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底线的作文【优秀7篇】正文

《底线的作文【优秀7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惊云给大家整编的7篇底线的作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底线作文 篇1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瑞士因为地少人稠,对定居多年欲入籍者有着严格的社会公德要求,务必得到邻居的认可才能提出入籍申请。有一个打算申请入籍的人到街对面的超市购物,因为东西多就将购物车推回家中,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归还。邻居一位老太太看到超市的购物车在他家中停放了几天,就打电话报警,认为他有意侵占他人财产。虽然是无心之失,但他的入籍申请也因此泡了汤。

有人认为,这件事在一些人看来是小题大作,但细细一想,社会公德并非可有可无的“小节”,否则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更难以想象,一个对社会公德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会时时持续一颗对法律规章的敬畏之心,能够在关键时刻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在城市管理中,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市组建“市民劝导队”,正是应用了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启迪公民的道德觉悟,激励公民的道德情感,强化公民的道德意志,增强公民的荣辱观念,培养和构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久而久之,就能构成一种违反社会公德者必定受到舆论谴责和公众批评的氛围,再配合严格的社会管理执法处罚,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礼貌程度,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才不会成为一种老大难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的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从这一理论透视当前的社会管理个性是社会公德建设,能够发现,某些不良风气的构成,一方面失之于“事不关己”心态的盛行,公民之间的相互劝导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失之于“法难责众”心态的盛行,执法者严格执法的力度不够。说到底,法治与德治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到达维护社会环境秩序的目的。

描述底线的作文700字 篇2

曾国藩在诫子书里谈到,自修之道,在于养心,养心之难,在于慎独。慎独,即底线思维,是以道德为基础,通过限制人的非正当行为而达到维系社会和谐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底线思维不仅提高个人素养,形成优良社会风气,更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拥有底线思维的人,面对堆金叠玉的财富能坚守本心,不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对人生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能恪守高洁品格,最终“直挂云帆济沧海”。古有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种豆南山也可以赏菊酣歌,以明澄之心冷对黑暗腐朽的官场俗世;今有中科院孙强团队,不为名利守住一座小猴山,与猴为友,将温情注入冰冷的实验,守住心中的责任底线,最终完成世界第一例克隆猴实验。

底线思维体现在人生态度、职业素养等方方面面,如腐草化萤,潜移默化间照亮心中的荒芜,挑起高尚人格的明灯指引未来的征途。

底线思维的核心在于道德,而道德又是搭建和谐人际关系时必不可少的一块底砖。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观点,即爱人。用诚信、正直、友善去对待他人,才能被报以琼瑶;可一旦丧失了底线思维,置道德于不顾,自己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洪水猛兽,甚至使社会变得冷漠且充满恶意。陈道明在综艺节目中叫停了红灯行为,维护了安塞腰鼓表演者的尊严。正是他对底线思维的捍卫,抑制了不良风气的漫延,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

当一个人在伸张正义时,更应该守住底线思维。在当今社会,“微博判案”已成为一种流行风气,人们看似在用正义之剑声讨不法分子、不文明现象,却在无形中沦为网络暴力的刽子手、法律体系之堤中的白蚁,在道德狂欢中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社会上空。

践行底线思维不仅是对道德与正义的坚守,更是对理性与科学的敬畏。猛虎皆独行,牛羊才成群。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应“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于万丈波涛中拉起一道明线,以底线思维捍卫法律权威。

形成底线思维的风尚,仍路途遥远。但个人坚守底线思维,却从今日便可开始。

底线作文 篇3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往往这些事情,会考验我们的底线,或破坏我们的底线,会磨炼我们的意志。应对这些事情,我们要学会勇敢说“不”,要学会坚守底线。底线是人立于世的标准,更是人生处世的一种态度。坚守底线的人终究会获得人们的赞赏、社会的肯定,不坚守底线的人绝对会被人们所摈弃、所鄙视。我们要学会坚守自我心中的那条底线。

