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玩出了名堂(优秀9篇)正文

《玩出了名堂(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玩出了名堂(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玩出了名堂》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2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写的是列文虎克玩文放大镜玩出名堂的事情。

在教学中,我从“玩”字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本课中的“名堂”是指列文虎克的新发现。这节课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对这样的科学知识学得很有兴趣,并能通过自己阅读,学懂课文。而我在教学时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列文虎克玩放大镜而发明了显微镜从而发现了微生物。当课后我与教研组的老师聊起时,才知道原来显微镜不是他发明的,是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制造匠人于1590年前后发明的。怪不得课文中只提到他“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没有提到“发明”。看来是我在备课时,太粗心,没有对文本进行仔细咀嚼。我又查阅了资料,原来列文虎克不是无意磨镜片,而是由于买不起放大镜,偷学了磨镜片的技术。回去研究后才制成了简单的显微镜,并且在后来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放大倍数最高的显微镜。回到课堂,我向学生道了歉,并纠正了这个知识性错误。

看来对于每一篇课文我还需要咀嚼得更细一点,把教材摸得更透一些。我又回想起了我读师范时,老师教给我们的:“备课时,备教材和备学生很重要。”

《玩出了名堂》 篇3

一、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四、教学准备

电脑制作的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师: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2. 学生交流。

3.(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开始新课的学习。)

4.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课件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 玩出了什么名堂?

6.教师评价: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大屏幕显示)聪明的孩子一定很想解决心中的疑问,那就赶快读读故事吧!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2.整理生字、词(已布置课前预习)

检查生字、新词、多音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3.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说得完整哟!

[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有扶有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再次,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学生交流。通过读,你已经依次解决了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 说一说。(根据大屏幕,回答)

师:谁玩出了名堂?(板书)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板书)

先做出了什么名堂呢?(板书)

生:­……

师:列文虎克又用放大镜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并用原句说一说。

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介绍显微镜的知识,教师随即用课件显示)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教师出示微生物的幻灯图画。或联系资料袋)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是啊!列文虎克最开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的,最后成了科学家。他为什么会成功呢?

b.请学生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由问题引入,学生初步把握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c.回归教学难点

现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个的故事呢?(赞赏)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巩固生字、词的认读,书写。(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字最漂亮、最工整、用时最快。)

板书设计:

玩  出  了  名 堂

磨镜片         做放大镜

列文虎克           放大镜         做显微镜             科学家

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4

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基于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

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

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中有没有发现,让学生回归生活,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一写。课后发现多数学生基本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并有所收获。

总之一句话,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们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玩出了名堂》 篇5

片段一:谈话导入

(1)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兴趣很大,眉飞色舞地说出了很多平时常玩的游戏。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3)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评析: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片段二:在读中探究、领悟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一位。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出示课件,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评析: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自读这两段。

师:这一段有三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看、待、薄)能分别组词吗?

随即出示课件:多音字组词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全班交流。

师: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

生: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

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学生交流想象时,师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感情自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交流朗读,生生评议。

(评析:充分的朗读、分层次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时,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

带着问题自读第四段,读后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显微镜的知识,教师随即出示课件让学生看显微镜的图片。

让学生谈谈看到显微镜的感受。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教师出示微生物的图画。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再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交流感受。生1:我知道了刚才看到的微生物图就是书上说的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生2: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世界,课文中把它叫做“小人国”,而且把里面的上千上万个微生物叫做“小人国”里的“居民”。

(评析: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主动谈到了老师即将要讲到的“小人国”、“居民”等带了引号的词语,学习主动性很强!师顺势引导学生感知这种有趣、生动的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朗读这几个句子。)

师:你知道了这么多东西应该感谢谁呢?你佩服他吗?

