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语录句子 > 翻译句子范文【最新3篇】正文

《翻译句子范文【最新3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翻译句子范文【最新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翻译句子 篇1

2011年全国17套试卷,除北京卷外,均设置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题目,赋分为6―12分。由此可见,本考点是文言文中的重中之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为两类,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以前者为主。考查重点有“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等。考生除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解题方法】

一、理解文言语句六法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中省略了主语“江水”,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译成“(江水)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但(它们)并没有流走”。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作为朋友”。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来”。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5.对于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

二、文言文翻译十法

1.留(原词保留)。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本布衣,汝亦黎民。”这里“吾”“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黎民” 换为“百姓”即可。

3.对(对应翻译)。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比较好。

4.转(转词意译)。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如:“上书乞骸骨”可译成“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可译成:“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合译为:“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厚。如:“怀敌附远,何招不致?”可分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补出省略译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9.去(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10.套(套用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答案】

翻译句子 篇2

例1 (2012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

(2) 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

(3) 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各句的采分点:(1) “次”“去就”“异图”,语意表达通顺。“去就”可以译为“离开留下”“去向”“行动”等。(2) “及辅政”“大用”,语意表达通顺。(3) “及……未下”“如”,语意表达通顺。

答案 (1) 况且现在北魏的军队靠近在淮河边驻扎,全军的去留无法预测,恐怕有别的图谋。(2) 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3) 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克时,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去。

例2 (2012届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

(5) 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

(6) 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各句的采分点:(4) “壮”“果”,疑问句式。(5) 定语后置,“不在……在……”,“杖屦”活用为动词,语意通顺。(6) “妻子”“请”“没”。

答案 (4) 您的身体还很强壮,当今皇帝多次

挽留您,(您)为什么坚决要辞官呢?(5) 那些不做官和厌倦官场生活回到故乡的亲友,不在东郊就在北郊,大家可以拄着拐杖穿上鞋子互相往来。(6) 满三个月,没有妻子儿女询问认领的,全部没收充公。

从以上六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翻译为讲究字字落实,有一定的翻译技巧:

一是要尽可能地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地翻译成以这个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1)句中,“且”――况且、“近”――靠近、“测”――预测、“图”――图谋,六个例句中比比皆是。

二是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如(3)句中,高祖、郢城、颖胄、卫尉、席阐文等。

三是古今说法不一的词,将古代的换成现在的说法。如(1)句中,“次”――驻扎、“惧”――恐怕;

(3)句中,“未”――没有、“如”――到;(4)句中,“果”――坚决等,这类词最需要平时的积累。

四是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像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有的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语素,如(5)句中的“也”“之”等。

五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互文见义句等,如(5)句中“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就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不仕与倦而归者”调到“亲戚”的前面做定语。

六是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2)句“及辅政,招令出都”中的“及‘谁’辅政”“招令‘谁’出都”等。

此外,在翻译句子时有些句子无法直接翻译,要采用恰当的意译。比如翻译具有比喻、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时,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缙绅”是用做官的人的特征来代替做官的人,翻译时把“缙绅”所替代的内容翻译出来就行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除了技巧外,最关键的是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只看

句子就匆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一定要带回文中,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敲,省略的成分也要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揣测命题人选择的那些句子的本身特点,它们往往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像上面那些例句,有的是一些词类活用,如(3)句中“未下”的“下”,方位名词活用做动词“攻下”,(5)句中“杖屦”,名词活用作动词“拄着拐杖穿上鞋子”;有的是古今异义,如(5)句中的“亲戚”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亲人”“亲友”的意思,

(6)句中的“妻子”是“妻子儿女”的意思;有的是一些重要的实词,如(1)句中的“次”、(3)句中的“如”、(4)句中的“果”等;有的是一些重要的句式,如(2)句中的省略句、(4)句中的疑问句、(5)句中的定语后置句等。

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为此,必须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列为复习重点,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应用。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金陵女子

沂水居民赵某,以故自城中归,见女子白衣哭路侧,甚哀。睨之,美;悦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顾我!”赵曰:“我以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女曰:“夫死无路,是以哀耳。”赵劝其复择良匹。曰:“渺此一身,其何能择?如得所托,媵之可也。”赵忻然自荐,女从之。赵以去家远,将觅代步。女曰:“无庸。”乃先行,飘若仙奔。至家,操井臼甚勤。

