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四字成语及解释简短优秀10篇正文

《四字成语及解释简短优秀10篇》

时间: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如何更好理解成语意思?本文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四字成语及解释简短优秀10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字成语大全 篇1

义的基本解释

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情谊:~气。恩~。~重如山。

4、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指认为亲属的:~父。

6、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义字相关成语有:

本位主义 仁义君子 重义轻生 义重恩深 急公好义 弃义倍信 杀身成义 义愤填胸 辜恩背义 贪利忘义 捐身徇义 义不反顾 负德背义 思断义绝 重义轻财 仁浆义粟 薄情无义 从容就义 忘恩背义 背恩忘义 遵道秉义 义正辞约 仁义之兵 见利思义 天经地义 仗节死义 负恩忘义 精义入神 晓以大义 无情无义 干名犯义 大义灭亲 成仁取义

带有义字成语解释

1) 重义轻财: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2) 重义轻生: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3) 弃义倍信: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4)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5)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6) 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7) 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8) 见义当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同“见义必为”。

9) 见义敢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10) 精义入神: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11)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12) 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13)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14)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15) 负义忘恩: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16) 背义负恩: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17)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8) 背义忘恩: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19)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20) 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21) 道同义合:犹言道合志同。

22) 恩深义重: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23) 恩断义绝: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24) 思断义绝: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25) 情深义重: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义字有关成语意思

1)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2) 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3) 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4)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5)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6) 义形于色: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7) 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8)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9) 见义必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10) 气义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11) 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12) 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13)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14) 瘠义肥辞: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15) 以义割恩: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16) 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17) 仗义执言: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18) 仁浆义粟: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19) 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20) 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21) 侠肝义胆: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22)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23) 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24) 忠驱义感: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25)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字开头成语意思 篇2

1)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2)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3)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4) 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5)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7) 四肢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8) 四亭八当: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9) 四冲六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10) 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11) 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12) 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13) 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14) 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15) 四海鼎沸: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16) 四海九州:指全中国。

17) 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18) 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19) 四海昇平:指天下太平。

20) 四海他人:指没有亲戚关系。

21) 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22) 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23) 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24) 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25) 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26) 四荒八极: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27) 四郊多垒: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28) 四角俱全:比喻完美无缺。

29) 四脚朝天: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30) 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31) 四停八当: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32) 四面受敌: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33) 四面出击: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34)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35) 四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36) 四冲八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37) 四清六活:形容机灵干练。

38) 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39) 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40) 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41) 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42)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43) 四体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44) 四体不勤: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45) 四肢百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46) 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47) 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48) 四姻九戚:比喻亲戚极多。

49) 四战之地: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50) 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看了四开头成语的人还看:

常用成语 篇3

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完备。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

戒骄戒躁——要避免和戒除骄傲自满及浮躁的思想作风

设身处地——设:设想。身:自身。设想自身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闻一知十——指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形容非常聪明,善于类推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过犹不及——过:过分。不及:不够。事情做的过了头就像做的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破釜沉舟——形容不顾一切,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危言危行——只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梦想。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

字的成语 篇4

赤心报国

【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汉典 —

【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以身殉国

【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汉 典 —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示例】: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上。 ◎朱自清《论气节》

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汉 典 --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忧国忘家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汉 典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汉 典 —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含天气的四字成语 篇5

雪:大雪纷飞、大雪封山、鹅毛大雪、漫天飞雪、瑞雪纷飞、风雪交加

雷电:电光石火、雷电大作、惊天动地、春雷滚滚、电劈石击、雷电交加

雨:阴雨连绵、牛毛细雨、秋雨连绵、随风飘洒、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大雨淋漓、暴雨如注、大雨滂沱、瓢泼大雨大雨倾盆、血雨腥风、风雨交加、风调雨顺、枪林弹雨、风雨同舟、风雨无阻、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满城风雨、春风化雨、风雨飘摇、斜风细雨、未雨绸缪

风:秋风送爽、金风送爽、北风呼啸、微风习习、寒风刺骨、风和日丽

云:彩云满天、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彤云密布九霄云外、腾云驾雾、壮志凌云、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风卷残云、浮云蔽日、孤云野鹤、烘云托月、过眼云烟、烟消云散

