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散文诗歌 > 胡杨之旅心情散文优秀11篇正文

《胡杨之旅心情散文优秀11篇》

时间:

胡杨,号称沙漠三剑客之一,是新疆特有的植物,它生活在沙漠,是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环境恶略的沙漠里生长,生长,生长。它是沙漠中的士兵,无论环境怎么恶劣,它也不服输,于是,它能在沙漠中存活十几年到一百年。它是沙漠里的常青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页是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胡杨之旅心情散文优秀11篇,仅供参考。

欣赏之美散文 篇1

欣赏之美散文

茫茫人海,滚滚红尘,回牟四望,欣赏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一隅人人渴望、四季相宜、风味独特的景观。学会欣赏,你便懂得享受;学会欣赏,你便拥有快乐;学会欣赏,你便走近幸福;学会欣赏,便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欣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无论何时何地,你学会了欣赏,你便收获快乐,收获温馨。懂的欣赏,你的心情便永远阳光灿烂。欣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没有爱心的人,不懂得欣赏;缺少情趣的人,不知道欣赏。欣赏需要知本。欣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幸福。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以为是者多,懂的欣赏别人的少;不懂得的欣赏别人的多(自私自利者多),专门利人者少。

欣赏滋生幸福,幸福需要懂得欣赏。欣赏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真心实意的学习。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弱点。学会欣赏,就要时刻看到别人的优点,让别人的优点自觉地成为你的优点。久而久之,你便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自然也懂得欣赏。

欣赏是一种态度,是发自内心羡慕的态度。当你读到一首诗或看到一幅画,一首清新流丽、情味携永的小诗,一幅别有格调、神韵悠然的国画,你不能不激动,你不能不羡慕,除非你是傻瓜。此时羡慕无需理由。欣赏是一种风格,是一种独特自在的感情风格。纷繁世界,无其不有,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时时刻刻,变幻无穷。懂得欣赏,便懂得感悟;感悟愈深,生活的愈滋润、愈轻松;轻松滋润的生活便是至高无尚的生活,既然知道无尚生活的秘诀,为何不学会欣赏?利人利已的欣赏,应当义不容辞、义无返顾!

欣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蚂蚁有蚂蚁的生活,大象有大象的情调,仙鹤有仙鹤的风资。懂得欣赏,你便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欣赏,你便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情调;懂得欣赏,你也便拥有迷人的风姿。

欣赏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自我奋斗的力量。人生在世,区区百年,匆匆一日,忽忽一生,若不见贤思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争分夺妙,多做一些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事、好事、年老时,你就会后悔不迭、悔之晚矣。

学会欣赏,你便懂得珍惜,你便拥有更多、奉献更多。欣赏是阳光,是雨露,是冬天里的一把烈火;欣赏是玉液,是琼浆,是夏日里的一片浓阴。让我们学会欣赏,让我们温暖处处。让我们学会欣赏,让我们阴凉处处。

专注之美随笔 篇2

专注之美随笔

常有人说,一个人在专注时最美,所以专注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诗人黑塞常常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专注地创作,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他总能静下心来作诗。《深秋独步》一诗作于1924年前后,在那个悲剧层出的时代,他坚持用真挚的心看待世界。秋日傍晚,雨水滑过光秃的枝干,落叶飘落,凉意袭来。但诗人笔下的秋却不完全是悲戚,诗人眼中秋风秋雨侵蚀的只是落叶,来年一切又将涅槃重生。他在薄薄的。纸上书写着生命的意蕴,他专注于诗,专注于自己独特的风格。

不仅名家创作需要专注,普通人亦是如此。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一群专注的平凡人。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一些年轻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在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故事。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修理文物,长时间对着一件物品,修复然后送走,再收到文物,再修复再送走……这些年轻人在故宫里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院子里有许多杏树,每年杏子成熟时,他们在树下铺开纸接落下的杏子。日常闲暇时或养鸟或喂猫,种些瓜果、花儿,他们的生活工作之外也充满了生机。

在故宫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师傅王津与大学毕业后工作不满十年的年轻人昊楠合作修复了清朝的音乐水法钟。在纪录片第一集中的一幕,王师傅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微微弯下腰,背着手,凝神注视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细细地看了许久,才对着镜头低声说:“有点心疼。”他对钟表修复投入的精力与感情,无需多说。那些与他擦肩而过的游客们,也许不会想到他们眼中无比瑰丽的宝贝正是在这位精瘦的长者手下复原。“工匠精神”最可贵的就是简单的专注与执着。

爱默生曾说过:“专注、热爱、全心灌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这里的收获并不一定是做大创造大发明享誉世界。认真付出的点点滴滴都不会白费,人们未必懂得你所做的每件事,但一定会记住你专注的身影。小王子遇见了一朵玫瑰,他很爱玫瑰,每天给她浇水,晒太阳,陪她说话。当他去到别的星球时,仰望浩瀚的星空,他仍会幸福地说:“我的花在那儿……”即使小王子再遇见一千朵玫瑰,他也只专注于这一朵。

