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名言警句 > 元宵节诗词名句【5篇】正文

《元宵节诗词名句【5篇】》

时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元宵节诗词名句【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1

剧本第2出《春日言怀》,就是从“元和十四年立春之日”开始的。生扮李益上场,唱了一首[珍珠帘],中有“羁旅消魂寒色里,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到几分?这心期占,今春似稳”。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李益的羁愁与寒色同在,希望寄托在新春身上,这首“引子”即季节感与人生感悟并重。此出表现朝贺归来,李益与亲友数人相约饮酒庆赏。“天心一转鸿钧”,“旖头春信已争新”([贺圣朝]),“椒花媚晓春,柏叶传芳d”,“黄云正朔新,丽日长安近”,“春风鬓,笑林中未有,柳上先过,屠苏偏让少年人”([玉芙蓉])表现的是新年气象。喝椒花酒是国人过年的一个习俗,汤显祖赠友人邓的《元旦》诗中有“椒花滴酒翠盘新”句。东汉《四民月令》即有“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的元旦记载。椒酒,即汤诗所谓“椒花滴酒”,又称年酒,或作“椒柏酒”,宋词人姜夔《鹧鸪天・丁已元日》词里“柏绿椒红事事新”即指此。剧曲则以“椒花”和“柏叶”代指年酒。

李益在立春日与朋友共赏,这情节与《紫箫记》一脉相承。那年正月初一正好是立春日。《曲海总目提要》“紫箫记”条:“十四年正月朔旦,是日立春,天下朝觐官员、应试士子,俱入云龙门太极殿朝贺朝毕之后,光禄赐宴。”李益与三位朋友“共作元日试笔诗,四人各赋绝句”。《紫钗记》李益[簇御林]曲有“和东风吹绽了袍花衬”句,一位朋友猜李是在感叹“功名未遂”,另一位纠正道:“是说衣破无人补。”于是引出托媒求偶的话题。所以[尾声]说:“你眉黄喜入春多分,先问取碧桃芳信。俺朋友呵,觑不得你酒冷香销少个人。”春日是人们思配偶的时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人的求偶欲念与此“好雨”一样。

话分两头,第3出老旦介绍女儿小玉已长大成人,已让老玉工雕掇紫玉钗要给她上鬟(上头)。老玉工拿来紫钗,做工精细,得万钱。母亲还将西川锦剪了“宜春小绣牌”,挂在钗头,名为“花胜”,“点缀钗头金步摇”。本出下场诗云:“玉钗花胜如人好,今日宜春与上头。”花胜,又称华胜、彩胜,以五色绸剪制花朵样子,古代女子常常在迎春的节气里佩戴。这里霍小玉的佩戴不光有“宜春”的季节感,且有“成人礼”即“上头”的意味,岁时节日与人生仪礼相融,意蕴更加丰富深厚。

“紫钗记》展示的第二个节日,是本剧中最为重要、浓墨重彩的元宵节。

第5出《许放观灯》,京兆府尹上场唱[点绛唇];“圣主传宣,风调雨顺,都如愿。庆赏丰年,世界花灯现。”紧接着,由小玉和母亲、丫鬟三人轮诵[忆秦娥]“(老)元宵好,朱帘卷尽千门晓。(旦)千门晓,禁漏花迟,玉街春早。(浣)红妆索向千莲照,笙歌欲隐千金笑。(台)千金笑,月晕围高,星球坠小。”把元宵景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概括殆尽。第6出《堕钗灯影》更是处处有元宵的情和景“绛台春夜,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绮映韶华,月浸严城如画。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凤凰阁])李益歌此曲后,有吟白道:“谁家见月能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小玉与母亲丫鬟一同前来,她们听说“灯花南天门最佳”,就到南天门来,遇到一个“黄衫大汉”骑了一匹白马,“人高马大”地挡住了众人看灯的视线,大家一阵呼喊,他马上让开了。这就为后面“黄衫侠客”伏下一笔。

小玉与李益相见,四目相视,情意绵绵。慌乱中,小玉落钗于梅梢,让李益拣着,两人分唱[江儿水],合唱部分歌词一致:“手拈玉梅低说:偏咱相逢,是这上元时节。”重复两遍,强调一个缘字,而这缘分正是与节日融合在一起的。两人相见搭话,“[旦作打觑低鬟微笑介]”,小玉说出了自己的爱慕。“[生作听径前请见科]”:“小姐怜才,鄙人重貌。两好相映,何幸今宵!”今宵是一年中的第一良宵,今宵相识相爱,人们相信,有天意作伐在里面。

