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谚语 > 关于气候的谚语【优秀9篇】正文

《关于气候的谚语【优秀9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谚语吧,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的艺术语句。都有哪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谚语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9篇关于气候的谚语,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气候谚语 篇1

关键词:哈萨克族;谚语;意象;积极心理治疗功用

中图分类号:I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22-02 收稿日期:2016-07-26

课题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哈萨克语、汉语谚语意象比较研究”(XYZY2014KYB008);“《诗经》参照视野下的哈萨克族婚恋歌文化个性研究”(XYZY2016KYB003)成果。

作者简介:宋彩凤(1975―),女,山东青岛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民族运用谚语这一语言精华塑造民族性格。谚语的治疗作用往往是在谚语的运用中完成的,运用者利用民族心理中对文化和传统的继承,以典型意象作为载体,增加了谚语的积极治疗作用,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

一、马意象在哈萨克族谚语中的运用

谚语的积极心理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们通常指向一种被人们认为积极有效的价值标准,人们认为它们能够纠正个体对这一指导原则的偏离。这在教育和劝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规诫谚语中体现得最明显。为了使谚语达到更好的教育、警戒目的,哈萨克族谚语经常用马作为意象。马是哈萨克民族的“翅膀”,是哈萨克族最熟悉和喜欢的动物,它对故乡、对主人忠诚、勇敢,在哈萨克民族文化中是包含着能激励人生的丰富内容的精神形象,是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与汉民族文学上更多地将“骐骥――士不遇”联系在一起完全不同,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马形象正是和英雄、勇士联系在一起,和忠贞联系在一起。马意象在谚语中所传达出来的传统,也很好地继承了哈萨克民族自身文化的精髓。

哈萨克谚语说:“一句格言抵得上一只单峰驼的价值,一项忠告抵得上一匹好马的价值。”谚语很多时候像是给人们的忠告、提醒、劝诫、安慰、教育,发挥着自身的积极治疗功能。其中,马意象有时候充当着劝慰人们正确面对人生困境的角色:

高头大马有时肥,有时瘦;大丈夫在世有时穷,有时富有。

面对人生困境时,谚语成为治疗工具,将高头大马与大丈夫对举,马形象中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内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怒气像野马难以驯服,理智却尾后缓缓移步。

手是头的奴隶,脚是头的马匹。

马意象又成为一位哲学家,抚慰怒气冲天的人,引导善于思考的人。有时候又充当着某方面例子来表达对某类人的嘲讽,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嗅到料袋底子,马不知饱。

这句谚语刻画了马吃料的习性,还用来揶揄贪嘴的人不吃光盘碗里的食物不知饱之相。哈萨克族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骑马是牧区人民从小养成的习惯,正因为日日相处,天天使用,哈萨克族对马的观察非常仔细,也善于在谚语中表达各式各样的态度和思想感情。

舍不得给马喂料的,迟早得步行;舍不得大方待客的,迟早会挨饿。

以马与人对举,教育人应热情待客。

再说那马日行千里,身上没膘,没人骑它;再说那人学问多,不知羞耻,人民不爱他。

说假话的人,骑的是四蹄不沾地的飞马,说真话的人,骑的是半天挪不动一步的灰马。

都以马意象强调好客、正直。谚语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思想性和哲理性,马意象正是三者的结合,它来自哈萨克族对马的习性的了解、对马的品格的喜爱,谚语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达成了更加深刻的积极心理治疗目的。

二、英雄意象在哈萨克族谚语中的运用

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英雄意象也是非常典型的载体,它承载着哈萨克民族文化中的勇敢、勤奋、忠诚、可靠等现实常模。萧兵先生在《中国文化精英》中认为:“英雄的一生必然是苦难的一生。他时刻生活在紧张奋斗和种种严酷的考验中……英雄的命运必然是:痛苦、折磨、危险、烧炼、战斗、奉献和牺牲。但是他不但安之若素,而且甘之如饴,流汗流血,而不流眼泪,带着伤口和欢笑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直到奉献出生命。”这些对史诗中英雄的描述显示了民族对英雄的认识。谚语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在运用英雄意象的时候着重刻画主要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达到积极心理治疗的目的。英雄最大的特征就是勇敢:

