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精彩13篇正文

《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精彩13篇》

时间: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心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细心的小编sky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3篇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1

翻开于丹的《论语心得》,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序。读完序就大致就了解了本书的大意:拉近圣贤与我们的距离,聆听来自古代的真理。《论语》在我的心目中,一向是神圣的,让人仰视的,而这本书一开始就塑造了一个“大众灰色孔子”,那么对于于丹来说,对于我来说,“灰色论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本书共从七个方面解析了论语,洋洋洒洒,引人入胜,丝毫不令读者觉得枯燥乏味,亦无高高在上之感。书中并没有妄下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带领读者一起去慢慢品味《论语》的魅力。就如路边的一个免费茶摊,人人都可坐在这儿,暂忘一切烦恼与忧愁,从历史悠久的茶的醇厚中感知生命的美好。

我一直在好奇: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都如此肯定、推行《论语》?它和其它教育类书籍有怎样本质的区别呢?于丹的《论语心得》给了我答案。

在书中,孔老夫子再不是一个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影像,而是一个真实、平易近人的老学者。你甚至可以和他坐在一起,轻声探讨“论语之道”。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拜读过《论语》,而他们从同一本《论语》中,悟出了自己的心得。

《论语》为什么会使这么多人从中受益,难道它真的'涵盖了世上所有的真理吗?当然不是。《论语》实不在教给人们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令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修养了身心,洗刷了内在,告诉读者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就如同老师教予我们解题的方法而不是告知答案。这深深扎根在读者心灵中的理性,远比耳边飘过的千百句真理来的深刻。

灰色论语,在亲近;灰色论语,在进心。《论语》,这部孔子的“真理语录”,在于丹的笔下,化作一句句现代语言,一个个贴近现实的小故事,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论语之道”。而今,让我们再次翻开于丹的《论语心得》,随于丹一起走到遥远的春秋末期去,走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去,呼吸那时人们所呼吸的空气,沐浴那时人们所沐浴的精神光芒。

《论语》读后感 篇2

《论语》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向我们传授了古人们的美德;《论语》是浩瀚的宇宙,每一句语录都是一颗星星,璀璨无比;《论语》是一台时光机,把我带到了春秋末期,让我感受到了孔老夫子的贤圣之道……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全班同学都和《论语》成了“好朋友”。

第一位为我们讲解《论语》内容的是小蔡同学,他抛砖引玉,为我们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同学讲得更是精彩:论仁爱篇、论修养篇、论孝友篇……讲得最好的非小于同学莫属了,他声情并茂、引经据典,还巧妙地把我们以前学过的“小人之过也,必文”和“君子之过也,必改”进行了对比讲解,我们听后都觉得对“知错就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我也来模仿一下吧,我把“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改写成了“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小人先言而行后从之”。哈哈,我也变成古人啦!

《论语》这个“大朋友”教会了我什么是“仁德”,怎么去结交正直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怎么做才算是孝敬父母。这一段时间系统地学习《论语》知识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呀!

“半部《论语》治天下”,以后我要继续学习《论语》,让自身的品德变得更加高尚。

论语读后感 篇3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论语》读后感100字。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字》。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4

孔老夫子的《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在流传的2500多年中,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一直以来,我们也认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晦涩深邃。今天,于丹手捧《论语》,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告诉大家《论语》的真谛,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捧一杯绿茶端坐台前,轻轻翻开书页,仿佛感觉孔子已穿越前年的沧桑,静静地坐在我们面前,他是那样的朴素、那样的从容不迫。此时,他不再是我们须仰视才见的圣人,而是一位温和的教者,在跟我们商榷怎样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怎样才能寻找心灵的快乐呢?在我看来,孔老先生已经用最简单的四个字进行了阐述——仁者不忧。

