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优秀4篇正文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优秀4篇》

时间:

但凡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篇1

提起习惯篇的教学恐怕很多老师都感到非常尴尬:一来,习惯太重要了,有话为证:“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士)“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二来,习惯篇的教学实际操作起来颇为不易,或因为“就图讲图”缺少亲身实践的体验而陷入“空洞说教”的樊篱,难以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或因为“为讲而讲”,一讲了之,忽略了学以致用,而“昙花一现”。君不见学生在课堂上该如何如何说得头头是道,可过后“涛声依旧”,正应了这么一句话“一说就懂,一做就错”。那么如何让习惯篇的教学不再枯燥而又空洞,变得灵动富有情趣,让学生学以致用,习以惯之呢?下面是我在备课和上课中的一点小花絮,尽管还是那样的稚嫩,但多多少少也显现出我思考的痕迹。

1、读书有选择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在思考:这一课首先应给学生埋下爱读书的“种子”(尽管这不是本次习惯篇教学的重点),然后才谈得上去选择有益的图书,要让浓郁芬芳的书香飘进学生的心田。该如何去做呢?思来想去,忽然想起开学第一天,我写给学生的信中介绍过犹太人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因为他们爱读书,所以,我准备以“智慧”为突破口。

上课伊始,我便给学生讲起了发生在犹太人家庭中的事: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大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它就永远跟着你。”“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把这个问题抛向了学生,大概是学生很善于联想的缘故,说到了犹太人便条件反射似的猜出了是“智慧”。接着,我给学生解读了“智慧”:“智”由“知”、“日”组成,每天知道一点就是智;“慧”由“心”、“倒山”、“两个丰”组成,意思就是心中的那座山被推倒(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双丰收。“智慧”就是用每天知道的,将遇到的问题解决,获得双丰收。(这是盗用了高子阳老师的解释。)学生一听可起劲了,小声地议论起来,恐怕他们是在惊叹于汉字的奇妙。我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让孩子尽情享受着课堂上短暂的“空白”。

接着,我领着孩子走进爱读书的犹太人,通过两则趣闻,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犹太人是如何爱读书的。第一则: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孩子:书甜如蜜。(这则趣闻在信中已提及,学生再读仍是饶有兴致。)第二则:死人也读书——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读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读完故事,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教室上空飘荡着轻松愉悦的空气。这一环节大概用了十分钟,却似乎还没有进入“正题”,不过,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教学不再单薄,而变得丰厚起来,充满语文味、书卷气;课堂摈弃了照本宣科,而变得趣味盎然,想让学生昏昏欲睡都难。相信这会给孩子留下鲜活生动的印象。

2、读书做记号

师:同学们有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1:我今年暑假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就把它画下来,然后去问爸爸,知道意思后,如果觉得是好词,我便记住它。

师:你这个方法不错,读书做记号,帮助你解决了问题,还积累好词,这叫一箭——

生(齐):双雕。

师:一石——

生(齐):二鸟。

师:一举——

生(齐):两得。

生2:我在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写得精彩的地方,我就会把他们圈起来。

师:怪不得你能写出好文章,被大家成为“作文大王”呢!大家都像你这样,咱班不就成了“作文大王班”了吗?

生3:我喜欢把重要的地方用双横线画下来,多读几遍,把它背下来。

师:难怪你的学习效率比其他同学高,原来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啊!

…………

这个班是我从三年级教起的,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发现一些孩子在读书时喜欢圈圈画画。备课时,我就在想:可以将这些孩子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相信学生自身的力量,让学生身边的榜样去影响、教育学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好。当孩子说完后,我适时地表扬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读书做笔记好处多多。一句有意无意的“大家都像你这样,咱班不就成了“作文大王班”了吗?”就是在引领孩子要养成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想来,这样平常的教学环节应该会更容易激发孩子去效仿。哪个孩子不想被老师表扬呢?毕竟“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人的愿望”啊!

3、留心观察事物

“留心观察事物”一进入我的眼帘,我的头脑中一闪念,出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秀才要去京城参加考试,忧虑万分。他的妻子看见他如此为难,就说:“看你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说:“还是生孩子容易。”他妻子又说:“怎么见得?”秀才解释说:“你们女人生孩子,是有一个孩子在肚里呀!这次我参加考试,肚里什么东西也没有,让我怎么写呢!”这个秀才说的肚子里没有东西,实际上就是指没有写作的材料,这不正是要告诉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吗?但仅此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要要留心观察事物。受“读书做记号”的教学启发,我想起我校今年有60多名学生的小发明在国家、省、市获奖,有的还获得国家专利号呢!他们之所以能有小发明,少不了要观察身边事物啊!于是,我就去网上搜索(辅导老师将这些获奖的作品以及发明过程都发在网上了),很快就找到了,其中五(3)班袁一夫、邹坤发明的公厕“用必冲”装置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发现公厕没人冲洗,臭气熏天,除了怕脏、嫌烦等不良品质外,大多数人的确是忘记了,在家里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于是,他们就在一起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发明:在公厕蹲位上装一个类似家用抽水马桶盖子的装置(可设计成小巧玲珑型),使人在方便前必须先掀起盖子(另外,只有掀起盖子才能拿到卫生纸),当人方便完离开时,盖子会自动盖下,就是利用盖子盖下来的力量带动连杆启动冲水装置,起到用后必然会冲洗的作用,解决忘冲洗问题。如果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他们也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更不可能发明出公厕“用必冲”装置。有了这两件事难道还怕学生提不起兴趣?难道学生还能体会不到留心观察事物的重要作用?于是,我期待着上课的到来。

