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散文诗歌 > 太湖游记散文(7篇)正文

《太湖游记散文(7篇)》

时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太湖游记散文(7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游记散文 篇1

经常听别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年国庆节,我有幸和爸爸妈妈及朋友们一起去领略西岳华山的风光。

华山不仅雄伟奇峻,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我们乘车来到华山脚下,我抬头向上望去,“哇,华山好高呀!”郁郁葱葱的树丛中隐隐约约显露出上山的石阶。我们选择啦智取华山路,奋力向上爬着。一路上,我和好朋友吕艺林,还有妈妈遥遥领先。我们经过啦华山雄骨、仙人指路等景点来到啦望月桥,休息啦一会,奇怪的是爸爸他们还没有追上来。我们继续往上爬。

我们爬上啦飞龙梯,看到啦飞龙梯是那么的陡,石阶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我抓紧铁链像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到半路,我往下看,下面的人就像一个人踩在另一个人的头上,妈妈在下面着急地喊:“瑞子,不要往下看,继续往上爬”。终于,我们来到啦北峰顶。站在北峰顶,真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妈妈告诉我,北峰是华山五峰的最低的一个山峰。可是我从这次爬山中领悟到啦一种不畏险阻,勇敢攀登的精神,我们的学习也需要的是这种精神。

太湖游记散文 篇2

鼋头渚,太湖山水结合最佳处,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涛之中。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坐拥三面湖水,冲波兀立,宛若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首于碧波荡漾之中,竟有“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雄姿英发。

“倚天照海花无数”的荷花首先攫取了游客的目光,一朵朵荷花并没有“遗世而独立”的孤傲,也没有“行动好似风扶柳”的娇弱,更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有的只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万丈豪情,仿佛是从太湖水里生出的一股力量,不断地催促着它的前进。接着,我们踏进了“充山隐秀”,这个草木葱茏,曲径通幽的地方,遁入地面的石阶于大地融为一体,人影在浓稠的绿意里若隐若现,各色花意的丰盈与甜引着鸟儿嬉笑打闹,我们倒成了不速之客。徜徉于山水之中,感受到了“鼋渚春涛”熔古铸今、包孕吴越的博大胸怀,“长春花漪”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的'美丽妖娆,“鹿顶迎晖”登高远眺、极目舒心的大气磅礴……

犹记李清照有一词中写到“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而我在大片湖水的掩映下,发现一方亭,伫立于荷花丛中,匾额上书“藕花深处”4个大字。亭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闲坐片刻,细赏湖中莲花,见一条锦鲤正戏于莲叶之中。

听导游讲,“这‘藕花深处’也是越剧《追鱼》的拍摄地。”庭院深深,雕梁画栋,古树修竹……无一不契合了追鱼传说中的场景。精致,雅丽,疏密有致,别具匠心。在欣赏太湖的汹涌澎拜后,还能寻到一处精致,带有神话色彩的建筑,大概这是无锡人独有的乐趣吧。看来“藕花深处”藏匿的不仅仅是追鱼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无锡人将温情与水相融合的和谐吧。

最终,我们泛舟湖上,抵达了太湖仙岛。眼前美景如临仙境,心似脱离了尘境,飘飘然而不知其所以,顷刻间仿佛理解了“一切群生,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有轮回转生。”的真意。悠然迈进大觉湾,赫然看见老子的金像立于其中,眺望远处,好似在感受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壮志。碧波荡漾,风景如画,似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荡涤了旅客满身的疲惫。

记得荣德生老先生在其《无锡之将来》一文中,提到“暇时临湖远眺,能使胸中万斛愁尘一时化为乌有,而身心之疲劳,恢复于俄顷,于养生之皆合”。可见,水是无锡的灵魂,水赋予了城市以灵性。在“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鼋头渚,无锡人将乐山亲水,注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奋进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鼋头渚,城市中的“世外桃源”,独具无锡精神的地方。沉溺于其中,去触摸绵延青山的脉搏,去聆听清冽湖水的细语,去感受山水伊伴的乐趣。

