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优秀9篇)正文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1

复习的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读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读写法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合理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加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3、渗透一些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形成互助学习的氛围。

复习的重点:

查漏补缺,合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难点:

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复习的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数,轻声读一读,你能说说这些有趣的数是什么数吗?(出示)

1、一本书看了45%。

2、花生的出油率为74.5%。

3、元旦庆典期间,服装类降价20%。

4、20xx年三年期存款利率为5.4%。

师:这些数是我们这册教材中新认识的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读一读中回顾感知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这节课的任务。】

二、回顾梳理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学生自主回顾梳理后,同桌合作交流。

2、反馈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整理板书。

意义和读写法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求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折扣、纳税、利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主动尝试整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复习整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与同桌交流互动,全班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完善,补充,将百分数的知识进行串线和系统归纳,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

三、基本练习

1、说说读一读题中各个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的读写时应注意什么。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填表后说说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3、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师:教师给大家带来一杯糖水,其中糖的重量是20克,水的重量是200克,请你根据信息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式解答,不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基础上,通过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也为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知识网络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拓展提高(智力竞赛:你想尝试解答哪题就解答哪题,看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1)某农场去年产小麦20吨,今年增产二成,今年产小麦多少千克?(20分)

(2)一种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后,现价和原价相等吗?为什么?(20分)

(3)小明的父亲月收入20xx元,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扣除16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小明的父亲每月应缴纳税款多少元?(20分)

(4)某种商品,原定价为20元,甲、乙、丙、丁三个商店以不同的销售方促销。(40分)

甲店:打九折出售。

乙店:降价9%出售。

丙店:买够百元打八折。

①明明买一件商品花了18.2元,他是在( )商店买的。

②兰兰买了10件这种商品用了160元,小兰是在( )商店买的。

③如果买的多,到( 商店去买最便宜。

【设计意图:】拓展题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练习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与复习中获得不同的提高,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旨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数学乐园

找找成语中隐藏的百分数: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百里挑一九死一生水中捞月

【设计意图:】数学乐园的练习,意在让学生利用百分数的知识,多角度思考,即活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六、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

百分数 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第12~16题,练习十六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稍复杂的,以及工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基本方法

1.提问:解答,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分析思考?

2.分数乘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是桂树的 ,玉兰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比桂树少 ,玉兰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列出的算式为什么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是桂树棵数的 ,桂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比桂树棵数多 ,桂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你认为,这里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也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从上面两组题可以看出,在分数应用题里,先确定单位“1”的量,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用算术方法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分析数量关系时,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问题或已知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不对应,就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解答时先要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两个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或方程。集体订正,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提问:第(2)题与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一样?指出;当所求的数量与分数对应时,就直接用一步计算求出结果;当所求数量与分数不对应时,就要用单位“1”的数量加上或减去几分之几的对应量,求出结果。

(3)提问:第(3)题与第(2)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解题方法不一样?解题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指出:从这里的比较可以知道,根据单位“l”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确定用算术方法做还是用方程解答。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先分析,根据数量的对应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式子解答。

3.做练习十六第14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强调根据题意,一桶油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重量。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哪里不同?为什么?指出:解答,还要注意题里分数是表示的什么意义,弄清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还是具体数量。

4.做练习十六第1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提问:这类应用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解答的基本过程怎样?解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讲解思考题

学生读题。提问:第二次降低的是哪个价格的15%?想一想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可以看做原价的百分之几?(1—20%)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算,自己试一试。

六、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六第12~14题的计算。

2.练习十六第15题。

百分数 篇3

学习内容:课本第15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页

课堂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与练习,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与练习理解和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百分数的数学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学生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可以先求出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再求多(少)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4)教师指出:在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时还要根据具体题目分析解题方法,因为有时题中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已知数量;有时单位“1”的量未知,要先求。所以我们解决问题时还是要认真读题和仔细审题。

补充以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学校合唱队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及时统计学生正确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完成第2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出油千克数÷原料千克数=出油率(板书)。

(3)学生填表计算,然后指名交流解题方法。

3.完成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解题思路,重点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总结:当单位“1”的   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4.完成第6题。

(1)学生读题后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与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解答,稍后指名学生板演。

(3)讲评时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了解其他学生解答情况。

5.补充以下题目:

(1)为纪念“嫦娥一号”卫星飞月成功,六(1)班同学开展了自制纸火箭创意大赛,一共制作了纸火箭72个。其中女生制作的数量是男生的60%,男、女生各制作了多少个?