日:旭日东升、日上三竿、一轮红日、日高三尺、艳阳高照、烈日当头、骄阳似火、日影西斜

天空:碧空万里、浩浩长空、晴空万里、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带四字的成语 篇6

1、名扬四海

2、没三没四

3、六通四达

4、倒四颠三

5、三男四女

6、极目四望

7、横三竖四

8、四平八稳

9、四时之气

10、投诸四裔

11、四面出击

12、疑三惑四

13、半三不四

14、偏三向四

15、群山四应

16、四脚朝天

17、迈四方步

18、挑三豁四

19、四停八当

20、五讲四美

21、推三拉四

22、四海为家

23、三求四告

24、三翻四覆

25、吃四方饭

26、挑三窝四

27、三番四覆

28、放诸四夷

29、吼三喝四

30、四海九州

31、四海他人

32、调三惑四

33、调三斡四

34、四冲八达

35、张三吕四

36、狂三诈四

37、四亭八当

38、埋三怨四

39、四海一家

40、四肢百体

41、四时气备

42、言三语四

43、拿三搬四

44、四通八达

45、拉三扯四

46、巴三揽四

47、四方八面

48、四海飘零

49、说三道四

50、重三叠四

51、四纷五落

52、三翻四复

53、低三下四

54、四大皆空

55、文房四士

56、四战之国

57、微机四伏

58、倒三颠四

59、国之四维

60、朝四暮三

61、巴三览四

62、楚歌四面

63、三从四德

64、四乡八镇

65、五洲四海

66、纵横四海

67、四不拗六

68、察三访四

69、四海承风

70、朝三暮四

71、四海鼎沸

72、语四言三

73、四方之志

74、颠三倒四

75、四方辐辏

76、文房四宝

77、四冲六达

78、三老四少

79、挑三拣四

80、急三火四

81、四百四病

82、四书五经

83、推三推四

84、三瓦四舍

85、挑三检四

86、四郊多垒

87、连三接四

88、四海昇平

89、条三窝四

90、传三过四

91、四海升平

92、志在四方

93、骈四俪六

94、缺三短四

95、四荒八极

96、暮四朝三

97、四面受敌

98、志在四海

99、接三连四

100、臂有四肘

字的成语 篇7

1.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2.笨鸟先飞: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3.髀肉复生:是指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出“髀肉复生”这个成语,比喻不甘虚度光阴,要有所作为。

4.不知寝食:意思是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5.策顽磨钝: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6.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7.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8.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9.冬寒抱冰,夏热握火:意思是形容刻苦自勉。

10.多才多艺:记住,技多不压身!大家要及早多学习各类技能,包括才艺,丰富人生,扩展视野和增加人生的机会。

11.发愤忘食:意思是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2.奋身独步:意思是独步:意思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指努力去出人头地。

13.滚瓜烂熟:学习读书工作如果做到滚瓜烂熟,还有什么不可以成就的呢?

14.浩然正气:人间正道是沧桑,青春是一时的,但正气是一生的,从青年时代就保持大气浩方、志存高远。

15.坚持不懈:是指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16.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17.艰苦卓绝:意思是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8.聚沙成塔:是指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19.雷打不动:是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20.历世磨钝: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21.励精图治:是指如同奋发图强,在我们有限的青春时光中,去发挥和激昂无限的可能吧!

22.励志冰檗:是形容在清苦的生活环境中激励自己的意志。

23.临池学书:意思是临:意思是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24.戮力同心:指“戮力”,合力。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大家同心合力。

25.黾勉从事:意思是黾勉:意思是努力。努力工作。

26.牧豕听经:意思是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的是求学努力。

27.朋心合力:意思是朋:意思是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8.破釜沉舟:是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29.前功尽废:意思是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30.勤勤恳恳:意思是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31.勤学苦练:意思是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2.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33.桑弧蒿矢:是指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同“桑弧蓬矢”。

34.事半功倍:是指不是在鼓励大家投机取巧,而是鼓励大家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效能效果效率。

35.手不释书:是指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6.水滴石穿:是指有一次见证积累的力量,正如愚公移山的精神,如果年轻人能够保持坚韧和恒心,再加上青年的智慧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37.水落石出:是指水滴石穿这则成语的本意是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38.随机应变:是指年轻人更激灵还是老头更激灵?可能挑战在于做事情的时候,什么该坚持什么该灵活,不过总体的上应该是原则和目标要坚持,过程和方法可以更有创造力。

39.孙康映雪:意思是比喻的是读书非常刻苦。

40.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41.同德一心:意思是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42.夕寐宵兴: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

43.心态决定苦与乐,观念决定成与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人。阻挡你前进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

44.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45.言而有信:信任是人际沟通的。基础,对自己的说要做到可信真实,说了承诺的事情,一定实现,否则就别说。目标说出来,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说道做到。

46.言简意赅:年轻人要特别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口才的关键不是你能说多少,而是你说的多有效。如果你一句可以说明的,就不要罗嗦十句。

47.扬清厉俗: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48.一举多得:是指同理事半功倍,做事情前做好筹划,多思考多合作,就会通过一件事情收获更多的结果。

49.一诺千金:指再次强调一旦,就使命必达。人格和人的信誉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做好每一件的事情,如果确实识失败了,也用勇敢坦荡诚恳的承认和道歉。

50.一清二楚:如此简单的成语,确实人们做事情说事情最常做不到的,就连孔子在数千年前就把“沟通”的本质谈透了,孔子告诉我们: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明白。就是这样。

51.一心一德:意思是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52.一心一力:意思是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5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54.映雪读书:意思是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55.幼学壮行:意思是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56.远见卓识:不要说远见是属于CEO的事情,年轻人要胸怀大志。从小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关注和发展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前沿观察和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出远见了。

57.孜孜不怠:意思是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字成语集锦 篇8

由随开头的成语有:

随高就低 随行就市 随珠和璧 随圆就方 随风逐浪 随地随时 随世沉浮 随方就圆 随时随地 随寓随安 随风而靡 随风转舵 随声附和 随俗浮沉 随声趋和 随俗沉浮 随高逐低 随车甘雨 随珠弹雀 随波逐尘 随心所欲 随波逐浪 随波逐流 随事制宜 随人作计