经典游记散文 篇3

一、灯笼晃荡中到了洛陽

洛陽这个地名,说到口里,就觉得响亮,最近把这里一度改了行都,那就更贵重了。火车在黑暗里奔驰,我不时的由玻璃窗里向外张望,并没有什么,只是乌压压的一片低影子。我想着,一切留到明天再看罢,就坐着打瞌睡去,及至耳朵里听到人声嘈杂时,听到茶房说,到了洛陽了。匆匆的,收拾了行李,就走下车来。哈!这是新闻,那月台上很大的一片地方,只竖了两根长木头竿子,在上面挂了一盏小小的汽油灯,只是些混混的光,照着纷乱的人影子乱挤。在空厂子南方,有了新鲜的玩艺儿了,长的,方的,圆的,扁的,大大小小,罗列着一堆灯笼。我走近去,听到有人喊,中州旅馆吧?名利栈吧?大金台吧?这让我明白了,这些灯笼是旅馆里接客的。在郑州我就打听清楚了,洛陽以大金台旅馆为最好,这大金台三个字送到了耳朵里,我就决定了到他家去。将栈伙叫了过来,取了行李,受了检查,让栈伙引着路,我们就跟了他走。打灯笼的店伙,引着一车行李先走,另一个店伙,拿着手电筒,左右晃荡着引了我后跟。我所走的,是一条窄窄的土街,两边人家,都紧紧地闭着大门,每隔四五家门首,在那矮矮的屋檐下挂着一个白纸的方形吊灯,有的写着安寓客商,有的写着油盐杂货,仿佛我由二十世纪一跃而回到十八世纪了。我心里头简直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想。糊里糊涂的,随着那晃荡的灯笼,转了一个弯,这街上倒有几盏汽油灯,乃是理发店和洋货店,其余依然在混混灯光中。后来在一个圆纸灯笼下,我们进了一所大门。灯笼上有字,便是大金台了。这旅馆既像南方一条龙的房子,一层层向里,又有点像北方的房子,每进都是三合院。我挑了一间最好的房子住,里面是一副床 ,铺板,一张方桌,两把木椅,隔壁有间小黑屋子,一铺一桌,就让工友小李住了。那地皮还没收拾好,虽是土质,倒有些像鹅卵石铺面的,脚踏在上面,和上海新亚大酒店的地毯,有点儿两样,伙计送进一盏煤油灯来,昏黄的光,和这屋里倒很相衬,只听到小李在隔壁和店伙说:这是最好的旅馆,若不是最好的旅馆呢?我在这边听着,也笑了。

二、到洛陽应留意的几件事

到洛陽,就是内地了,一切物质文明,去郑州很远,旅馆还是江 南小客栈那种组织,第一是没有电灯,电话也很少,(其实用不着)而且房间里也不预备铺盖。平常房间价钱由五角至一元二角,茶水还另外算钱。吃饭,到外面馆子里去叫,每晨有五六角,可以吃得很好。看官若也西行,当你到车站的时候,就可以叫栈伙来照应。不过你的行李挂了行李票的话,要立刻就到行李房去取。等到检查行李的军警走了,那就要等他明晨再来了。(这是指乘晚车来的而言。)再说,洛陽有两个车站,东站是进城去的。西站是西宫。西宫是驻军重地,游历的人,大可以不必上那里去。就是由东站下车,也有进城不进城之别。车站到城里,还有两三里路,晚上是进不了城的。好在客栈都在车站边,若是作短期游历的人,就可以住在车站。

