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优秀8篇正文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优秀8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8篇梅园新村参观感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 篇1

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总理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总理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总理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事迹。

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总理的文章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总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

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

梅园新村的作文 篇2

在这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我带你去个好地方——东湖梅园赏梅。

东湖梅园,位于磨山西南自然起伏的湖岛山丘,依山傍水,那里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梅园现有梅花一万五千余株,品种309个,花海如潮,暗香四溢,素有雪海香涛之称,既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又是我国四大梅园之一。

来到梅园的大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两个圆柱子上的一幅对联:“梅可赏心练影暗香痴心醉,园堪屈指青山绿水画兼诗。”这是诗人对赏梅时心情的另一种境界吧。大门前方摆放着一排鲜花怒放的梅花,它们在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客人。

进入梅园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面墙,墙上刻着毛爷爷正在赏花的景情。再往里走,是古梅园,园内分古梅花区和古蜡梅区,园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年古梅呢!

走进园中,满园全是梅花,有红的、白的、黄的,还有绿的,最耀眼的是红白相间、红绿相伴的梅花,它们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走近一点,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啊,真香!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展览馆,一座高大的“宫殿”呈现在眼前,门两边有迎客的主人——梅花,那绽开的花瓣如同张张笑脸,争着向游人吐芳献媚。这里的梅花盆景格外美丽,都是园艺工人们的巧手做出来的。

再向前走就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当你走累时,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坐在平坦的草地上休息,还是野餐的好地方。

东湖梅园现在正是众梅竞放的好时光,欢迎大家光临!

梅园新村的作文 篇3

游梅园新村有感

今天,我们启明小队去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

还没进大门,我们就远远看到了一尊高大的xxx的铜像。铜像神采飞扬,庄严镇定,从容不迫的革命伟人形象显而易见。听妈妈说这尊铜像高3·2米,重900公斤。是根据当年周面对xxx眼线的监视,从容不迫地步出梅园新村30号的一幕雕刻而成的。

走进纪念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当年参加第二次国共和谈的领导人物的一幅浮雕墙。整个画面成s行,代表他们当年所走过的曲折的革命道路。四周还展示了许许多多革命同志曾经用过的物品和一些图片资料。其中,有一幅xxx和马歇尔将军等人去远方开会的照片令我印象尤深。他们路过的一个小村庄因连降暴雨没办法顺利走过去,其他xxx的代表都有人抬轿过去,只有周脱下长裤趟水过去。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xxx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是有许许多多象周这样为人民服务的xxx员和革命先烈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走出纪念馆,我们还参观了xxx和xxx曾经工作和居住过的梅园新村30号和35号以及第二次国共和谈工作人员居住和办公的梅园新村17号。真是颇有感触啊!当年生活十分艰苦,但xxx人们仍然报着为人民服务的心,默默地工作着,才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欣欣向荣!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国度里,是和这些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伟大的xxx人分不开的。此时的我想起了那首深入人心的老歌——没有xxx就没有新中国……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 篇4

清明节前夕,学校为了纪念铁人王进喜,组织我们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铁人纪念馆馆门,一幅大型石雕映入眼帘,这是一支以铁人王进喜为首的打井队伍。在两旁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接着,我们进到馆内,讲解员为我们介绍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事迹。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馆内王进喜的房子,那房子十分简陋,可见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他的被子已经缝了好几次了。那时的冬天很冷,每天穿着厚棉衣,戴着厚棉帽。

铁人在打松基三井时,突然发生井喷,铁人果断地向井里倒水泥,可水泥一倒里就沉了底,无法压住井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铁人纵身跳入坑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在铁人的带动下,许多工友也都跳入水泥坑里,终于压住了井喷。他们就是靠着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石油工业。

有一次,铁人到北京开会,突然胃疼难忍,xxx把他送到解放军301医院,结果诊断为肝癌晚期。铁人坚强地说:“你们大胆治,治好了,我回去再干20年,治不好,也总结点经验。”医院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1970年10月15日,铁人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名字、他的精神,将世代永存,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 篇5

