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优秀9篇正文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优秀9篇》

时间:

这里是整理的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名落孙山 篇1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海拔550米,地处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整个村落依山就势分布在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正面临谷,一条溪水贯穿全村。村口处建“石印三桥”,以扼水口,形成了典型的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

桂峰村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60多年。那时因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此经过,桂峰村成了尤溪内地的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这使得桂峰迅速地繁华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是当时桂峰的写照。至元代初年,蔡氏子孙在这里扎根下来,开始大规模开荒造田,广种桂花,遂又改村名为“桂岭”。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遍及各地。蔡氏子孙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衰。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

民居古厝

桂峰整个村庄均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这些大厝布局集中,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主体皆为二进制穿斗式二层歇山顶木结构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榫铆镶嵌而成,斗拱翘角,装饰华丽,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神态逼真,用料考究,做工细腻,数量繁多,保留完整,蔚为大观,是研究历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因受地形限制,桂峰村少有移山填海式的建设,大多是在原址上的复建,故能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风貌。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到此参观考察后惊呼:“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如今许多游客正是冲着这几十座古建筑而翻山越岭,远道前来探幽解秘,休闲消暑。

现存清代以前的古建筑39座,首推“祖厝”与“宗祠”。

祖厝位于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结构,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背倚山脉如凤飞临,树木葱茏茂盛,对面横头墩似案横展于百米开外,墩上两坵大田像书远置案上,春来新秧纵横水面,形如字文,勘舆先生形象逼真地称之为“飞凤衔书”。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水井,清泉汩汩,誉为风水的“龙眼”。从建筑的风格来看,祖庙并不豪华,但在蔡氏子孙的眼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的上游30米处,系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己酉进士蔡茂相高中后第二年主持兴建的。宗祠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中堂前是一个小庭院,院右边立一根围斗式石旗杆,高约6米,左右埕立有旗杆硖九副。门前华表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石门框刻有对联,上联为“绳其祖武唯耕读”,下联是“贻厥孙谋在俭勤”。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后门田大厝占地3亩有余,位于桂峰的一个北面山坳里,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工程浩大为全村之最。光山墙就迤逦数百米长,就山势而筑,连绵起伏宛如长城,煞是好看!桂峰古厝多为二进制,唯此座为三进制大厝,独冠全村。

桂酒飘香

“足未临村口,已闻佳酿香”,桂峰人能酿酒,会喝酒,家家藏它三五坛。每逢嘉宾临门,首先搬出的是家酿老酒,酒自然就成了迎宾待客的常备品。

名落孙山 篇2

今天的台湾同胞80%以上源自广东、福建移民,当年他们的祖先渡过风急浪高的台湾海峡,来到宝岛台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习惯将他们落脚的新住地冠之以大陆家乡的地名,以慰思乡之情,也告诉子孙后代自己的“来龙去脉”。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有不少乡镇、村落是跟福建、广东一些地方同样的名字。有资料说,台湾有9个地方以泉州为名,其中5个都称为泉州厝,而泉州籍台胞又分安溪、南安等系统,因此台湾还有2个安溪村、2个安溪厝。而漳州籍的台胞多来自福建省的长泰、诏安、平和、东山等县,因此在台湾也有以诏安、东山、平和、南靖、长泰等命名的地方。很多人知道台北近郊有个风景名胜叫做“芝山岩”,其实“芝山”这个名字也来源于大陆。明末清初,福建漳州人黄澄清落脚台北近郊,便以漳州芝山作为新辟居地的名字,让后人世代不忘大陆祖籍地。

而广东籍的台胞,祖先多来自惠州、潮州。其中惠州籍的移民又多来自陆丰与海丰,因此今天的台湾也有3个海丰村、1个海丰庄、1个海丰岭、1个海丰坡及1个陆丰村。至于潮州籍的台胞多居住在台湾南部的屏东,所以台湾的屏东也有多处以潮州命名的乡镇和村落,今天屏东县第一大镇就叫做“潮州”,这里一派南国情调,风景优美,民众富足。屏东县还有叫做潮州寮、潮州村的村落。

当初先民渡海到台湾,不仅带来了大陆家乡的地名,还保留了家乡的风俗民情,以至于几百年过去,虽然开枝散叶,子孙繁衍,但稍微一对比,就可以看出还是“同宗一脉”。清雍正年间,福建省南安市枫树村林姓第六世孙林景迪,带领部分宗亲到台湾花莲开基创业,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家乡,先民们把在花莲落脚的村落叫做“枫树村”。几百年过去,至今福建南安和台湾花莲两村的名字还叫“枫树村”,两村居民也多为林姓。虽然花莲这个“枫树村”已经是个2000多人口的大村落,但是这里的林氏宗亲数百年来一直沿用南安市枫树村的传世辈字序列:孝友昭世德,敦仁念乃祖,文礼笃吾宗,习业于书斋,并沿用相同的堂号:九牧传芳。

除了地名,其实台湾还有一些山的名字与大陆也同名。比如,湖南有阳明山,台北也有阳明山,而且比湖南的还有名。台北的阳明山,以前叫做“草山”,到台湾后一度住在此地,为避讳“落草为寇”,遂改名“阳明山”,因为蒋最喜欢王阳明的著说。大陆海南有著名的“五指山”,台湾也有两座“五指山”,一在新北市汐止区,一在新竹县,均因五座山峰排列整齐,似五根手指向天张开,故名。此外,大陆温州海边有“半屏山”,台湾高雄海边也有山叫做“半屏山”,两岸的半屏山相距仅为160余海里,两岸半屏山有着共同的传说,台湾还有民谣“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名落孙山 篇3

孙奎连住进简陋村部,吃着村伙房的粗茶淡饭,盘腿坐在农家炕上为邻里排解纠纷,灰头土脸地蹲在田间地头培训农民种植技术。

究竟是一种怎样难以割舍的情缘,让他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坚守了十年?