三、白马寺及其他名胜

洛陽是周汉唐许多朝代,建过都的所在,自然是古迹很多。不过到了现在,多半不可寻访了,只有汉朝的白马寺,北魏的龙门雕刻,这还是值得游人留恋的。现时来游洛陽的人,也都是注意这两个地方。到了次日早上,我叫店伙来问了一阵知道到白马寺是二十多里路,到龙门是三十多里路,坐人力车子,当天都可以来回,每辆车子是一块钱。至于土匪,以前是出城门就保不住,现在绝对没事。我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不过最近有朋友到白马寺去过,我是知道的,且不问去龙门如何,我就决定了今天先到白马寺去。草草的吃了一些点心,由店伙雇好了两辆车,我和小李就于九点多钟出发。车子离开车站大街,穿过了一片麦田,先进了北门。这街虽是土铺的,两边的店铺,倒也应有尽有。东街上有几家古董店,我曾下车看了一看,十之八九,都是假货,连价钱我也不敢问。游客要在洛陽买古董,这应该找路子到古董商家里去看货,好东西是决不陈列出来的。出东关,经过一座魁星楼,到东大寺,这寺,也是唐代建的一座大丛林,现在却剩了一片瓦砾。寺旁有破的过街楼一间,旁边树立一幢碑,大书夹马营三字。士大夫之流,对于这个地名,或者有些生疏,可是爱说赵匡胤故事的老百姓,他就知道,这是赵匡胤出世的地方。当年宋太祖作小孩子的时候,常是和那些野孩子在这里胡 闹,后来他作了皇帝,在开封登了基,想起年小淘气的事,还回来看看呢。在这街口上,有个宋太祖庙,是后人立的,据说里面有一间屋子,就是赵家母子安身之所。如今只有大门是完整的,里面住了些和赵匡胤倒霉时候相同的人,也就无须寻访了。由这里坐了车子,顺了大路走,约莫走了十里路,车夫忽然停着车,指着很深的麦田里说:先生,可以看看,这里有古迹。我心里想着,这麦田里那有东西?上前一看,麦里横着一块石碑,上书管鲍分金处。管是指着管仲,鲍是指着鲍叔。鲍叔说管仲穷,分钱给他用,历史告诉我们,这是真的。不过鲍叔分钱给管仲,是不是在大路上干的事,这可是个疑问。洛邑那是周地。管仲齐人也,是到周地来和鲍叔分金吗?所以这一处名胜,我打一句官话,应当考量。再过去五六里路,就是白马寺了。说起这处寺,真个也是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在这里,也就当先研究研究这个寺字。寺,在汉时,也是一种官署,并不是专为出家人供佛修行的所在。现时,我们在戏里头还可以听到,如大理寺正卿这种话。汉朝明帝的时候,印度和尚摩腾竺法兰带了佛经到东土来传道。因为他们那些佛经,是用白马驮来的,因之万岁爷在洛陽西雍门外盖了一幢官舍,供应这两个僧人,就叫做白马寺。这寺虽是屡废屡建,但是佛经同和尚初次到中国来的纪念,考古的人,是应当来看看的了。那庙门三座,坐北朝南,也不见怎样伟大。进门有一片大院子,左右两个大土馒头,这便是最初到中国来的两个和尚的坟,一个葬着摩腾,一个葬着竺法兰。正面大殿,有三尊大佛,两边十八尊罗汉。这罗汉是明塑,有两尊神气很好。殿外两厢配殿,正在修理着呢。庙后有个高阁,还有点旧时的形式,里面供了一尊二尺多高的玉佛,也是新运来的。高阁边,有个敞轩,游人可以小歇。在那里和僧人谈笑,知道这庙,在两年前,本来破烂不堪。自国府一度把洛陽作了行都,许多政府要员都到这里来过,觉得这里是中国佛教发源地,不应该消灭了,大家提倡复修起来,捐款很多,而且还在上海找了一个老和尚德浩,到这里来当方丈呢。关于白马寺的沿革,院子里碑上记得有,在此前一届的修理,在明朝嘉靖年间。大意说:

汉明帝永平七年甲子,四月八日,帝寝南宫,夜梦金人,上因君臣之对,遂使人至西域求佛道,乃得摩腾竺法兰,帝大悦,至十四年辛未,敕于西雍门外,建白马寺以居之。唐时,规模渐废,宋太宗命儒臣重修,以后历有兴废,明正德年间更大为修理。嘉靖年记。

由这点看起来,因为这是佛教源流所在,历代都设法保存它的了。庙的左边,不到半里路,有一座汉塔,现在还是好好的。这塔六角实心,仿佛一条大钢鞭,竖在地上,倒和平常不同。塔在土台子上,有好些个碑石,树在旁边。最令人感到兴趣的,就是大金国的碑。南宋时候,金人曾取得了洛陽。碑上刻了许多金国汉官名姓,这也可以说是汉奸碑了。塔边,有狄人杰的墓。

四、游白马寺须知

由洛陽到白马寺,并不是大路,中间只有个十里铺地方,可以歇歇。那里茶馆子,用瓦缸盛着冷水,放在屋檐下,送给过路人喝。我们若怕喝凉水,那就另花二三十枚铜子,叫茶店烧水喝好了。可是那水很混浊,茶叶也有气味,最好是用水瓶子,在洛陽背了水去喝。水既不好,吃的自然也没有,所以又当带一些点心在路上吃。人力车夫到了白马寺的时候,若遇到卖凉粉油饼的,他得和你借钱买吃的。那完全是揩油,你斟酌着办。回到了洛陽去,时候还早,你可以叫车夫,拉你看看别处景致。据我所知道的城里有中山公园(可以看点古物),周公庙,邵康节祠,二程祠,范文正公祠。这一些,我只到了周公庙。庙在西关外,改了图书馆了。庙里唐碑最多,大大小小,有好几百块,多半是墓志铭。现在分藏在许多屋子里,嵌在墙上和砖台上。后殿有周公像,现在是图书馆办公的地方,不能去看了。游周公庙,还要在图书馆签名,不然门警不让进去的。游了这些地,和车夫说明,加他二三角酒钱,他很愿意的。反正是一趟生意,乐得多挣几文。游客呢,也免得二次进城。

