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故事 > 党员故事精选合集正文

《党员故事精选合集》

时间:

党员整理先进事迹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党员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党员故事1

凭着一股韧劲,刘印洲磨坏了5双运动鞋,吃了30多包方便面、20多个冷馒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别人半年才能完成的走访入户。

正是这股韧劲,刘印洲带领协隆村全村215户、756人,贫困户93户、355人脱了贫致了富。

青海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是一个纯藏族村。每天清晨,牧民将自家的牦牛送上海拔4700米的山坡,累了席地而歇,点燃牛粪烧水,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过去,靠天吃饭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发展之困笼罩着整个村庄。

直到刘印洲的到来。

2017年7月,新任协隆村第一书记的中铁十七局工程师刘印洲,一个28岁小伙,第一天上任就差点被高原反应打垮。“做梦都是头被按在水缸里”“鼻子像是被人用手捂住了”。同事劝他先休息,适应一下。

“时间可不等人。”刘印洲想,“来村里不是让你坐着、躺着,等你适应、让你养身体的。”

入村第二天,刘印洲就着手走访入户。

果洛州地广人稀,村民极其分散,这个山头住这户人家,隔几个山头才有下一户,前后至少一个小时车程。

刘印洲心里盘算,全村215户,按照开车一天最多跑5-6个山头的速度,要走访所有户,至少一个月以上。

说干就干。第一次走访,就遇上极端天气,车陷到泥里。3个路过的老乡“救”了刘印洲。车轮飞转,泥花溅了刘印洲一身。几个小时后,家住最北的散花揉了揉眼,望着眼前的刘印洲,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怕是个泥书记!”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刘印洲记在心头,落在笔头。谁胆子小,发展产业要多鼓励;谁较莽撞,要提醒不要蛮干;谁家孩子上学困难,要时刻紧盯控辍保学……一圈走下来,扶贫日志上,密密匝匝记录着全村人的性格和家庭情况。

走访只是第一步,整顿村里涣散局面,才是一场大工程。

三个板凳一张桌,几张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歪歪扭扭挂在墙角。“进场”后,刘印洲第一个提议,就是给村里修个像样的会议室。眼看着崭新的桌椅板凳,被摆进了修葺一新的会议室,村干部面面相觑,“咱这第一书记,是说干就真干。”

想干事,人心必须齐。定村规民约,开展“三会一课”,讲党的政策……一段时间下来,村“两委”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一起坐下来商定村里的集体经济了。

刘印洲拿出计划:扩建饲草基地,往畜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走。

“没资金,就是空谈!”有人拍了桌子。

“光说谁不会!”有人不屑。

村民也嚷开了,你一句,我一句,那叫一个呛人。刘印洲心里明白,年龄摆在那,大伙这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行,来这儿就是走过场。

刘印洲没吭声,心里却激起了一团火。

“来了一个娃娃。”一个村干部的小声嘟囔,钻进刘印洲的耳朵。

当初选择驻村扶贫时,刘印洲就已在心里立下了“军令状”。此时,他更是铁了心,向大家承诺,“只要有好的项目,钱我来想办法”。

十多次调研,一呆就是几天几夜;数十个长途电话,一打就是1小时开外;带着近万字的计划书,在乡里一泡就是一天……“刘书记的腿都跑细了!”乡长打趣道。看到了刘印洲的决心,村干部和村民决定跟着他干。资金下来了,运输车队组起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干部和村民相信,跟着刘印洲能干成事。

心齐了,发展就快。2018年,饲草基地扩建到5400多亩,草长得极其茂盛,每亩草场能收割约两吨青贮草,当年,贫困户每户就分红420多元。“这是我们的饲草基地!”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劲地往车上装打好捆的青贮草,忙得热火朝天。

不到三年,以饲草基地为基础,“雪山牧业”新型畜牧企业引进来了,贫困户的部分草地、牛羊、资金入股到企业,企业每年按入股资金8%分红,66户贫困户脱了贫;民族服装厂开起来了,不光年底能分红,还解决了数十人的就业问题,带领25户贫困户脱贫摘帽;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办起来了,牦牛肉、黑枸杞走出高原,端到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上……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000元,到现在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土坯房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搬迁房。