坚守底线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尊重的开始。底线是不违反自我的本心,也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原则。作为社会上的一分子,我们务必要学会坚守自我内心的底线,因为坚守底线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尊重的开始。遇到朋友做坏事的邀请,坚守底线就是对朋友的守护;遇到违法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坚守底线就是对犯罪的抗争;遇到有人徇私枉法,坚守底线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坚守。应对这些状况,坚守底线在短时期内看似对自我有害无益,可是到了最终,肯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肯定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坚守底线是一个人不违背内心信仰的标准。坚守底线不是此刻社会才有的一种宣传,而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曾为心中的信仰而献身。刘胡兰为了不出卖朋友,毅然决然死在敌人的铡刀下;岳飞为了收复旧山河,不惜在风波亭结束自我年轻的生命;包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让一个人含冤受害,勇敢地与当时权贵作斗争。这些都是仁人志士为了心中信仰,坚守自我内心的底线的表现。

坚守底线是一个人修身立命的第一标准。修身立命,古已有之。古代人修身立命,首要的便是对自我内心底线的坚守。现代社会更是把坚守底线作为宣传口号提出来,倡导社会构成坚守底线的风气。只要人人坚守底线,社会才会有期望,国家才会有未来。警察坚守底线,犯罪行为才会越来越少;法官坚守底线,冤假错案才能避免,官员坚守底线,社会公义才会彰显;军人坚守底线,国家才能平安富强。

坚守底线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尊重的开始,也是一个人不违背内心信仰的标准,更是一个人修身立命的第一标准。仅有坚持底线,人人才能有幸福,社会才能有期望,国家才能有未来。

以窗口为题作文800字 篇4

以窗口为题作文800字

窗口,哪个房间都会出现,它不仅出现在房间里,还会出现在人们的心里。

起床时

早上,我还舍不得和周公说goodbye,就被妈妈弄醒了。我揉了揉眼睛,嚷道:“每天那么早叫我起来干什么?”我打了个哈欠,“青少年每天要保证八到七小时的`睡眠,我这六小时都没睡到。”我刚准备回到梦乡,就被妈妈一把拽下了床:“昨天你十二点才写完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睡。快起来!”我爬了起来,把书塞进书包中,又走进洗手间洗漱。妈妈见我这个样子,大声叫道:“快点儿,六点四十了,要迟到了。”这句话把我从昏昏欲睡中一下子拉到清醒的世界。我迅速地刷牙,脸都来不及洗,冲出家门。

上课时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老师在讲台前叽叽喳喳,我在台下晕头转脑。好不容易熬到下课,语文老师说:“下节体育课,体育老师有事,由我来上,下课也不用下了,接着上。”天呀,我心想:体育老师啥时有事都行,可为什么要这时候有事。看着窗外的人玩得“不亦乐乎”,再看看教室中死气沉沉……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真是羡慕外面的学生。哎,只怪运气不佳,分到一个变态老师的班上。我们老师可以说是孙悟空第X代传人,什么事都躲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她看见我走了神,大声吼道:“蔡承希,你又走神了,给我站起来!”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回去一定拜菩萨把她火眼金睛的能力收回去,收回去后看她知不知道我走神儿了!

回家后

好在菩萨可怜我,老师今天布置了很少的作业,不一会作业被我“消灭”了。我喜滋滋地拿出漫画书,津津有味地刚看到第二页,爸爸就带着杀气“堵”到我面前:“又在看课外书,给我放下,看《朝花夕拾》去。”老爸的命令我又怎么敢违抗,只好拿起《朝花夕拾》心不在焉地乱翻起来。哼哼哼,三楼的“小白”和我年龄一样,成绩也不如我,他都能看漫画,为什么我不能看。

老师和父母像一把锁,锁住了我心灵的窗口,把我关进一个狭窄的“房间”。我想通过一扇窗感知世界。我们的一生需要的不止是一个好成绩,还有自由。叶挺在《囚歌》中说:“我喝望自由。”我难道不该渴望自由吗?

底线为题的记叙文 篇5

“还有15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听到视频中传来老师的声音,我的心里猛然一惊。照理说我一向以做卷速度快而自豪,本不因考试时间不够而焦虑万分。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自开展线上上课以来,我扪心自问,的确没有像以前在学校时一样“样样落实,天天坚持”,更别提今日考的还是重在平日积累的思政。我并无半点把握。

对着最后一道大题迷失,冥思苦想了许久,在大脑中急速搜索,我始终想不起来半点的诸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的相关片段。回想自寒假以来,网课放纵的自我,不禁暗自懊悔,早把玩了个通宵的兴奋抛到九霄云外。

既然考了,书上必定有原文。面对急速流逝的时间,我不禁动起了歪心思。偷偷趁父母不注意调整了手机的摄像镜头,视频中蓦然出现了一个死角。这方法还是别人告诉我的呢!想必别人也是这样作弊的。我低头看看无法拍入的书脚,又看看书柜上触手可及的思政书,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眼见着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差翻开书本的最后一步,我却迟疑了,心思被分成了黑白分明的两个小人。穿黑衣的不断冲我叫嚷:“别人也是这样的,谁不为了点分数而折腰?”另一个身着白裙的却在尽力的劝阻我:“考试不作弊是做人的底线,你不要违背了考场纪律!”

