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最新5篇)正文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最新5篇)》

时间:

语文学习是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关键。通过讨论、演讲和合作写作,我们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增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可爱的小编燕子为大家整编的5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运用

(1)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重善、执着进取(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新授课教案 高中语文新授课教案 篇2

《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神州八号火箭发射视频。(学生:欣赏视频并交流。)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为我国有这样的先的进科学技术而自豪。引入新课:(1)神州八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

(2)火箭利用那种能量做动力升空呢?(学生思考讨论)引入本课课题:内能

1 新知建构:1: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

2: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学生思考并回答)3:应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建立内能的概念,认识内能包含的两种形式

4: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有哪些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5: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表观点)进一步理解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6: 改变内能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能使手的内能增大?、猜想假设:根据事例、生活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猜想。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验探究:分组实验(每两组一个探究问题)

1.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 2.如何点燃火柴头? 3.如何使一块冰熔化? 4.如何使水沸腾?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讨论、归纳、交流,相互补充,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哪两种?

知识深化:1热传递和热量。

(1)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热量?热量的单位是什么?

(3)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

2做功。

(1)演示1:压缩空气引火仪实验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筒内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2(2)演示2:热功互换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2.出现水雾是什么现象? 3.瓶塞跳起说明了什么?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小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

3.做功和热传递的异同点: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10.2内能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

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教学反思

内能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希望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能教好的理解内能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教会学生掌握这方法意义重大。

本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本课知识的难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验探究不但帮助师生攻克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实验探究方法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本节课就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师生取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导入:

学习《智取生辰纲》,我们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好汉们的智勇双全的气概,相对于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历史风云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三国古战场看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吧。

二。介绍作家作品: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大约生活于公元 1330年至 1400年之间,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与人寡合”,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详细见教师用书)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马谡(shu) 曹叡(rui) 寨栅(zha)

B 偏裨(bi) 文几(ji) 咽喉(yin)

C 张郃(he) 犄角(ji) 城垣(yuan)

D 垓心(gai) 长史(chang) 辎重(zi)

2、下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平常的人) 男亲自哨见(探见)

B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有性命) 孔明跌足长叹(跺脚)

C 把魏延围在垓心(战场的中心) 又命马岱、姜维断后(在后面掩护军队后退)

D 只鼓噪呐喊(击鼓喧哗) 思舜帝殛鲧思禹之义(杀死)

四。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即:,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灵活运用4字、5字、7字句)

五。分析小说如何写马谡失街亭的。

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

2、学生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3、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4、如何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讨论)

(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后悔,勇于承担责任,也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嘲讽,或者还可以看作是马谡还想以此博得诸葛亮的怜悯,借以逃脱罪责等,只要学生讲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业:

第 二 课 时

分析其他人物,讨论评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感想

一。处理作业(略)

二。分析诸葛亮其人: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⑤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①"笑"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③"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3. 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三。体会本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反复照应的效果(使作品脉络清楚,结构紧凑)。(学生寻找完成,教师只做点示)

四。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

五。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二。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针对三国归晋的结局,说说三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写成一篇短评。(仅限于已经阅读过一次的学生)

六、板书设计:

小说情节:守街亭——失街亭——撤汉中——斩马谡

人物形象:

诸葛亮:深谋远虑 料敌如神 赏罚严明

马谡: 刚愎自用 盲目轻敌 死搬教条

教学后记: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顺故事情节,了解作者构思。

2、分析人物形象,品评人物,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重点难点:文章重点在于分析故事情节和品评人物,难点在于如何在情节中抓人物及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物形象。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幻灯〕《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些英雄中有一位多智的耀眼,谁?诸葛亮!话说诸葛亮一生历经百余战,可谓用兵如神,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鲜有败绩,然而他也不是没败过,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一战是——街亭一役失了街亭。〔幻灯〕