2006年11月,孙奎连坐上大连到内蒙古赤峰的火车,重返当年插队的村庄,准备给乡亲们脱贫致富出点主意,孰料,这一去,便成了一个村官。

这个决定,是当年插队的老支书帮他下的。年近八旬的老书记千里迢迢找到他,在饭桌上说了一句:“鸡冠山村再不发展,我死不瞑目!”让孙奎连差点掉泪。

这位年过半百、坐拥数千万元资产、头戴各种头衔、身兼几所大学客座教授的知名企业家迅速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后决定:企业交给儿子,农庄交给妻子,自己回鸡冠山村干三年。

孙奎连的妻子也是老知青,全力支持丈夫的选择。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离家来到鸡冠山,一干就是整整十年,直到现在。

下乡三年

有人说,世间的一切就像根链条,只需瞧见其中一环,就可知全体的性质。

十年前,孙奎连决定从东部发达沿海城市回到闭塞的西部山村,开启人生第二次上山下乡行动时,家人朋友对他的决定虽有些震惊,但不久也就释然,“这就是孙奎连,只有孙奎连能做出这样的事”。

鸡冠山村曾是孙奎连插队落户的地方。在他的人生链条中,这里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1970年,15岁的孙奎连跟随父母工作的110医疗队,从大连来到内蒙古宁城县。1972年,孙奎连高中毕业,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插队来到了内蒙古原昭乌达盟宁城县西部一个偏远闭塞的村庄―鸡冠山大队。

鸡冠山村位于连绵起伏的峡谷里,村民们依山而居。孙奎连和知青们被村支书孙瑞用马车拉着来到鸡冠山村时,看到四周巍峨的大山和一贫如洗的住户,心里不免发凉,嘴里喊着“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却一天也不想在这儿待。

第一次离开知青点到四队去开会,孙奎连记忆颇深。他记得散会后,队干部安排他住饲养员的屋子,饲养员的行李太脏了,被面黑得像铁打的,他只好用被子盖上脚,用自己的衣服盖脸。屋里四面透风,那一晚上把他冻得够呛。后来,一个牛倌为了感谢他的帮忙,请他到家里吃饭。牛倌有个儿子是傻子,站在他旁边,一直在抹鼻涕,主人端上来一碗高粱饭,一碟咸菜,菜里面有杂草树叶什么的,那饭真难咽。

那个年代讲究家庭出身,孙奎连的家庭成份不好,内心始终隐藏着一种自卑感,但淳朴的乡亲们却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手把手教他干农活,像父母一样疼爱他。他生病的时候,老乡们从家里拿来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和豆包给他改善生活。孙奎连为了回报老乡们的深情厚谊,总是捡最苦最累的活干。逢年过节,别的知青都回家了,他却主动“守点”。“年三十上午还在挖井,那眼井至今还在。”老支书孙瑞记忆犹新。

那些年吃的那些苦,却成了孙奎连人生收获的第一笔精神财富。凭着激情与干劲,第一年,他就成为知青点的点长;第二年,成为第一个入党的知青;第三年,在老书记孙瑞的推荐下,他成了鸡冠山村年轻的党支部副书记。

知青大院里有人私下议论:“咱点长这么积极,还不是为了有机会第一个走?”听到这些闲言闲语,孙奎连当众承诺:“我绝不先走,把你们都送走后,我最后一个走!”

此后,招工、提干、上大学的指标一个个接踵而来,孙奎连一次次放弃了离开的机会。当40多名知青一个个都离开了鸡冠山的时候,老支书孙瑞把最后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给了孙奎连,才结束了他三年的知青生活。

1978年,孙奎连从昭乌达盟农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省农机工业公司。十年后,他成为第一批“下海”人。从沈阳回到大连,与日商合资创办大连三兹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和大连三兹和休闲农庄有限公司。他喜欢琢磨,先后研发了15项国家专利产品,成为大连经济开发区赫赫有名的“包装大王”。孙奎连还在大连第一个把农业资源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展观光农业。

十几年的打拼,孙奎连的企业很快由一个小加工厂发展成为一家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大公司。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每当想起鸡冠山,他内心深处总会涌起一种浓浓的思恋。在美国考察时,他曾用定位仪寻找鸡冠山的位置;在大连,他按照鸡冠山村落布局规划建设他的农庄。

