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3篇)正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3篇)》

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篇1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政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革命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第三,以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战性毕业论文(设计)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突破传统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天经地义”,不仅考核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考核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创造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崭新形式,也能为其他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提供思路。

某位学者的一句话,笔者是很赞同的:“大学的文学教育必须随之作出调整、深化,让文学在大学的“博雅教育或全人教育”中,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中充分发挥它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2]

注释:

[1]张未民:《放宽评价尺度,扩大研究范围》,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第1页。

[2]黄万华:《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第25页。

汉语言论文 篇2

[关键词]东干语;语言文化;情感纽带

[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05-03

一、东干族与东干语

东干族是生活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溯源于我国晚清时期的西北尤其是陕甘地区的回族。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语言文化,他们至今仍较好地保留着祖上的传统。比如,在衣食住行方面,东干人体现出了我国陕甘一带的地方特色和晚清以来的古风遗俗。再如,中国的茶文化,也无时不刻地渗透在东干人的日常生活中。①

至于东干族得名之由,学术界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如张成材《“东干”音义考释》(《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指出“东干”就是“东岸”;莫超《从西北方言文献角度考察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日)以方言文献为据,指出“东干”就是“东岸”,“东岸”就是“东边”,“东干人”就是“东边人”。“东干人”与西迁自陕西、甘肃两地的回民后裔之历史事实相符等。诸如此类关于东干族的相关研究颇多,汇总而成了“东干学”,涵盖内容方方面面。而胡振华《关于“东干”、“东干语”、“东干人的双语”和“东干学”》(《语言与翻译・汉文》,2004年第1期)及《东干、东干语及东干学研究》(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常立霓《中国“东干学”研究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等,就曾对“东干学”的地位和研究范围等作过一定的梳理。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作为清末迁徙定居至中亚地区的陕甘回族移民的共同语,东干语与我国西北尤其是陕甘汉语方言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确切地说,“东干语是一种以我国近代汉语西北方言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为主体,吸收和融合了中亚地区多种民族所常用的俄语、突厥语以及波斯、阿拉伯语的某些成分,在语言要素上发生了一定变异的新的汉语跨境方言”。②如此独特而又极具研究潜力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研究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有讨论东干语作为汉语方言的性质或名称界定问题的,还有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东干语言的价值和作用,或探究中亚东干语言的变迁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东干语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文章,因数量较少,不再赘述。

二、国内东干语相关研究

国内对东干语的研究成果,就专著而言,有这样几本重要著作值得提及:《中亚东干语言研究》(海峰著,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东干语论稿》(林涛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亚东干学研究》(胡振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跨境语言研究系列丛书:东干语调查研究》(林涛、戴庆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和《中亚东干话调查研究》(王森等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以论文而言,成果略微多些。可按研究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期,主要是上个世纪50~90年代,以杨占武等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拓展深化期,从本世纪初到至今的十几年,以林涛、刘俐李、海峰等为代表,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本文以东干语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为纲,对东干语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

(一)起步期(20世纪50~90年代)

东干语研究伊始,相关论述颇少。国内期刊最初仅见几篇译文,如杜松寿译《东干语词儿书写规则》(《拼音》,1956年第2期)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了东干Z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杨占武等译《东干语的回教化和苏维埃化》(《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论述了回教化语言和俄语对东干语的词汇文字等方面的影响;杨占武《东干语及东干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介绍了东干语词汇特点,并指出东干语研究蕴含着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价值。丁宏《试论东干人语言使用特点――兼论东干语与东干文化传承》(《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一文认为,东干语顽强的生命力离不开东干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意愿;丁宏《东干文与东干语》(《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回顾了东干文字的创制过程和东干语研究的进程,并就东干语的词汇特点作了细致归类和描述。在起步期,学者们注意到东干语潜在的研究价值,极富远见地指出:“东干语不独为汉语言学,也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材料。”③

(二)拓展深化期(21世纪初到至今)

这一时期,东干语研究成果渐趋丰富,研究范围得以扩展,包括东干语本体研究、东干语与周边语言接触研究、东干语与汉语西北方言的比较研究、东干文字的研究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铺陈如下:

1. 东干语本体研究

在语音方面,代表性成果有刘俐李《同源异境三方言的语汇变调和语法变调》(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7月)、《东干语(陕西支)声调共时差异实验研究》(《民族语文》,2013年第5期)。前者描述了东干语和西安话、焉耆话这三个同源异境的汉语方言的声调及变调特点,后者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干语(陕西支)五个年龄段声调的共时差异。林涛《东干语音系略说》(《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年9月)就东干语的音系和声韵调配合关系作了细致的说明。星雨《东干语陕西方言语音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东干语的陕西方言语音的共时描写,用历史比较法分析了东干语和陕西方言的语音差异,并指出境外东干语陕西方言的研究对西安方言及关中方言的研究意义。该文肯定了东干语对汉语方言本质特点的保留,陈述详细,内容独到。

