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说课稿 >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4篇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4篇》

时间:

信息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大胆尝试,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这里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剪贴图形》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7课,它是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学完画图工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入的学习。其中的复制、粘帖和旋转命令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资料如果掌握好会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变换各种图形的形状,为电脑绘画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图形的复制、粘贴的技巧,学会翻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2、本事目标:经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本事。

3、情感目标:在同学的互助和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修改菜单中“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

四、教学难点:

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工具的使用。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所以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经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本事。使教学资料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教学中,启发、诱导、互助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理解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经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本事,训练思维。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

八、教学过程:

(一)、活力引趣,导入新课

以“你明白孙悟空有什么本领吗”学生明白,有七十二变。那么今日我们在计算机上也来一个七十二变。经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将一朵花变成了许多花。(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孙悟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形象,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必须的知识基础,否则就只能是盲目尝试。所以本环节对14课画出一个月亮进行回顾,演示月亮的“复制”、“粘贴”的过程。指出“旋转”命令在“图像”菜单中。以此来为学生完成任务供给基础,使教学难点降低了坡度。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教师出示本课的第一个任务是画一个大风车,在此利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因为这个操作的具体方法在课本中已经有了具体的步骤讲解,并且,刚才在对月亮的回顾当中,教师将几个主要命令已经做了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主要提示他们经过这样的渠道来解决:1、阅读教材;2、同学之间的帮忙;3、举手请教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忙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忙学习慢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难点也就得以突破。)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选择画出不一样效果的同学的作品,让师生进行评价。这一步主要经过对好的进行表扬,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对存在不足的进行指导,使他的练习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的机会。

(四)、创作绘画,互评互学活动。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已经掌握了必须的技法,他们就有一种创作的*。为了让学生的创作有坡度的循序渐进,我让他们先在书后的练习中选择一幅图形进行练习。这时候书上没有了具体的指导,靠刚才学到的方法的积累。接下来再鼓励学生自我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我对生活的观察,创作出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这一个步骤,不仅仅是计算机绘画方法的运用,还有一个就是美术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最终,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画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上头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能够是自已、同学、教师。评价的结果要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的话语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设计,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本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本事,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所力求的目标。)

九、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必须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经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技能。

3、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经过“放”,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经过互帮互助,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魔术师》,《小魔术师》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32课,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主要学习对相同图形进行选取、复制、粘贴、移动的技巧,以此来简化画图过程,体现计算机画图与普通画图的不同之处,本课以变化孙悟空,草地的小花为例讲解了选取、复制、粘贴、移动的方法,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铅笔、直线、椭圆等简单的绘画工具的操作,并能用这些工具画出很多漂亮的作品,对画图软件有很大的兴趣,这一节课学习利用复制、粘贴工具优化图画创作过程,以及对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我把较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上。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为:

⒈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选取、复制、粘贴、移动的使用技巧。

⒉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⒊情感和态度:

①在同学的互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图形的选取、复制、粘贴、移动的教学,解决复制图形遮住背景的问题。

教学难点: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的使用。

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通过谈话交流,合作学习,教师演示,学生演示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完成任务。

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给学生播放FLASH小动画,提问学生:大家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学生都会说喜欢。我就说:老师也很喜欢,我不但喜欢还会变魔术呢!学生会很新奇,这时我和学生谈话,让学生猜老师会变一个什么魔术呢?学生会把生活中所看到的魔术表演情景说出来,我马上转到老师所要变的魔术,你们一定想不到是用电脑变魔术,并快速演示利用计算机复制出图形。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粘贴板书课题:〈小魔术师〉。

二、讲解重点,点拨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本课以一个图形的选取、复制、粘贴、移动的过程来展开学习,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小任务,看着老师的操作学生总结老师操作步骤,我操作结束学生汇报,不完整的部分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最后利用课件出示完整的操作步骤,在次我强调复制、粘贴命令在编辑菜单中,找一名学生大胆尝试图形选取、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无论这名学生操作的好与不好都给予鼓励,我会宣布他是今天第一个用计算机变魔术的小魔术师,我的办法是(在黑板的一角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师签名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签上名字,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本课难点。趁热打铁就刚才学生操作我设计了一个小陷阱给学生,解决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图形遮住背景的问题,即透明处理,结合上节课文字工具的使用原理,找学生处理这一问题,并通过广播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进一步学习了工具箱中样式工具区的使用。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应给学生大胆操练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闯三关,我最棒”的小竞赛,在此环节,我除刚才板书大家已经看到的鼓励办法,我还设计了一个闯关成绩单,每一关的前5名可以迅速的把名字签到小魔术师签名区,其他学生每过一关也可以把自己成绩打在我设计的成绩单上,(在此说明虽然是比赛有要求,选取前几名学生签名,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好胜的心理,即使已经达到了前五名学生到前面签字的规则,但是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对后跑上来签字的学生,也以鼓励的形式让他把名字签上)。

