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墨梅》教案(优秀4篇)正文

《《墨梅》教案(优秀4篇)》

时间:

《墨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重 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 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学生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可让学生填写。]

朗读表现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现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别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别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1.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读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附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己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墨梅》教案 篇2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WWW.BAIHUAWEN.com★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教学意图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授课教师

乌金山镇 流村学校 韩宝莉

课 题

墨梅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重 难 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内 容 一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花吗?那你们能用恰当的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花吗?

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梅花,元代大诗人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位。简介作者,快速浏览,,你看出他很喜欢梅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梅花的诗,题目是《墨梅》。

用恰当的词语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看书明诗题之意。

内 容 二

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 过

程 设 计

民主导学

1、水墨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吗?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

2、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3、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4、读着诗句,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

5、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6、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反馈读诗情况,纠正字音,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诗意。

小给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朗读表现梅花到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让学生充分发挥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品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一小节,边读边观看课文图片。脑海想象画面。

指名朗读,学生自评,男同学女同学比赛读。

内 容 二

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 过 程 设 计

7、感悟诗情。(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高尚品格)

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

师: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师: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

自由练读,组内赛读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想象画面。

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边读边配动作。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设计 内 容 三

检测导结

1、交流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

2、读一读,背一背有关梅花的诗,课后收集更多有关梅花的诗。

学生交流

自由练读,组内赛读

渗透教育 总结全文。

板 书 设 计

梅 花开淡墨痕

墨梅  托物言志

人 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