五、关帝冢

孙权杀了关羽,将首级送给曹操。曹操就把首级配个木身子,葬在洛陽城外。这冢,现时还在。游关帝冢,和游龙门是一条路,坐人力车,依然是一元钱来回。出南门,渡过洛水,(过渡钱,人车一角)顺着大路前进,约莫十里路,看到一带红墙 ,围住了柏林,那就是关帝冢了。进门有道乾石桥,先到正殿。殿上除了关像而外,根据三国演义,有四个站将的像。墙边放一把青龙偃月刀,长约一丈。刀形,是龙口里吐出半边月亮来,故名。后殿分三间,一是塑的行像,可以坐轿子出游的。一是看书像,一是卧像。这后面,有个亭子,靠了土墩,那就是首级冢了。庙里并没有僧道,现时归官家管理。

六、龙门石刻

出关帝庙,再南行,远远看到一带山影,那就是龙门。为了这里有北魏石刻,洞里又有许多前代人的碑记,所以有许多人不远千里而来,要看一看。其实,真要为游龙门而来,那会大大扫兴的。听我慢慢说来。到龙门约一里多路。有个龙门堡,开了有茶饭馆子,可以在那里先吃东西。面饭倒是都有,只是一不干净,二又太贵,一个人吃点喝点,总要花一块钱。出堡,不必坐车,可以步行。前面就是伊水,在伊水两岸,东边是伊阙,西边是龙门。伊阙山不大陡,所以那边石刻不多。这边呢,在面河的石壁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都就了山石,刻着佛像。顺了山崖走,共有石楼,斋祓堂,宾陽洞,金刚崖,万佛洞,千佛洞,古陽洞等处。只是一层,大小佛头,一齐让人偷了去。小佛呢,连身子,都由石壁上挖了去。到了佛崖上,仿佛游历无头之国,你说扫兴不扫兴呢?石洞以斋祓堂宾陽洞最好,把山石凿空了,里面成为一个佛殿。宾陽洞外,有个石阁子,可以凭栏赏玩伊阙。龙门二十品在古陽洞顶上刻着,拓帖的人,要搭架倒拓,很费工夫。唯其是拓帖不容易,所以石刻还保存着,要不然,和佛像一样,早坏了。千佛洞万佛洞工程浩大,是在石洞壁上四周刻了无数的小佛像,然而现在也都没有头了。石像完整的,只有金刚崖,要爬崖上去,才可以看到。这也就因为石像太大,不容易偷割的原故。所以还完整些。在龙门买字帖,也要带眼睛。洞里卖的字帖,多是用原帖刻在木板上,翻版印出来的,这是游人一个小小学识,顺此奉告。

游记散文 篇4

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岛屿,占地54.3平方千米,这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碧碧水蓝天一色,美不胜收,令人浩气长舒。

在泰国的一开始都在走马观花,行色匆匆的,直到最后我方才认识到了真正的泰国。

海边,一阵阵带着咸味的气味迎面飘来,沁入心脾。海佛若一仙女,披着薄薄的蝉丝纱衣,抚摸着经过千百年磨练过的巨石。我轻轻地坐在丝柔的海水里,生怕惊动了水里的小精灵,害的它们惊慌失措,眨眼间向四面八方逃散。我贪婪的'吸吮着海水的精华,好清爽!

再往前走,就是鱼儿的大本营,逗得多少人驻足痴望。鱼儿大本营清澈见底,软珊瑚五彩斑斓,在海舞动的规律中摇曳着,仿佛一个舞蹈家。我发现海是另一个世界,我陶醉其中,母亲在呼唤我的名字,我仿佛受不了外界的干扰,静静的我发现自己也是一条鱼。双脚变成长长的鱼尾;身子变成圆滚滚的,长出了鳞片;,头发没了,头变成了鱼头。在水中遨游这“海间天堂”。不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面包打破了水中的沉寂。鱼儿们望其,纷纷游到了那里。打着自己的尾巴,扭动着细小的身材,向面包游去。我叫妈妈扔块面包下来,然后我夹在脚趾缝中,鱼儿们转移目标,逗得我捧腹大笑,吃到一半时,又来了一个小面包,鱼儿们转移目标。哈哈,真是喜新厌旧!