何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要有宽大的胸怀,其实我们想一想,人的一生中,可能面临职业的波折、情感的背叛、亲人的离去、钱财的散失,凡此种种。我们姑且把它当成生命中一寸长的口子,人人都可能遇到。但是相同的客观境遇,在不同人心灵上带来的伤害与反响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豪放的大小伙子。所以,那种不忧不惧的境界是我们心之神往的,只有达到内心的安详、坦然、镇定,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仁者爱人,除了有宽大的胸怀,还毕竟学会宽恕。学生问孔子,说:老师你给我一个字,让我终身行之乎。孔子跟学生讲:“其恕乎。” 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一个字让你一辈子受用,就记住一个宽恕的“恕”字,也就是说,以忠恕之心去看他人。那又何谓宽恕呢?孔子的解释,八个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也就够了,说说就如此简单,却很难做到。

仁者爱人,我们还必须拥有爱的能力。对于我们新世纪的女性来说,爱别人的同时更是要学会爱自己。所以我们在把精力投入到事业和工作的同时,也应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有一个禅理故事说,一头驴子,从小拉磨,日复一日,唯一的动作是兜圈子。一天,它老得拉不动了。主人说:你工作一辈子,现在该退休了。从今天起你每天就躺在这里吃草、睡觉、呼吸新鲜空气。可是,这样的日子驴子活不下去,它每天还是绕着树

兜圈子,依然日复一日。所以说如果我们每天只顾着埋头工作,而忽视了健康、亲人、朋友、理想等等,那我们与这只驴子何异?

仁者爱人,从我们教育的角度出发,更应该要学会怎样爱孩子。曾经有一个女学生送给于丹一幅十字绣,上面绣着一个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下面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举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起初于丹并没看懂这副绣品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意思,后来发现背面竟夹着一张女孩的字条,上面写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所以我想,在孩子的心里,我们老师就是这个可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面对着孩子们的青涩、莽撞、唐突,我们要做到包容他们,用真心爱他们,鼓励他们。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呢?于丹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走进爱的误区。在书里,她告诉我们一个概念:爱,不一定意味着了解。所以说,爱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而这里我们首先面对的应该是自己的心。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惑。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弟兄两人,白天出去远游,晚上回来走在自己家公寓门口,哦,突然想起来,电梯检修,这一天过了12点不再运行。站在这里要爬楼了。那家住在多少层呢?在公寓80层上。那怎么办呀?总要回家呀!好在年轻,怕什么呀,背着双肩背包迈开大步哗哗就往上走。

走个五层六层十层八层,问题都不大。走到20层,实在是太累了。两个人商量说,这样好了,我们把背包先存在这里,等有了电梯再回来取。放下行囊自然又步履轻松了,又往上走。

再走个20层,那就没有背包也举步为艰。心里一急就难免抱怨,互相指责;这个说,你为什么不提醒我早回来?那个说,你为什么不想起今天停电?总而言之都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一路吵吵闹闹相互指责,又走了20层。

走到60层呢,连吵架的劲又没有了,想想反正离得也不远了,就拖着疲惫的步子,缓缓慢慢悠悠逛逛,终于来到80层。

站在80层门口,两个人面面相觑,觉得忘了点什么东西。一想,钥匙忘了。钥匙放哪儿呢?放在20层的背包里?

其实回过头想,这就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我们每一个人少小成长,老师、家长,鼓励我们荒废了多少青涩的愿望,那些勇敢的、荒唐的、充满浪漫迷思的童话般的心愿,

被我们一个一个地扔进行囊,背着他就上路,觉得人生还长,让我们慢慢去实现。

但是走到20岁是什么时候?读完大学,要走向社会去接受规则的制约了。一个新新人类,突然之间要上岗受到考核,才发现自己的少年的憧憬多么不切实际。所以大家会想说,唉把这个心愿存在校园门口吧。有一天终于可以成名立业了,在社会上可以调动资源了,我们再回过头来实现它也不迟。

这样轻装上阵,新新人类去打拼,20岁、30岁,大家没什么可比。其实大家也没什么积累,也停顿不下来。只有到40岁的时候,大家看一看,彼此之间的差别出来了,心里不平衡了……所以人到中年很容易抱怨,这就是所谓借支在斗的时候,心里不平衡嘛。那这种不平衡就会演变成相互攻击,吵吵闹闹。