在此,我把我设计的闯关练习题展示给大家,请大家在我的设计上多提宝贵意见,第一关找朋友,以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为小鱼找朋友,巩固新知。第二关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学生完成任务小组长汇报。同学们两关过去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好吗?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出示游戏内容,帮助小动物回家,用今天的学习方法,你能帮助小动物回到家里吗?学生操作,找最快的把名字写到签名区,宣布这就是第三关。

每一关都找学生到前面广播演示达到自我展示的目的,通过闯关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同学之间的帮助,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

四、创作绘画,互评互学

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学生有了一种创作的欲望,这时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内容,为学生出示几幅半成品或错误的画面。在此环节上,我设计了让组长抽取本组的填充作品,让学生运用技法创作画面,丰富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运用的技法、构图等几方面,从各组抽选出几个好的作品全班评价,再让学生组内互评。

五、课后延伸

我设计了利用翻转、旋转命令变化的图形,让学生欣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我觉得比较有亮点的是两个环节:一是闯关小竞赛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产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二是板书设计中的小魔术师签名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化计划文字》。下面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美化计划文字》是省《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第三册的第4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本课内容是文档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字符等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丰富的文字变化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文字修饰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美育进行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我设计了这一课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WPS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文档处理知识的教学综合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的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自主实践或通过互相协作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地学习,让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

三、说学法

在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法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同桌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说、敢探索的优良品质。

四、说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情感,设计本教学流程。

(一)设计理念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1.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因势利导”,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科整合。更新观念,践行新课程,依据大教育观。本课我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内部的有机整合。

3.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重难点,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提高技能。

4.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5.分层教学的实施。学生不仅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有差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分层教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6.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修饰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颜色以及字符间距离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使颜色搭配合理、字号大小搭配适当,编排美观,进而得到美的教育。

3.注重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难点

字符间距的设置方法;通过字体对话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1.放大冲突,生成问题

首先展示一个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排版不合理的文档,而后以变魔术的方式把这个文档变成文字修饰过的文档作品,让学生评判。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文档作品由于缺乏变化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教学内容:你们想学会让文章变得漂亮起来的本领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学习如何美化计划文字。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2.策略导航,自主建构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点击工具,认识菜单。

我们要想把《课余计划》也变得那么漂亮,就得先认识格式工具栏的各种菜单,尤其是字号、字体、字形、颜色等工具栏的使用。教师一一介绍菜单的作用,介绍时边演示边介绍。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熟悉各种文字修饰的方法,积蓄经验,为培育学生的成功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重视双基的教学理念。

第二层次:尝试操作,合作交流。

教师选定一个文件,根据文件的特征,让学生提出文字修饰方法,而后学生尝试自主操作。学生操作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修改修饰。

教师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教学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创新动机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础。特别是为学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分步跟练,尝试使用

推选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点,各自修改。

1.美化标题:选中标题文字,设置其字号为“一号”。字体为“华文彩云”还有颜色设置为“绿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进行文字修饰。

2.正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集体探究,提出修饰的最佳方案。教师组织学生操作。学生操作中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整个课堂结构中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同时,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我的设计侧重学习的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提升技能,合作探究

选定一篇未修饰、编排的文章,让学生尝试解决。遇到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根据电脑教学的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学生几人一组,合用一台电脑,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学会与人合作。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向其它同学去学习。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新问题。)

4.梳理经验,达成自构

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让学生互相说说是怎样给《课余计划》“化装”的。

5.课外延伸,整合学习

选定自己的一篇作文,进行文字修饰,文章编排,然后打印,交给家长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 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

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幅颜色多彩较为简易的作品小胖熊。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美丽而不复杂,让他们感到有成功的希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画一幅同样的画。紧接着教师问:画这样的一幅图,你要用金山画王里的什么去画呢?学生会说:用笔。教师:到底用哪些工具呢?都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内容。

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选择画板下面,多种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颜色去画小胖熊。

1、同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有问题一起讨论,或问老师。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着重汇报学生对工具的选择使用,如铅笔、喷枪、麦克笔、刷子、橡皮等。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则加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比如:用刷子画小熊的身体,一不小心刷得太多了,怎么办?如何去克服?这样就顺其自然带出了,对笔头粗细的用法和橡皮的用法了。

3、克服难点,在学生汇报到如何画背景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可让学生体会到背景很大,一笔一笔地画,太麻烦。在选用了油漆桶时,则注意让学生观察界面的变化,有出现了三个椭圆形按钮和正方形按钮。这时,让同学们再动手试试这四个按钮的作用。再汇报结果。特别强调,用油漆桶也可以用各种图案作为背景。

4、查漏补缺。在画小熊的过程中,哪些工具还没用到的?同桌合作试试看,会用吗?

5、汇报这些工具的用法。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和体验成功,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 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