再往前走就是情人沙滩,是普吉岛著名的沙滩,那里风情万种,是一个热带海滨浴场。我仿佛是一滴海水,让人们感到我的丝柔;我仿佛是一粒海泥,沉在水中;我仿佛是一条小鱼,逗得人们捧腹大笑,我爱这里。

就这样,短暂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海间天堂”!

太湖游记散文 篇5

我来苏州打工已满十年。十年间就呆在一个公司没换过地方。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以我的心性,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之前,老是跳槽,从珠三角到大东北,跑遍了半个中国。

公司就在太湖岸边,直线距离也就四、五公里。我住的地方那就更“亲近”太湖了,徒步行走四、五分钟,就能掬一捧太湖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且我还赖在这儿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天天喝着太湖水,呼吸着被太湖水汽湿润了的空气,毫无疑问,太湖于我有养育之恩。知恩图报乃是我大中华的传统美德。可是,我就老百姓一个,并非成功或发达人士,何以为报?那么,我就来说点太湖的好吧,聊表寸心。

太湖很大。凡人肉眼,既便在最好的天气里,视力所及也只是太湖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刚来的时候,我站在太湖岸边看到了远处的山影,以为是太湖的对岸。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把太湖看作一只手掌,我就相当于站在小指边看到了无名指与小指间的缝,这才哪到哪。大就意味着包容,在太湖流域,像我这样的外地人不计其数,何止百万千万!我所居住的小镇,一到傍晚或周末,大街上人头攒动,口音奇奇怪怪,到处都是外地人。我们公司更是如此,数百号人,本地人早已成了小众。太湖是无私的,有着和她辽阔的水面一样宽广的胸怀。

太湖的风景实在是太美、太迷人了。不是风景也是风景,在太湖沿岸随便找一块地方,放在他处,只要围起来就是景区!湖区小岛、山峰数不胜数,“太湖天下秀”绝非浪得虚名!国庆节,我的一个同学带着老娘从河南郑州开车来玩儿。晚上安排他们住宿,没想到,找遍小镇二十几家大小宾馆、旅店,居然家家客满!要知道,这里根本就没有收费的景点啊!太湖的魅力可见一斑。

要想让太湖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轮廓,开车或骑单车环绕恐怕也不是办法,因为有些路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改变方向。其实也很简单,看地图!天哪,活脱脱的。一个金元宝啊!太湖周边之富裕世人皆知,苏州、湖州、常州、无锡,座座城市仿佛都是金子的化身。几年前,央视组织“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无锡和苏州占去了两席。这一切都和“金元宝”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是风水好吗?

小时候,我是在鄂西北山区一座三线工厂里长大的。在我们家所住的那幢平房的一头搭着一个木棚,棚子里有一个老头。老头是个木匠。无论什么时间,我们到棚子附近玩耍,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劈、砍、锯、刨,永不停歇。这个老头是江苏人。老头讲话叽里咕噜听不懂,大概就是太湖一带的人。还有一群盖房子的江浙人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用绳子捆住厚厚的预制板,穿杠子上肩,嘴里唱着听不懂的曲子,踏着竹跳搭起来的坡就上去了。那可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还有点瞧不起他们呢,家里一定很穷吧,要不然怎么会跑这么远出来做苦力?现在想想,这种敢闯敢拼加勤奋的精神,正是江浙崛起之根本哪!太湖流域的富裕是干出来的,人才是决定因素。江浙不富,天理难容!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吃。“太湖三白”听说了吗?吃过吗?白鱼、白虾和银鱼生长在太湖,因为都呈白色,所以合称“三白”。“三白”之中,名称里没有“白”字的银鱼倒是白得最彻底,通身白色,除了两只小黑点的眼睛再无二色。这其中或许蕴涵了某种哲理。别以为现在交通发达了,啥啥都能吃到。“三白”骄气着呢,出水即死,运不走的。晒干了再运?那就没意义了。因为“三白”的食用最看重的就是鲜!“三白”的做法很简单,清蒸或水煮,尽可能少放佐料,吃的就是原味。