李益这样理解今宵对于自己人生的涵义:“咱李十郎孤生二十余,未曾婚聘……何幸遇仙月下,拾翠花前?梅者,媒也;燕者,也。”民俗文化十分重视谐音,重视寄托在物件上的文化内涵。李益觉得自己遇到了仙女:“花灯夜,有天缘逢月姐。”([前腔])“玉天仙罩得住梅梢月”,([尾声])“婵娟此会真奇绝”。([玉楼春])“他飞琼伴侣,上元班辈”,“天教钗挂寒枝”。([六犯清音])民间相信节日特别是“月旦十五”是仙女下凡的日子,民间故事里的遇仙情节多安排在这样的时辰。人们节日外出,希望能够撞见自己命中的那个“仙”,撞见自己的天赐良缘。小玉向他讨还紫钗:“秀才,咱钗值千金也!”李益打趣道:“此会千金也!”[旦背笑介]:“道千金一笑相逢夜。”“千金”首先指价值,又在民间代指闺中小姐,这段对话正是以此打趣。小玉离去,李益望着她的背影唱出[尾声]:“玉天仙去也春光碎”,“咱半生心事全在赏灯时”。后出则有“知他是云英许琼?”“肯向瑶池月下行”,([前腔])强调的还是元宵“遇仙”的主题。

元宵相逢,一见钟情,元宵于是成了霍李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在后面的剧情中,也不断提及元宵。第二天,李益“托鲍(四娘)谋钗”,介绍昨夜情景:“花灯后人笑声,月溶溶罩住离魂倩。”鲍四娘也非常强调姻缘天成:“恁般红鸾凑成,这燕花钗为折证。你嫦娥亲许,玉镜台前回得清。”合唱:“灯儿映,相逢便是神仙境。”([好姐姐])第8出《佳期议允》,霍小玉回顾元宵佳节:“灯花市月华街,月痕暗影疏梅,爱清香小立在回廊外。花枝摆,花枝摆把燕钗悬在,天付于多才。[合]单飞燕也钗,双飞燕也钗。双去单来,单去双来。可似绕帘春色,还上我玉镜妆台。”“明提起也钗,暗提起也钗。明去暗来,暗去明来。可似绕帘春色,还上我玉镜妆台。”钗好月圆,正是他们美好姻缘的象征。

第13出《花朝合卺》[前腔](旦):“幸然,王母池边,上元灯半,飘渺银鸾现。一饮琼浆,蓝桥试结良缘。吹箫侣天借云迎,飞琼佩月高风转。(合)神仙眷,看取千里佳期,百年欢燕。”“持欢劝,但记取月下花前,玉钗双燕。”([醉翁子])燕尔新婚,念念不忘元宵节给予他们的良缘。直到第27出,霍李分别已久,小玉还“想起当初”:“花灯会偶,蓦地情抛受。”([销金帐])第46出,卢太尉设计分离霍李,让一女子假作“鲍三娘”向李益献钗,“猛然间提起赏元宵岁华”,令李益禁不住长叹泪零,“叹坠钗人远”。全剧最后,霍李重圆,小玉恍然在梦:“似那年元夜会他来。”

元宵节是剧作者最着意写的一个时间节点,是富含深意的一个剧中情节。

本剧第三个节日是花朝。第9出《得鲍成言》,鲍四娘对李益建议:“十郎,花朝日好成亲。”第13出敷演成亲场面,出目就叫“花朝合卺》。表现闹房场景的“狂朋试喜”,崔姓朋友唱道:“印春山半晕新眉,破朝花一条轻翠。”“朝花”是“花朝”的颠倒,暗示新婚给 予新娘小玉带来的变化。

第25出《折柳阳关》是全剧的又一精彩关目所在,南北合套,共二十一曲,从容抒发男女主人公依依惜别的情怀。其空间背景是灞桥,时间背景则选择寒食节气:“正寒食泥香新燕乳,行不得话提壶。”(全出第15曲,即[解三酲]之[前腔])旦唱[北寄生草]一曲,道“怕奏阳关曲,生寒渭水都。是江干桃叶凌波渡,汀洲草碧粘云渍,这河桥柳色迎风诉。(折柳介)柳呵!纤腰倩作绾人丝,可笑他自家飞絮浑难住”。