2006年,孙奎连重返鸡冠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命运埋下的伏笔,久远得让他自己都忍不住感叹:“我这个党支部副书记三十五年后才转正了。”

多次重返

2006年,在鸡冠山村当了三十多年支书的孙瑞已年近八旬,却有一个心愿未了:3万多亩成材林已被村里变卖一空,荒山水土流失严重,再不抓紧治理,鸡冠山可就毁啦!可是谁来治理?左思又想,孙瑞想到了孙奎连。

这年10月,孙瑞背上一袋小米,坐上火车到大连去找孙奎连。“最初只是想让他帮着想想鸡冠山的出路,看他在大连生活那么好,想都不敢想把他请回去。”孙瑞回忆道。

而与孙瑞的那次见面,孙奎连同样记忆犹新。“那一天,我和老村长一直聊到深夜,他卸任后,鸡冠山前后换了七届班子,拖拉机卖完了卖树,树卖完了卖山,山卖完了卖沟……老村长说,‘我眼看入土的人了,鸡冠山不改变,我死不瞑目啊。’我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离开鸡冠山村的几十年,孙奎连生意越做做大,但他没有忘记过鸡冠山。他曾给老支书写过这样一封信:“我是鸡冠山派出学习深造的一员,总有一天,我会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改变鸡冠山的落后面貌。”

1997年,孙奎连带着妻儿第一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鸡冠山。与插队时候相比,鸡冠山村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通村的路还是那么坑坑洼洼,农民的家仍然是低矮的土房,山上的树比过去更荒秃了,村民吃水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小学校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

孙奎连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他当即把随身带来的两万元捐给了小学校。回到大连后,又给鸡冠山寄来一万元用于修路,并联络在大连、沈阳、辽阳的知青第二次回到了鸡冠山村,为他们捐献衣物。

2000年,孙奎连第三次回到鸡冠山。为解决老百姓吃水困难,他联系时任宁城县委副书记赵宗源和宁城县检察院检察长宁兰生老同学,协调县里8个涉农部门,争取到资金4万元,为乡亲们通上了自来水。

2004年,孙奎连和宁城县高中毕业的同学第四次回到鸡冠山。当他看到山上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就与随行的同学商量,决定把村里的荒山承包过来,建立“知青林场”,帮助村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未能如愿。

老支书来访的那天晚上,孙奎连把家人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我想回鸡冠山干三年”。妻子听后非常惊讶地说:“那边条件艰苦,你吃得消吗?不如给点钱算了!”孙奎连说:“鸡冠山的现状,恐怕光靠给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妻子倪艳荣也是随父母从沈阳到赤峰走“五七”的知青,和孙奎连是大学同学。多少年来,她最能理解孙奎连的知青情结,最终还是支持了他的想法。

2006年11月15日,孙奎连把公司交给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把农庄交给了妻子。重新回到了阔别三十五年的鸡冠山村,开始了人生第二次“上山下乡”。

十年规划

51岁的孙奎连一头扎进了鸡冠山。

老书记孙瑞以及村委会成员带着孙奎连走了八天,考察了鸡冠山村的角角落落。接着,孙奎连凭借着自己在大连的知名度,邀请了20多位省内农业专家来鸡冠山村进行论证,然后,他把自己关在大连的写字楼里,起草了鸡冠山村的远景规划,确立了发展特色养殖、经济林、食用菌三大致富路。

“村里人均只有一亩山坡地,小块地连驴都上不去,种玉米一年收入不过千余元,改种果树,收入就翻好多倍;树间可以养木耳,一亩地摆放一万袋菌包,年产干木耳800到1000斤,废弃的菌糠又可以做饲料……”孙奎连说。

在村民大会上,孙奎连宣讲了他的《鸡冠山十年发展规划》:“三年雏形、五年见效、八年脱贫、十年初步建成新农村……”村民们巴掌都拍红了。

“可是《规划》再好,没个能人来带领,还是一纸空谈!”“三年后产业建成了,你回大连,我们还不是照样受穷?”一个老党员突然站起来喊道:“干脆,您当我们支书吧!”

孙奎连忘不了那一瞬间,台下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不忍心看着他们的希望落空,决心挑起这个担子。“本打算待三年,现在,我决定再加五年。到我60岁时,村里人均收入实现一万元,再回大连。”

那个冬天,鸡冠山全村会战,平整山坡地、打井、铺设山林滴灌管道……甘井子区政协委员们被孙奎连感动,为鸡冠山村捐款15万元。孙奎连又跑到宁城县里,争取到1300亩退耕还林资金,雇了拖拉机,硬是把1000多亩荒山平整为梯田,种上果树。

鸡冠山村成了宁城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先后成立了野狍训繁专业合作社、经济林专业合作社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儿子每月给孙奎连寄来5000元,他全部用于村里的日常开支;老百姓发展养殖、食用菌没设备,他从大连买回铡草机、碾米机、小型发电机;大连果园里的微喷灌和包装机也被他拆下来送给合作社……

2009年,村委会换届,孙奎连当选村主任。他再次做出决定,在鸡冠山干满十年,把十年规划完成再走。

重返知青路的孙奎连发现,真正要扎根在山村并不容易。首先是生活上要克服很多困难,村里不通电话,手机没有信号,更不用说网络。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洗手间,也没办法洗澡,还经常停电。