在词汇方面,有讨论东干语中借词现象的,如海峰《试析中亚东干语中的借词》(《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杨景《中外东干语外来借词评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杨景《东干语借词研究》(中国社科院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杨景通过田野调查,对东干语借词的数量和类别、变化规律以及其对东干语的影响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和研究。林涛《东干语中的元明清白话词语》(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列举了东干语中的元明清白话词语。海峰《中国西北回族话及中亚东干语部分词汇的历史印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分析了东干语中阿拉伯波斯语借词与历史典籍中词语的印证及源流问题。此外,何向向《东干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透视》(《剑南文学》,2016年第5期)和《东干语亲属称谓语研究》(《祖国》,2016年第16期),都从文化的角度对东干语中亲属称谓语词汇及其特点进行了探析与总结。

在语法方面,学者们关注了东干语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林涛《东干语的语法特点》(《汉语学报》,2005年第2期)就东干语词类划分及特点、构词构形方式、语序特点、特殊句式(给字句、补语和双宾语表示法)等方面,对东干语的语法特点进行了论述。海峰、王景荣《现代东干语把字句》(《南开语言学刊》,2003年第00期)和焦妍《汉语与东干语“把”字句特点对比分析――以俄罗斯屠格涅夫俄文小说《木木》为语料》(《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均讨论了东干语“把”字句问题,指出东干语语法研究对陕甘地区方言语法研究具有参照价值。还有探究东干语特殊句式的,如海峰《东干语“把N不V”句式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描述了东干书面语中出现的“把N不V”,指出西北汉语方言及近代汉语中存在类似句型。

此外,虚词的探究也成果斐然。王森《东干话的若干语法现象》(《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对东干语动态助词“着、了、过”的对等表示法等语法现象作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王景荣《东干语、汉语乌鲁木齐方言形容词后的助词“下”[]》(《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谈到了东干语中的形容词后的助词“下”[],王景荣《东干语、汉语乌鲁木齐方言“完成”体貌助词“哩/咧”》(《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2期)分析了东干语体貌助词“哩/咧”的分布情况;王景荣、马庆株《东干语、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体貌助词研究》(《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梳理了东干语中的九种体貌助词;王景荣《东干语、汉语乌鲁木齐方言常用语气词及语气词的共现》(《南开语言学刊》,2011年第1期)描写了东干语和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中的几类语气词。海峰《东干语中一个特殊的ди(“的”)》(《语言与翻译》,2013年第1期)关注到了东干语中出现的高频率语素ди“的”现象,并对其作用和来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东干语之语言接触及变异研究

这是东干语研究的一个热点环节,成果显著。林涛《东干语在多民族语言接触中的变异现象》(《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挠镆簟⒋驶愫陀锓角度描写了东干语在印欧斯拉夫语族和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语言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刘俐李《东干语、焉耋话,关中话同源异境之百年演化》(《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年第1期)指出,相比起其源头关中话和其分支焉耋话,关中话另一分支东干语则是处于无汉语的多语言环境中,在东干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环境(如俄语和维吾尔语等的影响)对东干语语音、词汇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刘俐李《论中亚东干语的去汉语化音变》(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2008年4月)及《论哈萨克斯坦东干语音节的辅音化变异》(《语言研究》,2015年第2期)认为,中亚东干语音系虽然在音类上保留了其源头方言的特征,但音值上却受俄语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去汉语化变异。海峰《论东干语的发展》(《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认为,东干语作为汉语方言在境外的特殊变体,原本的陕甘方言受到俄语和突厥民族语言的影响,东干语在新的环境下保存和发展很具特殊性。林涛《东干语的融合、变异和演化》(《中国回族研究论集》,2005年第00期)指出,就语言要素而言,东干语融合和变异并存,东干语与中亚地区多民族语言融合主要发生在词汇层面,而作为跨境汉语方言产生的变异主要发生在语法层面上。融合和变异虽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对东干语自身也有不利的影响。张淑均《俄汉语言接触中东干语的变异现象》(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年会)则从东干语文字、语音中的新增音位、借入词语的声调化及音变、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的分歧等角度,讨论了俄语对东干语音系的诸多影响。刘俐李《同源异境三方言核心词和特征词比较》(《语言研究》,2009年第2期)对中亚东干语、新疆焉耆话及其两者源头陕西关中话进行了比较,描述了核心词和特征词在三个方言中的保留情况,指出东干语词汇变化为语言环境影响所致。张攀《东干语词汇特点浅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列举了东干语词汇中存有的俄语、突厥族语言、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借词,指出这是语言接触和影响的极好例证。