今天我到xxx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在参观xxx纪念馆的时候,看到了xxx“一大”13位代表的照片(没有任何说明,讲解员在讲解时也没有任何解释),我们知道“一大”13位代表脱党和被党开除的有7位,其中周佛海与陈公博最后是臭名昭著的大xxx,脱党及被党开除的“一大”代表的命运充分的说明了党在成长时的艰难,我认为应说明其和烈士相比对党奉献的区别及最终命运,以完整的传播烈士的崇高的形象。也会对参观者传递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是一路坦途,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伟人引领、全党不懈努力、烈士为信念牺牲,一步一步的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xxx虽未亲自见证“一大”的神圣时刻,但是他是一大的发起人,比参加“一大”最后xxx或被党开除的代表形象要高大的多)

烈士形象传播的建议

1、尊重历史,全面传播烈士的内在知识、智慧、能力、素质、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全方位的塑造烈士的形象,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出诋毁抹黑烈士的造谣空间,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传播烈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态度,继而达到教化和团结民众的作用。

2、加强对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培养。思想上轻视、忽视甚至漠视烈士形象传播的,必然导致行为上的疏远,越疏远就对越对烈士形象传播不利,要让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对烈士形象传播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重点发力。

伟人,英雄,烈士,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脊梁。他们的事迹、名誉和形象需要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就才是最好的传承和纪念。

梅园新村的作文 篇6

阳春三月,伴随着和煦的阳光,我来到了梅园。

走进梅园,便被这奇美的景色所吸引。身临其境,那迷人的山,那醉人的水,尽收眼底。

山脚下,一片片不规则的树林拼在一起,像嵌在山中的碧玉。弯曲的小道,宛如鳝脊。小道边,嫩草青青,俏丽的野花被衬托得更加亮眼。小草边上,树林掩映着房舍,看不见院墙和门路,只有淡红色的瓦脊浮在树丛中。

路也曲曲,水也弯弯。从石缝间泻出的溪水,叮叮咚咚,就像美妙的琴声。水绿盈盈的,浅处的细腻而又清澈,到了深一点的地方,汪汪的便有了麦绿一般的颜色。晶莹、柔美的溪水漾起一个又一个涟漪,潺潺地向山外流去。看着这水,我不禁想起了古人“洋洋乎志在流水”的句子。

顺着溪流向前走。溪边全是些桃花,这让我惊奇不已,脑海中顿时跳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来。那绚丽的桃花,如同云集在一起的桃花仙子,风轻轻吹过,粉色片片飘落。看着眼前的桃林,我又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个曾让多少后人为之寻寻觅觅,发出求之不得的感叹的世外桃源。其实,那神话般的美,不就在眼前吗?此刻,我心醉了。我在花中徜徉,我在水畔流连。

这样,边走边看,边看边想。不知不觉随着人流出了梅园。回首梅园,想那山静而水动,青山依旧,溪水却去而不返,这潺潺流水似在山间寻找自己的路。而我呢,也该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路了吧。

梅园新村的作文 篇7

利用这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去了假日公园旁边风景如画的梅园。

三月的微风带着潮湿芬芳的气味吹过田野。吹过草原;吹过群山后……现在我来到美丽的梅园。

梅园的竹子真的是绿色的!从绿色中,有阵阵春天,又高又直,排列有序,整个梅园充满醉人的绿色。

梅园,梅园,顾名思义,里面有许多种梅花,不计其数。一簇簇,一簇簇,被春雨浇灌,被春风抚摸,树枝上已经覆盖着华丽的梅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它们非常漂亮!

快看。腊梅有这么多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紫色和不同的颜色。一大群蜜蜂穿过腊梅采集蜂蜜。蝴蝶也来了,在花丛中跳舞。看着如此美丽的梅花,闻着如此芬芳的香气,怎能不陶醉?

在更深处,有两个巨大的风车和一个小瀑布。这个风车是高科技的。它能在风力的作用下从武义河中抽水,使小瀑布中的水流源源不断,然后通过渠道给每棵腊梅树浇水。如果有剩余的水,经过湿地的自然演变后,水将通过另一条渠道流回武义河。

"春天是一年的计划。"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是一个繁荣的季节,非常美丽。春天真是一种奇妙的精神!梅园真的是一幅无法完成的画卷。

梅园新村参观感受 篇8

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总理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总理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总理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事迹。

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总理的文章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总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

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

江苏南京成贤街小学五年级:唐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