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精选四篇)正文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精选四篇)》

时间: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通用4篇)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篇1

一年来,我们在教研室、总校的正确领导下,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学习典型经验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抓手,不断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与成效

(一)统一思想,明确思路

为了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做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总校制定的《大石岭乡总校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师、学生,高效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性”上;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调查研究经验引领实践反思‘本土化’”的过程。

(二)成立组织,加强过程性督导

为了加强过程性督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执行力”,协调工作小组和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确保改革过程中财力、物力等资源;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教师的培训、考核,各种制度的制定、检查等内容。

(三)狠抓管理,促使工作有效开展首先是常规制度的“细致化”校长、主任深入教学第一线。

对教师各种业务分别进行了月量化考核,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分值及评分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注意教师读书笔记、备课作业、小课题研究等内容。并召开总结会,对结果进行通报。

(四)开拓创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

09年10月我们开始学习生本教育实验校杜郎口中学、威县人才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前一学期初步尝试,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本学期将逐步推开,探索相关评价机制,确保杜郎口经验的“本土化”。我们重点抓以下工作:

1、抓教研,重培训

落实总校制定的《课堂教学督查制度》、《教师等级评价制度》,确保与教学实际的紧密结合。

加新任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会。系统学习了“生本教育”理念、“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三三三一模式”,让新教师能够很快熟悉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操作程序。

2、抓课堂,重细节

学期初,我们认真学习总校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具体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备课要有“实效”

在《业务考核细则》中把教案分为教师导案、学生学案两个部分(各占50分),突出学案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认真编制学案,使其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指导要有“实用”

学期初,以教研组为单位重新学习了《课程标准》、《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高效课堂22条》等材料,并集中学习了教研室下发《学科课堂教学规范》。学校在听课指导中,也主要针对这些方面的评价。

三是反思要合“实际”

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我们不是仅仅停留在制定一些制度、听几节“优质课”,更重要的是“听”教师的说课,“听”教师的“反思课”,直到“合格”为止。

本学期我们规定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必须源于自己的导案中的教学回顾,结合具体的课堂实际来进行反思;严格杜绝说空话、假话。

3、抓骨干,重活动

根据教育局提出的“青蓝工程”,我们把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骨干教师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开展一次讲座、上一节示范课、研究一项小课题、带一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引领、帮扶作用。

9月份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教材分析会,教研组组长带领成员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并结合《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体现展开研讨。

4、抓教研,重实效突出教研重点

学期初,学校在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时,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研究的专题,拟定实施方案,经总校、学校批准后方可研究。确保研究重点的落实。

注重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对各个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校长、主任深入教研组活动之中,确保了教研活动的真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工作中的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的思想意识还有待改善;各种制度还

有待改善,尤其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制度方面。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发扬优点,正视不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把教学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全体教师的协力配合,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篇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要做到“减负增效、减量增质”,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快乐高效的英语课堂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xx年年中考结束后,我校英语教研组在总结过去三年教学得失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的调研、论证,提出了“构建和谐快乐的高效课堂”。

下面就我们的具体做法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一、实行集体备课,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我们在备课中做到了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为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我们集体备课,做到了六个统一: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统一每节课的几学几教;统一课堂作业;统一阶段评估。

二、科学整合教材、划分和控制单元课时

我们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组、改、增、删这样的整合,整合后的教材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一)“调”和“组”指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将相关话题进行整合,使其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这个调整可是单元之间的,即单元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的unit 5 i’m watching tv ,我在看电视,他在读书,妈妈在做饭等,我们不妨提前学这一单元,因为在生活中,同学们可以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交流,如a问 what are you doing ? b答i’m eating an apple 等。不同的进程也可有不同的安排。上册书我们提前结束了,当时我们预算到下学期的时间紧张,于是我们在春节前就开始了下册的教学,当时,同学们已学的筋疲力尽,又复习了两周,怕引起学生的腻烦心理,我们把下册书关于动物的第三单元学了,由于孩子们平时就爱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备课时我们找出有关动物的图片以供课上用,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确实不错。

(二)“改”、“增”、“删”也是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九年级的unit 6,section b中要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由于我们班大多数学生没有他们喜欢的某个乐队(band),我们就把乐队改为了演员(actor),这样也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除整合教材外,我们根据学生的入学基础和教材特点,统一划分课时,我们现在的教学,七年级一般是三到四课时,section a、section b各一课时,练习与讲评是一课时,个别单元难点多时可能要用上四课时。

以七年级下册unit 9为例:

第一课时:词汇课,集中识词;

