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人物传记电影推荐《霍金的故事》(精选6篇)正文

《人物传记电影推荐《霍金的故事》(精选6篇)》

时间: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物传记电影推荐《霍金的故事》(精选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关于霍金的故事 篇1

1.霍金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2.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马勒、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3. 霍金身残志坚的故事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早在2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故事 篇2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向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可是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期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此刻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经典人物传记电影《永远的车神》 篇3

《永远的车神》由英国著名导演Asif Kapadia于拍摄的一部欧美记录影片,该影片从巴西传奇车手埃尔顿・赛纳初踏入美国赛车界讲起,多次在比赛中克服艰苦环境,取得冠军的辉煌业绩,忠实地记载了一代车神塞纳在一级方程式世界里传奇和精彩的人生。

电影剧情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电影下载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娴熟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于第二名1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搏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

影片评价

这部影片试图回放塞纳的一生。不同于塞纳的其他纪录片,从一开头,就没有死亡的任何提示,更没有神化。只是在讲故事,就像塞纳自己的诉说。

影片的主线是他的赛车生涯,从登上欧洲赛场,加入莲花,再转到迈凯轮。镜头绵长地沿着时间轴流淌。流俗的套路是把它变成一部年表。《塞纳》仍然是编年史,但是它是一部《左传》,只有活着的镜头,而没有纸面上的议论。

影片记录了他和普罗斯特的几场著名争斗。尽管声音给了他赛后的那些不服输的强硬言论,但镜头却给了退赛后的刹那落寞。表情,正是直指内心的,而内心,才是让一个逝去的人真实化的本源。

人物传记电影《阮玲玉》 篇4

电影《阮玲玉》由关锦鹏导演,张曼玉、秦汉、梁家辉和吴启华主演,主题曲《葬心》由黄莺莺演唱,1992年公映。

电影为半纪录片形式,将阮玲玉的原作与张曼玉的演绎交织,附着老影人的口述以及主演们的感悟,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默片时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影片入围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女主角张曼玉凭借此片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影星。

《阮玲玉》是一部典型“以电影来记录电影,用演员去感受演员”的佳作,透过时光交错半个多世纪的两代影人的隔空对话,完成了一次独特的中国电影艺术传承。,为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第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放映了《阮玲玉》修复加长版,增加了更为丰富的记录性内容。

电影剧情

电影《阮玲玉》的主角阮玲玉是中国早期电影界一位著名女演员。她16岁投身影坛,在短短九年中拍摄了29部影片。她所饰演的角色,从女学生、女工、农村少女、妓女,到尼姑、乞丐,涵盖面极广,有正派角色也有反派角色,但基本上都难免悲剧结局。阮玲玉认真的态度及自我要求甚高的表演哲学,使她拥有众多观众。然而她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者纠缠不清的恋爱关系却使她倍感苦恼,亦成为市民和新闻界关注的对象。1935年3月8日,难以摆脱内心愤懑与绝望的阮玲玉向保守势力做出最终的无声反抗,留下一纸人言可畏遗书服药自尽。

手法突破

电影《阮玲玉》因其视角独特、套层结构丰富(例如,张曼玉在戏中“演绎阮玲玉本人”、“演绎阮玲玉所演绎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三个层次交互展现,塑造出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和触及问题深锐而开辟影界新思路。电影将阮玲玉同时代的演员访谈、阮玲玉本人影像残片以及电影本身的演员表达穿插起来,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纪录片电影模式,更加有利于观众贴近阮玲玉的时代,了解一个真实的阮玲玉。影片还以虚实相间的手法为观众展示了多个空间(如叙事中穿插阮玲玉友人访谈、演员谈论自身感受等),每个空间又以各自的时间顺序展开,使得内容错落有致且环环相扣,形成了超越时间感、超越空间障碍的“戏中戏”,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种拍摄手法在此前的经典华语影片中不曾被大胆使用过。

除了影片的叙事结构和时空架构,电影的色彩处理也十分考究。电影正常叙事时使用了彩色,而引用阮玲玉影像残片和影人谈话时则使用黑白,在色彩的对比中连接两个时代,既体现出20世纪30年代的特质,又以现代故事的叙述形式向观众传递情感。

奖项突破

电影《阮玲玉》入围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香港电影首次参与角逐世界三大影展最高奖项。此外女主角张曼玉凭借此片获得该届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这也是首次有华语影人在世界三大影展获得大奖。

霍金人物传记电影万物理论 篇5

《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是环球影业出品的霍金青年时代的传记片,由詹姆斯・马什执导,埃迪・雷德梅恩、菲丽希缇・琼斯主演,11月7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灵感源于简・王尔德的回忆录《飞向无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讲述了知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简・王尔德始于剑桥大学的爱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励志传奇。

第72届金球奖于北京时间1月12日上午举行颁奖典礼,埃迪・雷德梅恩获得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剧情简介