最难忍受的是寂寞和寒冷。妻子不在身边,每当夜晚降临,孙奎连一个人独守空房;而在大连三层楼的别墅里,也只住着妻子一个人。有一天深夜,妻子给他发来短信,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孙奎连问了一句:“你怎样?”妻子只给他回了两个字:“孤独”。

鸡冠山的知青“村官”

十年后,老书记孙瑞最得意的就是把孙奎连请回来。周围的村庄无不羡慕。

“做企业时,我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登上过美国世贸大楼的最顶层;建农庄时,我也曾和农民们一起开着掏粪车走上大连市区的街道。我喜欢让生命在大起大落的反差中前行。”孙奎连说。

曾经驰骋商海的风云人物, 脱下西装革履,换上土衣布鞋,变回到了三十五年前的农民孙奎连。住进简陋村部,吃着村伙房的粗茶淡饭,盘腿坐在农家炕上为邻里排解纠纷,灰头土脸地蹲在田间地头培训农民种植技术。

孙奎连上任后就许下承诺:无论村里今后多穷,也不再卖一山一树,给鸡冠山村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富足且完整的家业。他在村干部会上诚恳地说:“老百姓是面镜子,作为村干部,如果我们哪些地方还不能让他们服气,就是我们脸上还有污点。”

孙奎连带着村民到大连看人家种的果树,坚定大家发展果树的信心。于是,村上掀起了三十多年没有组织过的经济林建设大会战,1500多亩苹果、500多亩文冠果、300多亩核桃,让二十多年没有治理过的北山披上了绿装。

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孙奎连从大连给村里带来了三辆汽车、四台电脑和电视、卫星接收机;拉来了三卡车铡草机、脱粒机、发电机、小拖拉机和深井泵等农机具;拉来了桌椅、被褥等生活用品。

为把农民组织起来,孙奎连先后成立了“宁城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鸡冠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宁城塞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鸡冠山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全村几乎家家都参加了合作社,有的还是三、四个合作社的股民。

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鸡冠山村破天荒地有了账户,并不断有一笔笔资金打进来。原来,这是孙奎连为村里争取到的国家项目资金,其中包括退耕还林资金。这些资金如果分到各户,一家一年也就得个一二百块钱,但若捆绑使用就能发展大产业。分还是不分?征求群众意见,大家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

如今,全村已争取国家各类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打机电井25眼,铺设引流管道1.5万米,坡改梯田1200余亩,并且全部铺设滴灌。眼下,1500亩果树全部结果,成为鸡冠山村村民的主导产业。食用菌合作社林下露地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每亩可增加菇农收入1万元;养殖合作社新建圈舍5000平方米,争取基础母牛项目150头,昭乌达种养20余只,平均每头牛可获效益3000元。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里还筹资创办了“微小企业创业园”。新购置了年产5000吨的颗粒饲料加工机组、年产200万袋的食用菌菌包生产机组、新上了生物秸秆饲草压捆机组、秸秆颗粒密质燃料加工机组、生物有机肥加工机组;新创办了制苹果箱,制苹果套袋、食用菌菌袋以及1000吨苹果冷藏库等涉农企业。

2009年,孙奎连被评选为第二届“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

名落孙山 篇4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是陕西为数不多的省级特困村之一。2015年7月,省社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孙P被选派到瓦铺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一年。但是,任期届满,当其他地方的选派干部收拾行李、时复虻阑馗之时,孙P却陷入两难选择。

走,还是留?孙P最终选择了后者。

一袋袋装好的玉米糁,整齐地排列在墙根下,如同士兵列队一般。几位妇女正围着一个大笸箩进行包装,旁边的一个塑料桶里,还有大半桶金灿灿的玉米糁。

“这是富硒老玉米,产量不高,但吃起来特别香。”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中古委”)西北工作站贾咏昊主任如数家珍。

首批两千斤玉米糁,由中古委古村创益研习社监制,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精致农业合作社出品。浅褐色牛皮纸包装袋正中的标签寓意清晰:两根老玉米中间,一只白色小鸟站在一块红色瓦片上,醒目异常。

2016年12月26日,本刊记者走进瓦铺村,恰遇瓦铺村景观村落产品包装外运的场景。除了玉米糁,此次同时出售的产品还有瓦铺村村民自酿的清酒。

这是瓦铺村正式获得“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半个月之后上市的第一批景观村落产品。

其实,不管是“中国景观村落”称号,还是景观村落产品,对过去的瓦铺村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而为了这一切,瓦铺村第一书记孙P已经忙碌奔走了大半年的时间。

瓦铺村的第一书记

2015年5月,陕西省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并明确要求省级单位选派人员要与本单位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相结合。

从级别上讲,“第一书记”是最小的官,但却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这盘大棋上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

这一年的7月27日,孙P以瓦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省社科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双重身份,来到了瓦铺村。

“孙书记用二十多天时间,徒步跑了300多公里,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有时候家里没人,一连要跑好几次。”瓦铺村村主任唐章海对记者介绍说。

