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技术工作总结 >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通用3篇正文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通用3篇》

时间: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通用3篇)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 篇1

一、全乡经济形势分析

1、全乡茶叶产量92吨,与上年产量增加。产值2600万元,比上年增收100万元,增幅达4%。

2、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60万棒,与去年持平。

3、现有规模养禽户34户、规模养猪户3户,养殖量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

4、我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外出务工人数达4500人,由于经济形势比较紧,企业效益下滑,上半年劳务收入与往年减少。

5、上半年自驾游和顶呱呱蔬菜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投入资金26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协议引资项目正在申报洽谈中。

二、部门主要工作

1、加大科技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送科技进茶区活动,配合市农委开办了退耕还林、中蜂养殖等培训班,培训人数400人。并组织家庭农场主参加市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家庭农场发展。

2、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村8队、10队的水稻种植基地、黄花山的黄花云尖基地等为抓手,结合农技干部联村包户活动,开展技术指导,争取建一片成一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成水稻、玉米农业保险、良种补贴及农资综合补等涉农补贴统计上报发放工作。

3、农经方面,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完成了全乡47村民组3334亩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摸底登记及第一轮公式,为我乡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农民负担管理、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土地流转管理水平;加强党的农村政策学习和宣传,为我乡农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做好服务、提供信息。开展好减轻农民负担自查自纠活动。

4、畜牧方面,全面完成了动物春防任务,全乡未发生重大疫情,为规模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5、水利方面,获得市xx年水利兴修三等奖。制定乡xx年防汛抗旱预案,并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既定的预案抓好落实。

6、统计方面,全面了解、掌握全乡经济发展动态,按质按量完成统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统计信息。

三、下年度工作打算

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市政府岗位责任制考核要求,找准差距,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 篇2

回顾过去的20xx年,我坚守岗位,听从指挥,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服务广大棉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广大职工在棉花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连队棉花的产量及产品的收获。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今年是我团棉花生产第6个丰收年,由于开春较晚,积雪较厚,今年的棉花生育期相对较短。在棉花的化控、治病防虫方面也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

我团棉花种植采用的是超密度种植方法。下种量较大,由于冬季积雪较厚,地里底墒足,播种较晚。所以在滴水出苗方面,亩滴量较小,全团各连队都实现了一播全苗。往年棉花首次化控是在两片真叶期,今年由于密度较大,所以显行即化控,防止棉苗旺长,争肥。我连在连队干部的正确领导及连队职工的积极配合下,按时完成了定苗的任务,为棉花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往年棉花打顶一般在8—9苔果枝,今年为保证产量,一般在棉花果枝台数在6—7苔时就及时打顶。在时期上比往年提前了10—20天,虽然果枝台数少了,但是保证了棉桃的个数,保证了铃的成熟。由于生育期相对往年较晚,如果再和往年一样保证了果枝台数,那么就不能保证每个棉桃都能铃,放弃了产量,保证了质量。

今年对棉农在用药,用肥方面都放开,不再由团场包办。在肥料及用药方面,团场积极培训技术员及我们植保员,对棉农的肥料及用药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积极引导农户正确用药,按照团场制定的肥料配比,自行购买肥料。这也是今年能够在棉花生产取得丰收的保证。

在棉花种植上,职工积极配合连队干部,积极响应团场的相关政策,保证了现在丰收的果实,但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在我的管辖片区,仍有部分职工棉花产量相对较低,虽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但仍有个别小片棉田棉花在秋收前出现了早衰现象。棉叶发红,棉叶提前掉落。究其原因,我总结了如下2点:一是同一棉田反复用同一种药,造成了较轻的药害,二是在用药的剂量上用量较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埋头苦干,争取为广大职工群众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农业技术服务个人总结 篇3

20xx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形成了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牧民群众热烈拥护的良好局面。现将我县20xx年度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科技特派员基本情况

(一)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现状。

我县共有18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包括畜牧兽医、电工、种植业、设施农业等。主要职责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帮扶、扶持发展合作组织等,进一步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二)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培训情况。

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为主要目标,广泛深入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以传播农牧业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技术现场培训,示范及服务指导,有力促进了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速落地和应用推广。同时,积极鼓励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参加区、地、县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农牧民科技特派员考核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度科技特派员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县、乡、村考核领导小组,采取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通过听、查、看、议等方式,对20xx年度县级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优秀等次2名,合格等次16名。

(四)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情况。

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积极动员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手段,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驻村第一书记、农牧户、贫困村等受援对象的密切联系,有效开展线上、非接触式科技培训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促进生产安全稳定、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五)落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通过与县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今年共落实地级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10.8万元,待完成系统录入,通过自治区级审核后及时兑现科技特派员补助。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深化认识抓转变。

根据区、地关于科技特派员下发的文件精神,我局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图热闹,而是通过做好这项工作,使我们科技特派员真正履行职能,落实职责,使科技特派员施展真本领,奔向主战场,使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我局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使农牧民群众学有师傅在身边,干有榜样在眼前,并将县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既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又使农牧民得到全程式的服务、面对面的服务。通过认识的深化和行为的转变,为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人员,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进行。

(三)选派人员抓队伍。

根据我县农牧业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从各村选聘有热情、有技能、有身体、有支撑的科技特派员。今年以来,科技特派员队伍调整充实到18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县3个乡镇10个村(居)。每人每年最少开展了实地科技服务24天,每人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4次,超过半数对接贫困村1-3个,帮助2-20人脱贫;同时,超过半数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引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1-2个;实地调研,了解最新的生产情况,解决农(牧)户实际困扰;20xx年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522次,培训30多次,初步估计,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效益10余万元。

(四)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素质。

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创业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每个科技特派员都能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大群众开展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术培训。

(五)加强政策宣传。

结合“科技周”“五下乡”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农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新品种、设施农业、动物防疫、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防灾减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的宣传咨询活动。据统计20xx年1月-12月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宣传咨询活动90余场次,接受宣传咨询人员930余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

个别乡镇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够,有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自身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中不能大胆创新,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同农牧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技术培训、引入新技术新品种、与农牧民建立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探索不够。

(二)科技特派员队伍较小。

我县现有两乡一镇10个行政村(居),乡村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需求与现有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偏少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普兰镇吉让居委会20xx年以来取消了科技特派员,但吉让居委会属于农区,耕地面积占1000多亩,仍需安排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等工作。

(三)科技特派员奖励机制落实不完全到位。

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的一些激励保障措施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必要的活动没有经费保障,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针对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协调指导,逐步建立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创新机制、服务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农牧民共赢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帮助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并协助实施,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

(二)坚持双向选择,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一是进一步落实科技特派员派选制度。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每年精选一批、调整一批,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

二是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人才密集、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实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

三是要注重种养大户的培养,建立一支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能够留得住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队伍。

(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

从落实工作任务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的帮扶考核、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完善科技特派员的激励机制。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