阴柔与阳刚之美随笔散文 篇3

阴柔与阳刚之美随笔散文

说到重渡沟的滴翠河,有两大瀑布你们肯定都去过:水帘仙宫瀑布、震天雷瀑布。

水帘仙宫瀑布拥有阴柔之美。在滴翠河的瀑布中,它也是最为独特的。它长70米,宽8米,从悬崖峭壁上流淌下来,被铺满球状青苔的岩石分隔开,变成一条条小瀑布。站在远处看,阳光下,一道彩虹横跨瀑布,闪烁着迷人的光点。水流打在岩石上的青苔上,发出“哗!哗!哗!”的声音。若不是亲眼所见,你闭上眼睛根本猜不出这是一条大瀑布,还以为是一条奔腾的小河呢!中间还夹着清脆悦耳的'“叮咚”声,那是水珠滴在青苔上,又流下去的声音。离近些,便有水花飘到身上,让你顿感凉爽无比,烦恼被一股清风吹得无踪无迹。“哗哗,哗哗”的声音让你有种置身“小桥流水人家”的错觉。

接着望去就是瀑布下的五彩池。五彩池呈叠状,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池底石笋的反射下,呈现出别样的色彩。绿,绿得无瑕;蓝,蓝得水灵;黄,黄得金亮;紫,紫得诱人。池水“哗哗”地流淌着。想不到,同样都是水,看上去却截然不同。阴柔之美,实在独特!

震天雷瀑布,则拥有阳刚之美。“轰隆隆!”两条玉龙立在悬崖上。其中一条穿过一块巨石,飞驰着,舞动着。碰到那块岩石的边上,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声音。那气势,才叫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哪!恍如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另一条玉龙更是壮观。从直插云霄的悬崖上俯冲到地面,又被地上的岩石阻挡,“轰”地飞溅起了无数雪白的水花。那声音如雷电一般,令人心惊胆战。偶尔两条玉龙撞在一起,“啪”一声轰响,便分开了。气势居然如此宏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它足以和长江、黄河媲美了。正如乔吉所述:“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你千万别靠近,要不然会被淋成“落汤鸡”。阳刚之美,也实为独特!

阴柔与阳刚,水帘仙宫瀑布与震天雷瀑布,你喜欢哪一个?

沙漠中的希望 篇4

一个茫无边际的大沙漠上,成天是肆虐的风沙,没有绿色,没有生机,映入眼帘的是黄土般令人昏昏欲睡的颜色和让人失望又绝望的海市蜃楼……

一天, 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在一阵狂风中离开了生它的藤蔓,在风沙中去一个它不知道的地方。“看,她在跳舞呢!”一个女孩看到它叫道。不一会儿,一个大人便以外面风大的借口把小女孩拉进的屋里,小女孩边走边在胸口画着十字架祝福它。花儿笑着亲吻着小女孩又走了。经过一个花园,它向它的兄弟姐妹们问候,那些花儿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尽情得释放着自己的芬芳,展示自己的美貌。它歆羡那些花儿,不禁为自己担忧起来:“我会去哪儿?我该去哪儿?”它周围那些俗不可耐的沙子劝它不要胡思乱想,告诉它宿命是死亡。它骄傲地向风沙们呐喊道:“我从来不相信宿命!”说罢,它居然缓缓地落下了,在一个沙漠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沙漠里。它周围的沙子嘲笑它:“你看,这就是宿命,认命吧。”于是,它明天看日出日落,听周围赤裸裸的嘲笑,它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但是它却始终喃喃说着那句话:“我不相信宿命,我要奉献我自己,实现我的价值。”尽管回应它的不是沉默就是嘲笑。

又有一天,在闹市的报亭,一些刚被印刷出来的报纸正尽情的看着这个世界。一个硬币,一份报纸,一张报纸在一阵风中欢快得奔跑,快乐得脸都变形了。后面跟着一个人在奔跑:“别走!”可它偏偏越跑越快,享受着被追赶的乐趣。很多人看着它想抓住它,可它偏偏只爱奔跑,享受这美好的景色。风停了,在一个奇怪的地方,在这里,它看不到人,也不能奔跑了,面对着千篇 一律的风景,感觉生活也没有了意义。

