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优秀6篇正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优秀6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6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1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读准字音:(蒙)骗

骷髅、劈脸一棒、(扯)住

3、完成生字表描红。

课内作业(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作业

读句子,体会词语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1、……“夺”……

2、……“闪”……

3、……“摔”……

4、……“笑”……

课外作业(回家作业)

1、复述课文内容

2.完成《补充习题》三、四

3、完成《西游记》人物卡片

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2、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这节课徐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指读)《三打白骨精》。

这是《西游记》里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孙悟空)

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惊险有趣的故事,导引:

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人,三变老公公,目的是(一个字:骗)唐僧?孙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

[板书] 村姑 老妇人 老公公

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2、这就是故事情节。文章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二、主块: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节)

我们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请自由读2-4小节,认真地读,用心地读,你对(孙悟空、白骨精、唐僧)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发现?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一说。

1、孙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节。

你对悟空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本领高强、救师心切)

2、师:悟空认出白骨精,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脸一棒,你看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这就叫——猛打。

3、读第3节,读得不错,给我们再次展现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画面,但听起来有些温柔,缺少气势。怎么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呢?徐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联系第2节白骨精出场的画面来体会。

出示第2节。个别读。你对白骨精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狡诈]

△ 请学生不胜欢喜地说一说。

△ 为什么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猪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诈,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情况十分紧急,救师心切的悟空当然要猛打!

再来读第3节。读得快些,表现情况紧急。

学生试读,师示范。

5、妖精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为什么还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给迷惑了。听老师读第4小节

(读时去掉“有些”)。引导比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还有点怀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干嘛不直接告诉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实说话。)

(二)读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机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还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来啦!

1、个别(2生分别读)读5-6节。二打白骨精。

2、说说孙悟空二打白骨精。

为什么“也不说话”?(急打)(联系白骨精的表现,和一打的情节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打得这么急?

△ 如果学生讲不到“闪”,师追问,请再读读白骨精出现的情节,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悟空火眼金睛,马上识破了破绽,所以要急打)

联系前面(山坡上闪[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凶残。当然也露出一个破绽]]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年龄大,找女儿,进一步欺骗有有菩萨心肠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责怪了悟空,何况这样一位老妇人呢?)

联系一打白骨精来说一说。(唐僧已经扯住悟空,责怪,有些相信,说也白说,还不如先斩后奏。

如果说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这儿的急打是急中有准备,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这一打,真的打坏了,惊得唐僧从马上摔下来;这一打,打深了唐僧师徒的矛盾。

读第6节,要理解唐僧师徒的矛盾冲突,关键要扣住什么理解?(人物的对话)

教师出示: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 篇3

这次上海之行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两节名著导读课和她的简短讲座。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窦老师那激qing、灵动、思辨的语言艺术,甚密、细致、周详、完善的教学设计,和她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听窦老师的课就像在读一本文学名著,有精彩的对白,有奇丽的想象,有构段章篇的精巧,每一页的翻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而到最后她会留给你很多启迪和思考,人生意义上的、教学上的,等等,咀嚼不尽,函咏无限。

窦老师的课和窦老师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1、  从学生那头来谈,窦老师本着“为生命奠基”的思想来教学,因此,她的课堂上处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从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提炼和回顾,到小说的 “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的深入品读,再到“小说中人物的多种评价”和“阅读意义人生意义上的求取真经。”她的课是高密度、高含量,高效率的,学生确实有收获的。反观我们的课堂,是否还停留在只是为了教而教,有没有着眼于学生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必须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多读文学名著。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语文学得好的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他们的良好语感和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这个理儿大家都知道,但要去做不容易。这一点窦老师和她们清华附小的老师做到了,他们开展了许许多多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值得我们借鉴。

2、  从教师自身的成长来看,窦老师那勇于探索,勤奋钻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由一个“打杂”的教师到清华附小的校长,这一路地走来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她抱着女儿背教案,把女儿和丈夫当小学生演练课堂教学,要不她怎么说话像说相声呢?许多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王松舟也是这样。用窦桂梅的话说就是:向学校要课上,请教研组评课,录音机还原课堂,写反思。就她说的这几点,一般人也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坚持写三年反思,你就能成为专家。这话我是相信的。因为我也写了一年的反思,但没有天天坚持,断断续续地,感觉胜过教了十年的书。在专业上提高是比较快的。有一次和我儿子在探讨人生意义的时候,我儿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说我是写了博客后才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是不是太晚了?所以年轻老师要趁早啊,要主动上课,磨课,经历了也是你的财富,这笔财富的获得只能*付出,没有捷径可以走。

