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案教学过程【精选8篇】正文

《教案教学过程【精选8篇】》

时间:

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8篇范例教学的相关文章。

模块教学 篇1

根据“重点高等工科院校系列课程改革指南”,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突出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要面向市场需求,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工程人才,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通过严格学习一系列课程实现的。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因素,课程的选择和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课程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的实质:围绕着“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构建

机械制造模块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数控技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及实践环节。“课程群”突破了过去单个教学过程的限制,内容上要扩展《机械制造工程学》的基础知识,根据需要重新规划、融合、调整,难点部分增加现场教学,增设必修和综合性创新实验,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

2.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建设。以《机械制造工程学》及《数控技术》课堂讲解为主线,扎实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协调各门课程知识体系,增补相关知识。金属切削过程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增加可视切屑形成过程与切削力测量实验。在原来只讲机床概论中传动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机床结构与设计基础知识,拓宽机床部分的知识面,弥补与后续课程的衔接缺陷。第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增加对各类机床传动及结构分析的现场教学,及柔性夹具创新性实验。第三,开展保定向阳精密机械厂与机械系共建实验室活动。(厂家生产的组合夹具、柔性夹具、精密平口钳等产品远销北美、西欧等地区。)把现代的夹具设计思想及产品引入到课堂中来。第四,培养“工艺型”应用人才。以课本中工艺学及夹具的基础知识为重点,整合本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所需知识,在生产实习之前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提出课程设计所需知识及实习时到哪个厂家应该了解哪些东西,使学生在实习时有所看,回到课堂有所设计。

②制造模块实践平台的运用,培养应用型本三人才。第一,以“《数控技术》课程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平台,培养“数控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机床主传动结构设计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结构部件设计严谨的思维方式。《专业方向实践课》主要以现代设计、造型、制造等软件的学习、应用为主线,锻炼学生运用在课堂所学加工制造及数控编程知识亲手加工、实体操作的能力。第二,鼓励部分学生在学习《生产实习》和《专业方向实践课》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参与国家劳动部组织的各种取证工作,以获得证书换取两门课程的优秀成绩,提高各种加工实践操作能力。

二、机械制造模块课程体系

本三的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群、《数控技术》课程为课程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实践平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其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这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课程体系的目标。完成各课程群的内容规划调整和有机融合,出版符合课程群体系的教材及开发教学辅助资源,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主要特色。第一,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为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作为实践平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二,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讨论、自学、动手创新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并与多环节考评方法相结合,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尝试一种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通过课上讲解有目的地将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两部分衔接起来,学生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真实了解实际加工过程。打破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时间上固定顺序的限制,做到理解课本知识需要到实习地实习,按课程设计所需到实习地实习的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这样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有的放矢,改变了原来走马观花、漫无目的的现象。

三、结论

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 教案 篇2

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怎么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如临大敌的样子?因为来了很多老师来听咱的课。那今天咱们这里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呀!(以对联的形式板书)此句出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这两句单独提出来,它就可以成为一副对联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关于对联的常识

1、起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悬挂桃符以避邪,而到了唐以后,就有了贴门神的习俗,哪两个门神呢?(生答秦叔宝、尉迟恭)此风保留至今。现在我们不仅贴门神,还贴春联,用来表示美好的祝愿。相传最早的春联为五代孟昶所作(幻灯片展示此联)

2、对仗:字数相同、结构相当、词性相同、语意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不作要求)。师逐条适作解释,后以黑板上的“群贤毕至”联为例分析其对仗特点。

3、平仄:仄起平收。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仄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和去声(即三、四声)。以本班运动会口号“凌云塔下展风采;黄河水滨扬威名”联析平仄、对仗。此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更符合我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高一九班勇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

4、书写与张贴:竖行书写,无标点,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三、名联赏析

生齐读《笠翁对韵》选段,回顾对对子的要求;析“孙行者”联、茅盾纪念馆联。

1、赏析书院学堂联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白鹿洞书院联,以万卷书对百年树,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闻窗外事)

补充欣赏联(幻灯片展示如下)

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地亦山水圣地,有山曰白云,有水名黄河,我们更应寄意山水,陶冶性情。)

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联。关心者、催我者,实非杏桂,乃光阴也)

2、赏析文学名人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三苏

韩柳欧苏各有千秋: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板书])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使照尘寰。(韩城司马迁祠 刚直不阿,挺身直谏为李陵,正气凛然;遭刑下狱,发愤著书究天人。)