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及时总结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

(2)春节期间,一台彩电的促销价为2090元,比原价降低了110元。这台电视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3)爷爷上周取出一年前存入银行的2000元钱,扣除利息税,爷爷连本带息一共拿到2073.53元,这家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多少?(利息税率是5%)

鼓励学生列方程解决,然后及时交流。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与练习,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学得较好?哪些地方还要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教材第15-16页的第3、4、5、6题。

课前思考:

这单元共6个例题,其中例题1、5、6是上学期分数应用题的拓展,变为两步计算应用题,例题2、3、4是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中的特殊情况。所以我觉得单元整理两课时可以按这样两课进行整理。第一课时完成第1~9题,第二课时完成第10、11题以及后面探索与实践以及思考题、评价与反思。

分析第1~9题,可以分成这样几类,第1、2题重要研究与百分率有关的问题。第3、4、5、7、8题是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第6、9题是两种量在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可以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

课前思考:

整理与练习我也想用2课时完成,再适当补充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完成。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几个问题,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练习中的第5、6题两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列方程解或者除法。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比较列方程和解和用除法算式解答的实际问题的各自特点。

课前思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明确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可以先求出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再求多(少)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根据前几节课的情况,解题时还是要强调单位“1”的数量已知或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后反思:

关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掌握得不错,基本没问题。让学生完成练习第4题时,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和25%”的意思,所以解答时有困难,理解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在做第6题时,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一再强调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列方程解答。可是像这题的第二小题不少学生连单位“1”的量都没有找对,没有认真审题。

昨天的练习与测试中有这样一题“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0%。一块体积是2.2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学生错的较多,关键是没有理解理解题意:体积增加10%是指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0%。

课后反思:

单元练习课既由练习又有复习功能,作为教师,我根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在今天的教学中做了适当的调整。我在今天这一课时里重点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先借助教材提供的第2题复习简单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本题是有关出油率的,学生理解了出油率的含义后就能正确解答。接着再练习第3、4题,这两题也是基本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一道是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另一道是求单位“1”的量。因为考虑到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课上我强调了读题后先找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式,最后再列式。教材上第5、6题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我组织学生练习时仍然强调要寻找单位“1”,根据单位“1”的数量是否已知再做不同的处理。尽管教师一再强调,解题方法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才会发挥最大效益。

课后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今天的课我侧重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根据提供的练习题,加强对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和训练。先使学生明确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寻找题中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式,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解答。但在解题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学困生不能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下节课中还得加强训练。

百分数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前搜集的有关储蓄、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高老师有5000元暂时不用,放在家里又觉得不太安全,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笔钱?好的你来说

生:存入银行

师:你说的很好。那么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安全,它还有什么好处呢?好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还可以获得利息。

师:非常好,把钱存入银行还可以获得利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四——利息。板书《利息》

一、复述回顾:

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听清要求:

1.认真阅读大屏幕上的这段材料。

2.根据材料获得的信息,结合课前的调查以2人小组交流复述回顾中的问题,完成后请举手。好的哪一组同学派代表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好第一组同学回答:

生:中国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

师:那组同学还有补充,好第三组同学有补充,请补充。不错请坐。接下来那组同学来说一下第二个问题,第十组同学来说。

师::很好,你真是一个善于阅读的孩子。

师:争取机会了,第三个问题那组同学来回答,啊,第六组同学请回答。非常好你为你这组赢得了一分。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银行吗?

2.你知道储蓄的存款方式有哪些吗?

3.储蓄有哪些优点呢?