正是在这样令人伤感的自然环境中,霍小玉喊出的内心意愿:“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逮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求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寒食节的民间习俗是禁烟,是扫墓以纪念亡者,可谓春天里最伤感的节日。选择此节作为两人离别的时间背景,自与《西厢记》清秋之节的“长亭送别”有不一样的意趣。

第33出《巧夕惊秋》写到七夕:“(旦)今当七月七夕,织女渡河,香烛瓜果,已备楼中。去请老夫人,等鲍四娘同会彩宴。”(鲍)“从来乞巧,凡有私愿,只许在心,不许出口。但看喜子萦盘,便是人间巧到。”三人合唱:“同看取,千门影里,谁似双星?”(旦悲介):“玉漏无声,恨渑西风不尽。忍顾河西人远,断河难倩。重归向旧鸳机上,拂柳萤残丝再整。”([前腔])最后的[意不尽]曲谓“明朝鸟鹊到人间境,试说向青楼薄幸,你可也卧看牵牛织女星。”小玉猜想李益一定会在某个“青楼”盘桓,希望他也能“卧看牵牛织女星”,在七夕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想到她,想到他们曾经的美好关系。在《紫箫记》里,七夕原是放在最后用作两人重会之时点的,此剧改过,发扬的是七夕“离多会少”的主题。

剧本还隐隐提到了中秋和重阳。第34出Ⅸ边愁写意》生唱[前腔]:“冷清光,气色罪微漾,晕影儿朦胧晃。敢是霜也?(众)是月亮。”“(众)是嫦娥在女墙,照愁人白发三千丈。”在[关山月]抑或[思归引]的笛声中,“(众作回头望乡介)”,“(生亦作望乡掩泣)(众)被关山横笛惊吹,一夜征人望。家山在那方?家山在那方?离情到此伤,断肠声泪谱在罗衫上。”中秋节原是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圆月堪作团圆的标记。可在剧中,中秋时节则做了征人望乡的底色,表达“月圆人不圆”的人生遗憾。

第36出《泪展银屏》旦上:“奴家自别李郎,三秋杳无一字。正是:丛菊两开人不至,北书不寄人无情。”是重阳节的节物,人们赏菊,饮酒过节。浣纱建议小玉“上风箫楼望一回”,登楼与登山一样,亦属重阳登高之举,是重阳节俗。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每每以“思妇”与“征人”对应,剧中亦然,这里的小玉是作为思妇形象出现的,两出对应,两人对应,并且两节对应。重阳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所以人们每每在这一天盼望出远门的亲人归来,“佳节又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当年李清照这样抱怨过丈夫,与霍小玉的“北书不寄人无情”是一样的情怀。等待与怨恨,自是古代闺女的一种生命状态。终于,李益派遣阳关哨卒来传信,“(旦惊喜介)你可曾从事李参军,俺这里寒衣未寄”([赚])。这两句曲辞道出了重阳的又一个民俗:授衣。宋代词人陈允平有一首题《重阳》的[六幺令],起头就是:“授衣时节,犹未定寒燠。”国人自古就以九月为授衣时节,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正可以置衣。《诗经》里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后世九月九重阳日成为授衣之节,承担了节日前后置衣授衣的习俗。“寄寒衣”也成了从孟姜女故事到小曲时调反复吟唱的主题。

《紫钗记》几乎动用了一年中所有的节日作为剧情时间背景,并不是平面机械地用用而已,而是与生命、与爱、与离别、与喜怒哀乐的人之七情六欲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人生里程碑意义的文化标识。

在民俗学领域,有“岁时节日”和“人生仪礼”两大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俗学家范-热纳提出“通过仪礼”(生命仪礼)的理论,认为这些仪礼助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具有“脱离仪式”、“转变仪式”、“合八仪式”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维克多・特纳又提出“阈限”理论,认为其第二阶段尤为重要,受礼者进入一种神圣的仪礼空间,处于中间状态,此“阈限”期蕴含着创新的象征意义,这一解释同时被运用于季节转换的节日庆典过程。以这一理论关照,演绎霍小玉“成人”的第3出和恋爱的第5出,表现的正是一个人成长关键的“阈限”。这一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汤显祖何以能将岁时节日与人生成长作如此完美结合。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2