补充欣赏联(幻灯片展示如下)

韩潮文学百川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文公祠联

苏轼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陶渊明祠联

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太白楼联)

3、历史人物联赏析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郭沫若题武侯祠联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王庙联

佞臣指秦桧,“无辜”对“有幸”,妙。)

补充赏析(ppt展示如下)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祠联

知己指萧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一洗衣妇和吕雉。寥寥数语概括淮阴侯一生大事,妙绝。此间故事可讲与学生听,增强趣味。)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一生之功绩尽在于此)

4、欣赏风景名胜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联

行军打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七擒七纵,打得对方心服口服。诸葛之善用兵,可见一斑。然则六出祁山,举全蜀之兵取强魏,过矣。)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洞庭湖之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妙用典故、名人诗文、传说逸事,描情绘景尽在于兹,可谓妙绝。)

补充欣赏,ppt展示如下:

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汇一楼。(黄鹤楼联

崔颢之《黄楼楼》被尊为唐人七律第一;汉水、长江于武昌相汇)

铁板铜琶,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赤壁联

妙用诗词、典故。此处可讲“铁板铜琶”的典故)

仰观白云聚何处散何方飘渺无尽;俯瞰黄河来无头去无尾亘古如斯。(白云山联

古人登高必赋,诸君可于闲暇日游此胜景,畅抒情怀。)

四、奇联妙对欣赏(ppt展示如下)

昨夜敲棋寻子路;近照对镜见(颜回)

二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谐音联)

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谜语联、职业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拆字联)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偏旁皆为五行,妙。然则下联之意境与上联相去甚远。近人有对“桃燃锦江堤”者,甚好。以“燃”对“锁”,同妙。然五行排序与上联不同,可惜。)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联)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栓牢。(谜语联

谜底:秃驴。和尚不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 顶真联)小结:对联包罗万象,雅俗共赏。赏析对联要看对仗之妙、用典之妙、化用诗词之妙;也要析意象、悟情理、感谐趣。

五、牛刀小试

我们学了对联的相关常识,又欣赏了如此多的名联和奇联妙对,下面咱们就各展其才、各逞其能。

曾与二三子游终南山,途径一小庙,上曰:“五行土德厚;三才地道深”,请试猜此庙名。(土地庙)

体育场门口有联:“挑战运动极限;彰显艺术完美”,试看此联有何不足之处。接下来我出上联,请同学们对下联(由易到难)出句(由易到难): 香炉寺 福如东海

认认真真办实事 讲台小天地 冬去山明水秀 缘木求鱼

凌云塔下抒凌云壮志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江淹施耐庵

白水泉边少女妙(拆字联)

六、总结

对联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兼容并包,雅俗共赏。可言志,可抒情;可记事,可状景;可警世,可醒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课后要求:

1、熟悉对联的相关常识,学会对对子。

2、积累一些名联,留意以后生活中见到的对联。

3、学会赏析对联,掌握一些鉴赏对联的方法。

模块教学 篇3

关键词: 煤化学; 理论; 实践; 模块化;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99-02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识与能力一体化,在学法上强调知识与技能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一体化的教与学,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是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国内外职教课程改革经验看,理想方案就是构筑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我校的情况和本人教学的经历,谈谈《煤化学》课程在我校的模块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训教学强化模块化教学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从事模块化教学的行动导向,只有树立了牢固的人才培养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才不会偏离培养目标,在行动中才能有意识自觉地去执行。

基于此,形成《煤化学》模块化教学意识,突出技能训练就成为《煤化学》模块化教学的中心内容。我校选定的《煤化学》教材,内容分为煤的形成、煤的一般性质、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元素分析、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七大模块,只有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能体现技能训练的内容,依据市场要求和我校实际,把工业分析又划分为:煤样采集、制备、煤样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挥发分和固定碳测定、粘结指数测定、胶质层指数测定、灰熔点测定、发热量测定九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可以作为有很多技能要求的“零件或产品”,要加工出这些合格的“零件或产品”,就必须完成各种技能训练,进而在技能水平上逐步提升。在教学中把每一项单一的理论知识或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称为“模块单元”,每一个模块可能就有若干个“模块单元”组成,以模块为核心组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从人才市场实际需要出发,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构筑《煤化学》模块教学的实训课程体系。