这期间,村里传出消息:刘印洲2年驻村期满,要走了。

村民坐不住了,纷纷前来挽留,一定要从刘印州嘴里听到“不走”两个字,才罢休。

刘印洲也坐不住了,眼下,正值协隆村发展的节骨眼,许多事还得靠他张罗,他选择继续留下。

今年,是刘印洲驻村的第四个年头,协隆村已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当初嘟囔“娃娃”的那位村干部,早已改了口,提起刘印洲,也竖起了大拇指:“他是我见过最棒的第一书记。”

党员故事2

盛夏,雪山,玫瑰园。

漫步在四川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寻香望去,一片玫瑰花海映入眼帘。眼前美景的缔造者是村党支部书记陈望慧,同时,她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玫瑰姐姐”。

冒水村地处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脚下,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大山阻隔,一贫如洗。穷则思变,陈望慧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敢闯敢试的劲头,先后经营过小面馆、饭店等,成为当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虽然自己富了,但每当回首望望这个穷山坳,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2010年,冒水村换届选举,乡亲们找到陈望慧,希望她能够参选。一边是经营多年、收入可观的饭店,一边是乡亲们的殷殷期盼,短暂犹豫后,她放弃事业回村,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担任村干部后,陈望慧日思夜想带领群众致富的出路。最终与玫瑰结缘,还要从九年前的一次邂逅讲起。

冒水村曾是出了名的野猪村,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往往一个晚上就被野猪糟蹋殆尽。一天,陈望慧和村民一起到地里察看被野猪拱坏的庄稼,无意间发现路边一株野生玫瑰完好无损,还开着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她指着那两朵花说:要是玫瑰花可以变成钱就好了!村民以为她在开玩笑,但那株玫瑰却像一粒即将破土的种子,一直在她心里挣扎,那天陈望慧彻夜未眠。

“当时分析,玫瑰没有粮食的味道,而且带刺,所以野猪不感兴趣。”第二天天没亮,陈望慧就委托朋友上网查阅玫瑰的价值,得到的答案是:玫瑰精油被誉为“液体黄金”,甚至比黄金还贵。听完朋友的回答,她激动地猛拍了一下桌子:“不用跟黄金比,只要比土豆、豌豆强就行!”

说干就干!次日一大早,陈望慧只身前往成都,因为晕车,她吐得一塌糊涂,司机听说她还要去甘肃,极力劝阻。但倔强的陈望慧仅在成都休息了一夜,便马不停蹄继续赶路。“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单枪匹马出远门,直到被一个跑野的司机载着,在满眼都是黄土高坡的路上跑了几十公里,我才感到害怕,那时没有手机,我就用相机给车子和司机拍了照,心想要有啥事也可以留个线索。”接下来,她又去了山东、云南、贵州等7个省份考察。

了解市场、学技术、挑种苗……一路奔波,满是收获。回村后,陈望慧便开始试种,从发芽到开花,几乎天天盯着,“玫瑰姐姐”的称呼便渐渐叫开了。

“那时候觉得姐姐疯了,自己的饭店、酒店一年收入好几十万元不去管,每天想这些不现实的事。”陈望慧的弟弟陈望伦说。然而,家人的不理解丝毫没有动摇陈望慧的决心。来年花开时,她带着玫瑰花到成都茶叶市场,向商家咨询,得到了让人兴奋的回答:“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玫瑰,你这花有多少我要多少!”

为确保走出一条稳定长久的发展之路,陈望慧向农业专家请教。“小金县地理位置偏南,海拔较高,温差大,气候干燥,土壤酸度强于碱度,特别是冬天气温低,玫瑰树叶脱落进入冬眠,第二年花开得更大,分杈更多,能够提高产量,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适合发展大马士革玫瑰的地方。”结论一出,陈望慧更加坚定了将玫瑰种植引进小金县的信心和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陈望慧顺利成立了合作社。8月,合作社种植的第一批玫瑰花出产,她带着从老百姓手里收购的玫瑰花,不远千里运到甘肃加工。“玫瑰花要蒸馏5个小时才能出精油,那是我一生中最煎熬的时刻。”当老师傅和专家告诉她这些玫瑰出油率高、香气纯时,一向坚强如男子的陈望慧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伙富了才算富。”在推广玫瑰种植过程中,陈望慧逐步探索出“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持续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玫瑰种植产业。慢慢地,玫瑰种植从冒水村扩展到夹金村、共和村等多个村寨。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陈望慧在不同海拔试种,成功培育出高品质的大马士革玫瑰,并通过嫁接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金山玫瑰。玫瑰的花期一般只有1个月,但小金县的玫瑰种苗依次分布在低半山、中半山、高半山,花期延长到3个月,极大地拓展了市场。