走到60岁,一看,要退休了,觉得打打太极拳吧,练练剑吧,散散步吧,节奏放缓了。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的遗憾,往往就在于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在你了解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那除了了解自己,我们又了解别人多少呢?譬如说:我们了解过孩子吗?我们了解他们内心渴望拥有的真正的快乐吗?有一个美国的小故事,讲到周末的晚上,一个小男孩让妈妈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妈妈在厨房里准备一顿精美的晚餐,全家人想要过一个很浪漫的周末夜晚。这个时候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这个小男孩一头就冲出去了,然后就在泥水里滚啊、玩啊,全身像小泥猴一样,可孩子还一边啪嗒啪嗒地往高台跳,一边隔着窗子喊,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

妈妈会说什么?反正中国的妈妈十个有八个会揪着耳朵拎回来饱揍一顿,这个晚上谁也别想过好。但这个妈妈就隔着窗子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好啊,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从月球飞行器,迈出左脚踏上月球表面之前,从上面给自己的左脚拍了一张照片,他提了很骄傲的一句话。他说:“这对于我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却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就是这个替人类迈出一大步的宇航员,他回到地面上,所有的媒体冲上去采访,说,此时此刻,你要对大家说什么?他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这是个很温暖的故事。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教育,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多有用的东西,而忽略了这种快乐?我们是不是用一些有用之才的教诲,使得他们的一生变得急功近利?而这到底是不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呢?

还有个小故事很有趣,一对渔村的夫妇,两个人少年结发、恩恩爱爱。这个妻子从结婚那天起,就把这个鱼收拾好,每天把鱼的中段整整齐齐地打理出来,或者红烧、或者清蒸,做得很美味给他丈夫端去,她自己再厨房胡乱吃点鱼头鱼尾就算了。

日子一过几十年。等到儿女长成,老夫妻暮年相对,一辈子没有红过脸。老先生很惆怅地叹了口气。他说:“这一辈子我也没跟你提过什么愿望,我现在再不提我估计就晚了。”他说:“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顿红烧鱼头啊?”这先生说,你看哪,我从小就爱吃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娶了你以后就再没见过鱼头。

太太一听,眼泪就下来了。太太说:“我从做姑娘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鱼肉。我一直认为鱼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我就是因为爱你,我每天都把鱼肉给你吃了,我吃了一辈子我不爱吃的鱼头。但从来没想过你是爱吃鱼头。”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子女,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爱他们,不见得是以他们要的方式。

我们给自己的亲人买过多少他们不喜欢的礼物?那时因为我们喜欢。买得很昂贵,他如果不穿戴的话他怕你不高兴,但他用了他自己真不喜欢,是因为你并不了解他。父母都会爱孩子。我们经常在孩子选择志愿的时候告诉他说:嘿男孩子怎么可以学文科?没有出息!去报建筑系吧,或者学物理吧!言外之意就是说,孩子,一定要听爸爸的话,爸爸告诉你鱼肉是世界上最好的,你怎么能选择鱼头呢?儿子也不好意思说:爸爸,我这辈子就是喜欢鱼头。

所以说,知者不惑,才能做到仁者不忧,这当中又包含了多少的哲理人生呀!大家都希望拥有幸福生活,而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尊重、了解每个人的思想,把微笑给自己,给家人,给朋友,给爱人,给同事,给每个人。因为人生苦短,珍惜拥有。

不管世人对于丹如何评价,我还是感谢于丹,把灰色的孔子链接到多彩的世界来,姹紫嫣红的世界,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感谢于丹,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解读《论语》,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快乐和生命的从容淡定。

《论语》读后感 篇5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的书。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话,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这四个科目里面有十位哲学家。“哲”是指古代有学问的读书人。具体分类为: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学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从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第四等是学生自己发表的言论。孔子有着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道德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三个思想特色。

