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神机妙算成语故事 【4篇】正文

《神机妙算成语故事 【4篇】》

时间: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这次为您整理了神机妙算成语故事【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机妙算成语故事 篇1

神机妙算的主人公是谁?

神机妙算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神机妙算的典故: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第二天**,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用箭射向对方。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诸葛亮巧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借助东风才能火烧曹营,周瑜为此心急致病卧倒在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后,要求周瑜为他搭起九尺七星坛做法。

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蜀军借助东风火攻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神机妙算成语故事 篇2

释义

形容机谋高明。

故事

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过江东与东吴都督周瑜共商破曹大计。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惟恐对东吴不利,借故欲除掉他。一天,他要求诸葛亮十天之内弄到十万支箭。诸葛亮笑着说好办,并把工期该为三天。周瑜暗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到期不完成,以军法处置。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那里去打探情况。发现诸葛亮正在悠闲地弹琴。诸葛亮一见鲁肃,拉住他的袖子道:“子敬救我!”他要求鲁肃在第三天夜里调拨20只战船,战船四周都用黑布蒙上,摆满稻草人,每船配备30名军士,让他们带上锣鼓号角。鲁肃不知底细,答应了。三天后,诸葛亮笑吟吟地邀鲁肃一同登上战船,船向江北驶去,渐渐逼近曹操的水兵大寨。鲁肃惊问:“你要去送死吗?”诸葛亮只不动声色地劝鲁肃饮酒。这时,大雾满江,曹操闻报,说东吴派水兵来袭,他认为这是诱敌之计,命令不许出战,只用乱箭猛射。大雾散后,诸葛亮20只战船上满是箭,一数10万多支,到周瑜处交命。周瑜叹道:“他神机妙算,我比不上啊!”

神机妙算成语故事 篇3

出处:明代罗贯中的《三国》第五十四回。

意思:把凑合敌方的计谋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利事人在紧迫时拆阅。比方有筹备的奇妙措施。锦囊:旧时封藏秘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据说刘备的妻子刚逝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决心派赵云随同刘备入东吴成亲。读书笔记

临行,诸葛亮静静对赵云说:“你维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后来赵云果然依计而行,保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保险返回荆州,使得周瑜的计策成为泡影。只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

神机妙算刘伯温 篇4

第一次见面时,32岁的朱元璋以为50岁的刘伯温只是个算命先生罢了,于是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就不再理会他了。很快,朱元璋发现自己错了。

一、诈降计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六月,朱元璋最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带着他巨无霸的战舰浩浩荡荡杀奔而来,军中一片惊惶。这时,刘伯温站了出来。

“无须惊慌,诈降可矣!”

“还望先生解惑!”朱元璋一脸急切。

“派人诈降,引他到江东桥,逼他上岸,再设伏击之!”

朱元璋连连点头:“江东桥只是一座木桥,怕是挡不住陈友谅!”

“那就改成石桥!”

朱元璋吩咐李善长立即去办。

出了大帐,李善长非常生气:“刘伯温,你真不知天高地厚,陈友谅是那么容易打的吗?我们都怕他来,你倒好,还要把他引来。你这是引狼入室、引火自焚,你知道吗?”

刘伯温微微一笑不说话。

李善长火冒三丈:“你惹的事别想都推给我!我造桥,你来解决物资!”

“好,你要我怎么做?”刘伯温说。

“造桥的物资都在江东,你先运100担到西边。”

“行!”

见刘伯温答应得爽快,李善长被噎得不行,又道:“这100担物资必须分三次运过去,而且每一次运的担数要相等!”

刘伯温知道李善长这是故意刁难,也不生气:“刘某不才,有两种运法,不知李大人想选哪一种?”

刘伯温凑到李善长耳边说了自己的两种运法,听完,李善长只好怏怏地去造桥了。

晚上,陈友谅果然来了,可惜他最终丢下两万多俘虏和一百多艘战舰,狼狈逃回了老巢!

“刘伯温果然神机妙算!” 朱元璋大喜,马上任命刘伯温为军师,自此渐渐开始倚重刘伯温。

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刘伯温是怎么分三次运送100担物资的吗?快动动你的小脑袋瓜想一想吧!(答案本期找)

二、声东击西

再说陈友谅平生第一次吃败仗,心里憋着火呢,一怒之下就夺了朱元璋的安庆。

朱元璋大为恼火:“你敢夺我安庆,我必端你老巢!”

朱元璋亲自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奔江州城下。

江州依山傍水,大军攻了两日,未果。

朱元璋沉不住气了,找来刘伯温。

刘伯温笑道:“不急!今晚我们兵分两路,一攻城门,一登城楼,攻城是假,登楼为真,此为声东击西也!”

朱元璋道:“江州城墙沿江而筑,如何登城?”

刘伯温指着战舰尾部那高高的云梯和平伸出去的天桥道:“这就是登城利器!”

