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阅读答案最新5篇正文

《《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阅读答案最新5篇》

时间:

现代文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5种,常见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本文是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寒冷的味道》阅读习题: 篇1

1、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2、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

3、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4、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分)

5、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4分)

《地震后为什么会有余震》阅读答案 篇2

④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A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①”改变,因为B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还发现,在距离震中50公里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②”是余震的罪魁祸首。

⑤研究者说这个结果将对地震过后预测余震的发生产生影响。

【注释】①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②应力: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任一截面单位面积上双方产生的相互对抗的力。

12.请概括余震的'另外两个特征及余震产生的原因。(3分)

(1)余震的特征:① ;②强度小,大都不会造成破坏,多次就成灾;③ 。

(2)余震产生的原因是

13.第②段采用的说明方法除打比方之外,还有 等的说明方法,其作用 (2分)

14.第④段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温馨提示:AB任选一处作答,2分)

参考答案:

12.(1)特征:①同一地发生,持续时间可短可长(1分);

③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1分)。

(2)原因是:①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0.5分)。②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或“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0.5分)。(意思接近即可)

13.①作比较或列数字。(1分) ②其作用:(1)作比较:把第一天和第十天的余震强度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的特征。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任意回答一种即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以下两个答案仅作参考。

A.“到目前为止”,是一表限制时间的短语,表达的意思只包含过去和现在,不包含将来(1分);若去掉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1分)。

B.“似乎”,是一个表推测的副词,可能是也可能不是(1分);若去掉后,表确定的意思,太绝对,与现实不相符(1分)。

《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阅读答案 篇3

草莓很甜,而黄连却很苦,红艳艳的山楂吃起来又是酸溜溜的,大葱、大蒜、红辣椒则可能辣得你流泪。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由于它们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

比如甘蔗,它就含有不少蔗糖。工厂里的叔叔、阿姨把它们的汁液榨出来,经过煮沸,使水分挥发掉后,就得到了很甜的糖。我们平常吃的白砂糖,其主要来源就是甘蔗。甘蔗的汁液含糖量可达15%,难怪吃起来总是甜滋滋的。

甘草根,俗名叫甜草苗,是孩子们很喜欢吃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它的味道也是甜的,但它的甜味不同于甘蔗,这又是为什么呢?噢,原来这是因为它们的。甜味不是糖,而是和糖性质完全不同的甘草素,因此甘草根无论如何也加工不出砂糖来。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甜甜的味道,含有苦味的植物也多得不计其数。如一些中草药的药汤就是苦涩涩的。那么它们是什么物质呢?苦味是由中草药所含的生物碱引起的。黄连之所以特别苦,就是因为它含有黄连素,这种物质在黄连的根中含量可高达5%。这种苦的物质对引起肠炎及其他症状的多种病菌杀伤力特别大,所以黄连就是“苦口良药”了。

有些水果吃起来很酸,没有成熟时尤其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主要是由水果中含的有机酸引起的。像苹果中含有苹果酸,柑橘、柠檬中含有柠檬酸。但是有些酸性物质在渐渐成熟的过程中慢慢被分解,有的甚至变成了糖,所以许多果实成熟后,不但不再酸了,而且还很甜。但是有的果实虽然酸性物质被分解了不少,所含的有机酸仍有很多,所以虽然果实成熟,但吃起来还很酸,山楂、杏子就是这个道理。

植物的辣味也是各不相同的。辣椒之所以特别辣,是因为含有辣椒素;白萝卜皮的辣味则是因为它含有挥发性的芥子油;而大蒜的辣味,则是由大蒜素引起的。

现在我们已经解开了各种植物之所以有不同味道的谜。但是大家想一想:单单植物的味道就有如此深奥的知识,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无穷尽的奥秘,它们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

【问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成语

(1)不计其数:

(2)苦口良药:

《为学》阅读答案 篇4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无马邪 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异 也。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篇5

1审题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2读全文,概括主旨,理解文中段落大意

在做阅读理解时,首先要快速的通读一遍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了解每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概括出一段话中的一个意思,同时能找出文章中某段话与某段话的意思有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找出所谓的中心意思。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找出中心语句,并且同时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抓住文章中心的主题,才是做阅读理解的关键。

3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