“喂,新来的,往那边去点,挡着我晒太阳了。”它不禁暗暗笑道:“还晒太阳呢,都要被晒化了。”于是它挪一挪身子看着声音发出的地方。它回头一看,可把它吓着了,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还在大声地向它叫喊。它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是什么?”那个怪物一边虔诚地仰望着太阳,一边静静地说着它的故事:“我是一朵鲜花,那美丽的花丛中普通的鲜花。一阵风带我来了这个地方,从此,我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我,渴望奉献我的价值。一次,一个旅行者在沙漠里迷路了,在他濒临绝望时,他看见了我,他欣喜若狂地奔向我,他亲吻着我,说到:‘啊,美丽的花,看见你真开心,你也是刚来这里的吧,我也是,不过我相信我会走出来。看见你就像看见明天的太阳,我亲爱的伙伴们,我深爱的世界。’然后我没有看见他了,但是我知道他走出去了,那行走四方的风告诉我了。就这样,我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我感觉我的生命价值得到实现,我的生命意义得到提升,我感觉我满足了。可惜,现在我已经衰老了,尽管我是多么向往年轻,希望帮助别人,可惜不行了,我也代表着衰老了啊。我还记得那些走出去总是对我说我最美丽……那张报纸听完了这翻话顿时热血沸腾,说道:“我愿意替代你,我愿意实现我的价值,我愿意成为这里人们新的守护者。”就这样,他们不顾周围的嘲笑声,天天畅谈自己的理想。

朝阳敲醒新的一天的钟声,今日却不如往常一般宁静。传来报纸耳边的是嘈杂的人声,这是他好久没有听到过的。一群人在沙漠里走来走去,不停地绕圈圈。随着太阳的升起,日光越来越毒辣,汗水滴滴答答落下,人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依旧没有希望。一个人悲观地叫道;“都说进了沙漠就出不来了,果然啊!”周围人纷纷说:“看来要死在这里了,哎!”报纸特意挺直身子板,想引起他们的注意,给他们精神上的鼓舞。这时,一个眼尖的人看到它:“这里有一张报纸!有人来过这里!他们走出去了!我们也可以!”所有人听到他的声音,难以置信地看着报纸,瞬间找到希望。一个人想带走它,却被别人劝说道:“别人把它留下来鼓励我们,我们也把它留下来鼓励其他人吧!”人们深情注视着它,然后又充满力量地前进了!几天后,报纸和鲜花听到他们走出去的消息,欣喜若狂!就这样,他们在不停奉献自己!

寂寥无人的沙漠是多么可怕,可这路上的一切是多么可爱,为了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这沙漠依旧是一个传说,这里面的鲜花和报纸是人们赞颂的对象……

沙漠中的胡杨 篇5

沙漠中的胡杨750字

这是一片戈壁滩。

茫茫沙海,干燥如渴,寂寞无声。除了仙人掌、骆驼刺之外,再没有什幺高大的植物了。

这是一片没有生命的戈壁滩。但是,只有风知道,在一块岩石的下面还藏着两粒弱小的杨树种子,那是几年前它不小心从遥远的、葱郁的北国带来的。

现在,它们正经受命运的煎熬。滚烫的烈日、滚烫的沙粒、滚烫的岩石……

但是,它们却愈发变得坚强,它们努力使自己的种皮在变厚,变硬,努力使胚芽鞘变得坚固。

它们在等待。

终于有一天,难得的'机遇来到了――一股风从西伯利亚到内陆去,路进此地。

它好心地劝它们说:“流落异乡的朋友,我带你们回家吧!”

它们突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家,一个多幺美好的字眼!那里大地肥沃,绿树成阴,短笛悠扬,时常甘霖普降,滋润万物生灵!

假如回家,它们也会融入这一切,发芽生根,成为秀美的杨树,享受微风细雨,鸟鸣蝉唱……

风不耐烦地催促:“快走吧,不要呆在这鬼地方了!”

它们依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几年前,怀着一颗好奇心,它们随风来到此地。风北去之后,它们留了下来。

这儿,环境恶劣残酷,没有崇高的生命。但它们相约,改变世界!让荒无人烟变得鸟语花香,变得生机勃勃。

于是,它们在幻想未来中静静地等待着,等待奇迹。

假如离开,所有的梦想都会粉碎而破!

风,下了最后的通牒:“走?抑或留下?”

它们彼此对视了一下,心领神会,一切都明朗了:留下!

终于,一场罕见的大雨降临了,激活了它们的生命之梦。它们吸取着,伸展着……

若干年后,在一片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群挺拔不屈、高大威武的胡杨。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祖先叫“杨树”,是它们自己经过心灵的痛苦选择,才成为“胡杨”!没有人知道,它们心中还有一个梦想……

浮梁之美散文 篇6

浮梁之美散文

夏日,临近入伏,只想静静品茶。于是,婉拒几处采风的邀请,独坐颐和园苏州街茶楼,点当年新绿,听评弹悠扬。

于幽静处追想,无疑是一种享受。尽管感怀频繁,容易被看作是“进入老境”特征之一。

行游数十载、采记万余篇,虽见识不少名城,但睹物思远、让经历重现心头之地,却寥寥无几。而眼前这色鲜翠、味如兰,产于江西浮梁县的“浮瑶仙芝”,委实让我思忆多多……

遥想当年,白居易遭贬,在浔阳江头夜送客时邂逅琵琶女,泪湿青衫、一吟三叹,倒也正常。不正常之处,就是后人把诗中那位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浮梁卖茶,进行“捆绑性联想”。