生:应该感谢列文虎克。他真了不起。

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他玩的时候十分注意观察,勤于动手,还善于思考,所以发明了这些东西。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呢?今后我们就比一比谁在玩的时候更注意观察,更勤于动手,更善于思考。

(评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进行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搜集的一些图片,形象、直观,留给学生的感受很深刻,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启发,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获得这些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品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

片段三:拓展

1、出示课件,师述:“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故事吧。”

2、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让我们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来吧。

(评析:请学生阅读有关“玩出了名堂”的科学家的故事,使课文内容有一个拓展。在课外玩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再把玩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使学生重新思考、关注自己的“玩”。)

《玩出了名堂》 篇6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  。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7

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将课文内容理解,并能讲述这个故事了,所以本节课的时间就放在学生汇报自已受启发的部分,互相交流感受后,重点放在了小练笔上,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吧。由于讲课时交流的时间较长一些只剩余十分多钟时间来写小练笔,而我又急于求成,不想把课堂上的内容推到课下就一个劲地催学生要快,并时刻提醒学生还剩几分钟就要交流了,而我越是急燥学生却越写得慢,下课时没来得及交流我就要收写完的同学的作品,学生们匆匆收尾,我看到许多学生都没来得及细细思考,显然课堂上的十来分钟时间浪费了。

第二节课进行教学时我吸取了教训,交读课文及单个交流感受的时间放短,节余二十分钟时间给学生作为练笔,并和学生谈话使学生先确定了内容,下笔前我一面告诉学生不要慌又叮嘱学生注意节约时间,这次明显学生写得质量高出了许多,未下课前已有学生写完了,我让这些学生站起来读自已的作品,学生读得兴趣很高,下课时已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写完了,而也有七八个学生读了自已写的`。看来课堂上自已首先不能急燥先乱了阵。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8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写的是列文虎克玩文稿大镜玩出名堂的事情。

在教学中,我从“玩”字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本课中的“名堂”是指列文虎克的新发明、新发现。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讨论题:列文虎克每次是怎么玩的?他都玩出了哪些名堂?设定了学习任务后,我让学生多形式、多次数地阅读文章,让学生尽可能地报取更多信息。然后,在回去答问题时,我通过提示让学生抓住以下要点:他有哪些新的想法?哪些新的玩法?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最后进行角色转换,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就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表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就能解决学习讨论题,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趁热打铁,问:“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玩也不是件坏事。”有的说:“玩就玩些有意思游戏,打人、疯闹玩不出名堂。”有的说:“要想玩出名堂就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课堂在愉快中结果。

课后我想:这节课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学生参与热情高,主要是预习讨论题设计合理,且结合了年部语文研究主题,让学生充分想象,使学生入境学习,加之课堂上阅读充分,课前预习到位,因此课堂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9

《玩出了名堂》这篇文章讲得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并在工作之余消遣磨镜片,做成放大镜,突发奇想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这个有趣的故事。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他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在玩中完成的,也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启发学生在玩中也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我讲这节公开课时,是由学生对于玩有什么看法讨论入手,引出作者的看法,进而引出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例子,让学生进入列文虎克玩的情镜中,模仿他的玩,边玩边体会在玩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学习列文虎克什么。最后体会列文虎克的发明是多么了不起,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也应该怎么样。

在讲课之前,我觉得这节课应该会是一节很生动的课,有时也会因我的幽默语言而发笑;讲课时,发现自己说得很多,特别是导语部分,学生确实读的很少,致使读写结合没有按计划处理,感觉没有预期的效果好,但还没有觉得这是一节很失败的课。

讲课后,老师们给我做了全面的评价,戴校长: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充分,课程设计的紧凑,战线有点长,导致没有时间上生字词,觉得要提前把生字词解决掉,或是要花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杨校长:别人没用过的方法,试用是一个亮点,通过上公开课,大家商讨,共同提高。打破传统,有探究意义,让我们的教学丰富多彩。杨松刚:最后下课前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其他教师都是一些带有激励的话语。

如果再讲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多读课文,提出几个重点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多讨论多说,学生除了学还要练习,进行反馈,做到学练结合。老师只要做好引导、评价与总结就可以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评价很重要,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就因老师的某一句话就调动起来了,光老师有激情是没有用的。但我却是无论学生有没有激情,我总是充满激情,让别人看来也许很傻!

我知道我的课堂总是我说的多,但是很难改正,我其实还没有彻底深入进去,要不然也会进步很快的。事实有时候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说明我对这堂课的驾驭能力还不够,要尽快妥善处理。知道自己的缺点,我会努力改正!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