“好!好!好!江州指日可破矣!”朱元璋抚掌大笑,“需要多少兵马,先生尽管开口!”

“兵贵神速!”刘伯温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您请看,那些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

朱元璋回头一看,只见将军徐达迈步走过来。

徐达一招手,一排士兵大跨步走上前来,紧跟着,又一排士兵精神抖擞地走过来。朱元璋发现第二排左右各多出一个。然后是第三排,第四排……一直到25排,每排都多出两人来。这独特的队形就像一把利刃誓要直插敌人胸膛,让朱元璋兴奋不已。

朱元璋笑道:“这是哪位将军整的军啊?”

徐达拱手道:“是廖永忠将军的主意!”

“他的花样就是多!”朱元璋很满意,“不知廖将军这是挑选了多少好儿郎啊?”

徐达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只知道最后一排有70人!要不我派人问问廖将军?”

“不用了!”刘伯温说,“1150人!”

朱元璋和徐达惊讶不已,说道:“真不愧是军师啊!”

天一黑,两路兵马同时出动。一佯攻,一偷袭,杀了陈友谅个措手不及。

陈友谅败逃,朱元璋进入江州。不久,安庆物归原主。

聪明的小读者,我想知道刘伯温是怎么算出士兵人数的,你能告诉我吗?(答案本期找)

三、火烧连船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陈友谅率领他庞大的水军,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一死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战舰的优势,陈友谅命令士兵用铁索把所有的战舰连起来。果然,陈友谅的连环舰队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连续打退了朱元璋的多次进攻。

望着来势汹汹的敌舰,朱元璋一筹莫展。

刘伯温建议:“敌军船只太大,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为然,立即命令将七条小船装满芦苇和火药,然后又选出七名士兵组成敢死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快了!不出半个时辰(1个小时)必有东北风!”刘伯温抬头看了看天,又蹲下去摸了摸湖水。

朱元璋也看看蓝蓝的天空,又看看平静的水面,哪有起风的迹象?

李善长在一旁讥笑道:“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这样若能借来东风,岂不人人都成诸葛亮了?”

朱元璋看看刘伯温,见他肯定地点头,只好按捺心头的不安,笑道:“那我们就等等吧!”

“刘伯温,贻误了战机,你担待得起吗?”李善长很生气。

“这样吧!我们只等三刻钟(45分钟),到时倘若无风,刘某甘愿受罚!”

“来人,取沙漏来!”

“不用了,用这两炷香就行了!”

李善长大笑道:“哈哈哈,你糊弄谁呢,谁不知这一炷香能燃半个时辰(1个小时)!”

刘伯温不说话,亲自点燃了两炷香。

李善长别过了脸,朱元璋微笑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香燃尽之时,水面荡起了波纹,水草开始摇晃。

风来了!

军旗招展!

朱元璋欣喜若狂,大喝一声:“出发!”

七名士兵驱使火船顺风而去,火船很快靠近敌舰。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友谅的几百艘战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朱元璋趁机发动总攻,陈友谅惨败。

“先生,真乃孔明在世也!”朱元璋赞道。

刘伯温笑了:“不敢,刘某只是略通天文罢了!”

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刘伯温是怎么烧香计时的吗?(答案本期找)

四、关门打狗

陈友谅带着他折了一半的舰队退到鄱阳湖西岸,与朱元璋对峙。

看到这种情形,刘伯温说道:“再打下去实属无益,不如我军撤到湖口,把陈友谅困在鄱阳湖,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如何?”

“此计正合我心!敢问先生,我们该如何行事?”

“今晚离开,每艘船船尾挂一红灯笼,装出败退的样子,陈友谅必不会起疑!”

一听要撤退,常遇春、徐达、郭兴几位将军争着殿后,谁也不让谁。

“好了,好了,别争了!”朱元璋说,“我这有1~9九张数字牌。来,你们每人抽三张。谁的数加起来最大,谁殿后!”

待三人抽好,朱元璋望着刘伯温道:“先生可知哪位将军殿后?”

刘伯温笑了:“我先问三位将军每人一个问题吧!”

“先生请问!”

“常将军,你的三个数相乘,积是多少?”

“63。”

“徐将军,你的三个数相加,和是多少?”

“15。”

“郭将军,你的三个数相乘,积是多少?”

“48。”

“那殿后的重任非常将军莫属了。”刘伯温道。

朱元璋笑道:“就知道难不住你!”

当晚,朱元璋顺利退回湖口,摆下龙门阵,把试图突围的陈友谅一顿好打。混乱中,陈友谅中箭身亡,所属部队顷刻土崩瓦解。

看着这惊人的战果,朱元璋感叹道:“幸有刘伯温啊!”

自此,朱元璋对刘伯温更是刮目相看。

聪明的小读者,为什么殿后的人是常将军呢?脑筋转起来,考验你的时候到了!(答案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