复述回顾我们完成的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进入设问导读这一环节。

请听要求:

认真观察下面的存款单,把你获得信息与同桌交流,完成后请举手,请大家开始吧。那组同学愿意说一下你们组获得的信息呢?好,第二组同学的一号组员来说。生:我知道我们存入银行5000元钱,还知道了是2006年4月1日存进去的。师:你说的很好,你们组还有补充吗,好大组长来补充。看来你们组是善于合作的小组,给你们组加上2分,通过刚才这一小组的回答,我们获得了很多信息。

二、设问导读:

1.观察下面的存款单,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中国建设银行

账号×××××××

币种人民币    金额(大写)伍千元     小写¥5000元

存入期 存期 年利率 起息日 到期日 2006年4月1日 3年 3.69% 2006年4月1日 2009年4月1日

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交流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好那位同学来说一下。生:本金就是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利息就是取钱时银行多支付给你的钱。师: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课件出示:本金就是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利息就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给你的钱。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那么在这张存款单上5000元是什么?3.69%是什么?这位同学来说,说的完全正确。

2.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本金——(                    )

利息——(                    )

利率——(                    )

请同学们继续往下学习第三个问题,同桌交流。请第二组的大组长说说你们组的发现。生:存期不同,年利率就不同。

师追问:年利率就不同,那什么就可

能不同?利息就不同。

师:猜测一下,小明可能怎样存?为什么?

师:小明可能存三年,五年的,理由是,存

期越长,利息越多。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下面大家能回答出第四个问题了吗?好,请这位同学来说一下,生:时间,本金,利率决定。师:说的很好,请坐。利息是由本金、利率、时间决定的。所以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请同学们齐读三遍。现在应用利息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请同学们假设小明有300元压岁钱,来计算一下存一年和存三年得到的利息。那么这位同学来说,师板书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3.以下是老师调查的年利率表,你有什么发现?

小明2006年得了一笔压岁钱,他打算把这笔压岁钱存入银行,这是当年的年利率表,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什么?

2006年8月19日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 2.52       三年 3.69 五年 4.14

4.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5.如何计算利息?

利息=(                  )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自我检测,完成后小组内订正,四人小组交流计算利息时该注意什么。完成后请坐正。请第五组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情况,生:师:针对你们组的问题你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生:师:所以在计算利息时,我们可以多写一步,把利率写成分数形式便于和本金约分,约分后就好计算了。对了的每人加2分,请组长统计一下你们组的最后得分。

三、自我检测:

小明的爸爸把5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2年,年利率2.79%,可得利息多少元?到期可取回多少元?

四、巩固练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巩固练习中填空题,完成后请举手,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第一个和第二个的答案。谁来说一下第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好你来说。生:师:你的思路很清晰,继续加油。

1.填空: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

(2)利息=(    )×(    )×(    ) 。

(3)小明把500元存入银行,存期2年,到期后,从银行取到512元,本金是(    )元,利息是(    )元。

2.火眼金睛,对错我来判。

接下来请同学们同样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判断和选择。完成后请举手。大家都已完成,请听老师的要求:认为是对的举左手,错的举右手。听清老师的口令第一小题请举手。大家都举得右手。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什么是利息。第二小题请举手,有三个同学和大家不一样,那应该是什么呢?谁能回答?好你来说,你太棒了,银行的存款利息可以按年来计算,还可以按月来计算。准备好了吗第三小题请举手,这个题应该是对的。

(1)利息就是利率。                                   (    )

(2)银行存款的利息都是按年来计算的。                 (    )

(3)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调整。(    )

3.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接下来看选择题,请听要求选择a的举左手,选择b的举右手,选择c的不举手。听清楚了吗?很好,第一题请举手,全部选择c。看来大家都很细心。第二题请举手,这次的答案选择什么的都有,正确答案就是b利率是由国家规定的。第三题请举手。全部选择c。恭喜大家完全正确。

(1)利率表示(    )的商。

a.利息与时间      b.本金与利息     c.利息与本金

(2)利率是由(    )规定的。

a.银行      b.国家     c.个人

(3)妈妈把3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9%,到期时她可以得到本息多少元?正确列式是(    )。

a.3000×2.79%      b.3000×2.79×2     c.3000×2.79%×2+3000

最后请同学们完成巩固联系中最后一题。要求是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四人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再动手计算,完成后请举手。下面请第八小组的组长说一下你们组的解题思路。大家同意吗?有四组学生不同意,那你们说说你们的解题思路。对在这一题中要注意这儿说的时间是六个月,告诉的又是年利率,所以先得把六个月化成二分之一年才能计算。大家听明白了吗?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中条件。不能死套公式,要灵活应用。