英雄看到的是生,懦夫看到的是死。

学者为人民打开眼界,英雄为人民献出生命。

对死亡毫不畏惧,这是游牧民族必须培养的积极心理,生存环境严峻,布满了死亡的可能性,只有不怕死亡,猛打猛拼,才能减少死亡,扩大生存空间。

谚语还以精练的语言展示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勤奋、忠诚、可靠:

劳动使人成为英雄,不劳动使人成为可怜虫。

英雄的荣誉就是人民的荣誉,鱼的名气就是湖的名气。

英雄的财富是群众,英雄的荣誉在群众中间。

英雄之所以得到人们的敬爱,主要是因为他们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都是为人民争取利益,保护人民的幸福,英雄来自人民,也忠于人民。

与英雄意象相似的是好汉意象。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英雄与好汉是有区别的,英雄更强调的是超众的勇敢、忠诚和奉献,好汉则更强调勤劳、荣誉、诚实的品格。如:

大地有了庄稼,才显得可爱;好汉辛勤劳动,才显得健美。

这则谚语强调的是勤劳能干的才能称之为好汉。

好汉肚里,存得住比金子重的秘密;淑女肚里,孕育着金头的儿子。

这块地比那块地差在哪儿,既然它长庄稼又育花朵?这位好汉比那位好汉差在哪儿,既然他言必行,行必果?

这两则强调的是诚实、守信的可以称之为好汉。还有正直、爱人民被看作好汉的特征:

好汉不侵吞你的报酬,土地有人不会使你徒劳。

同样,也强调好汉来自人民,顾惜自己的荣誉:

巴依夸他的牲畜,好汉顾他的名誉。

英雄和好汉意象承载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游牧民族对抗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们继承了人类积极进取的心理禀赋,激励着哈萨克族不断正视困难。

谚语中塑造的意象来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塑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哈萨克民族用意象这种符号象征体系,成功地传递着哈萨克族文化的信息。哈萨克族对谚语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即使在一些调研论文中,都不断引用谚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表明谚语在平常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德)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正向的理论与实践。李培忠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气候谚语 篇2

母行千里而不愁,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 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谚语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 谚语

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 —— 谚语

入田观察,从小看大。 —— 谚语

言教不如身教。 —— 谚语

娇生惯养,没有好儿郎。 —— 谚语

月里婴儿娘引坏。 —— 谚语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 谚语

树杈不修要长歪,子女不教难成材。 —— 谚语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 谚语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 谚语

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 谚语

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 谚语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维吾尔族) —— 谚语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 谚语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 —— 谚语

得过且过成大祸。 —— 谚语

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 谚语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 谚语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打铁不惜炭,养儿不惜饭。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十个叔叔抵不上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上一件袄子

气候谚语 篇3

浅论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钱时马

(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  宣城   242000)

摘  要:民间谚语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即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关键词:民间谚语;艺术特征;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文学形式,是经过高度提炼而成的艺术品,是人民群众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 深刻认识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经验的宝库。在日常生活中,它常被人们 广泛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之所以倍受人民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

一、精炼性

所谓精炼性,具体而言,就是形式精短,言简意赅。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例如,在安徽宣城一 带流传的谚语“农村不作颠,街上不冒烟”就简练而深刻。尽管只有区区十个字,但它所包含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形象地表现了城乡之间紧密 的经济联系,说明城市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广大农民。只有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城市里商人才能生意兴隆。这条谚语对企业、对商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必定大有 作为,商机无限。流传于甘肃一带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只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西北地区气候一日多变的特点。再如“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这条谚语仅有八个字,就把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得十分深刻。“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两条谚语都只用八个字告诉人们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民间谚语的这种精炼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深刻的分析力、高度的概括力以及运用语言的才能。因此,可以说,谚语是最天才的炼句。              正因为谚语精短,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所以谚语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二、形象性

谚语既是精炼的哲理诗,又是充满艺术形象的警句诗。谚语在长期流传中,经过群众加工、打磨 ,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用四种颜色这些视觉形象描写出草木由盛至 衰,黑夜白昼的交替,从而把时光飞逝的道理讲得十分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也是富于形象性的谚语,它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双脚跳”一旦情绪激动,就会暴跳如雷,但这种人往往把心放在表面上,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没有多少城府,人们往往愿跟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而“咪咪笑”这种人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阴险狡猾,颇有心计。因此,人们不愿与“咪咪笑”这类人交朋友。