二、强化实训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意识

模块的设计是关键。模块的设计不是固定化和教条化,每一个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模块可大可小,又可以适时更新。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是模块化教学的基础,在选择和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强化模块化设计意识,在实训教学中突出模块教学的主要特征:(1)具有煤化工行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突出煤化工行业特点和适用性。(2)模块数量要求少而精,涵盖本行业”合格产品”全部的技能训练项目。(3)设计要突出煤化工行业的要求或国家标准。(4)模块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内在联系。

模块单元是教学过程和内容的体现,内容包括:①必备知识;②专业理论知识;③技能训练。实施模块化教学,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师必须深谙理论,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其次,理论与技能训练两者不能偏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课时的安排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简化理论教学使之与技能训练相得益彰。

例如: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其作用是作为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变质程度,也是煤炭深加工利用的重要指标。目标要求:熟知:测定所用仪器设备;掌握:测定方法和原理;学会:测定的操作程序和结果计算;必备知识:挥发分坩埚、马弗炉、坩埚架、干燥器、分析天平的使用常识。理论知识:测定原理和焦渣特征分类。技能训练:1.称量操作;2.马弗炉操作;3.焦化过程操作;4.干燥操作;5.压饼操作。根据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我们可以把具体内容分解为以下子模块:

模块一:分析天平的使用。依据不同类型的天平,学会天平底座的调平方法或刻度盘的零点调整,天平的校正,直接称量,减重称量,去皮称量,感量的意义。

模块二: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能按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要求制备测定挥发分所用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三:挥发分测定煤样的制备。利用制样机能制作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四:挥发分坩埚恒重操作。按要求学会将挥发分坩埚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重,清楚恒重操作的意义。

模块五:待测空气干燥煤样的称量。称取粒度小于0.2mm空气干燥煤样(1±0.01)g,称准至0.0002g,置于坩埚中,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模块六:焦化操作模块。迅速将坩埚架置于马弗炉恒温区,于900℃焦化7min,要求3min内应能升温至(900±10)℃。

模块七:冷却与称量。焦化达到要求后,取出,于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至干燥器中冷却20min,称量。

通过这样模块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从教学角度讲,教师不是仅仅在研究、讲解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是使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可视化。

三、注重模块教学的落实和实训效果

教学效果决定于对过程的落实。模块化教学要具有高效率,就要从模块教学准备,示范操作和教学过程入手,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关键,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学生准备:(1)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了解实验仪器或系统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提交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实验。(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指导。(3)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发挥协作精神,互相配合。(4)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地点完成实验内容;每次实验结果经任课教师签字后方能离开实验室。教师准备包括:(1)模块中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器具,实验用的标准煤样和试样。(2)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堂实验课,精心为学生提供安全保证,材料要充分齐全;(3)检查预习报告,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错误;(4)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检查和认可签字后,学生可以离开实验室。

(二)示范操作要强调动作要领和操作的规范性,学生动手之前先由指导教师做示范操作。示范操作可使学生感受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在模仿练习可以清晰地再现示范过程。操作中安排好学生观察位置,演示速度要恰当,难点部分要分解并讲解,关键操作重点演示,必要时重复演示。

(三)考核与报告:依据训练表现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实验表现20%,预习报告20%,实际操作30%,数据处理30%,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四、重视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弱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背离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目标;而模块化教学兼顾了知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项改革举措,第一,要改革理论课教学方式,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家的教学现状,将理论课从教室或黑板转移到操作现场,让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提高实践性和针对性,注重合作的协调性。第二,以内在联系实行模块教学,将教材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单元模块和训练内容。第三,教学要规范化,模块的教学要建立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煤化学》的模块化教学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规范了教学行为,自觉投身实践、提高了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标明确了,知识的层次感清晰了,印象深刻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感降低了,专业兴趣愈来愈浓了,技能水平有进步了。

五、模块化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煤化学》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推进不相适宜的诸多因素。模块化尚处在改革和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推广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急需解决很多难题:首先,应尽快编写真正符合模块化教学要求的教材;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既懂理论教学又精于实操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推进模块化教学进程;第三,培养能带动模块化教学,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促进模块化教学快速发展;第四,完善与模块化教学相适宜的教学配套设施,保证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模块化教学正处在探索、研究、完善和更新的过程,要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要在模块的设计上下功夫,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经验的总结,服务于自己,也服务于他人,在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协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生成为有技能、有思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艳芳。西部科教论坛,2009(9).