其实,商情与茶事,虽有时交集,但有本质之分。前者重赢利、后者重闲逸。多少年来,我每每品读《琵琶行》,常会想起荻花瑟瑟的秋夜,伤情女子琵琶声,想到唐代浮梁那片繁华茶市,想到那位商情饱满、情商不足的卖茶人。

那年初夏,我在景德镇采访结束,被热情接待者请到浮梁县,选一茶楼小坐。陪我细品当地名产、人民大会堂指定接待茶——得雨活茶。隔窗遥望,但见山岚深处,陆续走来身着青底碎花衣的茶女。不难想象,那斜挎臂弯的竹篮里,浮动着碧玉簪般的嫩芽。随着低声清音,一首首曲美词美的采茶曲弥散开来……看到此,以多版本史料架构的唐代浮梁茶市,似乎跨越时空,在我眼前呈现……

那是一条由远而近、向天际伸延的江流。那是飘移晨雾、浮动暮霭、传颂万千名诗佳句的江流。从九江到浮梁的航道上,帆影憧憧、茶歌悠扬,特别是祁门西南一带的浮梁县境内,茶市日益火爆、商贾渐渐云集。那情那景,当是唐·咸通三年(862)暮春。时任歙州司马的张途,面带微笑、迈着平稳的步子,走入浮梁巡察。面对繁锦的茶事,老人家兴致盎然、挥毫记事:“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矣。每岁二三月,(茶商)摩肩接迹而至。”

不知何时,天际飘来的丝丝雨,穿透窗纱,袭来几许凉意。我暂断思忆,走下茶楼,走向茶田,在陇头凝视。但见晶莹剔透的'雨珠在叶面滚动、丰满上扬的顶芽脆嫩可人。遥想盛唐时期,浮梁每岁出茶量多达700万驼,利税达16万贯,约占全国茶税3/8,堪称华夏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我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诗人墨客在此相聚、携手同游,一度成为时尚。在挥毫创作之前,呼朋唤友、端坐江亭,手托高岭土为料、成化窑烧制的细瓷杯,品啜新采的明前茶,爽朗笑声时起时落……我认定,红粉三月、江畔系缆、珍瓷名茶、诗词唱和。即便是停步观望的路人,也洋溢三分诗情。

我始终没找到当年运送茶品的货运码头。据说江流远去、积沙成堆,多处泊位早已变为村舍和田园。我失落之余,又感到欣然——浮梁县所产的“浮红”早已享誉海外,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浮瑶仙芝”已成茶市翘楚。浮梁茶商茶农待人接物时,依然保持纯真热情、古风依然。

舌尖萦绕名茶余香,行游感知也随之纷繁。进入浮梁县城,我又是一番惊奇——景德镇一带那不同凡响的名瓷名茶,衍生中国官场等级一朵“奇葩”——五品知县坐衙的“江南第一衙”。由此,浮梁人与外地人论起故里,总显露几分傲气。

古时,这座“上县”所辖之镇——景德镇。所产的名瓷被朝廷看重,御窑、官窑林林总总无不繁盛。由于上派的茶市检税官与瓷厂的督陶官均为四品,浮梁县令若为七品,便没资格会见上差,所以,浮梁县父母官承蒙皇恩,官封五品。

浮梁古县衙,始于唐,有千年历史。饱经风霜雪雨、战火烽烟,建筑环境无数次损毁、倒塌,又无数次修葺、重塑,最后定格在清道光年间的版本。县衙门前,老树葳蕤、梁燕穿廊,还是旧时模样。也不知它们的祖先可曾记得,当年五品县令与鉴瓷名家唐英品茶赏瓷的场景?可曾记得“乡无不教之地,村无不学之人”的浮梁小县,竟然矗立10余座书院,有近300名进士金榜题名、荣归故里?或许知晓,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曾在此抒怀挥墨:“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浮梁之瓷,莹于冰玉”。

县衙前、绿荫下,闲坐的老人银髯飘胸、轻摇蒲扇,似乎在睡与醒之间。偶尔听到游人问及当年的浮梁县令,便收扇而起、双目闪烁,扫视一眼衙署的照壁,又看一眼身边的咨询者,颇有自豪感地晃头微笑,向县衙大门方向一挑拇指。

老人对古县衙的大赞,引发我对当年父母官的兴趣。于是,向接待者要来《浮梁县志》,坐在县衙院中一株老榆下品读。

我惊讶浮梁人才济济!这片名瓷名茶集聚地,曾走出“一王二侯两宰辅,一佛一儒一皇师”,怎不让当地乡民谈之自豪、忆之动情!更有甚者,多部史册,在记述唐代至清代多达数百人的浮梁知县时,从未出现过贪慵之辈!