第二课时:听说课,完成section a和section b的3b, 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结构和动词形式的变化,会从口头上运用一般过去时态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课时:读写课,完成section b的3a部分和58页的part 3,使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态。

八年级上册我们一般用4课时,下册由于多了reading 这一部分,又加了1个课时。

九年级也是用5个课时,第一课时,集中处理单词,section a、section b、reading各一课时,第5课时,用3——5分钟把一单元的要点难点和同学们一起系统一下,然后同学们进行静心做题,最后老师用10—15分钟精讲。

课下同学们参照我们县编制的学案进行预习、复习、练习,习题稍多时,由老师提前精选而定。

目的就是让老师必须带着整合的目光去审视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简中求精,打造高效课堂。

三、构建启动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

为了有效引发学生的思维,寻求有价值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我们主要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趣味性、针对性、激励性、灵活性和挑战性。课堂问题不但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而且要注重提问的时机。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部分时,有一个游戏 “mystery student”,学生普遍感到所用的语言有限,而本班学生的共同点太多,不太好表达。于是,我们就不用书上的这个游戏,另外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篇3

在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做了以下具体而实际的工作:

一、针对班额大,留守学生面积大,潜能生多,学校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模式改革的探讨,通过对“先学后教”“先教后学”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比对、探讨。大家有了更充分、更深刻的认识:“先学后教”分为完全依靠阶段、基本依靠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完全独立五个阶段。而“先教后学”归纳为“教扶放”三部曲。贯穿“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是一种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学定教的模式,两种模式都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实现由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到依靠教师的学。大家认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的套用。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两种模式在小学都适用,但低年级更侧重于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对于高年级更实用。

二、为了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教风,让改革稳步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集思广益,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任务,强调教师怎样做好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反思,如何当堂训练,怎样“四清”。更新课程理念,对于同样的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

评价课堂效率高低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应该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感悟了多少、体验了多少。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由原本围绕着“本本转”转变为“围着学生转,以学定教”,从“以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转变为“以教材作为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案,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师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

1、重视新课导入设计(用文字材料、图表数据、图片创设问题导入)

2、要重视课程情境设计:关键把握五个“什么”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要感悟出什么道理?

3、要重视探究性问题设计:师生互动,让教、研、学、导相互配合。

4、要重视教学方法优化设计,课堂时间科学管理。师生角色的分配要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三)转变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在教学方式上,力求实现三种转变方式:

第一,在转换师生角色上,积极探索和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在变革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以活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第三,在转变学习方式上,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扎实、真实、简易的课堂,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强调、提升、点评、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三、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模式改革工作,教师成长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校发展了,先后有多名教师在获得片区教学能手,姜典红等老师的论文、教学案例等多次获县奖励,王玮老师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四、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存在的困惑:由于教师调动频繁,为学校的课堂模式改革等一系列工作增添了难度。我们始终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

总之,我们会不断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把课堂变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篇4

近年来,我们x小学立足校情,采取问卷调查、学生谈话、系统分析等措施,并经由以下途径,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以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课型为载体,通过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氛围。

二是通过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规程,督促教师坚持多维学习,增强多元联系,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

三是搭建“备、教、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达标课、探究课、示范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引领,完成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并立足课堂不断追求高效、有序的教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简要阐述如下:

一、创新管理制度——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

在教研活动刚开始启动时,仅靠自觉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利用前期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的成果,依靠相关规则,修订、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我校实情。如在《伍小新型教研管理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操作流程制度》中,就包含了评价者培训制度、新教师“1+N”式团队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单项评价制度等;在《评价结果科学运用制度》中,包含了学科研究成果推广制度、学科成果应用制度、学科成果展示制度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以保证研修活动正常而有效地展开。这些规范或准则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便逐渐成为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时自觉遵守的规范。当然,制定新型校本教研制度,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真正的追求和理想,是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大家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并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研究中,我们欣慰地发现,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项创新制度,在坚持不懈的执行中,教师们由不适应到习惯化,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在无形中彰显着制度文化的魅力,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校本研究导航——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托力量。

(一)立足专业引领 强化“高效”意识

为了致力追求并实现高效课堂,由学校校长牵头策划,我们开展了全员论坛交流:“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及参与热情,杨校长又以案例为载体,亲自进行了“立足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基于大家的交流,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在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即:

1、先进理念听中学——即引领教师学习关于先进理念的文本知识、精彩教学的文本案例等,以听讲为主。

2、经验智慧做中学——即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应用高明的教学方法,并在不断反思和感悟中逐步提高。

3、听懂以后做出来——把学习到的教学智慧,由纸上的文本理念,逐步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4、做好以后说出来——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经验,积累下属于自己的智慧,并逐步使之清晰化,总结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