范例教学范文 篇4

范例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目前,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工作者应注意以恰当的方式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工作,重视范例教学的应用。范例是教学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内容,每个知识点都可由一个或多个范例直接、详细地表达出来,并且范例直接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系统的传递出来。在初中化学课上,适当的运用范例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化,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想迁移能力,发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初中化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模式的阶段划分

要想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更好的利用范例教学应分哪几个阶段进行?

教学课堂上运用范例教学时要遵循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以及范例性原则。根据该三个原则应把范例教学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根据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课题,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用个别事例或对象来说明;第二,将第一步中的个案进行引申,迁移到同类现象中,然后总结该类现象;第三,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规律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第四,应用知识,也就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技术上学会技能操作等行为实践,并总结经验。这样实现知识向经验的过渡,有助于学生加强行为的自觉性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深刻了解。

二、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应用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中进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范例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展形式如下: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

教学目标即是通过范例教学,使学生的能力水平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并且通过测试检验。教师既要明确所应用的范例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还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时应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原理和技能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地选择适用的教学范例。课堂教学中的范例不仅包括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内容还包括典型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酸和碱”一章时,以钠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验操作,当将钠粒放入烧杯的水中时,钠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迅速熔成白球并在水中迅速窜动,同时伴有嗤嗤的响声,之后在水杯中滴入苯酚,水就出现粉色。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发生原理并不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粉色?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来引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其他现象如白光和声音的出现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对以后可能要学到的知识有所接触。

2.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正确的组织范例教学

在运用范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二是外在因素,即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因此,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进行一定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在运用范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的表现和行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范例教学时应采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学生自己阅读范例,对范例个人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组织课堂发言,让全班同学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范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全班交流,而且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过程,还是全班学生分析经验与知识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完成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结合。

3.根据需要选择范例,范例内容确定教学形式

范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也就是说范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应包括学生已经学过的或者即将要学到的内容,从而通过这样的范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另外,还有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水平等选择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范例,应尽量采用小型的范例,一个范例针对一个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全面性和细致程度。

不同的范例内容决定着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此,在选用教学形式时应遵循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由内容来决定形式,使形式为内容服务。有两种形式是比较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一是上专门讨论范例的课,即老师引导学生对所用范例进行专门的讨论,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一章或一节的内容结束之后,通过分析讨论一系列的范例,使知识更系统、清晰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也使抽象的概念或原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二是进行专题讨论,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这种方式的采用主要是当遇到学生比较难以把握、难下定论的范例,教师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对于初中化学课中范例教应用,教师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教师既要选好范例,正确教授,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范例教学要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可以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又发挥着可观的效果,我们应不断创新和发展范例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课程中“范例”的内容特征与学习价值\[J\].化学教育,2012,33(9):41-43.

新课改优秀教学案例 篇5

一、背景

在媒体与网络时代,各行各业的大多数工作都要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完成,一类属于常规办公软件,另一类则是针对某个领域的专业软件。尤其是设计领域,大规模的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与创作,使得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对软件的依赖程度很强,在众多的设计类软件中,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出道时能否实质性的学会几种软件,成为就业市场的一项招聘指标。就业市场对设计类学生的要求是能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比如必须熟练操作CDR、AI、PS等设计软件,熟悉三维软件者优先,能够独立完成项目创意和方案设计相关工作等。但相当多的学生在毕业时对软件的掌握程度只达到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软件操作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教师授课偏重于理论讲解目前高校软件操作类课程教学,多为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并配有相应的教材参考学习,而这样的授课形式则更偏重于理论授课。从大范围来看,其原因在于,高校所招教师均为学术型人才,实操性环节较之专业型人才较为薄弱,且根据授课教师喜好,在授课的过程中均以理论为主。如CAD软件教学,要求学生应了解并掌握CAD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讲授更多的在于软件操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步骤的理论讲解,授课完成后布置学生任务:思考CAD有哪些功能?状态栏中包括几个功能按钮?作用如何?等一系列思考型问题,针对操作教学环节颇为薄弱。