我在漫步浏览时发现,浮梁县衙耐人寻味的雕琢和意味深长的楹联,颇具文化感召力。

门前照壁之南,也就是当年持诉状、求公允者第一眼看到的屏蔽物上,画有倒挂蝙蝠,意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有官帽,意寓“造福为上、冠冕为下”;下有莲花,意寓“出淤泥而不染”。

没有自我标榜之词,没有不切实际的表白与承诺,几笔素绘,一点寓意,凸现做官做人的标准,洋溢艺术感和责任感。

这里是中国楹联最多、亲民意味最浓的古县衙。大堂前檐额枋的匾文为:“亲民堂”。高悬的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自我警醒、实实在在。

进入大堂,语句朴实、寓意深远的楹联随处可见。霹雳手段与拳拳爱心相映生辉。有的佳联为:“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有的佳联是:“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当今社会,那些贪婪无度、在民众面前飞扬跋扈,结党营私,略见寸功便自我膨胀的父母官们,站在浮梁大堂之上,不知表情是否骤变?双腿是否颤抖、内心是否愧悔?

我穿行于古县衙的“楹联之林”,认真解析每幅佳联的语境,赞许那些把“清、慎、勤”当作人生重要修为的官员们。古人虽渐行渐远,留下的心声却依然清越,依旧铿然。

美哉浮梁!这里的美,不在于山水,不在于茶色,在于形而上的气韵,在于为官之道的典范。

秋之美散文 篇7

秋之美散文

风儿到了秋天变得凉爽,轻柔了,它吹得秋叶哗啦啦地响,然后,轻轻地拉起叶子的手,不管愿意不愿意,就要带它们向天上飞。秋叶经不住秋风的盛情,换上了金子般的秋衣,告别了树枝,随风飞舞。

只有枫叶,羞红了脸,拒绝了风儿的诱惑,在树上火焰般的燃烧,留取丹心守护大树,守护大地。

菊花在寒风中展露自己的'风采,泛黄的身姿在田野上,山坡上,篱落边摇曳,摇曳。它看着那些萎缩的野花,凋零的鲜花,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心想:怎么一到了秋天都抵不住寒冷哪?这样想着,却不自觉地将体内所有的香味努力地释放,处处充溢着花香。

于是,它迎来了人们的赏赞,成为秋天最美的风景,也成了诗人咏叹的永恒主题,更成为人们不怕艰难的化身。

秋水潺潺地流着,声音轻柔而合韵,到了秋天它的脚步变得从容,舒缓,仿佛时间在它的身边也慢了下来,周围万物也轻柔,静谧了,连树上的鸟儿的叫声没有那么吵闹了,一切都是那么安详、随和、悠然。

天空,高,远,深邃,蔚蓝,一尘不染,像一张干净的脸,安详地看着大地。几丝白云静静地卧在天边,轻,薄,柔,透,像丝绸般把天空擦得那么净。

随笔散文写作:广告之美 篇8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学的东西。讲到现代广告的美,我们一般的联想就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广告,给人一些平面美观的、视觉上或听觉上的冲击,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平常百姓在各种媒体上见得各类广告多了,大量的广告画面和语言色彩过于华丽和装饰,这样自然也就产生了审美疲劳。

但是,前些日子在市区的几个公交站台,发现有几则广告做得非常新颖独特,有想回头的感觉,离开后还有几许回味。大片的纯白底色背景上,广告语运用的是黑色隶书体体现出来,而且只有寥寥几字,引用古文表达其意,所占版面少之甚少,大片白底色衬托出来的品相,看似不经意却产生了巨大的美感,品味甚佳,意境悠远,令人爽心悦目。原来设计师巧妙地绕过平常多用的花花绿绿抢眼的色彩去大肆渲染,而是选择在白黑两色上做文章,出来的效果果然简洁自然,清新朴素,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别样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美感吧?

遇见如此美的广告,我努力沉浸在被设计出来的一种视觉之外的环境里,我觉得我在与之广告语做心灵的交流,它是向导,我正沿着它的思路走进去,与之进一步的沟通,去真正理解它的内涵。这是我见到的最美的广告。

最近,无意读到学者梁文道的对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白》的书评,颇有启示。书作者曾经很沉迷颜色,他发现现在的广告技术手段,使得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多的颜色,他反而开始关注他的设计的细微情感与审美差异。比如说白色,他想到死者的白骨、婴儿喝的奶水、白纸、蛋壳、白雪等,都必须考虑它们的质感和美感。他对这些投入感情,引申到一种审美文化里,提升到一个高度。他讲日本的绘画与建筑艺术,讲出另一个字――“空”,显然“空”与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他认为白是一种变形或者是跟白相关的东西。他还把医院冷冰冰的“白”,设计成了温暖的“白”。

他还讲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说过去白纸是主要载体,考虑到一个文字黑字一写在白纸上就不能被改动,所以下笔刻字之前,要仔细琢磨,著名的贾岛“推敲”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电脑上,我们可以随时修改任何东西,这是一个非常纸的时代,提倡无纸化办公的时代,在没有纸的时代里面,没有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下笔成文之前的没有了的“推敲”。所以今天在网上说话也就变得很习惯很随便了,反正这一切都是会被修改的,也可以被修改的,不是吗?