论语全书共分“学习与人生成长”、“对生活的启示”、“人性到底是什么”、“如何建设和谐的家庭与社会”、“提升心灵,超越自我”五辑,傅先生更是用其独特的西方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清晰理路与独到诠释,不仅使人更易深入体会孔子的思想,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从学习、交友、为人、中庸、风度、生死等方面阐述人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读到开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对老师、长者的一种尊称,让做我老师的我备感荣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学”到底是学什么呢?一般人认为是学习古代的“五经”、“六艺”,但是学“五经”、“六艺”就好像现在的学生在学校上课一样,你看见有几个学生真正高兴的?所以根据孔子整个思想来说,我认为是学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古代,“诗”代表文学——《诗经》;“书”代表历史——《尚书》;“礼”代表社会科学——《礼记》(有很多详细的生活规范);“乐”代表艺术——《乐经》;“易”代表哲学——《易经》。古代的人文学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就在这“五经”里面。“五经”的“经”即永恒的道理,学习五经就是学习永恒的道理,也就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这句话也无不凸显做人处事的道理,尤其是“时”——适当的时机。孔子曾用水来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乐水”,以水为乐,水就是能够顺着地形的各种状况而调整,碰到山它就绕弯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满,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跟“乐”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悦”是内在的一种高兴,“乐”是外在显示出来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乐。 “东海有圣人,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这是跟朱熹同一个时代的宋朝哲学家陆象山说的,所谓的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圣人,心是一样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这应该是阐述了孔子对待交友的一种方式:志同道合绝不是党同伐异,而是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纯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已经学问有成,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声望,但是照样不能为人所理解。谁不理解?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求人不如求己,时机还不成熟,再有学问也不能代表这个时代都要照你的方式来做。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斥的各种尔虞我诈,相互利用,各种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气保持君子风度呢?

《论语》的开篇就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学习,其次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翻阅了《论语300讲》,但是觉得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么“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确实把握其中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 篇6

寒假的时候,陈老师陪着我们一起读了《论语》这本书,它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其中,我最喜欢一节就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它的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今天在这些事情上有没有真的做好。早晨,妈妈让我帮忙给妹妹取一双袜子,我立马就去拿了,妹妹还谢谢了我,我听了以后心里很开心;中午家里来客人了,有一位小朋友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小女孩,我真诚的邀请她和我一起玩我心爱的玩具,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到了晚上,我想想我只完成了每天的常规作业,却没有温习学过的知识,我觉得很惭愧,想想老师那么辛苦的教我们知识,我们却总是一边学一边丢到脑后,从来不知道“温故而知新”,以后我要坚持温习我学过的知识,那样我才会越来越棒!

学会每天反省自己,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的好,就要继续保持,哪些方面没做好,就要不断改进。我希望我读完了《论语》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更加优秀!

《论语》读后感 篇7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多语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光读书不思考,你体会不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读书,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又思考又读书,你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就像我们进食一样,如果只尝它表面的滋味,而不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如果只细细品味,而不尝它表面的滋味,那也不会尝到它的精华。两全其美,那才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反问自己是否有像那种人的行为。有时候,我考试成绩不是非常优秀,但是自我感觉很好,因为还有好多同学的考试成绩比我差。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会让自己退步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出的经典道理,世人都应该遵守。《论语》的内容非常深奥,我一时还理解不过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要慢慢地体会它的精华。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8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 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

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学习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

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们的精神得以饱满,更从容,豁达,乐观的面对生活。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9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10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一个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俩人经常在一起参襌,打坐。有一天俩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说:"我看你像摊牛粪。"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亏。回到家,苏小妹对苏轼说:"参襌的人最讲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其实,我们想想,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人的心态不同。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会因为有成绩差的学生而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遇上这么一个学生,班级因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换一种心态,正是因为她学习有困难,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帮助她,如果每个人都很聪明,还用得上我吗她的进步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乐地生活!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损矣。”——《论语。季氏》

最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的讲评着实让我佩服,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大家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它让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张我们交正直、诚实、知识面广的朋友,而不赞同我们跟那些性情暴躁、优柔寡断、心怀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在自己疑惑时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明辨的能力,是宽容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镜,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当自己因为方向而迷茫时,又可以及时为你指明方向。