4.小蓬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6个月,年利率是2.52%,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

五、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齐声读题,请大家帮老师选择一下。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分工合作一起计算,两个人算第一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另外两人算第二种得到的利息,然后比较一下。开始吧。请第九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解题思路。思路非常清晰,表述得非常清楚,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第九组,你们帮老师选到了获利较多的储蓄方式,在这里老师谢谢大家。

高老师现在要把暂时不用的5000元钱存入银行,打算存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3.06﹪;一种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52﹪,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请你帮老师选一种得到利息多的办法。

好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以后要学会节约用钱,成为一个小小理财家。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00×2.52﹪×1         300×3.69﹪×3

=3×2.52×1                =3×3.69×3

=7.56   (元)                 =33.21(元)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对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百分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知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加深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对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运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回顾整理

1.回顾讨论。

提问:你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哪些知识?请大家联系下面的问题自己回顾整理,并且在小组里交流。

呈现以下四个问题

(1)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百分数?

(2)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请你举例说明。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

(4)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相改写?

让学生围绕上面四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回答上面四个问题。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口答,说明理由。

强调:分数是看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分;小数是看表示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百分数是看这个数量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填写在书上,然后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追问:第(2)题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为什么两次填写的结果不同?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先尝试填写,再集体交流。

提问:这两组数分别会越来越接近几?

指出:这两组数按规律可以无限地填下去,这样填写第一组数会越来越接近1,第二组数会越来越接近0.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独立估计。

提问:估计哪块花圃种玫瑰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最大?说说理由。

指出:估计时,可以先想出相应的分数,再估计大小。

学生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并交流是怎样想的,再和估计的比一比。

2.做练习与实践第7、8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含义吗?折扣表示什么?发芽率和折扣各是怎样求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你能根据所给信息,在图中表示出李华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吗?先独立思考并在图中表示。

五、课堂总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2.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与实践第4题,第9题第(2)小题,第10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篇6

课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0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会写百分数。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纸片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  导入  新课。

二、  教学新课。

三、实际应用

四、总结

“猜猜哪杯糖水甜?

1、出示2杯糖水:1号杯——水30克,其中糖5克,

2号杯——水20克,其中糖4克。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交流。

小结:根据糖和糖水的关系或糖和水的关系,才能判断出谁甜。

2、依据糖和糖水的关系,判断小组上表格中的3杯糖水谁最甜?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1、百分数的意义。

如果要想比较这一共的糖水谁最甜,该怎么办?

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样的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把表格中的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揭示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法。

自学书上的有关内容。

把表格中的百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并说说意义。

练习:练习十九   4

练一练   1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数?

举例:说说准备资料中的百分数的意义。

折出百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的比较。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对吗?

(1)    “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100”,可以说成“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

(2)    “学校十月份用纸13/100吨”,可以说成“学校十月份用纸13%吨”。

小结: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百分数的意思,及从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收获。

《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7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问题,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决百分数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87~99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单元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谁比谁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法体现出“谁比谁多(少)”的数量关系。而对于解答方法上学生也有类似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会为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扫清障碍。第一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一)

首案编写者:李xx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七单元P87-89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数问题和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五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简单的百分数知识,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策略】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的是原来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

(50—45)÷45

=5÷45

≈11%

方法二:

50÷45

≈111%

111%-100%=11%

学生在叙述“谁比谁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比较困难,绕口,可以通过画图帮助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谁比谁多百分之几的实际意义。

三、试一试

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1.学生画图分析后独立完成

2.课堂交流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去年每百户拥有彩电多少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篇8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8页至99页的内容。

学习任务: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探索过程,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读写百分数,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1)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的成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2)养成勤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他们已初步具备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喜欢在网络环境中去搜寻相关的学习内容,积极学习、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能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四、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1)多媒体电脑室、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

(2)网站的内容有:学习任务、小资料、你想了解什么、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百分数的读写法、练习与体验、在线调查、课外交流。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嫦娥一号”的精彩回放。

师:这是什么?我看100%的同学都知道,这是嫦娥奔月的精彩回放,嫦娥一号成功登月,进行科学探索,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老师这里有一些有关嫦娥一号的资料,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相关信息。