谚语的形象性还体现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比如“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是暗喻,把栽树比作修水库,形象地描写出植树 造林对于调节气候、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又如“适时除稗草,秧如快马跑”,是明喻,用快马的疾驰来 描写秧苗生长之快,夸张地突出除稗草的重要。又如“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对比中含明喻,告诫人们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做事情都应节俭,不能浪费。再如“树老根多,人老识多”,起兴中有比喻,是说老人见多识广,如同老树自然根多一样,这条谚语旨在劝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向阅历丰富的老人学习。

正是因为谚语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所以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

三、音乐性

一般说来,民间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押韵顺口,音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谚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整齐排列的双句。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谚语在韵脚上也十分和谐,节奏也匀称。

谚语用韵形式多样。有的以相同字尾构成声韵,如“人比人,气死人”、“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错过”、“人多讲出理来,稻多舂出米来”;有的字尾不同但韵脚相同,如“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有的交叉押头尾韵(头韵多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也有头腰尾都押韵的,如“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腰韵有时也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有的谚语虽不押韵,但平仄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味,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上句四字平平仄仄,下句四字仄仄平平。

谚语富于音乐性,使得它 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在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总之, 正因为谚语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它不仅倍受普通百姓喜爱,也受文人墨客欢迎,表现在创作中吸收民间谚语,借以丰富作品语言。民间谚语就这样在百口交诵、广泛流传中不断被加工润色,成为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参考文献:                            .

[1]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关于气候的谚语 篇4

1、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2、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5、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6、云绞云,雨淋淋。

7、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8、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9、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0、星星明,来日晴。

11、扑地烟,雨连天。

12、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13、星星稀,好天气。

14、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5、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7、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18、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19、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20、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21、泥鳅静,天气晴。

22、燕子低飞要落雨。

23、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24、泥鳅跳,雨来到。

25、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6、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27、鸡进笼晚兆阴雨。

28、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9、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30、咸物返潮天将雨。

31、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32、青蛙叫,大雨到。

33、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34、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5、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十雾九晴。

36、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37、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38、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39、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40、星星密,雨滴滴。

41、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42、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43、柱石脚下潮有雨。

44、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45、云下山,地不干。

46、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47、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48、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夜星繁,大晴天。

49、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50、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气候谚语 篇5

英语谚语一般都比较生动形象,有丰富的寓意,语言特征比较富有哲理,能够充分体现英美的文化特点。谚语是种民间语言,语论文联盟言活泼简洁,具有深刻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合理运用谚语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但一定要注意英语作品殊语句谚语的书面意思和实际表达意思的巨大差异,在翻译的时候要特殊对待。

1、英语谚语的特点表现

首先是词汇简洁,句式规整,比如说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其次是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比如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再次是比喻形象,含义深远,比如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对英美文学作品殊语句言语的误解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特殊语句谚语出现的时候,经常会翻译失误,比如莎士比亚的剧本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有这样一句谚语“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对于这句话,梁实秋翻译为:“聪明的父亲才能认识他自己的儿子呢。”朱生豪翻译成:“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知道他自己的儿子。”《袖珍英语谚语词典》译为:“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贤父知其子或者知子莫如父。”《英语知识》中《关于父亲的名言》把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译为:“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等很多版本的翻译,但却没有一句是完全译出了原著的表达意思。《翻译的技巧》将这句话译成:“任何聪明的父亲都不见得完全知道自己的儿子。”《英文疑难详解》翻译为:“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也不见得知道自己的儿子。”《英语惯用法大词典》解译成:“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也不见得都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正确的翻译。

3、正确理解和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殊语句谚语

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翻译,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原文的表达意思,就不能正确的翻译出来。在英美文学作品殊语句的英语谚语与普通的陈述表达语句是完全不同的,它没有表达强调的意思,是需要反译的特别语句。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在主句中加入表达强调语气的词语,包括“再”或者“即使是”等。另外将原文的肯定与否定分别反译过来,比如说it is a dirty (foolish) bird that fouls (soils) its own nest. 再脏(傻)的鸟也不会将自己的窝弄脏。也就四,鸟不脏巢,人不毁家;it is a good workman that never blunder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两句谚语的翻译就遵从了上面的方法,这就是对特殊语句谚语的特殊翻译方式。