《论语》读后感 篇11

我对百家讲坛曾经一度痴迷,总觉得看此节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样炒得火热的时候,我心里的火热倒是一下子凉了,总觉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样缺乏积淀。

《于丹<论语>心得》用BT下载在电脑上,常常拿来欣赏品位女性厚实而充满自信的演讲,只有对自己绝对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铿锵有力地讲述国学的经典,也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可能练就如此流畅明晰的口才,只有达到这种社会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国人民谈论关于“淡定”的话题。

同样的一部着作,每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不同,解读自然也不同,也许,同样是《论语》,愤世嫉俗的人读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读出了从容淡定,甘于平庸的人读出了奋发进取,缺乏谋略的人读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许是过于自信和自我的表现让我并不欣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不多的文字却用了过于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并不特别和独到的思想只因为“在圣贤的光芒下”而显得分外华丽试想,如果将书中所阐释的这些观点和故事联系在《读者》或者某些有关心灵鸡汤的图书,也是完全没有什么不妥的;过于频繁的签名售书也让我感觉到过于急功近利的商业气息。“在圣贤的光芒下”这样的语调让我从灵魂里感到自己的卑贱,用圣贤的思想启迪心灵是有可能的,但只有当自己的心灵能够释放光芒的时候,可能才能快乐,在圣贤的光芒下,便永远无法自己取暖。

喜欢书中引用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于那些已经绚烂之极的人们。当那些曾经为了功和利追随不懈,而如今却发现金钱,权力,美女都不能填补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让自己快乐的人,当他们有了房、换了车、有了稳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发激情的红颜知己的时候,再告诉他们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禄,不要奢求太多,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高的境界。对于挣扎在生命的最现实状态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没有感受到心灵绚烂之极的巅顶,又怎么能真正的归于平淡呢?

这本书谈的是关于心态的话题,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诸如淡定、平静、坦然之类。反复提及的观点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她说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被人左右的,当一个生活在总被人随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的时候,这可能会快乐吗?适应和面对社会是必须的,不适应社会的内心必然是不快乐的,但是,苛责内心决不是适应的方式。心理学讲拥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所强调的是我们要能够从各种不同生存状态中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能够让我有足够的生存勇气和快乐体验的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于丹《论语》心得更明显地阐述恕与忍的调节心理的方式,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漠视生存环境中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有谁能做到吗?对周遭灰色环境的漠视难道不是一种颓废的表现吗?

换句话说,如果照书中所说的那样,快乐只决定于人对世界的认识态度,是不是过于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读中国哲学或者说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词,如果我可以解读“中庸”之美,那么应该是一种和谐,一种融合,如果用新名词来解释应该是一种“共赢”,人与社会的共赢,人与自然互惠互利。在这本书中,我却感到作者过分强调了内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所呈现出来的做社会中的人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状态是两种我们都需要体验和感悟的。

论语心得读后感大全 篇12

说到对《论语》的了解,只有在中学学习《论语》六则的时候有些初步的认识,真正对《论语》感兴趣,那是女儿参加孔庙读经班以后,为了鼓励孩子学习,我也专门借了有关《论语》的书来看,不读不知道,一度停不了。真的感觉到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像“父母在,不远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朽木不可雕也”这些人们常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话,以前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读了《论语》这部书,我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还有他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为历代君王所推崇。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东西,肯定有它的可取之处。

孔子讲究孝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等都能体现孔子的孝道思想。现在看来,身为人子,就应该对父母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世人也有不赡养父母、_老人的行为出现,这就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已沦丧,就更谈不上孝道了,只能作为反面教材,受到人们的谴责。

在治学方面,孔子谈的就更多了。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回忆起来依旧朗朗上口的名句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周围的人吧,就有篮球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精通数理化,有的又满脑子诗词歌赋;还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它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也可见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为我们今天如何求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

《论语》读后感 篇13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子贡称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写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本次阅读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

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