(3)师:红色的数认识吗?真不错。90%以上的同学都知道百分数,关于百分数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点击“你想了解什么”,进行在线调查。

(4)从投票上反映多数同学对百分数的意义比较感兴趣,部分同学想了解百分数的写法,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

自我评价:创设隐含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探索提供条件,奔月的图片激发了学习热情;在线调查,尊重了学生学习需求。 (1)点击小资料浏览

(2)回答红色数字是百分数。

(3)对“你想了解什么”进行投票。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愿意学。

(二)浏览网页、自学探究

(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嫦娥一号中有百分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百分数,师问:你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发现过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含义,请同学将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在这里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用处很大,同学们要正确理解他们意义。

(3)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的意义,进行自学。

(4)概括这些百分数都表示( )是( )的百分之几,那么什么是百分数?就是表示( )是( )的百分之几的数。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自我评价: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对现在的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百分数的意义较难理解,但在这里安排自学,也就是让学生有意识、自主获取知识和分析知识。

(1)学生汇报。同桌交流。

(1)学生在网站自学“百分数的意义”

(2)汇报自学的情况。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需在教师的点拨中逐步完善概念。

(1)对照百分数的意义,你认为下面2个分数是不是百分数?并说说你的想法。①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100。②蜂鸟的体重约为3/100千克。

(2)提问:百分数和分数在定义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师结:一般的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比率,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数量。

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一环中,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教师不断地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1)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2)生回答。一个是百分数而另外一个不是。

学生反馈情况: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三)比比赛赛、读读写写。 (1)师:百分数与分数有区别,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四十写作40%;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五写作102.5%。(教师板书)

(2)师: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百分数,请同学们点击读一读,自由地、轻轻地读读。

(3)出示10个百分数,请同学们练写。比一比谁写的又对又快。

百分之五 百分之三百 百分之三点九 百分之八十五 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百分之零点一四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零点零五 百分之十一

(3)师:自由读百分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把你认为比较特别的百分数放在一边汇报

(4)通过这次活动,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自我评价:通过读写,比一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在网络点击“读一读”

(2)学生点击“写一写”

(3)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拖动百分数分类。

(4)汇报:分子可以大于分母,可以是小数;像125%这样不用约分……。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在网页上拖一拖这类活动很感兴趣,新生成的学习资源丰富。

(四)练习测试、评价体验。 1、涂方格。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老师非常的满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 “涂方格”的 比赛。点击涂方格,规则是:一格一格地涂, 30秒钟内看谁涂得又多又快?准备,开始!

(屏幕上也自动显示涂的过程,点击放轻音乐——开始,学生开始涂方格,30秒钟停止进行。)

师:时间到,请停笔。请同学们看看自己涂了多少个方格,用今天学的百分数该怎么表示?请填写在横线上。我涂了( )个方格,用百分数表示是( )

师:请问,你涂了多少个方格?用百分数怎么表示?谁比他涂得多?

师:你涂了多少?

还有比他涂的更多的吗?……最后决出冠军。

师:祝贺你成为今天“涂方格比赛”的冠军。掌声送给他。

师:电脑涂了多少个?没涂的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2、我会用

师:百分数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也能找到很多的百分数。请点击图片,完成提出的问题。

①下面是我们常见的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鸡蛋 鸡肉 黄豆 花生

蛋白质 12.8% 19.3% 35.1% 12.1%

脂肪 11.1% 9.4% 16.1% 25.4%

(1)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2)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3)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多少克?含脂肪多少克?(100克花生呢?)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做法是对还是错?

3、我会辨。

师:下列说法对吗?

①一堆煤运走80%后,还剩下20%吨。( )

②苹果重50千克,香蕉重40千克,香蕉重量是苹果重量的80%。( )

③甲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占49%。乙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也占49%,那我们两所学校女生人数肯定一样多。 ( )

4、妙解成语。

(1)看成语,填写适当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1% )

十拿九稳( 90%)

百战百胜(100% )

(2)看百分数,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 。 ( 百发百中 )

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 ( 九死一生 )

50%的国土。 ( 半壁江山 )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答题情况。(网页显示学生答题正确率),根据答题百分数你认为哪题需要同学们讨论一下?