积二年余,谓赵曰:“感君恋恋,猥相从,忽已三年。今宜且去。”赵曰:“曩言无家,今焉往?”曰:“彼时漫为是言耳,何得无家?身父货药金陵。倘欲再晤,可载药往,可助资斧。”赵经营,为贳舆马。女辞之,出门径去,追之不及,瞬息遂杳。

居久之,颇涉怀想,因市药诣金陵。寄货旅邸,访诸衢市。忽药肆一翁望见,曰:“婿至矣。”延之入,女方浣裳庭中,见之不言亦不笑,浣不辍。赵衔恨遽出,翁又曳之返。女不顾如初。翁命治具作饭。谋厚赠之。女止之曰:“渠福薄,多将不任;宜少慰其苦辛,再检十数医方与之,便吃著不尽矣。”翁问所载药。女云:“已售之矣,直在此。”翁乃出方付金,送赵归。

试其方,有奇验。沂水尚有能知其方者。以蒜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赘,其方之一也,良效。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 我以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

(2) 赵曰:“曩言无家,今焉往?”

(3) 居久之,颇涉怀想,因市药诣金陵。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参考答案】

(1) 我因为这旷野无人,而你又哭得这样伤心,实在让我心酸。(要点:“以”“子”“恸”“怆”)

(2) 赵某说:“你先前说没有家,如今要到哪里去呢?”(要点:“曩”“焉”,“今焉往?”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3) 又过了好久,赵某很想念这女子,于是买了一批药材去了金陵。(要点:“久之”“因”“市”“诣”)

(下转第10页)

(上接第9页)

【译文】

沂水居民赵某,有一天从城里办事归来,见一位穿白衣的女子在道旁哭泣,甚为哀痛。瞥了一眼,见这女子长得很美,赵某十分喜爱,定定地瞅着她,不动地方。女子泪流满面道:“先生啊,你不往前走,管我干什么呀!”赵某说:“我因为这旷野无人,而你又哭得这样伤心,实在让我心酸。”女子说:“丈夫死了,无路可走,正为此而哀伤。”赵某劝她挑选一个好丈夫再嫁,女子说:“我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还有什么可挑选的,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当一个小妾也行啊!”赵某欣然自我推荐,女子愿意跟他走。赵某说离家太远,要去雇车马代步。女子说:“不用。”并且领先起步,飘飘摇摇如仙人般迅速。

女子到了赵某家,操持家务十分勤劳。

过了两年多,女子对赵某说:“为了感谢你对我的眷恋之情,所以不顾自己丑陋跟随了你,不觉已过了3年,如今应该是我离去的时候了。”赵某说:“你先前说没有家,如今要到哪里去呢?”女子说:“当时是随便乱说的,我怎么没有家呀!我父亲在金陵城卖药,你如想和我再见,可运一些药去,我们可帮助你一些钱。”赵某为女子离去作了些准备,租了车马。女子说不用,出门径直走了,赵某追也追不上,不一会影子都不见了。

又过了好久,赵某很想念这女子,于是买了一批药材去了金陵,把货寄放在旅店,到街市上去寻访。忽然,被药店里一位老翁看见,说:“我女婿来了。”把赵某请进店中。女子正在院子里洗衣服,见了赵某不说话也不笑,继续洗衣。赵某很生气,马上就退出院外,老翁把他强拉回来,那女子仍和刚才一样毫无表示。老翁让女子做饭摆酒,并打算赠给一份厚礼。女子制止老翁道:“他这人福气薄,给多了他承受不起,应当慰问慰问他的辛苦,再拣十几副药方给他,这就够他吃用不尽了。”老翁问赵某运来的药在哪儿,女子说:“已经替他卖了,钱在这里。”老翁于是把药方和药钱都给了赵某,送他回家。

赵某一试这些药方,有奇效。沂水县还有知道这些药方的人。用捣蒜臼接茅草屋檐下的雨水,洗身上的瘊子,是其中一方,效果很好。

翻译句子 篇3

[关键词]英汉翻译 翻译对策 转换方式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54-02

一、引言

英汉语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其句子在诸多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显著的差异。探讨、研究英汉语句子在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对于翻译工作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分析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子在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进而提出英汉语句子翻译过程中宜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英汉语句子的特点及差异

(一) 形合对意合Hypostasis VS Parataxis

此处的“合”指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英语句子重形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即语句各分句及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如:连词if, although, but, and, because, 独立主格结构 noun + doing / done; with + noun doing/done,介词以及分词等,句子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其关联关系是显性的。

例句:Time is one of the two elements that Americans save carefully, the other being labor.