(二)教学中所选案例缺乏代表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在众多高校中,教学所选案例更新缓慢,基本较为陈旧,现在的学生几乎闻所未闻。首先问题在于,陈旧的案例不能更贴切的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体验,只能代表在过去时代的思想精神,缺乏具有现代精神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从设计层面来讲,难以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而从技术层面来讲,能够灵活使用软件的各种功能必定为设计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案例的选择一贯平庸,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更难以启发学生,不能促使学生灵活使用软件的各项功能。

(三)知识讲授机械化,缺乏灵活性软件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制作效果千变万化。高校软件教学中,很多软件同一种效果,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组合来完成,但一般只讲授一种方法。如PS中抠像的方法有很多种,普遍用到钢笔抠像、套索工具抠像、磁性套索工具抠像和色彩通道抠像等。实则有快速蒙版抠像、色彩范围抠像和选择主体一键抠像等诸多方法。而在教学中,缺乏多种方法使用和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环节,近而限制了学生多种方法的运用。对于具体场景的抠像,显得束手无策,缺乏灵活多变的综合使用方法,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四)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软件操作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无疑是纸上谈兵,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内容,并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优秀作品。而作为教师,首先不点评学生的优秀作品,点评也只针对极个别的学生,也不对学生的设计提出针对性、实质性的建议;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课堂中教师讲授知识,寥寥几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听的津津乐道。问题在于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学生无法准确找出设计作品的优缺点,无法精准的判断软件操作环节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软件操作类课程教学的整改措施

(一)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勤动手,多动脑在教学环节,充分紧跟市场发展的优秀案例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理论,在理论中拓展学习技术新方法。而软件操作类课程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学生勤动手在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实践不仅是理论的运用,更是发挥创新意识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和优势所在。而实践环节可以结合教师工作室模式,组建团队,以项目为导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人有活干,活活有人负责。使封闭式教学环境转化为开放式教学环境,把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的动手操作环节应用到市场,缩短学生与市场距离,在实践中养成勤动手,多动脑的习惯。

(二)引用最新成功案例,着重分析案例创新性和趣味性引用案例教学,应结合最新时展的需求,以最新的教学案例、教学设备和应用技术开展教学。案例分析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讲授分析:一方面是案例的设计层面。应从案例设计的创意思维、设计方法和应用原理,包括作品的色彩、构图、风格,应用元素等方面展开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该案例所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以及该作者正真要表达的意图;另一方面是案例所应用的技术层面。首先给学生分配案例,教师先对案例进行简要概括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点,针对案例中某一个关键点或者感兴趣点作为自己的灵感来源,通过思考、草绘等,设计与该案例相近,且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作品,进行再加工设计,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诸多手法突出趣味性。

(三)课程讲授灵活化,提倡学生多种方法结合学习俗话讲:条条道路通罗马。软件讲授必须突出创意技法,针对同一种效果传授多种方法,多个功能综合灵活使用。如PS软件教学,对于复杂环境中具有毛发浓密动物的抠像,使用单一的通道抠像或色彩范围抠像,不足以满足预期要求的效果。一是毛发边缘处理不干净,带有一部分背景色彩;二是损失一部分毛发,抠像边缘显的不真实,抠像对象显得很僵化、不自然。因此,必须结合快速蒙版或者套索工具,或者处理效果最好的两种方法结合,针对两种方法不满足效果的,可使用三种或更多方法相结合,以求最终完美效果。

(四)互换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主参与教学互动从教与学来看。教师讲授于学生的知识,学生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并能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问题有一定的回馈,点评优秀作品,对于软件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扶,把学生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教与学的当中互动环节。互换课堂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先学会操作的学生进行试讲,教师针对试讲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演示,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可分配先学会的学生对操作不熟悉的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作用。

范例教学范文 篇6

关键词 范例教学 工程造价 专业素质

Abstract Through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ase teaching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Case teaching i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has obvious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 example teaching; engineering cost; professional quality

一直以恚党和国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而专业素质是高等院校学生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代表了其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它要求其具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要求的各种技能、专门知识等的素质。只有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提高求职成功率。范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我校多年来在相关课程中采用范例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范例教学法是通过各种典型的范例内容,由教师将其教学的内容的知识点形象的讲解出来。范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典型的教学事例,推理出其他非典型的知识点或事物,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教学内容。

我们于2012年开始,结合我校区范例教学实践的效果及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工作经验,探究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与范例教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范例教学之间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两者之间的影响如何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实施范例教学,从其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对专业技能的影响及对实践经历的影响研究,总结出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在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课后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主要针对2011级工程造价专业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共发出电子问卷120份,其中60份发给实验班学生,60份发给普通班学生,收回115份调查问卷。