瓦铺村位于茨沟镇一个名叫寺沟的山道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261户人家,其中91户为贫困户。除去16户五保户、26户低保户外,需要扶助脱贫的还有49户。很多贫困户聚合了因学、因病、因智、因残、无劳力、缺资金、少技术等多重致贫原因。但是按上级确定的目标,脱贫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

很显然,脱贫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孙P意识到,要想按期稳定脱贫,必须采取具有组合拳性质的综合措施。对全村贫困户情况作了初步梳理后,孙P决定先从改善他们的生活入手。

村民罗先根因意外事故导致右脚粉碎性骨折,一家三口生活陷入困境。孙P替他写了救助申请,然后多次跑省市区慈善部门,千方百计为罗先根争取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缓解了他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六组的贫困户年化久,孩子外出打工,他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照料智障的老伴。年化久给孙P反映了门前过河桥的问题,孙P便到省慈善协会争取到一个慈安桥的帮扶项目。

村道两边不时能看到新房,多是村民在外打工挣钱盖的。有的人家房子盖好了,里边的墙没有钱粉刷,还是毛墙毛地;有的为了盖房,拉了账欠着债。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家住在山上,其中134户住的还是土坯石板房。

孙P背着相机,对每一院石板房逐一拍照,登记造册,针对50户重度危房,他积极争取政府危房改造项目,同时联系慈善机构,呼吁爱心企业“认领”,动员社会公益力量资助困难群众改善居住条件。

村民老曹15岁的儿子因迷恋游戏、厌学贪玩,辍学在家。加之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老曹打算送儿子去建筑工地做小工。孙P了解清楚孩子的具体问题后,就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随后向陕西阳虎教育学校――一家问题少年教育机构求助。校长王阳虎被孙P的真诚打动,免除8万元学费,欣然收下这个学生。孙P又四处联系,从西安一位好心人赵先生那里为孩子筹得1.2万元的生活费。

胡花和朱荣富两个高中生考上了大学,因为家里生活困难,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手足无措。孙P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公益机构,为每人争取到了5000元的助学金,使他们得以顺利入学。

冬天到了,孙P操心村里那些困难的孩子不能温暖过冬。他联系到李连杰壹基金,为全村所有单亲、特困、孤残儿童每人争取到了一个“365温暖包”。孩子们打开包装时,里面有崭新的帽子、围巾、棉衣、手套、鞋袜……过冬的衣物从头到脚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温暖大礼包。六岁的胡厚坤小朋友高兴而又懂事地说,“要把这些新衣服留到过年的时候再穿。”

为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孙P没少往慈善协会和公益机构跑,去的次数多了也相互熟识了,大家说他是“爱心书记”,也有人一见面就打趣地称他“化缘村官”。

针对自身没有发展思路的农户,孙P因户而异替他们确定了“人均养1头猪、10只鸡,逐步发展一批烤酒、磨豆腐、魔芋加工大户”的增收路子。发现大家普遍缺乏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后,孙P就利用去省城的机会,大包小包背回来了200多册农村实用技术图书,搜集了许多科普教育视频资料,在田间地头办起了“强农惠民讲堂”。

十四、十五组地处沟道最深处,地理环境艰苦,群众出行十分不便,日常的生产生活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全靠肩挑背扛。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村道,孙P在省社科院领导的支持和方海韵等同事的帮助下,争取到了70万元的专项资金,圆了群众的筑路梦。

带着记者在村里走访的过程中,孙P不时被村民“挡住去路”。一位妇女一声一声地叫着“孙书记”,向他打听旧房改造的事情。一位男子胳膊受了伤,孙P关切地询问他伤势情况。我们走进一户人家,屋子黑暗破败,住着三代六口人。孙P告诉男主人,不久就会上马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到时候他们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老房里有很多老物件,火塘上的吊炉,装粮食的板柜,吹谷糠的风车,孙P叮嘱老人家这些东西一定要留好,将来村里发展旅游,开办农家乐,都有大用场。

让留守儿童精神脱贫

瓦铺村全村1010人,外出打工的有400多人,几乎村上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了。

村上的留守儿童有90多个,大多由爷爷、奶奶照料,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用孙P的话说,他们是“精神孤儿”。

一天,孙P来到村上的小学,见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孙叔叔,今天我们有书看了。”一个孩子高兴地大声说。孙P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街道上散发的医疗广告册。

“村上孩子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课外书。”孙P心里一酸,连夜写了一封呼吁信《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一本书吧!》到网上。他在信中写道:在巍峨绵延的秦巴大山深处,生活着一群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大多是年幼的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家庭贫困、买书无钱,大山能够给予他们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他们无法像城市的小伙伴们那样,享受妈妈的陪伴和爸爸的呵护,获得阅读的快乐和知识的滋养。但是,他们依然拥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他们期待一扇可以阅读山外的天窗,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憧憬着童话般的未来。“请您抽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架,将您闲置的图书奉献给大山里这些可爱的孩子,通过分享阅读,将梦想和力量移植给他们;通过书籍循环利用,将知识和爱传递下去。”

