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5篇正文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5篇》

时间: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2

【关键词】饮食文化;渗透;交融;翻译

一、西餐在中国的兴起

饮食是文化的先躯,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因此,英美等国的饮食菜肴就传人了中国,西餐成为了中国人常常可以品尝到的另一种口味。西餐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早在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就将某些欧洲菜点的制作方法传人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港口城市开放及各个租界的出现,西餐馆随之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初,在中国的中上层各界人士中掀起了吃西餐的热潮,中国西餐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西餐业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一些中外合资的旅游饭店,引进了先进的西餐设备及先进加工方法,提高了西餐的烹饪水平,由此也更确定了西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重要地位。

二、西方菜名的翻译方法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譬如,色拉其制作方法大都是由蔬菜,水果等混合而成。所以我们在看到色拉时对于其所含的原料,配料就一目了然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直截了当,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面前。如: sunshine salad胡萝卜色拉; home-made vegetable salad家常蔬菜色拉; fruit salad水果色拉。

当然,理论总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特定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是实践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概括。因此,理论一旦提出,便成为“传统”或“历史”。就是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实践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空与认识条件的变化,其实践的对象发生变化,行为主体的目的性及需求性也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实践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要求,新的方法论也就随之而出,人们也就必然要赋予某些传统理论以新的内涵。我们也应纵向考察翻译理论,认识到其历史性与发展性。中国菜肴的英译不可能不受时代的认识因素的制约,其建立与发展需要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发生与解决,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

三、中餐对西方的影响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就有中国餐馆,可以说是“食”遍天下。当初,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而中国餐馆则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之普遍。

世界上多种文化并存,这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优胜劣汰”是一种规律,“协同进化”也是一种规律。应该说,“协同进化”的观点比“优胜劣汰”的观点在反映自然界进化是上全面、更准确。伴随着中西方文化趋同的同时,世界文化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种不断的变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趋同。同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趋同与语言文化差异必将同时存在,在趋同中发展,在差异中共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碰撞中必将出现新的特色、新的发展。中国菜色种类派系繁多,菜品命名多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历代名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翻译的行为是跨越文化障碍,使人们能自如地交际。这就要求翻译时要对汉语原文及其文化了解透彻的同时,还要对英语运用自如,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翻译时,我们要考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尊重各自的饮食文化,熟悉中西菜名翻译方法的不同点,根据不同的菜名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让外国人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的特色美食,还能了解到中国的特色文化,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少游著,《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5(9):74- 78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3

关键词:骈雅 服饰 饮食 文化内涵 词语

一、引言

《骈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由明代朱谋?撰写,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该书共七卷,仿照《尔雅》的体例和分类方式,分《释诂》《释训》《释名称》《释宫》《释服食》《释器》《释天》《释地》《释草》《释木》《释虫鱼》《释鸟》《释兽》13篇,以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为主。该书是第一部以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著;从辞书编纂的角度而言,它又是第一部双音节词词典;因其特别侧重双音节词中联绵词的探讨与释义,故它又是联绵词研究的奠基之作。综上,《骈雅》在训诂学、辞书史、联绵词的专题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实用意义。

二、《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饮食类词语在现代汉语里的存留情况

据统计,《骈雅・释服食》中的被释词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有“”“褴褛”“郁金”“馄饨”“醍醐”“肯綮”等。

《骈雅・释服食》:“,儿幞也。”现写作“襁褓”,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也借指婴幼儿时期。“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说文解字・衣部》:“襁,负儿衣。”段玉裁注:“古襁字,从糸,不从衣浅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也用作哟剩指用背负婴儿的宽带背负。《大戴礼记・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褓”指裹覆婴儿的小被。《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疠,道多褓H,盲秃伛担万怪皆生。”高诱注:“褓,小儿被也。H,褛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陈奇猷校释:“褓H即指婴儿。道多褓H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骈雅・释服食》:“褴褛……,敝坏也。”形容衣服破烂,后泛指破烂的衣服。《方言》:“以布而无缘,敝而之,谓之褴褛。”“褴褛”一词,古今意义相同。

《骈雅・释服食》:“春草,鸡翘,蒸栗,郁金……,Z色也。”“郁金”在这里指用郁金染出的黄色。《慧琳音义》卷三十九注引《考声》:“郁金,香草名也。”冯集梧注引《妆楼记》:“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衣最鲜明。”而“郁金”现在多指供观赏的花色艳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郁金香”。