关键词:李清照 乐景哀情 反衬手法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祖皆有盛名,父亲李格非是著名文学家,官至礼部员外郎,后被定为“元佑党人”而罢官,有“苏门后四学士”之称。她自小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后又觅得佳婿,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伉俪情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研究,诗酒唱和,生活美满。然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自此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生活的宕变,在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中反映十分明显,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永遇乐·落日熔金》。她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通观古今女性作家,对文学的贡献,实难找到第二人。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永遇乐》是在描述作者自己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它具体写于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期宋金双方已暂停交战,南宋首都临安出现一片歌舞升平的所谓的繁荣景象。遇到逢年过节的日里,人们又可以热热闹闹地游乐了。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十分深沉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寂寞悲凉心境。

词的上片是在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哀苦心情。

开篇写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日落了,一团金红亮丽的火球倏忽而逝,晚霞的余晖铺满了天边。暮色苍茫,逐渐笼盖了四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过节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铺垫出喜庆热烈的节庆气氛。

然而“人在何处”,意境陡转。人们都知道,这样晴朗的元宵,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以痛痛快快玩它一个晚上了。可是,她却别有心事。看了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呵”的询问。点出了自己如今的处境:“独在异乡为异客”,四处飘零家何在?这处境和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人在何处”这一问,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在似曾相似的美景前产生的迷惘与痛苦。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天涯沦落人特有的问,更是国破家亡之后一个孤独的弱女子满怀哀怨愁苦的问。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此时梅花已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虽然春色很浓,她心里却浮起又一个疑问:“春意知几许?”言下之意: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三句好像是一组的对话。“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是邀请诗人外出的人说的:“元宵佳节,还碰上的好天气,到外面玩玩吧!”可诗人却用一句似有理似无理的话来回答:“天气太暖了,暖得不正常,难道不会忽然来一场风雨吗?”但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劫之后心怀世事难料、横祸随来的疑惧心理。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香车宝马”如实写出这些朋友的身份。她的朋友,她称之为“酒朋诗侣”,她们并不粗俗;以“香车宝马”相迎,又知必是富贵人家的内眷。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连发三问,三问皆是极度反衬之下的迸发,有惶惑,有苦情,有自闭,可以看出词人心态起伏波折极大。冬日临安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应是极不容易,换做常人早就出门晒太阳了,但词人颠沛多年,心态孤寂,纵是风和日丽的初春时节也难振作精神,反而连发三个悲情之问。当然也会有谢绝好友相邀共庆元宵之举。怅望远去的宝马香车,勾起的往日记忆涌上了心头。

下片自然展开回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宋代不论官方民间,对元宵节都很重视,是一年一度的灯节。李清照在汴京过了许多年元宵节,印象当然是抹不掉的。

如今虽然在临安,却还“忆得当年全盛时”,自己年纪还轻,兴致极好,“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认真热闹过一番。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撚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从记忆中又回到现实里来。今昔对比,禁不住心情又凄凉又生怯。“风鬟霜鬓”四字原出唐人小说《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在词里换了一个字,改为“风鬟霜鬓”,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头上出现白发,加上又懒得打扮,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天壤之别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结尾处好象很平淡,却又横生波澜,在平淡中却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诗人的满腹辛酸,一腔凄怨,通过这平淡而几近委屈的一句,以人之欢声笑语,衬我之落寞零落,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了。诗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诗人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3

2.一声祝福伴着彩灯的光辉,和着炮竹的气息,带着汤圆的热气;一条短信,携着幸福甜蜜,抱着吉祥如意,拥着健康平安。祝你:元宵节万事如意。

3.祝福你,幸福安康好运绕。

4.正月十五闹,千家灯火照。汤圆味道妙,大明月亮俏。赏灯诗,吟灯联;猜灯谜,寄灯花。月下彻夜春光满,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看灯去!

5.明月几时有?十五月更圆,团圆的饭桌预示着吉祥如意,开心的话语兆示着平安健康。愿君元宵节快乐,开心幸福,万事顺心!

6.剪下美丽星空,把梦想给你,剪下元元明月,把健康给你,剪下元宵节的欢乐,把祝福给你,剪下我的思念,把幸运给你,愿你元宵节快乐幸福每一天!

7.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馀欢。元宵节祝福!

8.甩甩头,把烦恼从脑海中驱逐;摆摆手,把疲倦从身体上赶走;跺跺脚,把不快从心房中驱赶;扭扭腰,把快乐从心灵中扩展。元宵将来临,祝你好心情!

9.老师,元宵节快乐,桃李天下!

