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儿童故事 > 那些年奥运会的感人励志故事【最新10篇】正文

《那些年奥运会的感人励志故事【最新10篇】》

时间:

不要因为一点瑕疵而放弃一段坚持,没有一份工作是轻松的,没有人是完美的。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了你一块阴影,会在不远的地方撒下阳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10篇奥运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运励志故事 篇1

一场大雪席卷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一个美术老师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就是画一幅雪景。”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跑向室外,边画画边玩耍,场面非常热闹。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静静地趴在窗前,好奇的老师走到他的身后,发现他正在画那些在雪地里画雪的同学。

他叫尤伯罗斯,小学毕业时,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一个不喜欢热闹、不爱当主角的学生。尤伯罗斯自己却说,我喜欢看热闹。

大学毕业后,尤伯罗斯创建了旅游服务公司。当时,美国的服务业竞争异常激烈,诸多商家为了赢得生存空间,不惜通过价格战互相厮杀。尤伯罗斯冷眼旁观,即使在公司最不景气的时候,仍旧岿然不动,只是在服务质量上不断下工夫。他保留了喜欢看热闹的习惯,当同行两败俱伤之时,果断出手,一举兼并了许多负债累累的小企业。40岁以前,尤伯罗斯已拥有个人资产100多万,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成为北美第二大旅游公司的老板。

然而,真正让尤伯罗斯蜚声全球的,并不是他在旅游业的崛起,而是他亲自导演的一场奥运“好戏”。

1978年,美国洛杉矶获得了1984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尤伯罗斯当选为奥组委主席。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之前的历史经验表明,举办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场劳民伤财的灾难。

尤伯罗斯却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回答:我不但不用政府一分钱,还要为这次奥运会赢利两亿美元。

尤伯罗斯首先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发现全世界约有1.2万家企业愿意赞助奥运会,但每家只愿出资几千美元。他对工作人员说:“继续和他们商谈。我们将提供最好的广告和宣传平台,条件是他们必须提高赞助费。”

过了一段时间,工作人员沮丧地汇报:“几乎没有人愿意提高价码。”尤伯罗斯笑了,说:“看来,气氛太平静了,我要让他们‘热闹’起来。”于是,尤伯罗斯公开宣布:第一,本次奥运会限定“进场价”400万美元,低于此价一律免谈;第二,奥运会的赞助商限于30家,每个行业最多1家。

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的企业震动了,尤其是那些准备压制竞争对手的企业,更是心急如焚,竞相抬出更高的价码。而此时,尤伯罗斯又像几十年前那个趴在窗前的少年一样,任凭外面再热闹,他都躲在办公室里,谁也不见,谁的电话也不接,静静地观看别人的表演。

热闹看够了,尤伯罗斯叫工作人员递来报价单。美国通用汽车以900万美元压倒日产汽车厂家,成为汽车业唯一赞助商;可口可乐以1200万美元力压百事可乐,拔得了饮料业的头筹;日本富士公司以700万美元战胜美国柯达,买断了胶卷专卖权……30家企业陆续凑齐,尤伯罗斯高调露面,爽快地签订了合同。

尤伯罗斯兑现了承诺,为洛杉矶奥运会赚取了2.25亿美金,从此也开创了奥运会赢利的先河,他被世人称作“奥运商业之父”。

或许当年那个老师说得对,他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但是他却早早地学会了把别人的热闹收于自己的画框。“画框”里众生百相,热闹非凡,他躲在一旁静静地看,一旦时机成熟,就跳入画中,成为真正的主角、最大的赢家。

以静制动,在别人的热闹中寻觅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凡的智慧。

奥运励志故事 篇2

埃里克尚蒂,美国游泳运动员,在以菲尔普斯领军的美国游泳军团,他的成绩并不耀眼,但他却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两个月前被查出身患睾丸癌,他仍选择了参加奥运会。在男子200米蛙泳半决赛中他未能晋级,奥运之旅也就此结束。对此,尚蒂并不懊悔,并对媒体谈了他对这次北京之行的看法,我非常高兴,尽管我没有获得奖牌,但是我来到了北京,经历了奥运会,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尚蒂的父亲也是位癌症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尚蒂说,这次自己生病,让他更好地体会到父亲所经历的痛苦。同时,他也要感谢所有关心他、帮助他的人。我会和父亲进行一番长谈,我们要用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奥运励志故事 篇3

荷兰男子名叫范德韦登,他获得了男子1万米游泳的金牌本届奥运会第一次设置了男女1万米自然水域的游泳比赛,这项比赛也被称为水上马拉松。范德韦登获得这项比赛的金牌并不容易。2001年,范德韦登被诊断患有白血病,他战胜了血癌,重新开始训练,最终获得游泳比赛中最消耗体力的10公里马拉松项目的金牌。

