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优秀6篇】正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优秀6篇】》

时间: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我们来看看。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6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风民俗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2

端午粽子

“石溪久佳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每每提起端午,谁不是先想到那香气扑鼻的粽子来呢?

当这美味的粽子入口后,不禁会想,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我国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受人爱戴的诗人和政治家——屈原自沉于汩罗江,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后来当心凭吊的饭团被鱼虾所食,就想出用树叶包裹饭团并外缠彩丝,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包粽子的工序也不简单。首先要把采来的棕榈树叶子一条条撕开来,然后一段一段结成绳子备用,再将包粽子的粽叶提早一天洗净并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第二天将糯米洗净过滤掉多余的水,之后按家里人口味拌上酱油盐等备用。再就准备粽子馅:有芋头的、有肉的、还有板栗的、豆沙的……这些备好后,拿出泡好的粽叶,两片粽叶打底,加上一勺糯米,放上自己喜欢的馅,面上再铺一层糯米,之后用另外一张粽叶盖上,最后用棕榈树叶做的绳子将整个粽子一圈一圈把它绑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全部做好后就把他们放进锅里加上水先用大火煮,等水开了之后,那棕叶的香味,棕榈树叶的香味,还有糯米的香味,混合起来,慢慢的从锅盖缝隙里钻了出来,闻着这些香味,我实在忍不住,总是一会儿就去闻闻,一会儿就过去提起锅盖看看,并不断的问外婆:“熟了没,熟了没?”外婆笑着对我说:“等一会儿”。可没过多久我又跑去问外婆,外婆笑眯眯的说:“再等一会。”我就一直这样子等着、盼着,总觉得时间过的很慢。

终于,外婆掀开锅盖,对我说:“快来快来,新鲜粽子出炉啦!”煮好的粽子散发出了更迷人的味道,这味道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拆开一个粽子咬上一口一股清香顿时间溢满了我的口腔、沁入我的心脾……五月初五这天开始是为了纪念屈原,经过千百年后的发展今天成为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3

虽然我已经11岁了,但还从未坐过火车。所以心中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也坐一回火车,享受一下电视里见过的,一边喝着饮料,一边欣赏车窗外景色的那种感觉,那一定是威风极了!美妙极了!

机会终于来了。爸爸周六带我去长春,周五晚上我就兴奋得不得了。凌晨4点,我和爸爸起个大早,打车来到火车站,到售票处买了到长春的火车票。

等在候车室里,我禁不住地想,这火车什么时候才能来呀?坐火车的感觉一定特别有意思,火车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时听见广播里面说:“到长春的旅客请到检票口检票。”我赶紧和爸爸去检票,然后来到站台等候上车。哦,去长春的人好多呀!我发现站台上到铁轨间有一道白线,工作人员提醒不许超过,以免发生危险。几分钟后,火车终于徐徐进站了。哇,火车好长啊!像一条绿色的巨龙,一节一节连在一起,慢慢停下来,装载远行的人们赶往目的地。

上了火车,我一下就被车厢里那些特别的东西吸引住了。车厢里每两排相对的座位中间都有一个小茶几,靠近每节车门处有卫生间、车长室。座位上还有衣帽钩、烟灰缸等。我们刚找好自己的座位坐好,火车就开动起来了,只见车窗外那一棵棵大树,一根根电线杆,还有一块块的庄稼地,风驰电掣般向后倒去。我知道,那是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带来的效果,那些东西其实是不动的。火车飞速行驶,窗外的景物不断变换,我感到太神奇了!也许是起得太早了,现在又坐在舒服的座位上,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当我被爸爸叫醒时,火车已经到达长春站了。我和爸爸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从地下通道出了火车站。哇,眼前又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了!这第一次坐火车,真是让我找到了世界真奇妙的感觉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4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车,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做菜,第一次玩游戏,第一次做手工,第一次受伤我也有过许多第一次,但是,在众多的第一次之中,有一个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时时萦绕于心。

那是二三年级时候的一个周末,吃过晚饭后,妈妈要去办公室加班,我也跟她一起去了。在妈妈的办公室里上了网,打了一会儿游戏后,便感觉没有什么令人感到兴味盎然的事情可做了,我不由得想回家了。但是我一想到要在回家的路上与妖魔鬼怪作斗争,在我的心里缠绕已久的计划立刻被我粉碎了。我呆呆地望着闪烁着的电脑屏幕,在心里作着斗争。

一个声音说:回去吧!回去吧!另一个声音大声的呐喊:干吗回去?留在这里不好吗?第一个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越发严厉了:回去!这样不但可以完成你想做的事,还可以锻炼你的勇气!另一个声音有些颤抖:别回去这样的吵闹弄得我心烦意乱。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等不及了,先回去吧!我急忙摇摇头,妈妈见状皱起了眉头:不敢吗?那你只有再等一两个小时后同我一起回去了。我一贯很爱面子,自然受不了妈妈的奚落:走走就走!

