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文档 > 合同书 > 买卖合同 >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精选3篇)正文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精选3篇)》

时间: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精选3篇)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 篇1

甲方:________________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签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______________

二、乙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及期限:整机在正常使用、正常维护(非人为操作不当等)情况下,整机保修壹年,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不保修。

三、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汽车运输,乙方负责运输并承担运费;乙方负责卸车。

四、安装:乙方负责安装,甲方负责预埋电源到旁边。

五、交货时间:收到定金后,15个工作日到货。

六、验收标准及随机配件:按合同标准验收。

七、结算方式及期限:合同签订后,预付(¥____________元整)为定金;货到付¥____________元整)安装,验收完毕一次性付清尾款(____________元整)交付使用。

八、产品所有权:甲方未按本合同履行支付货款时,所供产品仍属于乙方所有,乙方有权收回设备。

九、违约责任:按《民法典》处理。

十、解决合同纠纷方式:双方友好协商,协商不成,依法向守约方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其它约定事项:甲方负责电源预埋;此平台为升降载货平台,严禁超载,因违章操作造成事故由甲方负责;甲方应安排专人监管升降降平台的使用、维护;乙方负责设备生产制造、售后。

十二、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技术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传真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委托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帐号:________________

户名:________________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 篇2

供货方: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购买方: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为保证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增强供需双方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供需双方的诚信意识。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签署如下协议:

一、合作关系:

1、甲方所供食品,必须符合食品标准,如出现食品卫生质量问题,乙方无条件退货或换货。

2、甲方必须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且经营状况良好。

3、甲方在供货时应提供质量监督所或质量监督局的批量质量检测报告。

4、甲方在供货时不得提供以下食品:

(1)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2)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3)以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5、甲方必须根据乙方提出的品种、规格、品牌、数量在乙方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配货。

6、甲方提供货物的价格:

7、乙方建立食品索证制度,向供货方索取质量监督所或质量监督局的批量质量检测报告,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并进行验收。做好索证登记工作,加强食品库房管理。

8、乙方提前一天向甲方订货,甲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配货。

9、货款按月结清。

10、甲、乙双方均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违约责任:

甲方违反以上协议,乙方有权中止甲方的供货商资格。因所供应食品的质量问题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其他事故由供货方负全部责任,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全部经济损失。

三、备注:

1、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备查,一份送教育局教育股,如有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2、本协议有效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日,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___年____月____日

糕点成品买卖合同 篇3

根据《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我国的风险负担制度以交付主义为一般原则,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和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风险随着标的交付二转移,这一点,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以及国际条约基本一致。由于标的物的风险随着标的物的交付而转移,因此交付时间的确定对于风险负担制度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交付分为两种,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对于标的物的现实交付的风险转移学术界并没有太大的异议,但对于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等观念交付是否也能导致风险转移,学者们存在很大分歧。另一方面,由于不动产的物权变动我国采取的是登记生效主义,存在着占有转移与所有权转移相分离的情况,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不动产买卖中,交付主义只适用于不动产先交付后登记的情形,而不适用于先登记后交付的情形,不动产所有权转移后即使还没有交付,买受人也应承担不动产损毁灭失的风险。

一、“交付”是否仅仅限于现实交付

交付就是由出卖人将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交给买受人占有,即占有的转移。交付一般分为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所谓的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的事实管领力转移给买受人,使得标的物出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由买受人直接占有标的物。所谓的观念交付又可以分为指示交付、简易交付和占有改定这三种交付方式。在现实交付的'情形下,由于买受人取得了标的物的实际处分权和控制权,也就取得了使用、收益标的物等现实利益,此时由买方承担标的物损毁灭失的风险符合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现实交付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让受让人取得对标的物的直接处分权,并进而取得对标的物的用益权,这也是风险负担交付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交付主义中的“交付“应当是就现实交付而言。而对于其他交付形态,是否也可以适用风险负担交付主义理论,是否产生风险转移的法律效果,我国《合同法》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有必要一一讨论。

所谓的简易交付,指在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因其他原因而实际占有标的物时,则买卖合同一经订立则视为交付完成。《合同法》第140条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己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物权法》第25条亦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以上两条是《合同法》关于简易交付的规定。在简易交付中,由于买方已经基于某种法律关系实际占有了标的物,例如基于租赁、保管等法律关系,所以出卖人无需再交付标的物使得买受人取得对标的物的现实占有。买卖合同的订立,只是改变了买方占有标的物的权力基础,即买卖合同订立后,买受人不再基于租赁、保管等法律关系、而是基于买卖关系占有标的物,此时,买方的身份也由他主占有变为自主占有。因此,简易交付与现实交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依然可以发生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法律效果,只是此时的交付时间变成了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而不是买方基于其他法律关系实际占有标的物时间。

所谓指示交付,是指在第三人占有标的物时,出卖人将向第三人请求返还的 权利让与买受人,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我国《物权法》第26条规定了指示交付的情形:“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在指示交付中,虽然买受人并没有取得标的物的实际占有,但是由于指示交付已经移转了标的物的所有权,也就意味着买受人取得了对标的物的间接占有,可以随时提取标的物,使标的物处于自己实际支配下,也可以请求第三人采取措施加强对标的物的保护,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卖方将标的物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方后,就丧失了对标的物的实际控制权,也无法对标的物进行使用收益,因此,按照利益说和管领说,此时由买受人承担标的物损毁灭失的风险是合理的。但是,指示交付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形,即买卖双方约定虽然标的物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受人,但在一定期限内出卖人保留对标的物的用益权,例如继续由出卖人向第三人收取租金等,依据“利益之所在,风险之所在“的市场原则,此时标的物的风险并不随着指示交付而转移。

所谓占有改定,指的是买卖合同中约定,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买受人,但标的物仍然由出賣人实际占有、买受人取得的是间接占有。见我国《物权法》第 27 条的规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以买卖合同生效的时间即为交付的时间,例如买方将标的物出售给买方之后,又基于保管合同或租赁合同继续占有或使用标的物。在占有改定的情形,“双方约定出让人继续占有标的物,观念上可视为发生了标的物从出让人到受让人再从受让人到出让人的两次交付,实际上先后发生了买卖与保管或租赁两类合同关系,此时对这两类合同应分别适用各自的风险负担规则。”

二、“交付”是否适用于不动产买卖

在动产买卖中,由于一般情形下交付即移转标的物所有权,因此风险负担制度采取交付主义还是所有权主义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但是对于不动产买卖而言,由于所有权不是随交付时移转,而是从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时移转,而且实践中不动产的交付与登记一般不是同时发生的,存在标的物已交付但未进行所有权变更登记,或者所有权已变更登记但尚未交付两种情形,此时采取所有权主义还是交付主义分配风险负担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不管是动产买卖,还是不动产买卖,都统一适用交付移转风险原则,而不论标的物所有权是否已移转,亦即不动产买卖中,无论是先交付后移转所有权,还是先移转所有权后交付,风险均自不动产交付时起移转于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