2016年,陈望慧当选冒水村党支部书记。身份转变,初心不改,在决战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她继续带领村干部、群众一路狂奔: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玫瑰产业合作社,近5年来从致富带头人、玫瑰种植大户中发展党员9人;通过组织牵线搭桥、企业注资运营、支部动员培训、党员示范引领,在冒水村建成玫瑰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发挥引进外来人才、返乡青年知识特长,建成电商站点,推动玫瑰产品线上销售;开展精神扶贫,组织脱贫户和贫困户“见面会”,传授脱贫经验,提振脱贫信心……

2017年,陈望慧卖掉城里的房子和商铺,拿出所有积蓄,最终筹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玫瑰精深加工厂房,玫瑰精油、玫瑰露、玫瑰花茶等产品实现就地加工。

2018年起,小金县和对口援建小金县的成都新津县政府联手,打造高原玫瑰博览园,形成了玫瑰“种植、深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玫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等数个国家。

玫瑰花从冒水村开放到全县,玫瑰产业撑起了无数人的小康梦。目前,全县有13个乡镇41个村的3300多户村民种植玫瑰13200亩,其中包括1100户贫困户。去年4月,小金县一举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作为基层干部,就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虽然苦点累点,但心里踏实!”望着不远处的雪山,陈望慧笑了,那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像玫瑰般灿烂。

党员故事3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以下简称“托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村208户村民中,有203户是维吾尔族。然而,这群维吾尔族乡亲们却有一个汉族“带头人”。他就是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英杰。

在黄英杰带领下,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通了柏油路,家家住进新房、户户通了水电,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8年的33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60元。谈起村里发生的变化,维吾尔族乡亲们都说:“多亏我们的好书记黄英杰!”

村里的主心骨

1990年,17岁的黄英杰在高考落榜后,跟随亲戚从四川老家来到新疆麦盖提县打工。他至今不能忘记:“刚来村里时,我很穷,乡亲们送我吃、供我住,这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1997年,在托村村民的帮助下,黄英杰顺利承包了80亩荒地,还被允许缓交租金。“更让我难忘的是,老党员买买提·吾守尔从银行贷款1600元给我用。”黄英杰说,这笔钱算是他发家致富的启动资金。

在托村安下家后,头脑活泛的黄英杰不断在沙漠上种树、垦荒,一点一点将沙漠改良成耕地。到2005年时,他手里已经有了300亩土地,每年收入约10万元,成为托村的富裕户。

扎根托村的日子里,黄英杰与维吾尔族乡亲们互帮互助、不分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06年,乡亲们推选热心能干的黄英杰做村委会副主任。当时,村干部的月收入不到100元,家人和朋友都认为这个差事钱少活多,都劝他不要接。但黄英杰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了,他说:“做人不能忘恩,从乡亲们那儿欠下的情,我要涌泉相报。”

当时,村里生产条件很差,基本没有大型农机具,农产品增产增收一直存在困难。为此,黄英杰向亲戚朋友借钱,带头购买一辆东风104大马力拖拉机和一辆504中型拖拉机,帮助有需要的村民开展农业生产犁地、耕种。

多年来,托村村民大都以种植棉花为生,棉花收成直接关系到家里的光景。黄英杰积极向村民宣传科学种田相关知识,讲解棉花生长过程中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学着在棉花地里施用化肥,当年亩产就由原来的200公斤增加到260公斤。

2008年,作为村里的主心骨,黄英杰毫无争议地被村民们推选为托村党支部书记。

百姓致富的领头人

上任后的黄英杰,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他始终认为:“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实事求是,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着想。”

当时,村里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黄英杰下定决心改变村里的灌溉窘境。为此,他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帮扶政策,得到9万元资金支持,加上村民筹集的部分资金,确保了水渠修建工程顺利开工。工程竣工后,彻底解决了5200亩耕地浇水难的问题。

村里的路坑坑洼洼,载重4吨的拖拉机最多能拉出去1吨货物。深知“想要富先修路”的黄英杰,于2011年在村里发起了募捐倡议,并亲自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村民也捐了起来,很快凑齐了5万元修路款。2012年6月,一条帮助村民致富的柏油路终于修通了。