走出办公楼,风像锋利的刀刃,刺得我的脸直生疼,看着黑黢黢的大路,我又心虚了。我蹑手蹑脚地窜进了黑暗之中,忐忑不安地走着。突然,我的身后闪出一道亮光,射在对面的树上,映出了树上的摇曳的树枝,我以为那是什么妖魔鬼怪,赶紧加快了脚步。可总感觉背后树上的怪物在盯着我,我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的,撒腿就跑,等到证明那个怪物看不见我了,才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我看看周围,一片阴森,不由得想起了同学讲的鬼故事。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野兽般刺耳的嗥叫声,我的腿直发抖,想迈出一步都很艰难。

我缓缓地行走着,来到了一盏路灯下,猛然间看见身后有一个身影在跟着我。我的脑子里顿时闪出了一个念头,难道那个人是在跟踪我?我毫不犹豫地再次钻进了黑暗之中,轻轻地向刚才发现(☆)黑影的方向走了过去,那个人怎么不见了?

我回过头,猛然发现那个人正在我的背后,但仔细一看又不像。我对着他注视良久才认出了他的真面目――我的影子,我又疑神疑鬼了,再说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鬼呢。我安定了怦怦直跳的心,大踏步走上了大路,很快就回到了家。刚进家门,妈妈的电话就到了。听见我的声音,妈妈显然也松了口气:顺利到家了?我还以为我的宝贝儿子被怪物吃了呢!听到这话,我不禁苦笑了一下。

第一次的经历虽然是惊险,是恐惧,但又是磨炼坚强意志的好方法。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因为它培养了我的自主能力,磨砺了我的意志。勇敢地去尝试有意义的第一次吧,它会使你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5

元宵节吃汤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对于我们孩子来说,节日最重要的是“吃”。

每年元宵节奶奶总会给我们做元宵吃,今年也是如此。我对奶奶说:“我可以帮忙。”奶奶同意了。奶奶先把准备好的糯米粉倒在一个大盘里,然后一边加开水一边揉搓糯米粉。“加水要慢慢加,一点点的加,等到糯米粉搓成一团,软硬适中了,就不能加水了。”奶奶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把芝麻和白糖搅拌好了,再把糯米粉搓成一个个小球状,然后把芝麻和白糖的料放入糯米粉内,搓成圆形……

奶奶把水烧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圆溜溜的汤圆儿放进锅里,汤圆立刻沉入锅底。奶奶用汤勺轻轻地搅动,防止汤圆粘在一起,然后盖上玻璃锅盖,很快玻璃就有一层水蒸气。过了几分钟,水又开了,“咕噜咕噜”冒着泡儿,从锅缝中冒出许多水汽,一个个汤圆接二连三地浮上来了。

我好想吃啊,拿了勺子正要去舀。奶奶说“别急,让它再煮熟一点儿。”大约过了5分钟,奶奶用汤勺把那些在水里打的滚的汤圆一个个的舀起来。看着大碗里白白糯糯的汤圆,我垂涎欲滴。这时奶奶才说“可以吃热乎乎的汤圆喽!”我一听马上一阵风似的冲过去拿碗,用汤勺舀了满满一小碗汤圆。

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舀入嘴中,哇!好烫!但是真的好吃!外面的那层薄薄的皮,比软绵绵的棉花糖还软,真是嫩滑柔软,香糯可口。轻轻一咬,你会感觉香喷喷,甜甜的芝麻流入嘴中,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嘴中,真让人回味无穷,一大碗滚烫de汤圆,我五分钟不到就吃完了。

我喜欢汤圆儿,元宵节吃汤圆是愿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吃了汤圆,我希望我的家庭可以甜蜜幸福。

家乡的民风民俗 篇6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