1.2 研究方法

(1)专家专家访谈法:对我校专业任课教师、其他院校专业任课教师、校外建筑企、事业单位等专家进行访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保证了本次研究的合理性。

(2)文献法:本课题组通过多家搜索平台,如维普、知网、万方等,收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整合和分析工作。

(3)问卷法:本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的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其理念是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经典的范例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觉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范例教学在教学方式、沟通渠道,教学效果、教学目的等方面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范例教学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辅以教师的指导作用、淡化过分强调教学的认知,在课堂中,即传授知识,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采用范例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关系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集技术和经济知识交叉的新兴学科,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工程管理、工程法律知识及工程经济等知识。基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实际案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体现在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丰富的实践经历三个方面。范例教学是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是诸多教学模式中效果显著,实用性很强的模式之一。

首先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范例教学能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具有代表性、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建立对工程的立体概念,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该种教学模式在多种教学环节中的开展,能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专业素质的提高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范例教学。因此,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推动新教学改革模式的改革。

2.3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2.3.1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是指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进行的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制图”、“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等课程中选用具有工程代表性的范例,如多层砖混的宿舍楼、多层框架办公楼、高层框剪住宅楼等,帮助学生接触到最核心、最根本和最需要解决的问}。范例教学让同学们对这些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认真的听讲,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发表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分外浓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断进步,其表达能力等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课程学习的验收效果看,采用范例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成绩优于普通班的学生。

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3.33%的同学认为在专业理论课程中需要进行范例教学,其中90%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6.67%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很有帮助,3.33%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帮助。这都表明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3.2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

工程造价专业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多项能力的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堂上,需要掌握与工程相关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知识;在实训或实际操作环节,完成老师布置的技能培训任务,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编制、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而努力。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研究,重点是针对应用工程范例的课程设计、实训和各种级别的专业竞赛效果的影响研究。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6.67%的同学认为在专业技能培养活动中需要进行范例教学,其中9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知识非常有帮助,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很有帮助,3.33%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有帮助。

2014年,实验班的2位同学参加第七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广联达杯”工程算量大赛,获得土建赛总冠军,挑战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实验班同学参加全校的广联达算量大赛,名次遥遥领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范例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分不开的。说明范例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3.3 范例教学对学生实践经历的影响

学生通过实践经历能对其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学生在校外完成的工程实训中所接触到的实际工程项目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范例。

学生的工程实践是工程造价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巩固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实施工程范例教学培养模式以来,由双师型教师担任工程实训教学,通过不断加强与建筑类相关单位如我校与造价咨询公司、施工单位等联系与合作,成立了多个专业实训基地。范例教学的实际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案例的操作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到实际工程中,通过不断的演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实践环节中,有些单位对表现好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打开了另一扇窗。

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6.67%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实践水平非常有帮助,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实践水平很有帮助。每年的校外企业走访得知,范例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上手操作快,适应能力强。这些反馈表明,范例教学对学生实践经历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3 结论

范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应用明显改善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范例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真正的目的。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学生专业素质的极大提高,又为范例教学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范例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是积极的,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及对实践经历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能促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拓展其知识面,所以对学生专业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L鼙韭畚氖粲?012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编号12ZD61

参考文献

[1] 周艳红。高职教学之范例教学法研究[J].教师,2012.5.

[2] 王璐,马爱莲。范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时代观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

范例教学法 篇7

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化学教学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范例教学的含义和特点,指出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关键词】

范例教学;初中化学;含义;特点;策略

化学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味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单一的教学模式,讲解和传授化学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1]。所以,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化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1.范例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1.1范例教学的含义

范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合适的范例,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2范例教学的特点

基本性是范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因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基础知识、化学概念和相关的规律等教学内容,合理引入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2]。同时,范例教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在运用范例时,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范例,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范例性是范例教学的重要特点,因为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科学筛选范例,帮助消火栓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以取得最佳化的教学效果。

2.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策略

2.1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范例

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选择范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教学目标[3]。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明确范例所包含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讲解范例,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酸和碱》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把钠放入水中,稍后在水中加入苯酚,然后提问学生“在水中加入钠时,水发生了什么现象?”?“加入苯酚后,为何水会变成粉色?”让学生根据观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2.2合理运用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情绪,会阻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化学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范例,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4]。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以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原子”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事物的构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化学概念,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范例,讲解化学反应原理,以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酸的性质》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利用稀硫酸、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等实验药品,进行实验,来验证酸的性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2.3根据范例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所使用的范例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科学选择范例和教学方法,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例如,在教学《差量法》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用氢气还原10g的氧化铜,在化学反应结束之后,得到8.5g的固体,那么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单质铜?,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进行解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范例教学是帮助学生突破就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运用范例教学,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牛建玲 单位:海原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德凤。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24.