这些学问的确很深,可以引申很多。初步了解了这些,我发现设计师实在高明,发现自己对于那则广告的认知多么浅薄,仅仅停留在一般的颜色认知水准上。广而告知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其实,在日后的生活中,在广告之外的事物中,要想欣赏美,懂得美,还需要花去大把的时间走入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我想对于“白”可以深挖下去,白是什么呢?白就是常常用来映衬别的颜色而存在的一种背景。在这一认知的闪光点上,可不可以这样比喻?如果我们生活的天空能够“白”起来的话,它就洁净了许多,人们健康了许多;如果我们把人与人的心灵也当做一张“白”纸去沟通去理解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少去很多误解和伤害。所以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都能多一些这样清洁和美感的“广告”去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才能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品味。那么,这样在美中活着,感觉真的很好。

公众号:甘草亭

沙漠中的胡杨作文 篇9

沙漠中的胡杨作文

沙漠中的胡杨

题记:?尺蠖之行,以屈求伸,正所谓一时的隐忍不等于永远的退让,一时的卑微不等于永远的低下。顽强坚毅者会选择隐忍,因为他们坚信:欲飞者翼伏,欲奋者足局。

这是一片戈壁滩。

茫茫沙海,干燥如渴,寂寞无声。除了仙人掌、骆驼刺之外,再没有什幺高大的植物了。

这是一片没有生命的戈壁滩。但是,只有风知道,在一块岩石的下面还藏着两粒弱小的杨树种子,那是几年前它不小心从遥远的、葱郁的北国带来的。

现在,它们正经受命运的煎熬。滚烫的烈日、滚烫的沙粒、滚烫的岩石……

但是,它们却愈发变得坚强,它们努力使自己的种皮在变厚,变硬,努力使胚芽鞘变得坚固。

它们在等待。

终于有一天,难得的机遇来到了――一股风从西伯利亚到内陆去,路进此地。

它好心地劝它们说:“流落异乡的朋友,我带你们回家吧!”

它们突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家,一个多幺美好的字眼!那里大地肥沃,绿树成阴,短笛悠扬,时常甘霖普降,滋润万物生灵!

假如回家,它们也会融入这一切,发芽生根,成为秀美的杨树,享受微风细雨,鸟鸣蝉唱……

风不耐烦地催促:“快走吧,不要呆在这鬼地方了!”

它们依然心潮滚滚,汹涌澎湃。

几年前,怀着一颗好奇心,它们随风来到此地。风北去之后,它们留了下来。

这儿,环境恶劣残酷,没有崇高的生命。但它们相约,改变世界!让荒无人烟变得鸟语花香,变得生机勃勃。

于是,它们在幻想未来中静静地等待着,等待奇迹。

假如离开,所有的梦想都会粉碎而破!

风,下了最后的通牒:“走?抑或留下?”

它们彼此对视了一下,心领神会,一切都明朗了:留下!

终于,一场罕见的大雨降临了,激活了它们的生命之梦。它们吸取着,伸展着……

若干年后,在一片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群挺拔不屈、高大威武的胡杨。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祖先叫“杨树”,是它们自己经过心灵的痛苦选择,才成为“胡杨”!没有人知道,它们心中还有一个梦想…&helli

沙漠英雄胡杨树

沙漠“英雄”胡杨树

满天繁星的夜晚,我在电视机前收看了一个节目《人与自然》,里面描写了千年不朽的胡杨树。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有了好奇心的驱使,我又上网搜索,得知:胡杨树又名胡桐,三叶树,是生长在我国新疆打沙漠周围的一种古老树种,最古老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岁了。胡杨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沙漠中的天气非常恶劣,白天骄阳似火,晚上严寒入骨,沙漠极端干旱缺水,不要说人,就连动植物都很难在沙漠中生存。然而胡杨树却屹立与沙海之中,它的根深深地长到了十米以下,只要有一点点水它就能生存。胡杨树固定了一个个沙堆,点缀着沙漠,保护了生态,使得我们的首都北京不会受到风沙的侵袭。胡杨树的顽强令生命力极强的骆驼草都臣伏在地。它奉献着一片绿色,在昏黄的`沙漠中给人憧憬和希望。胡杨树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不惧怕任何艰难挫折,顽强不屈!

我想到了今年512汶川大地震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他们就是“胡杨树”。面对这大地震之后,无家可归,亲人失散的痛苦,他们没有屈服,而是迎难而上,重建起美好的家园!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可能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和考验。但是我们应该学习胡杨树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精神。以乐观的心态去笑对人生,笑对未来!