《骈雅・释服食》:“馄饨……,@食也。”“馄饨”亦作“a饨”,是一种用薄面片包馅做成的面食。《广雅・释器》:“馄饨,饼也。”《广雅疏证》引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当时的馄饨形状和今天的饺子类似。又:“馄饨,《集韵》《类篇》引作?肫,《北户录》引作浑屯,《字苑》引作a饨。”李匡V《资暇集》卷下:“馄饨以其象混沌之形,不能直书混沌而食,避之从食可矣。”徐时仪认为:“馄饨最初似为有馅的饼,亦以合和为貌,无孔无窍,故与浑沌、混沌语义相近。”现在,“馄饨”指以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的面食。

《骈雅・释服食》:“醍醐,美酥也。”这里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也用以比喻佛教中的最高佛法。《大般涅经・圣行品》:“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现在多用于成语“醍醐灌顶”中。

综上,《骈雅・释服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词语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绝大部分词语已经随时间演变成为单个字或者消亡,体现了词语的发展演变具有时代性。

三、《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古代饮食文化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

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被逐步纳入“礼”的范畴,到了周代,中国古代服饰正式形成一种制度。历代王朝以“律例”“典章”“舆服志”等各式条文制度来管理和统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礼教和等级制度

孔子主张一切言行包括衣着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子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可见,古人服饰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饰来表现德行修养则是主要的。《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为维护“礼”而死的事: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缀被人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结缀”结果被杀,传达了服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理念,体现了服饰背后的礼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统治者对服饰形制、色彩、纹饰等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德劝善,别尊卑”,达到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服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从皇后到妃嫔,从官员到平民,都有专门的服制、颜色、纹饰等,层次鲜明,以表示等级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允许随意僭越。如“十二章”,作为服饰等级的符号,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愈加严格,“十二章”的图案纹饰几乎成为了皇族的象征。从一些服饰词语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级观念,如“衮冕”“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专用礼服,令贫民百姓望而却步。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着着装者的身份和修养。在礼制的作用下,服饰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服饰虽然受到礼制的制约,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桎梏。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到衣冠礼仪,服饰的礼制化实际上也是社会的规范化,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

2.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崇拜心理

古代服饰的审美心态具有时代色彩,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服饰审美心理也截然不同。隋唐时热烈、外向、开放的文化类型体现着民族自信,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雍容大方、华贵艳丽。这一时期对女性着装开放和女子肥胖持赞同以至赞美态度。如从全身遮蔽的]?发展到渐为浅露的帷帽,这是妇女服饰的进步。而到了宋代,因程朱理学的影响,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封闭内敛、不尚奢华。这一时期对开放着装的态度是否定和压制的。

古代对于服饰的审美具有观赏性心态,在达官贵族、百官公卿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帝王、后妃、王公F族的服饰尤其特殊,如天子的“六冕”和王后的“六衣”。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以其华贵的服饰、庄重的威仪、鲜明的色彩、繁复的结构著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古代服饰文化的艺术精品,从冕服系列、冠服系列和弁服系列中可见一斑。在文化内涵上,它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服饰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对图腾的崇拜。《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因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也反映了古人的天地观。服饰上的纹饰,也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衮”是帝王穿的绘有卷龙纹饰的礼服,俗称“龙袍”。龙纹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这一点,从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作“龙的传人”上也可以看出。“衣”“揄翟”“阙翟”等是王后的祭服,这几种服饰上都有翟形纹饰,反映出古人对鸟图腾的崇拜,后来称女性为“凤”大抵也是由此。

(二)《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论衡》:“人民所重,莫食最急。”《孟子・告子》:“食色,性也。”焦循《孟子正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文化是文化史的基石,它深刻影响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源于饮食。任何一个时代、地域的人们的饮食生活,均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风俗、礼仪、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等。

当人类的饮食跨越最初的果腹阶段,饮食文化便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饮食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人不饮食不能生存,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词汇作为一种动态的语言形式,记录着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彰显出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论语》一书中,“食”出现了41次,“政”也出现了41次,虽然这是一种巧合,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孔子心目中饮食所体现的“礼”与政治的地位同等重要。