10.元宵佳节到,短信送惊喜;汤圆有魔力,偷偷告诉你:皮儿含快乐,馅儿含好运,用真心来煮,吃完幸福久。元宵佳节,祝你万事如意幸福久久!

11.冬去春来刚刚过年,一年元宵即在眼前!树梢明月圆又圆,打制的汤圆甜又甜!对着明月许心愿,衷心的祝你和家人团圆美满,好运连连。

12.吉祥当作馅,如意揉成面,做一份美味得元宵。幸福水烧煮,快乐火慢熬,送给你,祝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元宵节快乐。

13.元宵节送您一碗汤圆,将圆起一场事业得美梦,圆出温暖如春得爱情,圆得家人幸福得团聚,圆来新一年精彩得运程!元宵快乐!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4

以下为三岁的,

元宵节灯谜20__年元宵节到了,除了吃汤圆,那元宵节灯谜你准备好了吗,在逛元宵节灯谜会的时候,你想不想先知道些元宵节灯谜的谜底吗,现在就来看看元宵节灯谜吧。

五看京剧《梁祝》(打一上元民俗)观灯

如慈母一般(打一北京老字号)同仁堂

晨鸡报晓(打一现代诗集)艾青《黎明的通知

遍插茱萸少一人(打一北京口语)不够哥们儿

旅游归来(打一北京口语)玩儿完

宝玉低眉听父训(打一电影名)《垂帘听政》

财神爷传奇(打一京剧曲目)《赵氏孤儿》

妇女染发(打两个北京主食)窝头和花卷

跑旱船(打一宋代诗人)陆游

小孩放炮(打两个北京小吃)火烧和爆肚

上元夜景(打一词牌名)灯月交辉

1、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谜底:百年树人

2、建国方略。(打一字)谜底:玉

3、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谜底:六神无主

4、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五指山

5、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谜底青蛙

6、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谜底:破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5

一、今宵剩把银釭照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80页注释(8)“剩(jin)把”:尽管拿着。“剩”同“尽”,尽管。今按:把“剩”训为“尽”,肇始于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其曰:胜,甚辞,犹真也;尽也;颇也;多也。字亦作剩。司空图《白菊》诗“黄鹂啭后谁同听,白菊开时且胜过。”胜过,犹云尽过也。欧阳修《蝶恋花》词:“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剩把,尽把也。晏几道《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义同上。以上三例中的“剩”字,张相均训为“尽”,这似乎也讲得通,但是,如果把这三处的“剩”(胜)解释为“多”、“频”,上下文语意呼应更紧凑。“剩”为“多”、“频”义的例子在唐宋诗文中不胜枚举,我利用网上的电脑检索系统检索“剩”字,在《全唐诗》中得例111处,在《全宋诗》中得620例,在《全宋词》中得230例。

“剩”之单用,其义“多”、“频”等义者,唐宋诗词中其例甚多: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卷二百零八:“别恨双溪急,留欢五马迟。回舟映沙屿,未远剩相思。”卷三百零四:“惆怅朝阳午又斜,剩栽桃李学仙家。”“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卷三百八十五:“驴放秋原夜不归。日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著旧生衣。”卷四百一十五:“留君剩住君须住,我不自由君自由。”卷四百五十:“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卷四百九十一:“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卷六百三十三:“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卷六百三十三:“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全宋诗》第一部白玉蟾:“剩把苔钱买风月,山屏低拥草毡眠。”毕田:“波寒剩寫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篠斑。”蔡沈“东君赋予知何意,剩与胭脂使嗇香。”曹勋:“和鸾宝苑梅花路,剩有香传玉座中。”“翩翩剩读春风句,两目增明胆亦张。”“直须落日红无际,剩看群山翠扫空。”“是知诗兴多,剩寄怀人书。”“剩读佳章正凭槛,海棠花上雨疏疏。”“清香剩披拂,参横伴村醉。”“剩贮琴书供啸咏,更新窗户不青红。”晁公溯:“剩令龙虎登高第,再赋凫鹥美太平。”“从兹剩致百家酒,更可作意呼真真。”“从使郊原昏白昼,剩教草木洗黄埃。”“待传京兆眉膴样,剩写春容入远山。”“道人为我收松子,剩种清阴十亩长。”“少留剩看平羌水,更继风流太白词。”《全宋诗》第二部晁说之:“肯为嵇生徒著论,便同玄晏剩翻经。”“好向浮云傍归路,定应剩听入琴风。”陈棣:“剩作篇章酬节物,忍令相背去堂堂。”