在他的光脑壳上,还有手术留下的坑,气喘的时候还会动!这种毅力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吗?在10公里水上马拉松比赛中,还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她是一名女性,南非姑娘图依托。2001年,图依托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左腿。康复之后,她开始了最艰苦的训练,获得女子10公里游泳的比赛资格。虽然她没有获得奖牌,只获得16名,但是,有几个四肢健全的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奥运励志故事 篇4

19岁的李宁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

那是一个灿烂的李宁时代。1988年前的李宁意气风发,享尽荣光,他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鲜花、掌声、镁光灯,还有五星红旗、国歌,当然还有训练的汗水与伤病。

但是,在1988年,李宁的体操之路被改写。那一年的汉城奥运会,李宁在最后一次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尽管当时他是像惯常一样带着笑容走下赛场的,但回到首都机场,失掉金牌的李宁禁不住黯然神伤,孤独地走过一条偏僻通道……

随后,李宁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岁。

奥运励志故事 篇5

里约残奥会游泳冠军黄文攀的人生励志故事

“他是眉山建市以来首位站上国际残奥会舞台的运动健儿,保守估计,在此次里约残奥会上黄文攀可能会拿3枚金牌。”

据唐体芳介绍,此次里约残奥会期间,黄文攀将参加20巴西里约残奥会5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50米混合泳、50米蛙泳、50米仰泳接力,20分男女混合泳接力。

父母说:儿时的黄文攀也曾叛逆过希望他尽最大努力创最好成绩。

不要看,黄文攀现在成绩不错,但他的父母说,小时候的黄文攀可是非常的叛逆,不管是学校还是平时与邻居相处都很不听话,自从进入游泳队训练之后,黄文攀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叛逆不在,而是整天泡在游泳馆里,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据黄文攀的母亲李锡冰介绍,平时也经常会跟儿子通电话,但每次通电话儿子都说“很累”,有时候晚上通话,儿子的声音都比较弱,一天训练下来,体力不支,作为父母还是很心痛,但是想到这个是儿子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我们作为父母也就无条件支持他。

“很激动,也很开心。”昨晚9点刚过,得知儿子在里约残奥会上拿了金牌,远在洪雅高庙的父母,高兴地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他们知道儿子能出国去巴西,代表国家出战,还拿了金牌,真的非常自豪。

就在前几天,黄文攀曾打电话告知父母他将去里约参加残奥会,远在他乡的父母其实并不了解里约残奥会这个国际舞台,当时只是简单的几句安慰、鼓励话,后来了解听说里约残奥会之后,才知道儿子这次去比赛意义非同。

“希望他尽最大努力,发挥更好,创最好成绩,多拿金牌,为国争光。”黄文攀的父亲黄腾飞说,我们也隔儿子这么远,只能心里上默默支持他,希望他能发挥出最好实力,尽最大努力取得金牌。

没有双臂的维纳斯却成为了雕塑史上“美”的代表;曾经怕水的黄文攀,如今已经为眉山夺得了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残运会的多枚金牌。他虽肢体残疾,却能在池中泳道里如同鱼儿般畅快地游泳,将自身能量发挥到极致,超越了常人,他更以青春和激情诠释了体育精神。

怕水的游泳金牌“专业户”:

在四川省第八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年仅19岁的黄文攀一鸣惊人,一举夺得了游泳锦标赛中的6枚金牌,项目涵盖自由泳、蛙泳、仰泳、混合泳。

黄文攀所参加的比赛级别属于S5级,在残疾人运动会中“S”是自由泳、仰泳、蝶泳的标志,按肢体不同残疾程度分为S1S10十个级别,数值越小残疾程度越高。

一说起拿金牌的感受,黄文攀脸上便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除了混合泳,其他项目拿金牌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我对其他参赛的选手也比较了解。”

在黄文攀看来,能拿到混合泳的奖牌有些意外但却更令人备受鼓舞。“混合游按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顺序进行。第一阶段的蝶泳,我落后其他队员整整5米,后来靠着其他泳式,奋力赶上,最后以超出第二名1秒的成绩险胜,我都觉得不可思议。”黄文攀说。

个人混合泳要求较高,运动员既要在全面基础上突出某项特长,又要在混合泳中的转身技术上兼顾不同泳式间的衔接。前一泳式结束转身时,要为下一泳式创造条件,这个项目对正常的运动员来说也是难度颇大,更何况身患腿部残疾的人,腰间无法正常着力会使竞技难度进一步增大。混合泳里的蝶泳需用腰部发力,这在当初也成为黄文攀的弱项,更是攻克的难题。