在此句中,各部分通过连词that 及独立主格结构the other being labor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连接关系呈显性。

汉语句子重意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或逻辑关系进行连接,其关联关系是隐性的。

例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些句子之间由于没有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些单独孤立的句子,而从语义和逻辑关系看,它们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意义完整的整体。

(二)主语对主题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句子一般总是把主语放在句首,突出主语;而汉语句子则习惯把要表达的事情(即主题)放在句首,突出主题。这是英汉语句子在表达方式上的显著特点和差异之一。

例如:这一点,我已经知道了。

译文:I have already known this.

例句: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译文:I’d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例句:All of a sudden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failure might be due to their negligence.

译文:我突然想起了问题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疏忽造成的。

(三)无灵主语对有灵主语

动词不定式、从句等表示抽象概念的成分做主语,在英语语言中,是一种很常见的句式,在此称其为无灵主语;而汉语就没有此类句式。与之相反,在汉语语言中,做主语的常常是具体的成分,称之为有灵主语。

例句:Although it is better to keep an open mind on the subject, it is true that the power of dreams to predict future events still remains unproved.

译文:尽管我们提倡不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梦对于将来事件的预测能力,始终未得到过验证。类似的例句在英语中很常见,这也是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式显著的差异和特点之一。

(四)树形结构对竹形结构

英语句子的另一特点是一主句可包含有诸多从句,借助于连词,主句与从句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结构严谨、意义完整的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棵大树,树干上连接着许多小树枝;而汉语句子少用连词,其分句及成分之间靠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连接,各分句呈线性分布,看起来就像是一根竹子(由许多节构成)。

三、翻译策略

英汉语句子在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在英汉语翻译过程中,就有必要依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句式转换,从而使得译文语句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一)形合意合的转换

如前文所述,英语句子重形合,而汉语句子重意合,因此,在英汉语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做形合与意合的转换: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要注重语句间语义和逻辑关系的连接而不必过多地使用连接词;翻译方法上,常常可以将复杂的长句子拆分成若干短小简单的句子。而在汉译英时,要更多注重语句的连接和语法关系;翻译方法上,可以借助于连接词,将若干短小简单的句子合并成一个复合句。

例如: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Tonight, when 1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which I pass by everyday,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a moonlit night.

原文有三个句子,译文通过连接词when, that, which将原文的三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译文的英语句子看起来结构复杂,然而,其语法和语义关系却清晰明了,这也体现了英语句子重形合的特点。

(二)突出主语与突出主题的转换

由于汉语句子突出主题,英语句子突出主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在“突出主语”与“突出主题”间做必要的转换。

例如:这个问题,我想说三点。

译文:I would like to make three points on this issue.

例句:婚姻的事,年轻人都自己做主。

译文:The young people would make their own decision as for the marriage.

例句:They trussed the young man up like a fowl with the three long ropes.

译文:三条长绳,他们把个小伙子捆得像只粽子。

(三)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的转换

无灵主语在英语句子中很常见,而汉语句子常采用有灵主语。在翻译过程中,也就需要在“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间实施必要的转换。

例句:Anxiety tore her into pieces.

译文:她焦虑不安, 完全崩溃了。

从以上例句及译文句子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在“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间实施必要的转换,能够使得目标语更加流畅地道,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四)树形结构与竹形结构的转换

在英语句子中,主句与分句间用连词联结,整个句子呈现出树形结构;汉语句子少用连词,其分句呈线性分布,看起来就像是由多个竹节构成的竹子。在汉译英时,常采用合句译法:借助于连词,把若干短句译成较长的复合句;而英译汉则反之。

例句: 由于距离远,缺乏交通工具,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的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译文: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在此例句中,原文的五个句子,通过连词的连接,合并(翻译)成一个句子。

四、结语

英汉语句子千变万化,其翻译方法也应不尽相同。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理论和方法,需要灵活多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书健,李玲。汉英无主句翻译策略探究[J].上海翻译,2010,(4).

[2] 何三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燕,赵波,任军。汉英语动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潘文国。英汉与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