改建议;制订科内安全管理的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参加科内疑难、危重、死亡病历的讨论;积极参与院内外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和护理科研。

2.1.2临床护理安全小组由病区护士长、护理骨干、护士组成,病区护士长任组长,护理骨干任安全员,护士为组员。

职责:

在病区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病区护理安全工作;

制订本病区安全风险预案、工作流程、评价标准;

积极参加护理安全培训;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良事件与缺陷主动报告制度;

建立缺陷隐患记录簿,每周对缺陷进行评价;

积极参加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分析会和全科工作讨论会,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和护理科研。

2.2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2.2.1实施重点患者身份识别标识管理重点患者(例如:手术、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输入血液制品、入住ICU、急救的患者)佩戴腕带标识,腕带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病区、血型)齐全,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对床头卡、治疗卡、腕带进行核对;护士长不定期检查佩戴腕带情况及身份识别制度的落实,科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

2.2.2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1日核查:病区护士核查患者腕带信息,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手术中核查:麻醉开始前、术前和离开手术室前3个环节,手术医师、麻醉师与巡回护士3方核查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手术后核查:手术室人员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药品、物品交接,填写转运登记本,双方签字,病区护士将核查情况记录于护理记录单。

2.2.3执行危急值管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2。住院患者出现危急值时,检验科立即通过危急值管理系统通知病区护士站,护士站在接到计算机信息系统提示后,即刻确认相关危急项目及结果,并转告责任医师。护士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立即将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和结果、接收报告日期和时间(精确到分钟)、检验科报告人员姓名、备注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并在计算机危急值管理系统页面输入工号及密码确认接收报告完成。接收通知的护士完成报告记录后,必须通知责任医师,并由该医生在护士的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确认签字,注明签字时间(精确到分钟)。病区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在30min内完成上述流程。

2.2.4落实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基数药、毒麻药、一类精神药、急救药、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用药工作流程(例如:发放口服药流程、静脉输液流程等),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查对制度等。

2.2.5护理技术操作安全制度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例如: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置管术并发症等)、压疮的预防及处理、感染管理制度等。

2.2.6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及安全隐患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项目及报告流程、不良事件的奖罚制度。发生不良事件后,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将损害降到最低。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有意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后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绩效考核。

2.3制订并落实安全管理预案(风险预案)

包括: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例如:停水、停电、火灾等),临床护理工作中意外事件风险预案(例如:跌倒、坠床、管道滑脱、患者自杀倾向、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用药错误等),患者病情变化伴并发症风险预案(例如:开颅术后躁动、误吸、癫癎持续状态、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等)。风险预案制式评估单应用于高危患者,根据评估单查找风险事件的原因,制订并实施个体化防范措施、挂警示标识及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发生风险后的处置、报告流程。

2.4对安全管理内容的培训与演练

①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安全文化教育、安全制度学习、风险预案培训、模拟训练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的应用及报告流程。

②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演示、情景模拟等方式,以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

③定期考核:通过培训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使全体护士树立安全第一的信念和价值取向。

④在行动上自觉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5质量控制

2.5.1制订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规章制度的落实、风险预案的实施、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情况、安全培训的参训率5个项目,每项之中又有若干小项。

2.5.2定期评价安全领导小组对各病区安全问题每月质量检查1次,每月召开1次安全问题分析会,对安全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对不合理的流程加以改进,并进行3个月的安全质量追踪。临床护理安全小组每周对护理缺陷进行评价。各护理单元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由本人登记发现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对缺陷的认识。缺陷发生后护士长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探讨,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3体会

3.1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后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1)。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使护理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质量控制等管理规范化。使护士长、护理骨干、护士明确了自己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流程。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科室的护理安全文化逐步形成,认识到落实护理安全制度是保障患者护理安全的基础。护士把患者安全目标始终贯彻在护理全过程;通过规范化培训,护士防范风险的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的安全目标得到落实。通过安全管理预案的学习,将发生不良事件事后的被动处理,变为不良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对护理安全问题实时分析,护士长转变观念,以找出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体系的缺陷为主线,例如:组织结构的管理、合理配置人员、强化设备、药品管理、及时评估护理体系和护理安全等,努力为护士建立一个和谐、流畅和安全的护理流程,因而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3.2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的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基本保障,以管理为重心,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和减少纠纷及差错的发生,因而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P<0.05)。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论文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采取对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组60例均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而乙组则均采取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管理小组:根据科室护士的学历、资历以及职称等选择出3名组长,然后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将护士分为3组责任组,分别由3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最后由科室护士长领导3个小组制定分层管理方案。要求责任组长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与护理的工作量安排当天值班的责任护理人员实施分管患者,部分并且严重者有责任组长亲自管理。各组责任组长在管理中要对其他责任护士的护理情况、护患互动等进行指导、观察记录,保障本组责任护士的护理效果与质量[3]。②实施方法:由于该院消化内科各责任组及小组组员、患者数量比较固定,因此以双班制进行护理管理,由责任组长副总行政班,且8h务必在岗、24h负责制。同时其他责任组至少每天1名组员整班,责任组组员中午休息时间段则由整班的这名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护理管理具有连续性。此外,护士长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各组组员进行合理调配,排班的时候以新老责任组员搭配,并且在护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责任组组员数量。上一责任组完成护理工作后,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时由下一组接班的责任组组长带领其他组员共同完成上一组未完成的护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护理管理。最后,由3组责任组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每月1次考核,最后由科室护士长进行评分,并且对各层组员开展交流学习,加强责任组组员的综合技能与素养[4]。③护理管理质量监控:各组责任组组长对自己组内成员的整体护理质量展开评估,以保障整体护理管理水平。责任组组长每周开展治疗监控并将组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而科室护士长每天对病房加强查房2次,每月组织各责任组展开护士会议1次,对各层责任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善护理质量的措施,保障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后,由护士长对各组组员绩效情况进行考核,同时给予相应的奖惩[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投诉率、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分,分值是0~100分,若评分≥90分,则视为非常满意;若评分为70~89分,可视为基本满意;如评分低于70分,则视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来表示,应用χ2来进行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投诉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诉,投诉率是8.33%;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投诉,投诉率是0.0%;乙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投诉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4,P=0.0034<0.05)。

2.2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不良护理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6.67%;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是0.00%;乙组患者在该次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36,P=0.0064<0.05)。

2.3比较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

该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资源参与了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其中,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4.6±1.0)分;乙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8±1.0)分,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766,P=0.001<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的满意度能客观地表达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质量[6]。该次研究中,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外,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乙组患者,在护理投诉率、不良时间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够提高责任组组长的责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对自己、对其他责任组员的护理效果、质量进行纠查,并且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开了护士会议,通过各责任组组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时得到预防,达到安全护理的效果。此外,护士长将科室的各护理人员通过资历、职称、年龄等进行细化分组,并且明确了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与流程,加强对病情严重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这个护理管理效率[7]。

综上所述,将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方式学科、合理地运用到医院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该科室的整体护理管理效率,该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李英栋 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明晓丽,鲁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2(1):69-71.

[2]李群,黄妙琴,黄转宜。急诊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11):176-177.

[3]孔丽梅,余燕,张朵朵,等。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16(9):270-271.

[4]孙梅花,陈华,彭华娜,等。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11(14):66-69.

[5]朱玉培。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28(8):119-120.

[6]陈玉宇。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价值工程,2013,28(34):142-143.

[7]陈红光,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6(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