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造句 > 中流砥柱的意思和造句5篇正文

《中流砥柱的意思和造句5篇》

时间:

中流砥柱,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ng liú dǐ zhù,意思是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本页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中流砥柱的意思和造句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流砥柱造句: 篇1

1) 福斯特先生是他的政党的中流砥柱。

2) 前所未有的,新兴经济被看做是振兴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然而,他们能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3) 过去制造业曾是支撑工人阶级的中流砥柱,而现在却逐渐衰退,这样就有一些年轻人无所事事。

4)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5) 作为后卫线的中流砥柱,王霄的复出对球队的帮助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6) 对尤克斯的打击也使得一个经济的中流砥柱,从一个效率很高的私人企业落入不透明的国有控制之下。

7) 福州人民纷纷称赞人民子弟兵,不愧是中流砥柱。

8) 姚明是中国男篮的中流砥柱,每场比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9) 谢里夫派成为强力支持恢复司法制度的中流砥柱。

10) 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11) 数风流人物,九十载英雄无数;看万里江山,革命人中流砥柱。为华夏复兴,披荆斩棘无怨悔;树炎黄形象,卧薪尝胆不惧累。祝福党,祝福祖国。

12) 那五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是这个小厂的中流砥柱。

13)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安定团结的中流砥柱。

14) 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15) 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6) 他在这次足球比赛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17)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18) 一个好的人才结构,应由“老马识途”的“老”“中流砥柱”的“中”和“初生牛犊”的“青”三部分组成,唯有如此,才能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19)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20) 而在这些中流砥柱的背后傲然屹立着我们的总公司,它犹如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我们驶向光明的未来,让我们永远喷射着璀璨的光芒。

21) 正因为沧海横流,才需要中流砥柱,我们应该立志做个强者。

22) 在面临诱惑的漩涡时,自制力就是你的中流砥柱。

23) 共产党是改革开放事业的中流砥柱。

24) 摘要农村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其队的素质如何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25) 中国汽车业是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起重要作用。

26) 侯教授是港大内地校友联谊社的中流砥柱,担任理事长一职超过十年,一直致力加强母校与内地校友的联系,及积极推动母校与内地的交流。

27) 风雨九十载,中流砥柱;拼搏九十载,辉煌无数;进取九十载,世界立足。率领华夏复兴,和平发展瞩目。歌舞盛世祝福,未来更加幸福。

28) 教师和校长是教育制度的中流砥柱,他们对教学技巧的掌握,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热情,都是确保这个制度成功的要素。

29)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中流砥柱成语的解释 篇2

也说砥柱中流。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河流中间。砥柱:三门峡东的一个石岛,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中。

中流砥柱的意思: 篇3

【成语】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反义词】随波逐流

【易错】:中流抵柱

【同韵词】燕巢于幕、众心归附、风餐露宿、怨声载路、一表人物、半瓶醋、推诚接物、生财之路、解黏去缚、兰熏桂馥

中流砥柱成语的造句 篇4

1、正因为沧海横流,才需要中流砥柱,我们应该立志做个强者。

2、我们是中流砥柱,他们是随风而起的浪花上的泡沫。

3、从历史上可以得知,每当世局不安的时候,知识分子总是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

4、那五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是这个小厂的中流砥柱。

5、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6、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流砥柱成语的典故 篇5

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中流砥柱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

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在江心,高有百尺左右。能够起中流砥柱之作用,挽狂澜于将倒之时,唯有这块巨石可以当之无愧。明朝的参议蔡潮在这块巨石上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跨鳌”亭,并在上面题了“砥柱中流”四个字。

铜岩跨鳌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康熙四十九年,郡伯苏稷新建上下两亭,易名小金山,并在崖间题有“双亭荡云海,一柱砥风涛”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