从市残运会到省残运会,再到全国残运会,怕水的黄文攀曾经只能羡慕会游泳的人,如今他却不仅学会了游泳,还能在竞技场收获金牌,他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奥运会励志故事 篇6

为祖国而战——“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结束比赛的。”坦桑尼亚选手约翰•阿赫瓦里在带伤跑完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时如是说。约翰•阿赫瓦里在比赛过程中严重摔伤,但他要坚持完成比赛。它远远落在别人后面,跑进体育时,只剩寥寥数位观众。余下的观众为他齐声欢呼,把他们所有的支持都给了这位绷带已浸满鲜血的运动员!

奥运励志故事 篇7

这让我想起了,近日网上流传的热门视频兰迪鲍什教授的演讲《最后一课》,他的话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我们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可以决定如何出牌。运动员尚蒂的奥运故事,也一样给了我们这种启发。面对病魔,甚至死亡,他从容的态度和向上的精神,筑起了他的人生高度,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给我们这些观者在生活中添加一份向往与情感。

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多门伟大的母爱!

奥运励志故事 篇8

在人们的记忆中,奥运会举重男子56公斤级的赛场就是土耳其“神童”穆特鲁的天下。 但在北京奥运会主场观众的声浪中,中国“神童”一举取代了穆特鲁。 “我下次遇见他,一定把他超了!”湖南17岁小将龙清泉赛后古灵精怪地说。

在今天的比赛中,龙清泉的夺冠总成绩达到292公斤(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他还以132公斤的成绩打破了这个级别的抓举世界青年纪录。 生于1990年的他还是中国代表团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90后年轻人。 越南选手黄英俊以290公斤摘得银牌,印尼选手埃·尤·伊拉万以288公斤名列第三。

龙清泉不但能举起3倍于自己体重的杠铃,更能在比赛中给大家带来许多欢笑。 这是很多举重选手所不具备的。 每当大家看到这个年仅17岁的“小孩”面带微笑时,不管他能否举起重重的杠铃,大家都会被他可爱的表情逗乐,并报以鼓励的掌声。

早就在电视上见到过奥运金牌“金镶玉”,但当它真正戴在自己的脖颈上时,龙清泉还是兴奋不已。 “夺冠了就是特别高兴,感谢领导和教练对我的培养,感谢大家的支持。 ”龙清泉憨态可掬地告诉记者。

“奥运会的比赛和其他的比赛也没什么不一样,只要有冲劲就好,在以后的路上还会这样拼下去,”龙清泉说,他就是凭借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走上了奥运赛场,并一举战胜各路对手,抢走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遇见穆特鲁,一定把他超了!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刻,金牌已近在咫尺时,龙清泉心里想的是什么?“不能说在预料之中吧,因为金牌确实是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得来的,”龙清泉认真地说,但这似乎又不能完全表达他心里的想法,“有点在意料之中吧。 ”其实,许多人认为龙清泉能够夺冠,是因为土耳其“神童”穆特鲁没有参赛。 对此,龙清泉并不认同,他幽默地说:“他没来,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遗憾,我下次遇见他,一定把他超了!”

奥运励志故事 篇9

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赛场属于一个人。这个人获得两金一银一铜,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突破。泳池为他沸腾,对手为他鼓掌,国人为他骄傲。他被誉为游泳天才,而在这些荣誉后面,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萌表情和他多次的泪洒现场。

爱哭鬼的三滴泪

第一滴泪,累:1992年,两岁的孙杨被教练“扔”进泳池的那一刻,父母在旁边看得心疼不已,曾是运动员的父母深知里面的辛苦。若不是怕浪费了儿子的游泳天赋,孙杨的妈妈才不会让儿子从事这项运动。两岁的孙杨第一次的触水经历是在哇哇大哭中度过的。正是这个第一次进泳池就被吓哭的孩子在之后的日子,带给了人们一次次惊喜。

爱哭的孙杨小时候训练时,每当累极了,便是在泳池边大哭,哭完之后,继续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在主攻中长距离后,每天有20000米的训练量。累到哭对孙杨来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宣泄之后,继续努力。

第二滴泪,不服输:孙杨崭露头角是在2006年的省运会上,那年他16岁。他的当时偶像是张琳和朴泰桓,榜样的力量给了孙杨无限动力,他训练得更为刻苦。在2008年的一次全国性比赛中,他觉得可以在400米自由泳中和名将张琳拼一把,结果孙杨在那次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站在领奖台上,挂着银牌的孙杨哭得一塌糊涂。2010年亚运会时,出战三场哭了三次,其中两次是在200米和400米自由泳中输给了韩国名将朴泰桓。不服输的孙杨在此后更加刻苦训练,成绩飞速提高,在一系列的比赛中折桂。