3、  从教研组的建设来谈,清华附小的团队研究是值得推广的。他们开展了主题教学下的各种课型,各种课文的研究,都非常深入而有成效。古诗教学、童话题材、小说阅读等等,他们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多么好的教学环境?像窦老师这次上的《三打白骨精》也是《西游记》名著导读课,就是窦老师和许多青年教师一起上课一起研究的产物。它已经是众  人的智慧,当然是以窦老师为主的。所以这种课更开放,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研究。

我想起了我们的集体备课,虽然这学期我们组内的老师都很认真地上研究课,认真地开展评课讨论和学习,优秀的教案课件共享,一册教材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是集体研究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各自为阵,固步自封的情况,每个老师的日常课也能有规有矩,有方有法地开展,大家都在为追求有效的课堂努力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研究还是缺少主题的引领和方向。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4、  从课堂架构来谈,窦老师的课与她以前的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块状的网络状的设计,更注重生成。生成性的课堂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以后追求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推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情智共长,有所收获。因此,我们要改变“追求公开课的流程一定要完美”的倾向,注重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多给学生语言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少讲多在引导上下功夫。窦老师这堂课上随机的语言是很多的,那就免不了一些语言经不起推敲,但就是这些事先没有设计好的课堂语言,调动了学生,引拨了学生深入思考,愉快地交流和欣赏。如果说预设是课的骨架,那么课堂的随机调控就是丰满的血肉,它使得课堂重峦叠起,峰回路转。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则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如上课认真听的习惯,主动交流的习惯,深入思考的习惯,感情朗读的习惯等等。而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2、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这节课徐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指读)《三打白骨精》。

这是《西游记》里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白骨精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孙悟空)

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惊险有趣的故事,导引:

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人,三变老公公,目的是(一个字:骗)唐僧?孙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

[板书]村姑老妇人老公公

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2、这就是故事情节。文章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二、主块: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节)

我们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请自由读2—4小节,认真地读,用心地读,你对(孙悟空、白骨精、唐僧)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发现?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一说。

1、孙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节。

你对悟空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本领高强、救师心切)

2、师:悟空认出白骨精,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脸一棒,你看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这就叫——猛打。

3、读第3节,读得不错,给我们再次展现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画面,但听起来有些温柔,缺少气势。怎么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呢?徐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联系第2节白骨精出场的画面来体会。

出示第2节。个别读。你对白骨精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狡诈]

△请学生不胜欢喜地说一说。

△为什么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猪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诈,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情况十分紧急,救师心切的悟空当然要猛打!

再来读第3节。读得快些,表现情况紧急。

学生试读,师示范。

5、妖精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为什么还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给迷惑了。听老师读第4小节

(读时去掉“有些”)。引导比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还有点怀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干嘛不直接告诉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实说话。)

(二)读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机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还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来啦!

1、个别(2生分别读)读5—6节。二打白骨精。

2、说说孙悟空二打白骨精。

为什么“也不说话”?(急打)(联系白骨精的表现,和一打的情节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打得这么急?

△如果学生讲不到“闪”,师追问,请再读读白骨精出现的情节,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悟空火眼金睛,马上识破了破绽,所以要急打)

联系前面(山坡上闪[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凶残。当然也露出一个破绽]]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年龄大,找女儿,进一步欺骗有有菩萨心肠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责怪了悟空,何况这样一位老妇人呢?)

联系一打白骨精来说一说。(唐僧已经扯住悟空,责怪,有些相信,说也白说,还不如先斩后奏。

如果说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这儿的急打是急中有准备,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这一打,真的打坏了,惊得唐僧从马上摔下来;这一打,打深了唐僧师徒的矛盾。

读第6节,要理解唐僧师徒的矛盾冲突,关键要扣住什么理解?(人物的对话)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说说从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分三层。

④ 说经过——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思考回答)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模块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呢?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模块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点。

2、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部分内容来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先挑选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4、小练笔。

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模块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吧。

温馨提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各组推行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一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附:板书设计

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机智勇敢)唐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狡猾善变(诡计多端)

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