这份呼吁信,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回应。

2016年5月28日,西安老约翰绘本馆驱车近200公里,将一周内汇集的首批85个爱心家庭捐赠的600余册图书送到了瓦铺村,为孩子们建起了爱心书柜。6月1日,又有18辆车冒着瓢泼大雨驶进瓦铺村。这是安康义工联合会、安康市种业管理局等机构满载爱心物资的公益车队,为孩子们带来25套崭新的课桌椅,以及图书、文具、书包、雨伞、衣服、鞋子、文体用品等一大批丰厚的礼物。在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手拉小手为爱一起走”的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儿童节。

2016年暑假,在陕西阳虎教育学校的全额赞助下,孙P策划举办了“斩断穷根 拥抱梦想――留守儿童德艺培训”,让山区的孩子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需要引起重视。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解决物质脱贫,更要解决精神脱贫,不仅要保护好自然生态,更要呵护好心灵生态,要用爱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让他们在关爱下树立信心,拥有梦想,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孙P举办暑期德艺培训班的出发点。

培训班上,80多名留守儿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以及流传已久的瓦铺民谣,学英语、绘画、练书法、军体拳、做手工,益智萌趣,从来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孩子,在专业老师的教授下学会了吹奏葫芦丝,个个欢天喜地。

孙P还特地邀请了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友人走进瓦铺与留守儿童互动,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展现乡土中国的魅力。来自加拿大的安大卫高兴地说,“这个地方真的是太美丽了,这里的人们很友好,我很喜欢这些农村的孩子。”

培训结束时,小女生任成娟在作文里写到: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画家,把家乡的山山水水展现给世界。小男生王贤勇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他开始收集起与中国航天有关的资料。

在孙P的争取下,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西安明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蓝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吉尔律师事务所、西安老约翰绘本馆、西安古道图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省市区慈善协会、安康义工联等10余家机构到瓦铺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村内资助了大量实用设备和急需物资,化解了许多贫困户的艰难处境,也使村级组织和村小学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办学条件和为民服务效率。

“一主两辅”产业致富

“这两块金子招牌,是我们瓦铺脱贫致富的基础。”村主任唐章海指着桌子上的“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两块牌子对记者说。

在茨沟镇脱贫攻坚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一个贫困村帮扶工作示意图,全镇13个贫困村,有4个村要在2017年脱贫摘帽,其中就包括瓦铺村。

而在瓦铺村党支部会议室的墙上,则挂着两张脱贫攻坚“作战图”,一张是瓦铺村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详规图,一张是全村贫困户分布图,图上不仅标有每个贫困户居住的具置,同时标明了每家每户脱贫的时间节点。

政策兜底,只能解决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而一般贫困户的脱贫,主要还得靠发展产业。孙P把自己的扶贫工作当成一项科研项目去做,他主持了省社科院重点课题《瓦铺(寺希┞糜畏銎堆芯俊罚并推动寺沟古道历史文化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通过调查研究,孙P发现瓦铺人守着一个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金饭碗”受穷。

地处国家中央公园――大秦岭南麓寺沟之内的瓦铺村,村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湖广填川陕”移民时期,湖北麻城等地大批人口迁居此地,形成现存村落的雏形,村内现有住户大多为明清移民的后裔。

与瓦铺村地域重合的山沟――寺沟,因境内过去建有48座庙宇而得名,曾经是一个民间说禅论道的圣地。古时金州(安康)通往长安(西安)的盐丝古道途经此地,因沿线曾遍布瓦顶店铺,得村名为“瓦铺子”。这里还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村内东梁西岭上建有9座山寨。

寺沟拥有金龙山祖师庙、祖师庙舍利塔、龙王洞石窟、白云寺遗址、燕子崖窝崖居遗址、李家湾明墓、老屋场叶氏家族墓地、老屋场谭王氏墓等8处古迹,被有关部门认定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龙王洞石窟为安康地区第二大造像群,洞内神龙三泉久旱不枯、千年未竭;金龙山祖师庙享有“五龙捧圣”之誉,蕴含着皇家气势和帝王遗风。

瓦铺子还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重要活动区域,革命先辈李先念也曾带领部队由此经过。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红军支队经寺沟,组建三县地下军。配合主力到延安,抗日打蒋建新国。”2001年12月,瓦铺子被正式划为革命老区。

在孙P看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未来消费市场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他觉得,“这里交通便利,从西安到茨沟高速出入口,只有100多公里,现已形成漫山红叶、富硒豆腐宴等乡村旅游品牌,再深入挖掘其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多重资源,全村乃至全镇发展特色旅游的前景应该很好。”

孙P的设想,得到村两委班子的认同和支持。“孙书记提出发展旅游的思路,请专家来了十多次进行项目调研,支部、村委干部多次开会,大家统一思想,最终形成‘生态立村、文创兴村、旅游富村、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特色旅游为引领,以富硒种植和生态养殖为支撑的‘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体系。”唐章海介绍说。

为了给瓦铺村发展旅游奠定一个坚实基础,2016年下半年,孙P的工作重心就是为瓦铺申报中国景观村落。从2007年起,中古委开始评选中国景观村落。到2015年,评选授牌进行了六届,西北五省才有了首个入选的村落,可见申报难度之大。