3. 东干语与汉语西北方言的关系研究

因东干语与汉语西北方言的渊源密切,探讨东干语与汉语方言关系自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海峰《中亚东干语是汉语西北方言的域外变体》(《语言与翻译》,2007年第2期)基于历史渊源、民族学和语言学标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等,得出了中亚东干语实为汉语西北方言的域外变体的结论;《中亚东干书面语言与新疆伊犁回民方言的联系》(《回族研究》,2014年第4期)指出东干书面语实际是隶属于陕甘方言的中国新疆伊犁回民方言在境外的变体;另一文《同类型文体东干书面语与普通话书面语差异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通过对同一篇俄文作品的普通话译文和东干语译文的比对,指出了两者在语法形式、词汇及语言面貌和语言风格方面的差异。刘俐李《同源异境三方言声调比较》(《语言研究》,2003年第2期)通过比较同源异境之中的西安话、焉耆话和东干语声调的异同,揭示了焉耆话和东干语的阴平调由共时的调值变异演变为历时的调类合并的原因、条件和过程,并论证了变异速度和程度与语言环境的密切关系。林涛《东干语与北京话及西北方言的比较》(《北方语言论丛》第二辑,2012年第00期)认为,东干语和我国现在的北京话、西北方言相比,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存有关联,有同有异,并以列表的形式细致比较了三者在语音和词汇上的异同。

4. 东干语文字问题研究

东干语的文字问题曾引起过语言学界的激烈讨论,国内相关问题的论述有:胡振华《关于东干语言文字的发展问题》(《语言与翻译》,2014年第3期),该文讨论了东干语言文字中诸如新词术语、文字标调和标准音等问题。此外,常立霓《东干拼音文字与汉字拉丁化的回顾与思考》(《社科纵横》,2011年第12期)和林涛《东干文――汉语拼音文字的成功尝试》(《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彭泽润、曾宝芬《“东干语”音素文字及其词式书写的启发》(《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曾宝芬等《东干文和世界两大文字家族的演变对汉语文字发展的启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等,都提到了东干文是汉语拼音文字的成功实践,并且指出东干拼音文字的经验对汉语拼音化、现代汉语音素文字的创制及词式书写等方面的规范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曾宝芬《东干语词式书写及其正词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和《东干语和普通话有关名词的正词法研究》(《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曾宝芬、朱丽娜《中亚东干语和汉语普通话有关动词书写的正词法比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等,都讨论了东干语词式书写的相关问题。

三、结语

国内东干语研究发展至今,成果不容小觑。从最初的零星翻译引介和宏观透视,到近十几年来的拓展研究,W界对东干语的研究势头日益强劲。就已有成果而言,可以说总体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虽起步较晚,但研究群体集中,内容涉及面广。当然也有明显不足,例如对东干语的科学理论、语言体系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语言材料也需要深度挖掘。这应当是东干语研究的日后走向。林涛、惠继东等就此作过细致的探讨,认为东干语研究应强调对科学理论、语言体系和语言材料的重视等等。④

当然,东干语一直被视为汉语方言的境外变体,具有跨境语言学研究之得天独厚的条件。⑤并且,作为联系我国和中亚地区的情感纽带,东干语的深入研究既积极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由于以上诸种原因,东干语研究必将成为学界一道靓丽的学术景观,而研究洪波也会一浪更比一浪高!

(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为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著述,并以论文为主。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注 释]

①参见林涛等:《中亚东干族考察纪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②林涛:《东干语中的元明清白话词语》,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

③杨占武:《东干语及东干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④林涛、惠继东:《东干语言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西夏研究》,2015年第3期。

本科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0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分类定位被确立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校。1998年以后升格的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多属第二种类型,其人才培养,正在朝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民众谋生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琼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进行新一轮的专业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实训模式、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一、制订“一体两翼”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专业认真研究了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对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2011年报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改为非师范专业,但并不是丢掉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是探索构建应用型与师范性统一、师范性与民族性相融,能力为本,素质为本,“一体两翼”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辨明晰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口才、诗书、文笔、技能”,进一步提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围绕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标准、路径、措施、方法、平台等,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2.重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建设精品化,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认真研究,充分比较了教育部1998年版和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2012版的“专业目录”取消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汉语言文学(师范)与汉语言文学合二为一;其次,2012版确立8门核心课程,比1998年的22门减少了14门,并首次将《写作》定为核心课程。再次,实践环节突出写作训练和教学实习,增加“文化考察”环节,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明确释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由单一培养师范生转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专业通过比较,明确核心课程一定要“精”,不追求“多”和“深”,也不追求紧跟时髦,而是按照“专业目录”要求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世界文学》、《写作》等8门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增加这些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增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意识。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经过6年有步骤的规划建设,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中,拥有6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4个省级、校级教学团队,真正实现了核心课程的精品化。