是抄?还是不抄?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我固然不想违背考试纪律,可分数对我而言也格外重要。古代科举中小抄工具可谓是种类繁多。饱读圣贤书的贤人们尚且如此,我又如何能免俗?不,这是底线。

我如同身处悬崖,面前是鲜红的一条线——底线。线外是深渊,我可以得到所想要的,却不知道下面究竟还有些什么。我的脚与线外不过咫尺之差,可这也许便是天涯两隔。

良久,我终究还是放下了笔。“时间到!”答卷被父母迅速收走。最后一个大题雪白的纸张有些刺眼,我扭头看向窗外碧蓝的天空,我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以后也不会。也许会招致一顿臭骂?我暗笑。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做人的底线!

不超越底线,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底线的作文 篇6

观看《底线失守的代价》,给我三点启示:

一是丧失理想信念,必然抵御不了利欲的诱惑。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很多。丧失了理想信念,必然抵御不了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市场经济规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少数不法商人,为了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总会千方百计地拉拢腐蚀权力而为其所用。作为掌握必须权利的官员和特殊岗位员工们,理应把权力用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出力,如果把市场规则用于官场,搞等价交换,变服务为索取,满足自己一己私利,必然走上不归路。这些反面典型告诫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持续清醒头脑,提高警惕,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慎友,管好自己的嘴、手、腿。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背离党的宗旨,必然会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这些违纪违法案件反面典型人物,丧失理想信念,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自恃自己以前作出贡献,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谋取私利、贪污受贿的便利工具,违法犯罪,走到人民的对立面。他们的可悲下场,警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追求,要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不断加强学习,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得到净化。

三是规避监督,必然会跌入罪恶的深渊。这些腐败分子反面典型,自视位高权重,常常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在他们心目中,法律制度都是用来治理平民百姓的,他们也会组织制定规章制度,都是用来约束下级部属的,自己能够超然其上,甚至设法规避制度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他们独断专行的下场,警示每个党员干部,大到党纪国法,小到规章制度,这都是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的重要章典,是共产党人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是每个员工克已奉公的立身之本。独断专行,视规章为儿戏,权力失去监督,不信忠言的奉劝,不受制度的约束,必然会跌入罪恶的深渊。

底线作文 篇7

人心向善。良心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良心。否则,丢掉了这根“底线”,就必然会把自己送入失败的人生“黑洞”,为天下人所不齿。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愧对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须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孟子在其一生中,都强调要做个“大丈夫”,要养“浩然之气”,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一种可贵的做人良心。简而言之,良心就是一个人注重自己的做人修养,只做善事、不为恶行的心态,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像孟子那样,浑身都闪耀着大丈夫的浩然正气;就会知恩图报,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就会把自己的利益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成为一个真正问心无愧的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做人的良心是不应该缺失的,热情而不冷漠,人世间就会少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社会缺失了良知,往往使人们的心态发生扭曲和失衡,使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好在金钱至上的非理性现象不是社会的主流。和谐、友善、博受的中庸处世智慧经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洗礼和检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秉持中庸做人道德,永远坚守做人的“良心”底线,才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应该有的道德。

良心不可欺,欺了良心,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宁,就会受到来自心底的自我谴责。摘了人家眼球的医生,收了天价医疗费的医生,平白无故多收了学费的老师,缺斤短两的小商贩等,当他们静下心来的时候,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而脸红。“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无论是当官、经商、打工、种田,都应“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很巧妙,没有人会知道自己的劣行,即使真的没有别人知道,还有自己的良心在悄悄地记着一笔账呢。

一个人应该时时审查自己的良心,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扪心自问,看看是否伤害了别人。曾国藩说:“人无一内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事业尽忠,就会一辈子都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活得有模有样。否则,就会活在良心的不安和自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