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考作文 > 高考历年作文【优秀3篇】正文

《高考历年作文【优秀3篇】》

时间:

高考作文写作中,审题或者根据试题进行有效命意是写好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一环,可以多参考高考优秀的作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年作文【优秀3篇】,欢迎借鉴。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篇1

每当我们迈入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更能体验李清照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与悲愤。

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读死书,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品其文化内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浅阅读,有的人深阅读,然而不管怎样阅读,我们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五柳先生的阅读方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不求甚解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步调。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地用放任自流的方法去面对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每有会意,便欣然望食”。无论怎样,我们要有用心去面对的信心。

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能体验出五彩的人生,能品味绚丽的生活。许多饱学之士,英雄豪杰都受书的影响,他们有的潇洒大方,有的气宇轩昂,精神饱满,在无数人的脸上,洋溢出的更多是阅读带给他们的自信,国学大师季羡林饱读诗书,成了一代享誉文坛,兼容百家的大师,他用心体验了世界,用心品味了古今,使他成为光耀文坛的一颗巨星。

在当今世界,有很多文坛巨匠和仁人志士,他们用阅读看遍世界,用阅读了解古今。阅读也成了一种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和窗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阅读方式,就像五柳先生不求甚解那样,但无论怎样,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

用心去阅读,博览群书,用心去阅读,潇洒走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验,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在我们的眼中!

用心品味人生,用心体验阅读,我们的人生终将辉煌!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 篇2

我无意间浏览到“清新武夷幔亭宴”。“幔亭宴”是武夷山古远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宴席。相传秦始皇二年中秋,武夷君、皇太姥和魏子骞等武夷十三仙在武夷山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宴乡民,仙凡高聚,幔亭招宴由此而来。

去年12月,武夷山庄给世人展示了“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场“幔亭宴”。武夷山庄挂满红灯笼,山庄门前有6根大大的天香冒着六缕青烟,一对大红腊烛正燃着火焰,烟雾飘绕,充满纯朴武夷风情。宴会厅里,优雅的古乐曲四起;宴会厅正上方悬挂一幅红黑牛头图案字画,另两侧高挂棕衣、红辣椒干,大红绸布;宴会厅内挂满红灯笼。场景气氛浓郁,气派非凡,给人以乡村民俗的感觉。

宾客置身在浓郁民俗风味的宴会厅中,听赏典雅的古乐曲,仿佛人间仙境。宾客首先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晚宴开始前,宾客用香在自己名字下烧洞表示已到,两名主宾点燃宴会的喜烛和香火。随后,两位叔叔抬出一缸米酒,绕厅一圈放下,两名记者分别开坛和打酒,酒香芳香四溢,不喝酒者已经似醉非醉了。司仪致古词,最后一名主宾鸣锣开始正式的晚宴。

幔亭宴不仅有独特的仪式,更能品尝到美味的佳肴。菜肴可分四道。第一道是名为"玉女迎宾"的10个小碟,有用冬笋片拼成玉女峰图案的武夷晨曦冷盘,还有南山寿饼、五香咸笋、青梅珍珠等,都是当地百姓家制小菜,那种纯纯的清清的山野味让宾客仿佛来到山林;第二道为主菜,有翡翠流霞、干鱼宴仙、龙游风舞、忆恋嫦娥等充满武夷乡土气息的12道热菜,暖暖的爽爽的让您有些许温酒的情趣;第三道是点心,有清明果、山粉包、野茶饺等用野菜加工而成的民间小点,宾客看着这各式各样的小点心爱不释手;第四道是水果,果香让您神清气爽。美味让宾客赞不绝口。

幔亭宴真是大武夷具有传奇色彩的神仙宴,不仅能品到美味佳肴,还能一睹武夷山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高考历届满分作文800字 篇3

我手写我心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梁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稳,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句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然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外,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