为村民增加收入,一直是黄英杰心心念念的事情。2009年,他发现核桃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符合当地种植条件,便积极向村民推广,并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担保贷款40万元。通过3年努力,全村的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800亩,2013年挂果率达到了100%,林果业成为村里新的支柱产业。

现在,黄英杰又把庭院经济建设作为改善居住环境、节省生活开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前院、中园、后圈”的模式,引导扶持村里低收入家庭发展庭院经济、精品果园和畜牧业。

“他把村民当成了亲人”

心怀对乡亲们的感恩之情,黄英杰把村民当成了亲人,只要群众有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村民吾斯曼·斯依提的儿子出了车祸,黄英杰不仅包车把伤者送往医院,还垫付了7000元医药费;左拉古·阿布拉家有两个孩子在乌鲁木齐上学,春耕又赶上开学,一家人陷入困境,黄英杰又爽快地帮他家解决了3200元的生产资料……村民们说:“黄书记为村民做过的好事,多得如同道路两旁的沙枣花,数也数不清。”

在解决群众问题上,黄英杰坚持“一碗水端平”甚至“心眼偏向群众”。管水、分水是“大事”,就是要让群众先浇,党员干部后浇,而黄英杰总是最后一个;发放扶贫资金,落实惠农政策更是“大事”,黄英杰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看实情,征求意见,保证让最需要的人先得实惠。

黄英杰用点点滴滴的努力,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与爱戴。2016年,黄英杰当选库木库萨尔乡副乡长兼托村党支部书记。得到消息后,村民们纷纷跑去向村主任依明·买买提说:“如果调走黄书记,我们可不答应。”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黄英杰用赤诚和奉献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让“团结之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生根发芽、绚丽盛放。

党员故事4

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她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终于战胜贫困,过上好日子。

作为一名80后青年,她努力钻研农业技术,并尝试创建自己的酸菜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脱贫后她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困难群众一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奔小康。

她,就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西秋乡日布佐村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人、2018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2019年度“感动凉山十大人物”入选者——王发莲。

辛勤付出有回报

1983年出生的王发莲,是一名普通的苗家农村妇女。2007年,24岁的王发莲与日布佐村村民项金友结婚,成为日布佐村的村民。

婚后,王发莲还没来得及享受幸福的新生活,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她单薄的肩上:婆婆年迈多病、小叔子患有大病、丈夫摔伤、两个孩子嗷嗷待哺……长年累月的医药费支出和劳动力短缺,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生活的转机,要从2014年说起。那一年,项金友家被列入日布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党组织给予这家人全方位的扶助和关心。

“在日子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员干部无私地帮助了我们。”王发莲回忆,也正是这一年,她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木里县委县政府深入宣传党的脱贫扶持政策,其中特别鼓励建卡户自主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

2015年8月,西秋乡倡导农户种植大蒜,并免费发放大蒜种子及提供技术指导。在动员大会上,王发莲主动站起来说:“我家是建当立卡户,但不能一直坐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愿意带头发展产业,示范种植2亩大蒜,看看这条路适不适合我们走。”

当年的大蒜丰收后,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王发莲卖了个好个价钱,家里的经济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深受鼓舞的王发莲,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脱贫摘帽。她先后尝试种植大蒜、白芸豆、羊肚菌、核桃、花椒、中药材等作物,又发展养殖牛、猪、鸡等产业。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可喜的回报,王发莲一家的经济收入很快达到了脱贫标准,还有了一些存款。

脱贫不忘“穷亲戚”

2016年,王发莲双喜临门,全家实现了脱贫,她自己也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

自己脱贫后,王发莲没有忘记身边的“穷亲戚”。

那几年,王发莲种植大蒜、白芸豆、羊肚菌等经济作物赚到钱后,周围很多农户还处于观望态度。古道热肠的王发莲主动给大家进行现场教学,无私传授种植和养殖技术,鼓励大家一起发展产业、摆脱贫困。

2016年7月1日入党后,王发莲更是积极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一道发展产业,当年大家的经济收入就都有显著增加。

如今,王发莲已成为村里有名的“脱贫致富的标杆”“扶贫帮困的能手”“土专家”。村民遇到种植难题,都会向她求助。而她,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帮助大家。

回顾这几年的脱贫路,王发莲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里的老党员,有他们才有我家今天的好日子。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加积极带动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从一名普通村妇,成长为一名党员先锋模范,王发莲凭的是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勤劳双手。她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一面勤劳致富的旗帜,鼓舞着村里所有农户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致富路上一起走