1.饮食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饮食观与饮食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这使得人们居住稳定,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心理和厚重内敛的性格。因物质条件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主张调和,反映在饮食上即中国古人重视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丰富而深刻,突出体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指的是适中和调和。“勺药”“W腩”等词反应了古代人们注重调和的饮食观念。饮食方面的调味品众多,如“M醢”“y鹾”“干?”“大苦”等。五味调和的饮食时代,可能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因我国古代以食用谷物为主,食用时需要调味品佐餐,滋味的多变能使进食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在古代,我国汉族的饮食十分重视味道。如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喜爱腌制品,口味较重。以我国春秋时的齐鲁饮食为主要代表,文献典籍中记载的人们食用的调味品和腌制品有“M、醢、酱、昌b”等等。《论语・乡党篇》:“不得其酱,不食”,可见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经常食用用盐腌制加工的食物。古人对于味道的调和,还讲求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周礼・天官・家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古代饮食习俗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古代的汉族,因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都较少数民族要好,因而汉族的饮食习俗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精细,饮食种类也更为丰富。如《骈雅・释服食》第二章提到的粥类、饼类等词语,分类细致,种类丰富,体现了汉族以谷类食物为主,这也与汉族所居住地区农业较为发达有关。而西北游牧民族则以食用肉和乳酪为主,如上文提到的“醍醐”等。饮食习俗的截然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饮食文化圈不同。直到今天,这样的饮食习俗差异依然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而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使得饮食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如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来饮食自然也多。自西域传入的食品,汉代人称为“胡食”,如“{、胡饼、X”等。

王仁湘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可见,儒家的饮食观念对饮食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2.饮食与礼俗、祭祀文化

“礼”作为中华文化的高度概括,作为中国社会维系君臣、父子、夫妻、师生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的服饰、饮食、居舍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早的“礼”,可以认为是以饮食为发端的。《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以认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之中。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具体而细微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同时,研究饮食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礼俗嬗变的一些规律也大有裨益。饮食与祭祀的关系也尤为密切。古时先民生活中遇到吉凶大事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祭告他们所信奉之神和祖先,祭告并不是空手进行的,不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都要通过献祭,即供奉食物进行,所以,祭祀就与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人们祭祀祖先时,依然要供奉食物,这是对古代习俗的沿袭。

四、结语

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古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官僚制度等,都是通过典籍中所记录的词语得来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相较于语音、语法,词汇更为直接、及时地与文化发生联系。透过某一时期的词汇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综观《骈雅・释服食》词语,可以说,它们承载了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诸多内容,是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一面镜子。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服饰和饮食更是传播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7]清魏茂林。骈雅训纂《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

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孙晨阳,张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2版)[Z].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

[14]黄今许。《骈雅》《骈雅训纂》及其作者[J].龙岩师专学报,

1991,(2).

[15]肖惠兰。《骈雅》探综[J].文献,1998,(3).

[16]徐r仪。饼、、馄饨、扁食、{等考探[J].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2003,(7).

[17]刘海云。《骈雅》骈字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5.

[18]潘虹。《释名・释饮食》词语综合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4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教育;原则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85-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吃”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从“吃”入手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可行的。现在很多幼儿对中国的饮食风情知之甚少,而对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饮食文化却津津乐道,这种状况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华饮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文明风貌的反映,从中华饮食文化入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有利于加强幼儿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树立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原则

原则指人民经过长期检验后整理出来的,在说话或行事时应该遵循的法则或标准,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确保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特征,在幼儿园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

1.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是指着眼于传统菜系展现的民族风情、体现的民族精神,从宏观上把握饮食文化特点,高屋建瓴,科学、高效地的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俗和饮食风味千差万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当属我国的菜系。菜系的制作工艺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地融入创新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菜系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文明的书写者。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立足菜系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等民族精神。像山东菜系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尽展了山东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广东菜系花色繁多,美观新颖,在烹饪技术上兼有西式菜的特点,展现了广东劳动人民的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超前的开放思想;还有注意刀工的浙江菜系、长于熘炒煎煨的福建菜系、重熏腊原料的湖南菜系,无不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奠定了基础。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境的创设等都应立足充满文化气息的传统菜系,用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影响幼儿,用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感染幼儿,使幼儿对中国饮食文化能有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其对中华饮食的兴趣,为以后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做好铺垫。