3.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在进一步强化核心课程的内涵的同时,争取每一门核心课都有延伸性的选修课。改变专业任意选修课划分过细,并有重复的现象。改变文学课程的原典阅读比较薄弱的现象。开设了经典精读或导读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课的开设形成立体融合、相互支撑的格局。

4.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在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中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黎族文化资源的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专业课程内容改革走向深入,陆续开设了《海南文化概论》、《海南黎族文化概论》等课程。通过地方文化课程的讲授,激发学生研究地方文化的热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届毕业论文选题中,海南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成为同学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1.基于“文本细读”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突破口。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源于当前文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在指导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试讲时,我们发现教学的技巧和一般方法是学生易于掌握的,最难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文本分析,自己认真阅读过的文学作品非常少,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一旦遇到具体的文本语言问题就无从把握。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文学思潮和史料知识,轻文本细读的问题,文学专业课在学生的理解中只不过是背熟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文学史意义而已,在浮躁的心态下,学生们倾向于阅读一些经典作品的简缩本、了解一些故事的梗概、写一些印象式的读后感或概念式的说教。课堂上的文本分析则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针对这些问题,本专业尝试实施基于文本细读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该项目2014年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强调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原典作品阅读,在课程建设上从三方面加强力度:文学类课程以作品阅读阐释为核心,辅以文学史线索;试题多从理解作品角度出发,增设原典导读课程。增设课外古诗文背诵的实践必修环节。通过这些做法加强学生对原典作品的阅读深度。

2.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为了改变文学课程大班教学困境,同时也为了解决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概念认知与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冲突,我们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讲授环节上积极开展了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把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文学史课程进行提炼,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学注重以经典文本细读为主。其次,在课程上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将来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开设。如开设读书报告实践课程,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名著细读,提交读书报告,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再次,将课堂知识讲授与合作式小组研讨相结合,变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讲授“讲到没有问题”为“讲出问题”。根据教材及相关备课资料,教师事先分配研讨任务,确定讨论焦点――指定具体文本,明确文本细读的内容和研讨的题目,分发拓展阅读资料或告知资料检索途径,同学在备选研讨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查阅资料,学习委员对讨论题目进行分类、分组,并确定组长,每组6人左右,8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本研究性细读,并写出个人学习报告,之后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汇报课件,由一人代表进行汇报。

经过6年的实施,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研究应用能力。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文学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迁移;合作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课堂的参与度。第二,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对改变高校文学课程课堂照本宣科、盲从教材、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等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促使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研究内容,给学生指出发现问题的空间,留出探究的空间。第四,通过文本细读,教师有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也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教学层面上说,文本细读教学法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改变一个讲稿用几年的状况,促进教师做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水平,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1.实践教学大纲完善。本专业在201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前已组织全体教师对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上体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培养,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拟定《汉语言文学专业背诵熟读篇目600篇》、《汉语言文业必读书目100本》,写作训练4年不断线,有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一体化。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增强人文素养,增设《诗文朗读与背诵》实践课程,为了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的问题,增设《论文选题与写作专题训练》,为了开阔文化研究视野,同时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及介绍》要求,增设《海南文化考察》实践课程。

2.特色项目。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特色。许多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海南地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特色,其中不乏优秀毕业论文,如校级优秀论文《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英雄人物》、《黎族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促进了毕业论文指导,如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黎族与其他百越后裔民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科科学研究课题“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世居黎族历史研究”,黎族民间故事研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一大亮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诗文创作、论文写作、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创业大赛、研究生考试中表现突出,成果丰硕。学生在各类诗词楹联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篇,部分作品在中国诗词界最高刊物《中华诗词》发表,海南省诗词学会、海南省楹联学会专门为我校开设师生创作栏目,许多毕业生在我省各地成为诗词楹联教学和创作的骨干和新秀。

四、继承师范办学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较长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教师培养的宝贵经验,教师的培养实际上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因此,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改为非师范专业,但仍然继承师范办学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派出了两届毕业生参加海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顶岗支教,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9个市县的57所初中学校提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的实习生留下数百万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记录汇编》,完整记录了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三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师范生面对真实教育情境的困惑与难题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提供了参考。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办学历史都比较长,“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增强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以上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是我们在长期专业建设中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作为一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的获奖激励着我们在专业改革发展上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

[2]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6(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