上课时,我写下课题后,问学生:为什么要留心观察事物呢?孩子们面面相觑。这在我的意料当中,于是,我不急不缓地讲道给学生讲起了《比生孩子还难》的故事,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我手指课题问学生:“为什么要留心观察事物?你们明白了吗?”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留心观察事物对我们写作文有好处。”“留心观察事物就可以积累写作文的材料。”“老师,我想起一句话,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一听别提有多激动,连忙说道:“是呀,没有米下锅,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米饭来啊!我们写作的材料不就像米吗?你们说要不要留心观察呢?”学生心领神会,大声说道:“要。”“其实,留心观察不但可以积累写作文的材料,而且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促使我们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习其它学科也很有帮助。”接着我便讲起了袁一夫、邹坤发明的公厕“用必冲”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专利”学生不懂,我稍做了解释),学生一听脸上露出了羡慕敬佩之色,这时,我因势利导讲起了他们的发明经过。孩子们从身边同学的真实事例中再次感受到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何谓“习惯”?我的理解是“习以惯之”,就是说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久而久之就好象有了惯性,自然而然这样去做了。因此,针对“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练习:碰巧学校要求每个班建里图书角,我便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两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带来;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预习第一课;双休日回家后,留心观察一处景色,或身边的人、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现在想来,习惯7的教学好象扯得挺远的,引用的一些语言文字材料似乎与教学重点并没有很妥帖地糅合在一起,可是,从孩子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中,我相信这三种习惯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一丝痕迹。当然,仅此而已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涂抹”,以期“渐深渐浓”。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篇2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 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明法

四、 实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 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

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 学习观察静物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 实践运用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3篇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篇3

——上课和听课后的对比

开学第一天,在我的第一节课上,上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1》,主要的内容是“不懂就问”和“勤于收集资料”。当时因为有听课的老师,思绪感觉比较乱,特别是对于第二部分的“勤于收集资料”,我让学生围绕“收集资料可以用哪些方法?我们怎样去收集资料呢?”这两个问题去展开合作探究。一开始,自己觉得这两个问题设计得还不错,可在学生接下来的集体交流中,我发现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很是着急,还在心里怪学生没认真动脑筋思考,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照着书上的插图说不就行了吗?在我的一再引导下,一节课总算是上完,教学任务总算完成了。

在第二节课,我走进了刘永主任的课堂,想听听他是怎样上习惯篇的。在他的课堂上,开始的环节处理很有见地,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教学“不懂就问”这个习惯时,在对插图的处理上,他能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说的、想说的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并且能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多问、善问。但在学习“勤于收集资料”这个内容时,我觉得他的处理也不够妥当。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课与他的课作了一个对比,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跟我犯了同样的错误,对问题提炼得不够准确,导致学生对插图内容的混淆。并且灵光一闪,想到了教学“勤于收集资料”这一块内容的更为有效的方式。首先问题要设计好,便于学生操作。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的?他们又是如何处理收集到的资料的?从收集资料的途径和处理资料的方法两方面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这是从理论上让学生掌握方法,还要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方法,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本地的革命烈士资料,事前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收集资料?你打算怎样处理或保存收集来的资料?

经过这次的比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同轨老师之间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同题异构的上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的时候在思维的碰撞中会产生新的火花,给自己的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也会不断地促使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听课者有益,教授者也受益……真希望,我们学校什么时候能实实在在搞一次这样的活动,纯粹的教研活动,相信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篇4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习惯篇的读书要有选择和读书做记号。为我的学生感动。

教学之前,我只想到了上届教的四年级中有一篇与读书做记号相关的文章,课前翻出来看了看,决定按照教材给予的内容,充分发挥。

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出读书做记号中各记号的意思,以及读书做记号的好处,通过学习讨论学生基本总结出了结论,我很满意。就在这时一位学生说:"老师,练习3的处处留心已经给我们总结好了。"翻开一看真的。

我感动啊,不在于他懂了,提出来了,而在于他拿到课本后认真地读了。我很惭愧,我也读了全书,而且读了几遍,都没有发现,因为我只着重看了课文而忽视了练习,只看了作文,发现留心观察事物可以与练习一的处处留心相结合,再配合完成第七篇习作。却没有发现练习三的奥秘。

我非常感动,立刻好好地表扬了这位学生。并继续学习了练习三的处处留心,同时把练习三的练习:预习<说勤奋>,并根据需要做记号,改成了预习<老师,您好>.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在课堂教学上,我一直讲究师生共同学习。但这一次,让我深深地体会了这样做的好处。

有关习惯篇的教学

想着习惯篇的教学,觉得有关观察的方法、习惯穿插在课文、习作中学习比较好,这样会让学生学习有例子,练习有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于是决定习惯篇中只讲有关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其选择和阅读方法。并作为本学期重点培养的一个习惯,时常加以督促、鼓励。

想着曾学过一篇《读书做记号的学问》,对习惯篇的学习作用很大,可翻阅教材,发现已被删除了。想着还是找出来和学生一同学习吧,这样就更有利学生掌握,也有助于形成习惯。

再读第一单元的教材,觉得习惯篇中的“留心观察事物”与练习一中“处处留心”极为吻合,把它们放到一起学习应该很好。

“处处留心”以一个小小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这个语文从何得来,来自“留心观察事物”,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再出示习惯篇中的图让学生观察,练习,模仿练习一中的故事写一写,读一读。

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试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形式不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并动笔记下来,就会有所收获。以此经常练习,就会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