2.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各地方名吃特有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将各地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及文化底蕴展现给幼儿。幼儿园以各地特色名吃为线索展开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全面、具体地了解各个地方的民俗习惯与风土人情。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或嗜麻辣,或喜生猛,或尚清淡,或重浓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全国范围来看,像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太原的刀削面、新疆烤羊肉串等都展现了不同地方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像南京名吃虎皮三鲜、苏州美食酱鸡、桂林的鸳鸯马蹄等驰名中外的地方美食。立足地方菜系的原则充分地将各地特有的人文风貌、饮食习俗充分展现给幼儿,从而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地方菜系色香味俱全,且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更肩负着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伟大使命。幼儿园围绕地方名吃对幼儿进行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使得有些枯燥无味的国学文化、民族精粹能够以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展幼儿视野。

3.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中华饮食文化相关知识,并充分结合儿童兴趣点、认知水平和饮食需求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无论是“传统菜系”的讲解,还是“地方名吃”的渗透,都应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应充分立足幼儿对饮食口味的偏好和饮食造型的兴趣,借助多样的主题活动将中华饮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像造型奇特、口味香甜的糖葫芦将劳动人民巧用大自然食材的智慧展现给幼儿;造型夸张的陕北面花、胶东大馍呈现给幼儿的则是劳动人民在饮食制作上的精美细致。食材的碰撞把饮食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相信幼儿在这种渲染中对中华饮食、中华饮食文化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厚。幼儿园结合幼儿饮食特点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度,从而增强幼儿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铺平道路。

二、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途径

1.欣赏中华饮食菜品。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选择刀工精湛、色彩鲜明、形状奇特的菜品向幼儿展示中华饮食的外在形象美,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制作精细的川菜夫妻肺片、多而不杂的粤菜及第粥,展现的是工艺美;乳白清雅的鲁菜奶汤蒲菜、色泽红亮湘菜辣子鸡等展现了色泽美。中华饮食文化的外在美,可以让幼儿通过视觉切实感受到,而中华饮食文化的意境美则从听觉、嗅觉和心灵上影响着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还有饮食礼仪之美、饮食环境之美等,都把幼儿的美感引向新的境界,提升了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审美认知。幼儿园还可以借助一些关于中华饮食的名人轶事、喜闻乐见的饮食习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将抽象的中华饮食文化,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幼儿将饮食美味与饮食的内在精神追求结合起来,真正去欣赏和享用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视觉盛宴。

2.体验中华饮食制作。中华饮食的制作手艺是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民族文明的通用语言。幼儿园在中华文化饮食启蒙教育活动中通过图片的展示、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幼儿直接参与饮食制作,有利于幼儿感受饮食制作带来的快乐,享受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酣畅淋漓的美感。中华饮食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劳动者对自然馈赠食材的灵活运用,其中渗透着劳动者的智慧美和劳动美。一是选料丰富广阔,“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二是调料复杂精细,常见的调味品像酱油、豆豉、味精、醋、酒、生姜、麻油等足足有几十种;三是烹调手法精湛深奥,像凉拌、炒、蒸、煮、煎、炸、焖、h、炖、煨、烧等有几十种;四是刀工严谨讲究,食材可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各种形状。正是这种灵活而非机械的饮食制作技术,使中华饮食文化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超越,使中华饮食文化充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幼儿置身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体验制作时,幼儿园可以利用幼儿好动的特点,借助各种炊具唤起幼儿动手的欲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扮演小厨师为大家制作各种美食,启发幼儿团、捏、搓出元宵、月饼、饺子、麻花、烧饼、面条等,让幼儿置身其中,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机会。

3.感受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是一个历史文化长卷,在这个历史文化长卷中,幼儿能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丰富民族文化的情感,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尤其是民族节日饮食文化中的多姿多彩内容,更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灿烂辉煌。“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除旧迎新除夕饺子宴,“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灯火十五晚”的张灯结彩闹元宵,“雄黄酒、插艾蒿、吃粽子,龙舟竞技九州同”的纪念屈原爱国情怀的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月,吴刚嫦娥同祝贺”的阖家团圆中秋节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饮食文化,传递给幼儿的是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文化饕餮。

幼儿园在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广播、实物展示等途径,刺激幼儿的感官。幼儿通过欣赏、体验制作和感受中华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由知之到熟之再到爱之,逐渐地由远及近、由景及情,耳濡目染,从最初的感知中华饮食文化,逐步升华到热爱祖国璀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情感中来。

历经时代变迁,洗尽铅华,却将某些烙印在人类心田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下来,曾经的色泽和风味在劳动人民的创作下瞬间复合。如今国家逐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积极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预示着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将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的文明将继续被书写。

参考文献:

[1]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84.

[2]郭于华。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J].社会学研究,1998,(1):75.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 篇5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