4、英美特殊语句谚语的翻译方法

因为谚语是表达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的精华浓缩,即使是一样的谚语,但是因为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在表达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这样一来,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谚语翻译中,要灵活进行,经过总结,一般的谚语翻译有几下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其特点灵活应用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第一,同义谚语借用。英语谚语和汉语一样存在很多修辞手法,和对仗排比的运用上都几乎相同,表达的意思也一致,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同一谚语翻译的方法对作品中的谚语进行翻译,以使其符合原文表达思想,例如like begets like可以译成“龙生龙,凤生凤”。

第二,直译谚语。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保留谚语的原有语言的形式,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以及原句内容,思想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尽量体现原文的表达内容。例如英语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翻译成“禁果分外甜”。

第三,意译谚语。对于不能直译的谚语,其本身几乎不存在比喻修饰,一般其隐含的意思都不能直接解读出来,深入剖析,可以解读出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依据原文形式对其翻译了。主要是在翻译谚语的时候重点把握其内容和寓意,使其表达符合全文的发展。例如when greek

转贴于论文联盟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应该译成“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第四,结合使论文联盟用。因为英美和中国的文化存在差异,其语言表达和习惯都有一定差距,在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方法翻译文学作品中的谚语时,可以使用直译和意译两者结合的方式对其翻译,直译可以将原文形象生动的意思保留下来,意译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5、英语谚语翻译时要注意的内容

首先要注意民族特点,要在翻译的时候保留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俗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能用自己国家的民族特征对英语谚语进行理解,所以不能使用中国地名和人名的汉语翻译英文的谚语。

其次要注意口语化,一般谚语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在翻译的时候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例如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书面化的翻译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的翻译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再次要强调艺术化,一方面要简洁用词,另外一点要对仗工整,尽可能保证译文能够韵律和谐,语感押韵,容易理解。比如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译成“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

气候谚语 篇6

1、石柱出汗,大雨滚滚。

2、十雾九晴天。

3、早雾晴,晚雾阴。

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5、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6、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8、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9、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10、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11、头发响,风一场。

12、风吵有雨。

13、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14、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15、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6、白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17、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8、朝霞雨,晚霞晴。

19、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20、鸡早(进笼)睛,鸭早(进笼)雨。

21、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22、星光含水 雨将临

2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24、大棘开花好种棉,小棘开花好莳田。

2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26、老鼠做窝,寒流将到。

27、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28、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29、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30、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31、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32、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33、笋壳包蚤(跳蚤)来,芒花扫蚤去。

3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35、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

36、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37、热头(太阳)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38、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39、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40、天上云交云,地下雨淋淋。气象气候

4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42、南闪(电)三日,北闪对时。

43、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

44、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45、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46、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47、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48、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49、乌云在东,有雨也唔凶。

50、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51、好中秋,好晚稻。

52、对时雨 连几天

53、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54、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55、云绞云,雨淋淋。

56、蚂蚁搬家,长虫(蛇)穿道,大雨滂沱。

57、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58、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9、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60、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61、白蚁绕灯飞,天将发(降)大雨。

62、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63、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64、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65、热(日指太阳)朗昼,两头溜。

66、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67、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68、热头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69、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气候谚语 篇7

《九九歌》之一

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三九尖嘴九,滴水变成冻琉琉;最冷是四九,冰上行人结队走;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六九解冻九,渐渐舒开两只手;屈指数七九,脱下棉衣把路走;时节交八九,家家户户犁耙修;张口说九九,牛鞭遍野响不休;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九九歌》之二

扳指数九冷风来,毛衣外套滑雪衫;二九天气变了脸,大衣毛帽不支(顶)寒;三九四九冰封河,火炉旁边读报刊;五九禽畜圈里看,牛生新犊鸡下蛋;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八九吹面风不寒,收拾农具忙生产;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民谚有如下特点: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两首农谚每首只有短短九句或七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九歌》的命名,反映了沭阳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九”为大,认为“九”是最吉利的数字,如“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等。名为《九九歌》,第一首歌正好九句,暗合“九”意。由于五六七九天气的变化不太大,所以第二首便合三为一: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读起来更加简洁易懂。

另外,从一些语句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我们知道,“红色”是喜庆的象征,“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红绿相配不仅符合大自然的配色规律,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充满智慧的沭阳人民也许早已发现了这一规律,沭阳的俗语中便有“红配绿,看不足(看不厌)”的说法。所以第二首谚语便有“红红绿绿新春衫”之说。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