20世纪60年代的霍金(埃迪・雷德梅恩饰)是剑桥大学的学生,他与艺术系学生简・王尔德(菲丽希缇・琼斯饰)相遇相爱。当21岁的霍金被查出患上会使四肢麻痹的卢伽雷氏症时,简没有放弃他,而是想办法与他结婚。他们之间的爱情给霍金带来生活的勇气和科学研究的激励,带他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影片评价

对于《万物理论》中霍金一角,埃迪・雷德梅尼似乎是不二人选,雷德梅尼很少偏离霍金那反反复复的戏弄神情,影片是一部不那么虐心,更加人性化的上乘之作。(中国日报网评)

20为止最好的人物传记片之一。感谢埃迪・雷德梅恩里程碑式的演出,以及菲丽希缇・琼斯精彩的配合,从各方面而言都是一个高质量的影片。好的表演需要好的搭档来衬托。埃迪・雷德梅恩遇到了天使一般的菲丽希缇・琼斯。她不需要用她的肢体语言或者激烈的情绪来表示她有多么渴望雷德梅恩,而是用她饱含感情的爱与关怀来表现当她深爱的男人遭受剧变,她所能给予的一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菲丽希缇・琼斯做到了。(Scott Feinberg评)

幕后花絮

影片根据霍金的妻子简・王尔德的回忆录改编。制片方和编剧花了三年时间才说服她同意将回忆录改编成电影。

霍金本人对影片很是赞赏,他同意了将自己真实的“声音”(电脑发声器)用在了电影当中。

除了真实的“声音”之外,影片中用到的道具包括女王荣誉勋章以及署名论文也都是由霍金本人提供的。

编剧安东尼・麦卡滕从创作剧本到影片上映共花去十年时间。他在1988年读完《时间简史》后开始对霍金的生平感兴趣。读完简的回忆录之后他便着手创作剧本。

由于影片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这给雷德梅恩饰演霍金制造了很大难题,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中,霍金肌肉退化的程度不同,他必须准确演绎出当时霍金的状态。

《万物理论》在年秋天的多伦多电影节上举行世界首映,当时霍金本人就是台下的一员观众。电影结束之后,他的秘书从他的脸颊上擦去了一行眼泪。

人物传记电影《铁娘子》 篇6

《铁娘子》是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发行的人物传记片,由菲利达・劳埃德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领衔主演,于1月6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撒切尔如何利用马岛海战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在第二年获得连任的故事。

剧情简介

这部名为《铁娘子》的传记片背景设在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影片重点聚焦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度过的17天,这17天也是她整个政治生涯的转折点。马岛战争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Malvinas War)或福克兰群岛战争(Falklands War)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福克兰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以英国获胜而告终,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也成倍增加,并在来年成功赢得了连任。

作为20世纪最著名且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平民出身的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保守党这样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以一种无法逆转的强势姿态粉碎了所有与性别和阶级有关的障碍,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首相之一。

影片评价

《铁娘子》中撒切尔夫人面对的主要矛盾,一是政坛的性别歧视,二是因工作忽略了家庭,并将其疯狂地夸大:片中的男人经常公开对撒切尔的性别和出身(小卖铺店主的女儿)表示不屑。(腾讯娱乐评)

虽然英国有那么多出色的女演员,但是很难找出一个能扮演好撒切尔夫人的。与此同时,也很难想象有谁能比斯特里普做得更好。(每日电讯报评)

影片带观众简洁而又充实地回顾了撒切尔夫人在执政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应该说,这是从人性化角度来表现撒切尔夫人的,这是一个非撒切尔主义的撒切尔。(卫报评)

只有像斯特里普这么杰出的演员才能在大银幕上如此有说服力地扮演好这么一个复杂的银幕形象。(每日邮报评)

斯特里普找到了一个女性的闪光点,同时也找到了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对人物进行讽刺之间的平衡点。(泰晤士报评)

而暮年的撒切尔夫人,斯特里普的演绎就更加“神化”:老年人的神态、缓慢的腿脚和生活细节中的“老化”,斯特里普都演绎得相当完美,尤其是她与幻觉中的老伴的交流相处,一个老年后失落迷茫的失去爱人的女人,让不少女性观众泪流满面。(金羊网评)

影片对于撒切尔夫人往日的辉煌经历,都以回忆的形式碎片化的展示出来。整个影片基本涵盖了她生活以及事业的各个阶段,由一个初涉政坛的小姑娘到统领大局的铁娘子,包括马岛危机、爱尔兰共和军、竞选演讲等几次关键事件也都有涉及。另外影片还特意补充了她与丈夫的段落,两人的相恋、相扶持以及家庭关系,这也成为本片颇为用心的不同之处。(新浪娱乐评)

《铁娘子:坚固柔情》因为梅姨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前景依然蔚为可观,无论是“历史上的铁娘子”撒切尔还是“现实中的铁娘子”梅姨,都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女性典范,没有哪部片子与这个“妇女节”气质再契合不过了。(合肥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