我爱胡杨树!我更爱我的学习,生活!

西风胡杨

大自然是画家,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大自然会说话,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让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是伟大的,它时时带给人们震撼。上我们正大眼睛欣赏大自然,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饱含激情赞颂大自然。

在人与自然的一单元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九课,西风胡杨。作者在文中介绍,胡杨是沙漠中秋天最美丽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胡杨,是最坚韧的树。它的根茎能深达20米,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和零下四十摄氏度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胡杨,是最无私的树,它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并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挑花,上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胡杨,是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锈,它的精神将永远纯在!

读了《胡杨赞》有感

读了《胡杨赞》有感

在黄沙袭来的大沙漠里,所有的生命都将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唯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

杨树是一胡种坚强的树,是沙漠中的神树。当沙尘暴袭来,胡杨被摧残得遍体鳞伤时,它就会用自己的“眼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胡杨有着一个弯弯的脊梁,这样是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让自己生存下去;它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它还有着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就连它流出的眼泪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

跟胡杨比起来,老师也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老师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辛勤地备课,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知识。老师和胡杨一样,都有着顽强的精神,他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清洁工的身上也闪耀着胡杨的精神。夏日,当我们在家里吃冰淇淋时,清洁工阿姨则在太阳下面汗流夹背的劳动着……冬日,当我们都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时,清洁工阿姨则在大街上冒着凛冽的寒风清扫着垃圾。

我不仅要学习胡杨的那种坚韧顽强默默奉献的精神,更要学习具有胡杨一样品质的人!

胡杨

胡杨,号称沙漠三剑客之一,是新疆特有的植物,它生活在沙漠,是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胡杨树很希奇,同一棵树上可以生长着三种叶子,有的像杨树的叶子,椭圆形;有的像弯弯的眉毛,是柳叶;有的像火红的枫叶,故又叫“三叶树”不同的叶子集于一棵树,很事奇特。

夏天胡杨的叶子很厚,上面有一层像蜡一样的东西,你知道吗?因为新疆夏天太热,水分容易蒸发,这层蜡是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秋天新疆最美的季节,也是我们去胡杨林最好的时候,那时,叶子黄了,叶子落下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天空中飞舞。这时我们进去烧烤,那可太好了,吃着烧烤,欣赏着胡杨的金黄,那可太美了

其实我最佩服胡杨树了,它可以活一千年,然后死了,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犹如我们新疆人,我从小就要学习胡杨树这种不屈向上,永不倒下的精神。

我赞美你,胡杨,不久的将来我也是一个永不屈服的胡杨。

胡杨

胡杨,号称沙漠三剑客之一,是新疆特有的植物,它生活在沙漠,是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胡杨树很希奇,同一棵树上可以生长着三种叶子,有的像杨树的叶子,椭圆形;有的像弯弯的眉毛,是柳叶;有的像火红的枫叶,故又叫“三叶树”不同的叶子集于一棵树,很事奇特。

夏天胡杨的叶子很厚,上面有一层像蜡一样的东西,你知道吗?因为新疆夏天太热,水分容易蒸发,这层蜡是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秋天新疆最美的季节,也是我们去胡杨林最好的时候,那时,叶子黄了,叶子落下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天空中飞舞。这时我们进去烧烤,那可太好了,吃着烧烤,欣赏着胡杨的金黄,那可太美了

其实我最佩服胡杨树了,它可以活一千年,然后死了,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犹如我们新疆人,我从小就要学习胡杨树这种不屈向上,永不倒下的精神。

我赞美你,胡杨,不久的将来我也是一个永不屈服的胡杨。

胡杨会哭

胡杨会哭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学了一篇课文《西风胡杨》,他带给了我很大启发!

胡杨是一种植物,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胡杨树是最坚韧的树,是最无私的树,是最悲壮的树。但因为人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忘了曾经保护过他们爷爷和他们爷爷的爷爷的胡杨,造成了胡杨会流下眼泪。现在的环境越来越恶化,造成了动植物对生活环境不适应,而慢慢的死亡,就像胡杨,他对人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只是生长在沙漠,能在炙热中耸立,能在严寒中挺拔,而人们呢?人们却是拦水造坝围垦开发,不给胡杨一点点水,直到让胡杨倒在干涸的河床上,真是很残忍。闭上眼睛想一下那个画面,我仿佛听到胡杨在向我求救:“快救救我们吧,赶紧阻止那些人们,哪怕给我们每个人一滴水,我们就可以再多活几年,为我们身后的城市,村庄,芸芸众生阻挡风沙。”你们听到他们的求救声了吗?如果听到了,我恳求你们留给他们一些生存的空间,不要就这样然他们死去!

胡杨会哭

胡杨会哭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学了一篇课文《西风胡杨》,他带给了我很大启发!