两首农谚中使用了许多方言俗语,当地人读起来倍感亲切自然,充分表现了地方语言特有的淳朴和深刻,即便是外地人也能从中品味到其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如“尖嘴九、交、冻琉琉”等词。“尖嘴”在沭阳方言中意为“厉害、刻薄”,如,“这个人尖嘴毛唇的”,在这里充分表现出天气的干冷无情;“交”在沭阳方言中为“到”意,如“他交新年十八岁了”。“冻琉琉”指冬天雨雪天在屋檐下结挂成的冰柱,在本地还常用来指透明的物体,如称玻璃球为“琉琉球”。

还有一些表现物象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出数九天不同时节人和物的不同表现。有的再现了数九寒冬冰天雪地的酷冷,如:滴水变成冻琉琉。有的写出了寒冬中人们行动的艰难,如:冰上行人结队走。有的写出了春回大地,人间焕发出的新春喜庆气息,如:沿着河岸插杨柳、冬去春来花草稠、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在言语表达中,两首农谚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感情朴素、纯真、活泼的特点。如有一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二九天气变了脸。写出了二九天气的寒冷无情,变化无常,时而寒风凛冽、寸步难行,时而北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也能从中想像出人们在风中缩头拢袖的情景,形象生动,表意深刻。

三、真实独特的感受

这两首农谚,把人们在不同时节通过各种感官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描述得淋漓尽致。如通过视觉来写时令景物的变化,如:冬去春来花草稠、韭黄青菜绿茵茵、红红绿绿新春衫、数九尽了草木青;通过触觉来写人对冬季来临的无奈和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扳指数九冷风来、满天寒气冷飕飕、渐渐舒开两只手、八九吹面风不寒;从听觉上来写入冬后寒流南下,北风呼啸的独特感受: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还有写了春回大地,牛鞭不绝于耳的声响:牛鞭遍野响不休。

这两首谚语,还形象巧妙地通过入冬以后人们随时令而变的所有穿着打扮来表现对冬天的切肤之“感”,如:毛衣外套滑雪衫、大衣毛帽不支寒、脱下棉衣把路走、红红绿绿新春衫。

四、鲜明的时代特征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两首农谚虽同出一地,形式上如出一辙,但内容却有所不同,从中可以透现出民歌的人民性和时代性特点。

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一直是华夏儿女生存发展的根本。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勤劳的农民,最紧要的应该是适时而耕、及时劳作。农事大于一切,所以要“家家户户犁耙修、收拾农具忙生产、牛鞭遍野响不休”。当然也充分反映了过去人们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仍然要依靠笨拙的木制农具和工作效率极低的耕牛。而在第二首中,却出现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的时髦名词:毛衣外套滑雪衫、火炉旁边读报刊。这些名词的出现,充分地表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前后比照真可谓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

五、科学准确的结论

这两首农谚还形象地揭示了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时节气候的关系,与现代科学家竺可桢的物候学理论研究成果竟不谋而合,如: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农谚中“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之说,这里的“回阳”是有科学依据的。地理学、天文学研究表明,从冬至日也就是开始数九之日始,太阳已从南回归线渐渐向赤道转移。到了五九时节,天气明显变暖,太阳也离人越来越近了,当地的农民的“回阳”之说正与此不谋而合。

关于气候的谚语 篇8

1、好天暴风不外日,雨天暴风时间长。

2、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3、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鸟去舟上落,雨天要经由。

5、天气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6、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7、不怕阴雨天色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8、雷公岩岩鸣,大雨毛快到。

9、春起春风雨绵绵,夏起春风并中断泉;秋起春风不相及,冬起春风雪边天。

10、熏风怕日落,冬风怕天明。

11、急风行雨暴。

12、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13、熏风多雾露,冬风多冷霜。

14、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15、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16、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17、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8、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19、久雨闻鸟叫,不久即放晴。

20、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21、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2、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23、头发响,风一场。

24、东虹日头西虹雨。

25、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26、熏风腰中硬,冬风头上尖。

27、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28、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29、早刮春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30、东闪空,西闪雨,

31、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32、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33、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34、熏风刮到底,冬风来还礼。

35、熏风不外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3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7、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38、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39、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遥。

40、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41、昼雾阴,夜雾晴。

42、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43、东虹日头,西虹雨。

44、蜘蛛结网天转晴。

45、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46、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47、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48、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49、周围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50、蒲月熏风下大雨,六月熏风井底干。

51、熏风吹到底,冬风来还礼。

52、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5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54、半夜春风起,明日好天色。

55、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56、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57、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遥。