国庆长假期间,孙P忙着给瓦铺村拍摄宣传片,连无人机都动用了。“为拍好一座庙宇,早上十点上去,直到下午四点才下来。拍着拍着没电了,就把无人机顶在头上跑着拍。”孙P笑着说。

与中国景观村落授牌仪式同时举行的是中国景观村落旅游博览会,要求每个村提供一个三分钟的短视频,展现景观村之精华。为了这三分钟,孙P带人在瓦铺村拍了四天,然后反复剪辑出一个十六分钟的资源展示片,又精剪出一个三分钟的景观宣传片。因时间紧迫,片子的画外音解说词还是孙P在去东莞的大巴上赶出来的。

2016年第七届中国景观村落授牌仪式在广东东莞茶山镇南社村举行。全国有8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其中4个整村入选的村子中,就有瓦铺村。瓦铺村是西北地区惟一入选本届“中国景观村落”的村庄。

2016年12月10日,孙P和瓦铺村支书唐国斌、村主任唐章海一行人赶赴东莞接牌领奖。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南社村的参观经历。

南社村是首届入选的景观村落,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对古村进行专业化开发,古村历史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得以全面恢复升级、活化,成功举办“南社斋醮”民俗文化节,建有游客中心,增设了旅游观光车,围绕祠堂文化致力打造“岭南古村印象”品牌。

“我们有资源,过去不会开发利用,这次去真的是大开眼界。”唐章海深有感触地说。

摁着200多个红指印的请求书

在省社科院人事处,保存着一份瓦铺村村民的联名请求书,200多名村民在自己名字上按下红指印。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诉求――让孙P再留任一年。

“按规定驻村扶贫期限是一年,五六月份就不停地有人找我说,让孙书记再干一年吧。”唐国斌内心很纠结,他知道这一年孙P很辛苦,母亲一人独居老家,他回西安常常忙着为村里跑项目,也顾不上去看望。母亲生病,他也不能陪在身边。村干部更担心,如果留任一年,会不会耽误了人家的前程。

可是,不断有村民来找村干部表达挽留之意,于是就有了这份200多人的联名请求书,并被送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社科院。

孙P对瓦铺村也割舍不下,那时申报景观村落诸多事情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也有许多村民直接找到他,流着泪表达不舍之情。在走与留之间,孙P选择了后者。

综合考量后,组织部门和省社科院也同意孙P继续留任瓦铺村第一书记。

留任半年后,瓦铺村景观村落申报获得成功,孙P也被中古委评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他向中古委递交的景观村落申报材料,引经据典,图文并茂,厚厚的一个大本子,令人惊叹之余,油然而生向往之情,评审团专家称,“瓦铺的申报材料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研究专著,又像一本设计精美的招商宣传册。”

孙P很清楚,古村落要守得住,必须有造血功能,这就需要打造产业链,创建特色品牌。孙P和一些投资商积极接触,反复商议,初步达成合作开发瓦铺旅游、保护活化古村落的意向。“通过古村保护和业态活化,不仅可以延续历史文脉,将废弃的古村院落变成留住乡愁的人文景观,还能开辟村民增收新渠道。”孙P满怀憧憬地介绍着。

发展旅游可以实现强村富民,但这毕竟是一个长线项目,要解决当下的生活困难,让村民短期见到增收效益,还是要回归农业,发展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在瓦铺农家院坝,随处能看到水泥或木质的发酵池和灶台。“这是我们烤酒用的家伙。”唐国斌对记者介绍道。

瓦铺村家家户户烤酒,平均一家一户年a量在1000斤左右。山上长的柿子、拐枣、猕猴桃、野刺梨都是上好的酿酒原料。最主要的一种原料,是村民说的“甜杆”,也叫甜高粱。

村子两边山上,有二三十种野生药材,夏天采回来用水浸在缸里,秋冬时节烤酒时,把药水、自制酒曲以及甜杆等烤酒原料拌匀,铺在发酵池里自然发酵。村民们用古法酿造工艺烤酒,被形象地称为“天锅地锅烤酒法”:下面一口铁锅(地锅)烧水加热,发酵好的原料架在篦子上,最上面再放一口铁锅(天锅),里面加水冷却。酒精随地锅产生的蒸汽上升,到达天锅底部后,遇冷凝结为酒液落入接盘中,再经木质酒溜子汇入酒缸。这种酿酒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2016年10月,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将“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的牌子授予了瓦铺村。研究院张国柱教授对瓦铺村的农特产品情有独钟。此次首批外销的玉米糁和清酒,就是他帮忙联系的客户。“做文化的人腿长,听说江苏的陕西乡党要定年会抽奖礼品,我就大力举荐了瓦铺的老玉米糁和清酒。”

张教授亲力亲为,现场督战,从加工、包装直到运输。“首批货一定要保证信誉,为以后做出个样子。”张教授呵呵笑着说。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 篇5

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能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所规定的举人的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 篇6