[2]夏灵敏。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点[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3]刘蕾。范例教学用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

范例教学法 篇8

【关键词】范例教学 高校 计算机教学 应用

目前,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和网络应用等,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应企事业单位中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复杂办公信息的需求,如长文档的编辑管理(文字处理)、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各种展示场合下的演讲报告和信息搜索、处理等。然而,计算机知识内容的更新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新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成果层出不穷,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就已经被淘汰,例如学生在学校时学习的内容是Word2000,而当他们工作时使用的可能是Word2003或其他更高级的版本,甚至是其他文字处理软件。因此计算机教学如何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成为困扰计算机教学的难题。

一、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是德国著名的教学流派。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教育为了能跟上世界科技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不断扩充学校教学内容,搞“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其结果是教学内容越来越庞杂臃肿,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智力活动和创造精神被扼杀。显然,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德国开始从课程改革入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从理论和实践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发展,使范例教学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教育改革理论流派之一。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精选具有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的及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在教学中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习者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学习者不仅能获得知识和技巧,还能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

二、范例教学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关于范例教学理论的应用多停留在如何上好某一节课上,或者许多教师将范例教学理论等同于一般医学院和法学院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没有从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学习能力方面进行应用。 在范例教学理论中,“范例”的意思是“例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好的例子”、“特别清楚的(言简意赅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在教学中,范例既是一个“个”的阶段,又是一个向“类”迁移的台阶、起点,范例能否达到“典型例子”的目的,取决于范例的选取,范例的选取是范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计算机教学中范例的选取

范例的选取要符合三个原则。

1.要具备基本性。所选取的范例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规律,获得知识迁移能力。

2.要具备基础性。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要适应他们的学习经验,要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即教学内容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3.要具备范例性。要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而不是全部带有“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材料。这些精选的知识材料,应发挥范例的引导、样板和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借助这些材料,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有助于他们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迁移和实际应用。

(二)计算机教学中“范例教学”的实例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具有相似的界面,其操作方法一致,工具图标相同,如果采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其他软件变得很容易,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制”与“粘贴”是计算机应用中最简单、最常用到的操作,因此该操作也是教师和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操作,但该操作却是计算机应用中最重要的功能,在一些复杂的图像图形处理软件中,“复制”和“粘贴”功能的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工作区中内容的“复制”与“粘贴”为例来分析计算机教学中的范例教学操作程序。

1.范例性的阐明“个”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精心选取典型的、能够说明本质的范例。例如,选取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复制”与“粘贴”功能的操作,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Word软件中“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方法:复制时,先选择欲复制的内容(对象),然后利用“编辑”菜单下的“复制”,或利用单击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复制”,等等,将欲复制的内容放到剪切板中,同时使学生形成剪切板的概念。粘贴时,先选择欲粘贴的位置,然后利用“编辑”菜单下的“粘贴”,或利用单击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粘贴”,等等,将剪切板中的内容粘贴到指定位置,完成粘贴功能。通过反复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Word软件中的此功能,完成“个”的阶段。

2.范例性的阐明“类”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对在“个”的阶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例如,根据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个”所获得的认识,引导学生在Excel软件和PowerPoint软件中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复制”与“粘贴”的操作,完成从“个”到“类”的迁移,使学生掌握“类”的操作方法。

3.范例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这一阶段进一步对“类”进行验证。例如,教师让学生利用上一阶段得出的结论在其他应用软件中进行操作,如让学生在Photoshop、Flash,甚至其他更加陌生复杂的软件中进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中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4.范例性地获得有关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学生不仅了解了客观世界,也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行为的自觉性。例如,通过以上阶段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将学习过的不同的软件进行比较归纳的习惯,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总结

范例教学不仅能提高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将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