58、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59、云低要雨,云高放晴。

60、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61、熏风转春风,三天不落空。

62、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63、小暑暖得透,大暑凉溲溲。

64、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65、一日到暗,雨不中断线,大雨明日见。

66、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舟。

67、蚊子聚堂中,明天将来雨盈盈。

68、云下山,地不干。

69、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70、清明暖得早,早稻一定好。

71、风乱转,不用算。

72、一朝蒙雾,三朝雪。

73、熏风怕水溺,冬风怕日辣。

74、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75、星星水汪汪,下雨有但愿。

76、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77、早望东南,晚望西北。

78、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79、水缸出汗蛤蟆鸣,不久将有大雨到。

80、喜鹊枝头鸣,出门晴天报。

81、棉花云,雨快淋。

82、天上拉海纤,下雨不外三。

83、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84、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85、寒得早,热得早。

86、早上朵朵云,下战书晒死人。

87、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88、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89、雷声像拉磨,暴风夹冰雹。

90、清早宝塔云,下战书雨倾盆。

91、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9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93、蚂蚁垒窝要下雨。

94、雨后西熏风,三天不落空。

95、常刮西冬风,近日天色晴。

9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97、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98、雨后刮春风,未来雨不停。

99、夜星繁,大晴天。

100、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10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102、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103、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0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0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06、瓦块云,晒死人。

107、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鸣,大雨就要到。

108、四季春风下,只怕春风刮不大。

109、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11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11、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112、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113、春风湿,西风十,冬风冷,熏风热。

114、大雾不外三,过三阴雨天。

115、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116、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117、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118、泥鳅跳,风雨到。

119、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120、迟早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12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22、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归笼喜鹊鸣,大雨不久就来到。

123、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124、熏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125、谷雨不雨,交归田主。

126、风静天暖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127、黑黄云滚翻,冰雹在面前。

128、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129、暴暖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130、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131、河里鱼打花,每天有雨下。

132、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133、春雷旬日阴,春雷旬日冷。

134、露水闪,明天将来晴。

135、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136、春风急,雨打壁。

137、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138、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139、早晨地罩雾,绝管晒稻谷。

140、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41、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142、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143、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144、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145、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146、大水无雷,浸崩屋。

147、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48、春风不外晌,过晌翁翁响。

149、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50、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入笼天必雨。

151、雨后春风大,明天将来雨还下。

152、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153、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154、空山归声响,天色晴又朗。

155、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156、开门风,闭门雨。

157、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158、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159、春风下雨春风晴,再刮春风就不灵。

160、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161、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62、十雾九晴。

163、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16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关于气候的谚语 篇9

1、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2、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3、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5、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6、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7、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8、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9、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10、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11、急风行雨暴。

12、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13、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14、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15、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16、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17、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8、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19、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20、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21、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2、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23、头发响,风一场。

24、东虹日头西虹雨。

25、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26、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27、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28、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2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30、东闪空,西闪雨,

31、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32、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33、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34、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35、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3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7、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38、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39、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40、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41、昼雾阴,夜雾晴。

42、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43、东虹日头,西虹雨。

44、蜘蛛结网天放晴。

45、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46、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47、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48、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49、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50、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51、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52、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5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54、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55、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56、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57、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58、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59、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60、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61、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62、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63、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64、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65、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66、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67、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68、云下山,地不干。

69、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70、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71、风乱转,不用算。

72、一朝蒙雾,三朝雪。

73、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74、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75、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76、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77、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78、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79、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80、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81、棉花云,雨快淋。

82、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83、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84、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85、冷得早,暖得早。

86、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87、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88、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89、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90、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91、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9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93、蚂蚁垒窝要下雨。

94、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95、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9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97、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98、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99、夜星繁,大晴天。

100、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10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102、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103、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0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0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06、瓦块云,晒死人。

107、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108、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109、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11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11、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112、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113、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14、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115、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116、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117、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118、泥鳅跳,风雨到。

119、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120、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12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22、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123、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124、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125、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126、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127、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128、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129、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130、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131、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32、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133、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134、露水闪,来日晴。

135、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136、东风急,雨打壁。

137、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138、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139、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140、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41、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142、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143、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144、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145、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146、大水无雷,浸崩屋。

147、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48、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149、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50、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151、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152、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153、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154、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155、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156、开门风,闭门雨。

157、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158、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159、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160、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161、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62、十雾九晴。

163、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16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