胡杨是一种植物,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胡杨树是最坚韧的树,是最无私的树,是最悲壮的树。但因为人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忘了曾经保护过他们爷爷和他们爷爷的爷爷的胡杨,造成了胡杨会流下眼泪。现在的环境越来越恶化,造成了动植物对生活环境不适应,而慢慢的死亡,就像胡杨,他对人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只是生长在沙漠,能在炙热中耸立,能在严寒中挺拔,而人们呢?人们却是拦水造坝围垦开发,不给胡杨一点点水,直到让胡杨倒在干涸的河床上,真是很残忍。闭上眼睛想一下那个画面,我仿佛听到胡杨在向我求救:“快救救我们吧,赶紧阻止那些人们,哪怕给我们每个人一滴水,我们就可以再多活几年,为我们身后的城市,村庄,芸芸众生阻挡风沙。”你们听到他们的求救声了吗?如果听到了,我恳求你们留给他们一些生存的空间,不要就这样然他们死去!

胡杨的优美散文 篇10

浩瀚高远的戈壁,望不到边的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色彩。

大漠深处,目睹你的雄姿,仿佛看到心仪已久的偶像。晨光微曦中,突兀古劲;烈日炎炎下,蓬勃昂奋;夕阳西下,俊秀葱茏。巨大、苍迈、奇形怪状的形态,那是灵性。龙蛇盘踞,鹰鹤独立,熊豹背影,骏马惊立。茫茫大漠造就的生命,浩浩沙风雕镂的塑像。

经历悠悠岁月,根系扎得深,筋骨炼得硬。威武、刚劲,富有气势。生则生、死则死,生死都堂堂正正……

苍鹰盘旋,枝叶在风中飒飒作响。伴将士戍边,承先辈遗志,续写最新最美的诗行。

像大漠卫士,虔诚守护这片土地。静静躺在天山怀抱,谛听长风呼号,马达轰鸣,人欢雀跃。或者不避艰险,不怕孤寂,不择壤土,即使倒下,生命还在大地深层延续……

冬夜之美散文 篇11

冬夜之美散文

刮了两日的北风,一扫持续已久的阴霾天气,天空就像刚刚清洗过的婴儿脸,干净的近乎于纯粹。人们终于能舒舒服服地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哪怕是几口也感觉这已经是来之不易了。

晚上出来散步,公园里零零星星的点缀着几个人。毕竟是冬天里的夜晚,寒冷一直将人们围困家中,又有几人能坚持下来领略到这冬夜之美呢。

冬天的夜空,显得安静、深邃而且神秘。

天空里满是星星,有的像看热闹的孩童,唧唧喔喔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又如四海游荡的独行侠,生性受不得半点的约束。大的如牛眼儿,小的。如豆丁儿,远远近近的都闪烁着金色的光,既像镶在王冠的一颗颗透着亮光的珍珠,又像是天界里仙女们手中擎着的一盏盏小灯笼,四处寻寻觅觅着却又好奇着人世间的故事与传奇。

等到这一颗颗星星都迷离了,人间寂寞的灯光是不是也该冷了呢。

那矗立在冬夜里的一盏盏路灯,正将一束束柔弱的光线地投掷于城市光滑的路面上,百无聊赖地数点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楼房里的灯光,柔柔地倒平添了些许温暖,有的直接平铺在窗户上,形成一块块的豆腐块状;有的则是忍不住从窗帘的缝隙里泄露出来,犹如刀削斧劈过的一片片略显零星;有的又像蜘蛛儿拉出的银丝线,一端在心上,一端却悄悄地隐没在这夜色里。最后单单剩下沿街店铺门前的五彩霓虹,一串串一排排地,一年四季都一样的脸孔,冷暖自相知,让城市的夜空有了自己独有的风景。

最好是有一场雪,那才叫一个真正的冬天呢。 落光叶子的各色树木,静静地将自己的身影印进这一片片雪的晶莹里,在斑斓的星光的映衬下,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虽无色彩的混搭却不失之大气。满天的星光,满屋子的灯光,满地雪的晶莹,无不交织成一条长长的围巾,因了这夜风的阵阵寒冷,紧紧缠绕在冬的脖颈上了。

说到四季,这夜晚也是很不相同的。春天里因为风沙天气较多,且人们只顾欣赏春日的美好,对夜晚不是太在意。夏天的夜晚倒是不错,但因为天气的炎热,加之知了无休止的聒噪,疲惫了一整天的人们哪还有心情欣赏这娇人的夜色,早早就躲进凉爽的空调屋里去了。秋天的夜晚是美好的,清风送爽,明月相邀佳人独倚窗;夜虫低吟,蛙儿相伴红莲自歌唱。

但我独独喜欢这冬夜,就如时常羡慕天山峰顶的雪莲,居高不自傲,孤独不落寞,蕴万物于无声,但为春花惹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