脱贫只是第一步,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才是王发莲的奋斗目标。

经过仔细观察,王发莲发现市面上售卖的酸菜还没有自己在家里做的酸菜好吃。于是,她有了新想法:自己制作手工酸菜到县里销售,打开一个全新的致富渠道

王发莲做酸菜,用的是自家种的白菜和萝卜,腌制过程也很有讲究。“腌制酸菜要把握好煮制火候、腌制时间、晾晒和酸度控制……否则就会影响食用口感。”她说,这些工序听着感觉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体力。

因为原料可信,味道又好,王发莲做的酸菜在市场很受欢迎,名气越来越大。第一年她就通过各种渠道售卖了七八千斤酸菜。后来,她还通过手机上的直播平台宣传自己做的酸菜,包邮出售,每年都有近2万元的纯收入。

慢慢地,木里县人都知道有一种酸菜特别好吃,大家都叫它“发莲酸菜”。因为王发莲家里的土地有限,白菜、萝卜的产量有限,腌制的酸菜数量也跟着受限,一度当地出现了“买‘发莲酸菜’要提前预订,要不然有钱也买不到”的情况。

“发莲酸菜”的畅销,引起了西秋乡党委政府的关注。2020年,乡党委政府将工作前移,主动帮助、引导王发莲开展品牌创建规划筹备工作。乡党委政府还鼓励王发莲继续发挥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十几家农户一起做酸菜,共同开创“发莲酸菜”品牌,手拉手一起奔小康。

有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王发莲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感到责任在肩。她说:“今后自己将更努力付出,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让群众看到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价值。”

党员故事5

在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魏家岭村,45岁的驻村第一书记廉中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网络直播间里喊着“老铁”,说着顺口溜,为村里的产品吆喝、带货。

“饺子面料很重要,荞麦蒸饺特鲜美”——直播间里的廉中锋妙语连珠。几个月时间里,从一名“直播小白”变身“带货主播”,廉中锋感受到了电商带来的活力。

廉中锋已经驻村扶贫整整5年,发展特色产业、整顿村容村貌、联系帮扶单位……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努力下,2019年末,魏家岭村整村脱贫。

进入2020年,直播带货的风潮兴起。“我想尝试站上这个‘风口’,把农村的好产品卖得更多更远。”他说。

在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的帮助下,廉中锋架起直播卖货的设备。“当时想,直播不就是动动嘴吗?可实际远不是这么简单。”

卖点啥?啥好卖?这是挡在这位新晋“带货主播”面前的第一道关。比对货源、精选品类,廉中锋把当地的农产品企业跑了个遍,厂子一家家进,电话一个个打。那段时间,他每月2000分钟的套餐通话时长全部打光,动辄还要补缴两三百元话费。

渐渐地,货源稳定下来,可又一个困难接踵而至。

听说廉中锋要搞直播,家人最先反对:“你是去扶贫的,村里那么多事,当主播岂不是不务正业?”一些村民也质疑他的做法,认为直播带货“不靠谱”,让他“消停消停”。“流言蜚语袭来,心理压力很大,但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廉中锋心里暗暗使劲。

直播是项技术活,一次播多久、互动时说啥、如何夸产品……廉中锋开始“恶补”直播技能,“刷”带货视频。

“镜头面前嘴要‘碎’,网言网语得学会。”这是“主播”廉中锋的心得。在豆油厂,他对着镜头,大大方方和“老铁们”介绍产品;在大酱厂,他用流行网络用语推介下饭酱;在家里,他拿着写满字的手稿,对着镜子“表演”……

5月17日,廉中锋迎来首场直播。虽演练多次,但仍有些紧张,网友几番点赞后,他迅速找到状态。“一袋面粉三十九块九,儿时味道就能有”“东北大酱,拌饭做菜嘎嘎香”“老铁请留步,下一单不后悔”……

一场场直播下来,廉中锋越来越熟练。最火爆的一次直播中,有7万多名网友在线观看,全场成交3万多件农产品。

直播给村里带来真金白银。每卖出一袋小米,能增加5元村集体收入,几次直播卖出1.5万袋小米,为村集体增收7.5万元。

如今,不少村民和企业找上门,希望“廉主播”给“带带货”。“手机已是新农具,直播也是干农活,还有许多技能需要学习。”廉中锋说,他正盘算着把村里、乡里分散种植的农特产聚拢起来,建立统一品牌,让更多网友知晓。


党员故事精选合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