自我评价:练习进一步弥补知识点,这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出示练习与反馈速度更快、更简洁,学生及时感受成功,发现不足, (1) 学生完成涂方格比赛。

(2)学生点击练习中的图片,完成问题,并发言。

(3)学生点击练习中的我会辩,并发言计论。

(4)学生完成我会辩,适当交流。

学生反馈情况:答题情况良好,通过网络学生很快了解全班解答情况,难点问题容易突现。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进行在线调查:

a)在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自己哪部分学得最满意?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写法

b) 这节课中你认为你哪部分表现你很满意

自学成果汇报 课前收集交流 课堂发言表现

练习体验表现 电脑操作能力

(2)请同学们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老师和同学,谈谈想法。课后请在“课外交流”中继续交流。

(3)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板书)

自我评价: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个性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是开放的,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1)学生进行在线调查。

(2)学生回答如:我发现凌荣波同学课堂发言100%。

学生反馈情况:开放的探索,网络式的学习、一定会出现丰富性和创造性。

六、教后反思

1.自然而然地“整合”。

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有机地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体现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教学反馈的精确性。

2.和谐发展学生能力。

将课本知识、网络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及时利用课堂不断生成的资源反复练习百分数,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获取并应用百分数知识的能力。

3.和谐创设教学氛围。

将尊重学生选择的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整个教学中,“在线调查,你想了解什么”,“百分数的意义”采用先放后扶的自主学习法都能体现出这一亮点。

《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掌握百分数的特征,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3、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渗透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师:同学们,前一阶段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什么?(生:第十四届亚运会)师:对,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取得了令对手望尘莫及的金牌数(150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第十四届亚运会结束20xx年10月14日。)师: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20xx年10月师: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图中的数叫做百分数,你们见过百分数吗?在哪里见过?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4、 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04页的例题。思考:(出示)(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2)用百分数比较有什么好处?(3)什么叫百分数?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同座同学议论思考题。

2、集体反馈,揭示意义。(出示表格)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要用百分数进行比较?(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2)在这里,比率这两个字怎样理解?(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级呢?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成下表: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六年级17100 五年级30200 =(4)用百分数表示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5)用百分数进行比较,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能约分的要不要约分?(揭示: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6)表格中,两个百分数的上面一格应填写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7)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例题中应把什么人数看成一个数,什么人数看成另一个数?谁能说一说表格中的和表示的意义?(8)百分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3、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⑴中国十五预期将保持的经济增速。⑵七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同比增 。⑶根据人事部提供的数字,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⑷一根光缆长千米。师生讨论:(1)这四句话中哪些是百分数?为什么?(2)千米为什么不是百分数? (3)师:这四个数都是分数,而前三个才是百分数。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数百分数 意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后面通常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1.为了区别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后,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2.教师示范书写百分数,引导学生写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数。

3.教学读法。指出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齐读百分数。

(三)揭示百分数的特征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2、只表示倍数关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教师投影出示下图,(用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然后用蓝色画出32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后提问:你还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

2、选择练习。出示一组百分数。6%3.9%120%98%100%(1)提问;这一组百分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两个最接近?(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1)课上,由于学生们认真听讲,学会同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2)大同小学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占学校买图书钱数的50%。开展节约活动后,只占()。(3.9%或6%)(3)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120%)(4)由于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个单元考试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100%)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0%。(3)一本书已看了40%。(4)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

提问:

(1)第一、二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2)一本书已看了40%,说明还剩百分之几没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一定看了40页?如果是看了4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如果这本书有200页,已看了多少页?如果有300页呢?如果有1000页呢?(3)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计划的60%,这样,全年的计划完成了吗?是正好完成,还是超额完成?超额了百分之几?(20%)你是怎么算出来的?(60%+60%-100%=20%)

5、再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读出图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游戏

请这节课学会的同学举手,(全班54人都举起了手)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明现在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这节课学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假设四个组的人数同样多,其中一组同学举手,举手的人数可用什么百分数表示?(25%)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两组同学举手呢?三组呢?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百分数:25%,说:25%表示第一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可放下手?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接着,又板书一个25%,提问:这个25%表示第二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又可以放下手?又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还剩下两组同学,提问:老师再写一个什么百分数,大家都可以放下手?(50%)这个50%表示谁是谁的50%?学生回答后,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