随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随遇而安 → 安步当车 → 车水马龙 → 龙马精神 → 神乎其神 → 神气活现 → 现钟不打 → 打家劫舍 → 舍己为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不出户 → 户枢不蠹 → 蠹国害民 → 民贵君轻 → 轻而易举 →举一反三 → 三三两两 → 两袖清风 → 风卷残云

随字开头成语解释

1) 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 随乡入乡: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3) 随珠和璧: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4) 随珠荆玉: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5) 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6) 随行逐队: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7) 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8) 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9) 随珠弹雀: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10) 随声趋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见“随声附和”。

11) 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指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2) 随时施宜: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同“随时制宜”。

13) 随世沉浮: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

14) 随事制宜:根据事实,采取适当措施。

15) 随俗沉浮: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16) 随物赋形: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17) 随物应机:顺应事物而机变。

18) 随乡入俗: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同“随乡入乡”。

19) 随行就市:指按市场行情行事。

20) 随寓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同“随遇而安”。

21) 随寓随安:犹言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2) 随圆就方: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同“随方就圆”。

23) 随俗浮沉: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24) 随地随时: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同“随时随地”。

随字开头的成语意思

1) 随波逐尘:犹言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 随波逐浪:①颠沛的样子。②谓同行同止。③随着波浪飘荡。④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

3) 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4) 随才器使:根据长处,安排适当的工作。

5) 随车甘雨: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6) 随车夏雨: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7) 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8) 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9) 随声吠影: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10) 随方逐圆:①指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11) 随风倒舵:犹言看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的发展而转变态度。

12) 随风而靡:靡:倒下。顺风倒下。比喻没有主见。

13) 随风逐浪:①奔波;颠沛。②犹言随大流。

14) 随高就低: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

15) 随高逐低:犹言随高就低。

16) 随近逐便:指就近,图方便。

17) 随人俯仰:指随波逐流,从俗浮沉。

18) 随人作计:指顺应他人意旨行事。

19)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0) 随方就圆: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21) 随车致雨:指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22) 随时制宜:随:根据;制:制订,采取;宜:适宜的措施。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23) 随时随地: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字的成语 篇9

由迷开头的成语有:

迷而不反 迷途知返 迷惑不解 迷离扑朔 迷金醉纸 迷涂知反 迷途知反 迷而知返 迷魂夺魄 迷离惝恍 迷惑视听 迷恋骸骨 迷迷荡荡 迷而不返 迷人眼目 迷花沾草 迷离徜恍 迷头认影 迷天大谎 迷离徜仿 迷而知反 迷离恍惚 迷魂淫魄

迷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迷途知反 → 反败为胜 → 胜友如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 雨过天青 → 青红皂白 → 白日做梦 → 梦寐以求 → 求志达道 → 道听途说 → 说白道绿 → 绿水青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命关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天经地义 → 义薄云天 → 天涯海角 → 角立杰出

迷字开头成语解释

1) 迷魂淫魄: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2) 迷离惝恍: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3) 迷途知反: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4) 迷途知返: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5) 迷踪失路:指迷失了道路。

6) 迷离恍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7) 迷离扑朔: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8) 迷恋骸骨: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9) 迷迷荡荡:晃悠貌,摇荡的样子。

10) 迷人眼目: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11) 迷天大谎: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12) 迷天大罪:形容极大的罪恶。

13) 迷头认影: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14) 迷涂知反: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同“迷途知反”。

15) 迷惑不解: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16) 迷惑视听: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17) 迷金醉纸:犹言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18) 迷离徜仿: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同“迷离惝恍”。

19) 迷离徜恍: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同“迷离惝恍”。

20) 迷而不反: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21) 迷而不返: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包含迷字的成语意思

1) 蜂迷蝶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2) 昏迷不醒: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3) 遂迷不寤: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4) 执迷不返:亦作“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

5) 执迷不误:形容坚持而不觉悟。

6) 执迷不悟: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7) 执迷不醒:犹执迷不悟。

8) 遂迷不窹: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亦作“遂迷忘反”。

9) 遂迷忘反: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同“遂迷不寤”。

10) 痰迷心窍: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11) 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同“执迷不返”。

12) 金迷纸碎: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13) 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14) 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15) 恋酒迷花: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16) 破除迷信: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17) 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18) 认影迷头: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19) 色胆迷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20) 目乱精迷: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21)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22) 心醉神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

23) 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24) 当局者迷: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25) 柳宠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26) 目乱睛迷: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同“目乱精迷”。

27) 天台路迷: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28) 雾锁烟迷:指为云雾所掩蔽。

字成语集锦 篇10

动人心弦: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动辄得咎: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动手动脚: 指动手打架、动脚踢人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动中窾要: 动:常常,动不动。中:切中,打中。窾:空处、中空。要:要害。要:引申为要害、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动如参商: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动地惊天: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动荡不安: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动之以情: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动心骇目: 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动心怵目: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动静有常: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动不失时: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