第三滴泪,证明:2011年上海世锦赛,1500米的比赛中,孙杨一骑绝尘,打破世界纪录:“不管拿金牌还是破世界纪录,回去还是好好训练吧。”这次,他没哭。我们知道,孙杨长大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孙杨战胜朴泰桓获得冠军,赛后他从容淡定;200米银牌,中国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他依然从容以对;4×100米接力,最后一棒,他力挽狂澜,为中国队赢得一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这次他累瘫在泳池边,但没有哭。但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1500米自由泳的赛场上,在摘取这枚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时,全球的观众又看到了孙杨的眼泪。这次的眼泪,是爷们儿的眼泪,是释放的眼泪,是成熟、是触动,是感恩的泪水。比赛的压力,外界的质疑,在这一时刻全部瓦解,团队的努力,在这一时刻开花结果,孙杨向世人证明,他已完成了从“爱哭鬼”到“真爷们儿”的蜕变。

懂感恩的萌帝

“萌”是孙杨的另一个关键词。从发布会的忘记问题的可爱表情到站上最高领奖台微笑抿嘴的表情。每一次微小的变化,都引来现场和场外观众的一阵惊呼,也无奈有人说:“面对孙杨,花痴有理。”这位天然呆自由萌的90后小子,在生活中也成长为一位内心成熟且感恩的人。拿到第一枚世锦赛金牌后,孙杨跑向看台,在人群中找到妈妈,把吉祥物交到妈妈手中,妈妈为他做的一切他都记得:“在体校4年,妈妈每天接送我去训练,爸爸下班后在家烧饭做菜,确保我一回家就能吃上热菜热饭。到了省队,基地在郊区,妈妈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辆车,只为每天风雨无阻地将煲好的。汤送给我,单程有30多公里。父母为我不知花费多少心血与汗水,我不会让他们失望。”在2011年的一次活动中,他请出了自己的启蒙教练,给了教练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每一次比赛结束后的采访中,他都会提及自己的教练与团队,感谢他们在背后的付出,他说,金牌是属于他们团队的。感恩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可爱与刻苦,承担与成熟,成功与感恩,萌与成熟在孙杨的身上完美呈现,这位90后的新新人类向世人宣告,他来了,他可以。

残奥运动员励志故事 精选 篇10

奥运故事-足球_小学作文

奥运是运动精神的最高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有很多。例如;田径体操,马术,击剑,射击等一些运动项目。在这一些运动项目上,也发生了许多故事,那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个故事吧!

雅典奥运会上,足球的1/4比赛,有东道主韩国队对阵巴拉圭队,这两支不属于传统强队的球队,尽然在小组赛中分别挤掉了意大利和墨西哥队。创造奇迹,挺进四强。

比赛开始的后,韩国队打出了一阵行云流水般的进攻,但还是无法攻破对方的城池。就在第17分钟时,巴拉圭打出了一个防守反攻,中场队员19号,接球后,用一个巧妙的脚后跟传球和7号做了一个二过一的配合,7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冲,得球后,晃过了一名队员,大力抽射,敲开了对方的大门。

失球后,韩国队大举压上,开始对对方球门狂轰乱炸,但始终无法敲开对方的城池,1:0的比分保持到了上半场结束。

下半场,韩国队更是大举压上,又开始对巴拉圭队的大门进行潮水般的围攻,还是无法攻破团结的巴拉圭人的大门。终于下半场第19分钟,巴拉圭队抓住对方的一个失误,打出了一个反击,使比分变成了2:0,接下来巴拉圭全线回收,准备打防守反击,又是在第30分钟,巴拉圭队有打出了反击使比分变成了3:0。随后,韩国队的10号李天秀分别在37分钟和43分钟用一粒精彩远射和一粒点球将比分改为了3:2。

李天秀的'出色发挥,远远赢不了团结一心的巴拉圭人,使太极虎韩国队倒在了巴拉圭人的脚下。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人是无法挽救一个集体,必需要一个集体团结起来才能胜利。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巴拉圭人靠着团结战胜了强大的太极虎韩国队。

一朵花,开在灿烂的阳光下,留给人的是冷艳的孤傲。

一滴水,滑落在翠绿的野草上,留给人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叹息。

大漠,落日,长河,是沙砾的堆积,光束的会聚,雨滴的凝聚,是团结的力量造就的生命的勃发,是协作的精神绘拼的图画。

让我们携手共进,并肩战斗,去迎接雨露风雪,乃至大自然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