“太湖大闸蟹”也不可不提。就名气而言,“阳澄湖大闸蟹”似乎更胜一筹。然而,资料显示,阳澄湖不过是古太湖的残留,归根到底还是太湖。关于大闸蟹如何如何好吃、有营养,上网一查便知,不必赘述。在此,我只想说说我吃大闸蟹的感受。最初吃大闸蟹不是很习惯。首先是无从下手,我的吃法让同桌的行家心疼不已。哪里是吃,简直就是扔,太浪费了!其次是其“腥”味儿几日不散,洗手刷牙均不能彻底清除。现在,我早已成长为吃蟹高手,吃技不输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是雌是雄一看便知。那所谓的“腥”其实正是太湖蟹特有的诱人的鲜香。如今,只要一闻到这味儿,我就得努力控制自己,以免口水流出。

亲朋好友见了我总说,这么多年你没怎么变。我变没变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曾认真地观察过本地女性。这些有着太湖水一般温柔、安静性情的太湖女儿,皮肤细腻而富有光泽,看上去要比其他地区的女性年轻。莫非营养丰富的太湖水具有天然的美容功效?

朋友,如果你在家乡过得不是那么如意,那么就请带上一颗真诚的心投入到太湖的怀抱!太湖水是喝不完的。

经典游记散文 篇6

那么幽秘的云山,我是寻不到你的真颜,既使你飘渺的幽影也不能在哪块摩崖偶尔映像你的瞬间,只在云深里听得流泉的节拍,象是你的足韵轻轻摩娑草叶的乐音,或是你采药炼丹的真言咒语。确然,我终是寻不着你,这“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禅机道破云天的寥廓和寂然。我不若化作一抹流霞,漫过时光的牢笼,氲氤着奇花异草,在那断崖的飞瀑里,等你“五彩”妙手的点拨;或在流泉的磐石上漫回,等你盘石而坐吟唱你游仙的歌诗;或附丽于棋盘,等你“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忘机;或缭绕于丹炉上,等你的丹气灵光遨游太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郭璞峰,因郭璞的足迹与传说而名。等中的想象终不能梦圆与你的神交,不等了。也许是友约,也许就是你约,我终于登上青山,与你交游。

不用说入山时映入眼帘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古扑;不用说山峦叠嶂,峰回路转,巉岩峭壁,古树虬曲的雄势;不用说时激时湍,或瀑或洄的流泉;不用说松风涛涛,竹篁幽幽的“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悠然;不用说摩崖“愚公次”等石刻的雄浑与探究;也不用说峰顶天池的澄澈与幽静;也不用说那些传说与神话与残砖遗石。这些都是你的家珍,数不胜数,也无需去数。我们不妨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境,如“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那样细细品偿慢慢回味,放下时间的束缚,或许我们也就化为郭璞或是那些无名的隐者仙翁,采药炼丹,禅坐忘机,从闲游中悟出生命的真谛。

于是,我盘坐于石上,冥想中有流泉的声音“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渺渺然,渺渺然,云深不知处……

太湖游记散文 篇7

太湖之大位于我国五大淡水湖的第三位,它面积达6万多公顷,也就是有两个香港那么大,它穿越了无锡,苏州,湖州,杭州这四大地区,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0月1日,我家亲朋好友共14人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游览苏州西山的太湖。

这一天,阴雨绵绵,乌云阵阵,太湖上雪浪滔天,显得更加浩瀚无边,别有一番壮阔的美。

第二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太湖的景色壮丽无比,阳光洒在水面上,水面上波光粼粼,好象无数的金子在跳跃,湖水的颜色是一块一块的,一片蓝色,一片绿色,一片白色,就像是一条轻柔的丝绸。

我们的驻地就在太湖边,清晨我们在湖堤漫步,好清新的空气约!平静辽阔的湖面上,彩色的霞光在跳跃,茂盛的水草在飘摇,远处帆影点点,水鸟群群。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美景!清澈的'湖水中,我看见一群苗条的小鱼排着队缓缓地游来游去。我用脚重重地踩了一下水泥地,它们就像电光一样四散游开,眨眼就不见了。

“嘎嘎嘎”一阵清脆的叫声传来,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只顽皮的小野鸭正在湖面上欢快地游着,它们一会儿比赛游泳,一会儿把头闷在水里,那清脆而又透亮的声音传向远方。远处,青青的山连绵起伏,就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我不禁陶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

太湖不仅景色秀丽,而且物产丰富。太湖里都是宝贝,太湖“三白”:白虾,银鱼,白鱼,味道鲜美,驰名中外,珍珠,贝壳,莲藕,鸡豆子更是应有尽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勤劳的人民在沿街摆满各种特产,价廉物美,我们喜滋滋地买了许多回家。

我真羡慕太湖边的人民,因为他们每天能看到美丽的太湖,还能尽情享受太湖的礼物。

太湖真美,我爱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