排比用例是训诂常用的方法,从众多的用例中提取意义,是逻辑上的归纳法,相比前人,我们有太多的优势,不必穷经皓首,也无需羡慕钱钟书“照相机式”的惊人记忆,利用相关的检索系统,仅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将相关关键词尽数排列出,为我所用。有了充足的材料,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归纳,这样提取出的义项,就可以相对准确些。“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盖出于杜甫《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和司空曙也分别有“还作江南梦,翻疑梦里逢。”和“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这样的句子,但晏几道在词中并非简单模仿,而是照应前文“几回魂梦与君同”而来。因为以前以梦为真,每每失望,因此眼前果真相逢,还是惊魂未定,将信将疑,那痛苦的经验使他将真认作梦,而要几次三番地秉灯照人,以此来消除心中疑虑。以梦为真,以真为梦,笔法上腾挪变化,情感上则是一往情深。《全宋词》卷二郭应祥有“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笛声幽咽鼓声喧,却恨更筹苦短。”“剩把烛花高照”句式和意象与“今宵剩把银釭照”一句几乎如出一辙,“剩”“频”对举,意思也相同,可谓铁证。

其实,“剩”的“多”、“频”等义不仅可以通过排比语例归纳得出,而且也可通过探求语源找到确切的解释。《广韵。证韵》:“剩,剩长也。”(“长”音“长物”之“长”)东西有了“多余”,当然也就有了“多”的意思,这也是从时间、频率的角度来说,就是“时常”、“频频”了。本来,张相把“今宵剩把银釭照”的“剩”训为“尽”并无大错,但是《唐诗宋词选读》的编者们说“剩”同“尽(jin)”,把“剩”读作“jin”,讲成是“尽”的通假字或古今字,那就大错特错了。

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80页注5“舞低杨柳楼心月”:舞腰越弯越低,使她感到挂在柳梢、照到楼中的的月儿也随着下沉。注6“歌尽桃花扇底风”:歌喉越来越高而急促,使她觉得拿在手中的桃花扇也跟不上那快速的节拍。这样的注释驴头不对马嘴,让人啼笑皆非。其实,“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紧承上面的宴会描写,以工整精巧的对句描绘歌舞盛况。“舞低杨柳楼心月”,意谓挂在柳梢、照亮楼心的明月在酣舞中渐渐沉落;“歌尽桃花扇底风”一句,吴世昌先生认为,桃花扇,是歌舞所用团扇,一面画有桃花,另一面即书曲牌名目,征歌者就目点唱,歌女依点倚声。善歌或美色者客所竞赏,歌尽扇上曲名矣。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双关《国风》之“风”。因此,这句的意思是:歌女已经唱完扇上所列的歌曲。(《词林新话》,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28页。)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两句巧妙地写出了纵歌狂舞,通宵达旦,整个宴会热烈而欢乐的氛围。

三、除非问取黄鹂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80页注3“唤取”:呼唤。取,语助词,犹“着”。下阕“问取”的“取”与此相同。注4“问取黄鹂”:向黄鹂打听。黄鹂随春而来,应知其去向,故要想黄鹂打听。问取,询问、打听。这样的注释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既然说“取”是语助词,犹“着”,那“唤取”、“问取”就该译作“唤着”、“问着”,而不能译成“呼唤”、“询问”和“打听”了。按这条注释的前半段话,其实是抄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但是没有抄完整。《诗词曲语辞汇释》“取”字条目下说:“取,语助词,犹着也;得也。”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初版于50年代初,对于俗语词的研究,有着筚路蓝缕之功,善莫大焉。但无可否认的是囿于种种局限,这本书未能达到尽善尽美。正因为如此,后来的许多学者,如蒋礼鸿、郭在贻、王锳、顾学颉、王学奇、王云路等都在俗语词的训释上做出不俗成绩。仅就“取”字来说,顾学颉、王学奇在《元曲释词》里认为,“取”,随文见义,这就比张相的结论更合理更准确,而当代女学者王云路的《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一文,更是从理论高度归纳和完善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的一般规律,她指出:六朝时期“取”在单音节动词之后是有实义的,应视为平列结构。后来,这一结构发生了变化,“取”可以与众多的单音节动词相结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而表义成分越来越小,表音功用日益明显,逐步虚化为附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