欧阳丽文,原籍广东顺德江尾人,生于1891年,有兄弟三人、姐妹四人,以采桑养蚕为生。欧阳丽文出落得眉清目秀,身材高挑,自小聪颖好学,对腐朽没落的清廷统治甚为不满。她15岁时,便借到广州和香港探亲为名参加夜校学习,参与革命宣传。因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满怀救国救民的革命热情,17岁时毅然女扮男装,弃蚕从戎,离家投身到孙中山先生属下的著名将领黄明堂部下当上一名近身侍卫,化名欧阳文。

在黄明堂的指点及自己的苦练下,欧阳文不但善于骑术,还能手持双枪,而且枪法极准。每逢战斗,黄明堂身为统帅,身先士卒,欧阳文亦冲锋在前,奋不顾身,英勇拼搏,不离左右,而屡立战功。但终因是女子乔装,在行军打仗中天长日久,难免露出女儿破绽。闪闪躲躲的行藏举止引起了一位老勤务兵的注意,而将他的怀疑告诉黄明堂,黄明堂听后半信半疑,细想欧阳文在战场上冒着漫天战火,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全无惧色,有勇有谋不亚于男儿汉,但她日常的勤务工作都十分细心周到,确又是所有近身男侍卫都远远不及的。黄明堂遂对欧阳文细加盘问起来,欧阳文自知行藏不慎,已被人看出,无法再隐瞒下去,只好直陈来历,剖白自己痛恨满清腐朽辱国的统治,一心追随孙中山革命救国的志向。使黄明堂感动得潸然泪下,仰天慨叹:“正是弃蚕从戎夸巾帼,浴血奋战愧儿男啊!”当即请示孙中山,要求对她给予嘉奖。孙中山很钦佩这位有胆有略的爱国女士,便亲自叫杨万夫及何奕文(女)介绍欧阳丽文加入了同盟会,仍辅助黄明堂工作,并开始由她招募女兵。欧阳丽文、黄明堂两人共同经历了江门起义和攻打广州清军等一段难忘的战斗历程,互相仰慕。在孙中山倡导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下,1911年秋,由何奕文作介绍人,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婚礼,欧阳丽文与黄明堂终于结为志同道合的夫妻。廖仲恺、何香凝等革命同志也参加了他俩的婚礼仪式。

智运弹药“失足”落水

武昌起义前夕,为壮大革命军事力量,欧阳丽文从香港把枪枝弹药偷运回江门,沿途几个关卡她都机智巧妙地通过了,眼看货船将要安全抵埠了,大家正暗暗额手相庆,突然,从斜刺里冒出几个敌兵,为首的头目虎视眈眈地盯着此船,似乎嗅出了什么,正欲喝令查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蓦地从船舱里走出一位端庄秀雅、雍容华贵的女子,她旁若无人地一边走一边嚷着:“这么美的景色,为什么不让我出来看看?”船舱里传出了连声的呼叫:“小姐小心!”话音未落,只听“哎呀!”一声,原来“小姐”只顾看着远方绚丽的彩霞,却一脚踏空失足掉下水去了!一时间,水里、岸上忙着救人,乱成一团,待将“小姐”救了上来,人人都争着领赏,说是见者有份,敌兵早将查船之事抛诸脑后了。“失足”落水的欧阳丽文又一次机智地“舍身”救回了一船枪枝弹药。孙中山为嘉奖其功,委任她为第一警备司令。

阵上分娩 不下火线

名落孙山 篇7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贻厥孙谋: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子子孙孙: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季孙之忧: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福孙荫子:指福荫及于子孙。王孙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来源:文章屋网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 篇8

【出处】

范公偁《过庭录》:“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朝时期,苏州有一位叫孙山的先生。为人聪明、风趣。一年,孙山和同乡去应考,结果孙山被录取为最后一名,而同乡则没考上。孙山比那个同乡先回到家,亲戚朋友听说他考中了,都纷纷来向他祝贺。大家都认为凭孙山的才能,肯定能考上,这次证明孙山的确有才能。这时那个同乡的父亲,也来祝贺。并且向孙山打听自己儿子的消息。孙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宋朝的乡试第一名叫解元,因此乡试也叫“解试”。被考试录取的名单就称为“解名”了,孙山对那个同乡的父亲所说的意思是:解试录取名单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至于您的儿子那就更落在孙山的。后面了(没考上)。

释义

指的是考试落榜。

名落孙山 篇9

1、今年你虽然名落孙山,但只要下定决心,努力用功,明年一定会考取。

2、名落孙山的候选人回去工作,其他的则说战斗刚刚开始。

3、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4、后来人们用“名落孙山”来比喻考试没有考上或者选拔没有被录取。

5、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麽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6、新世界葡萄酒轻松占据了前几名位置,拉菲则“名落孙山”。

7、如果你参加考试,最好能及格,一定不要名落孙山。

8、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9、不难想象她在高考时名落孙山,并且只能主修她不喜欢的热能工程专业。

10、参军是萨达姆的梦想,当他在军校招生考试中名落孙山后,他便身心交瘁。

11、你平时不努力,难怪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12、但是,还是有30%左右的学生名落孙山。

13、参加考试,即使名落孙山,也不应灰心,()再接再厉,下次再来!

14、今年高考他又名落孙山了。

15、他成绩那麽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16、我来投考的那一年,有一个山东老乡,已经报考了五次,次次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