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优秀8篇】正文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优秀8篇】》

时间: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传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一年级作文【优秀8篇】,欢迎借鉴。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初四下午,妈妈和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粽子是四角形的,绿色的粽叶,给粽子包上了美丽又漂亮的衣服。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品尝了妈妈和奶奶的劳动成果,粽子里包着白白的米,红彤彤的`枣,看得我直流口水,于是,我张开大嘴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多么希望每天都能吃到这又香又甜的粽子啊。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篇2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有的到亲戚家串门,有的买了一大袋粽子,还有的商家在包粽子。好快乐的场景!

当然,我们家也有必不可少的东西——粽子。现在去超市,还有卖粽叶的呢,牛!

过节真快乐,虽然我不喜欢吃粽子,但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篇3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妈妈说要包粽子,我在旁边看,妈妈包的好快哦,粽子包的各种各样的,有三角粽,四角粽,好多好多啊,没过多久就全多包好了。我叫妈妈教我怎么包粽子。妈妈说;你现在太小了,先不要学了,把书先读好就行了。我想想,妈妈说的真对。以后,我更要努力学习了。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篇4

今天是五月初的第五个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午节。端午节。宗子节。诗日。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了最重要的习俗。我记得我母亲说过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两千多年前也便是蒲月初五的这一天屈原抱石投入罗泊江,以身殉国,人们沿江到捞屈原的尸首,把米团扔到江里,以避免鱼虾摧残浪费蹂躏屈原的身材,后来这一天就成了吃粽子的节日,也就是端午节。

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去超市买粽子。哇,超市的人真多啊!大家都在买粽子,粽子的种类有豆沙的,密枣的,大肉的。他们一边买粽子,一边还谈论屈原的事迹。我和妈妈买了很多粽子。在超市边上,我还买了香包,五彩绳,是保平安的。每家每户的门上还插满了艾叶,说是为了能驱鬼。在南方还赛龙舟,喝黄酒。这一天,大家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都在享受着端午节的快乐。

祝愿天下所有的人们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写话作文 篇6

端午节的早晨,奶奶决定包粽子。奶奶一手端着一筐粽叶,一手拎着一桶浸泡好的糯米,来到小院。小乐正在扇着蒲扇晃来晃起,这会她跑过来好奇地问:“这是要干什么呀?”奶奶说:“包粽子呀,今天可是端午节。”于是小乐和奶奶各自搬了一个小凳子坐下。小乐丢下蒲扇,脱掉鞋子,盘坐在板凳上,拖着脸颊,看奶奶包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拿起一片粽叶卷成漏斗形,再拿勺子挖了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一点刚准备好的大枣,用勺子打平,把口封上就像三角形,再用绳子捆上。粽子包好了,小乐说:“奶奶,你包的粽子真漂亮啊!旁边的小狗都'汪汪'地赞叹呢!”奶奶说:“漂亮我就多包几个。”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小乐讲屈原的故事……

晚上到了,该吃粽子了,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的粽子,一边谈着端午节的趣事,最后吃完了粽子,大家一起赞叹道:“粽子真好吃啊!”

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的《端午》。过几天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

我知道很多关于端午的来历和传说,在今天,我就来讲给大家听吧!我还有自己的真实事例!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作文课老师带我们包粽子。说到包粽子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跳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人们还赛龙舟,为了赶走要吃屈原尸体的鱼儿。

先拿两片粽叶错落地叠放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形,放上我最爱吃的蜜枣,再-§ 放上糯米,用手使劲压压, 把粽叶往上一盖,最后我用绳子缠好,我按照这个方法包了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七个 八个 。。。。。。看到我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细心 耐心 还要有恒心。

回到家我还帮妈妈包粽子,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还夸我呢,我很高兴学到了本领还学到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