二、简介街亭战略地位

街亭的失守使得诸葛亮此次一出祁山以失败而告终。街亭失守则战败,街亭何以如此重要呢?〔提问〕它是汉中的咽喉。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街亭战略简图并分析〕诸葛亮由汉中奔斜谷打算攻取郿城从而直逼长安;而司马懿则由长安攻取街亭,打算攻打阳平关从而绕道蜀军背后断其粮草,蜀军自然不战自乱。所以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可以说街亭关系到北伐的成败。

三、理清情节

这么重要的街亭却失守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它是怎么失的。课前已经布置大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也模仿《三国演义》章回体回目的样式给我们总结概括一下课文的四大部分,每一小组完成一部分。看看大家完成的怎么样了〔提问:一学生主答,请一二学生补充修改〕:

第一部分:拒司马孔明遣将,守街亭马谡请缨(学生:“请命”,哪个更好?我们讲对联时强调除了要对仗还要讲究平仄,要“仄起平落”,所以用“请缨”更好。)

第二部分:失街亭马谡逃跑,中埋伏诸将突围(学生:丢列柳三将中伏)

哪三将呢?王平、魏延、高翔,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我们看他们是怎么你来我往的〔提问〕:先是马谡被围王平来救,被打回;再是魏延来援,夺回街亭,但中了埋伏;最后是王魏二人共投列柳城,与高翔三人一起又来夺街亭,最后被郭淮偷袭丟了列柳城。一来一往共三次,可谓“街亭三夺”〔板书〕。

这是一处场面描写,在这个场面描写中涉及到千军万马,可谓一波三折、一唱三叹,可却只用了短短的两节文字,可见作者用笔之精妙,清代毛宗岗品评说有“斗转星移、云翻雨覆之妙”。这种手法颇有我国史传文学的特色,这也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共同特点。

第三部分:观图本诸葛换将,闻败讯孔明退军

第四部分:赏赵云诸葛称敬,斩马谡孔明挥泪(学生:赏赵云丞相致敬)

四、分析人物形象

唉,街亭无可挽回的失守了,那么谁要对失街亭负主要责任呢?〔幻灯〕〔讨论并提问〕学生分为两派:孔明用人不当或是马谡傲慢轻狂。

那谁更有理呢?其实这里都涉及到马谡,那么我们首先要看马谡是个怎样的人。 马谡

请刚刚说马谡傲慢轻狂的学生:你说马谡傲慢不能空口说白话啊,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呢?

1、战前的骄傲情绪(可留后讲或简单带过)

2、三笑:马谡在街亭时有一个表情:笑。

(1)笑诸葛:

马谡先笑谁?笑丞相,笑他多心〔幻灯〕,孔明多的什么心啊?〔提问〕诸葛亮得知孟达被杀司马懿兼程而来后认为魏军必取街亭;马谡则认为街亭为山僻之所,一定不来。然而顷刻之后事实便证明他的目光之短浅,而孔明料事如神。

(2)笑王平

接着他大笑王平,不听王平的建议,王平的建议是什么?屯兵当道。王平的主张实际上是谁的主意?孔明的。为什么这么说?〔提问〕诸葛亮即吩咐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嘱咐他们要谨慎小心。然而马谡置若罔闻,他用以反驳王平的依据是什么?兵法!兵法云、孙子云,但事实证明他的兵法有没有起到作用?没有,“置之死地而后死了”,活脱脱一个赵括!所以说啊同学们,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要不得,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他笑王平无能。〔幻灯〕

(3)笑司马:

他还笑了谁?笑司马。他笑司马懿胆怯,〔幻灯〕他根本没有将司马懿放在心上。而孔明是怎么嘱咐他的?〔提问〕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岂可小觑!不能知己知彼。

马谡三笑,一笑孔明,二笑王平,三笑司马,共三笑。而诸葛亮在他出发前叮嘱了他几次?分别是什么?〔提问〕〔幻灯〕一嘱地形,守之极难;二嘱对手,并非等闲;三嘱战略,扎营要道。而马谡三笑将这三嘱一一地给推翻了。他不听将令所以战败!!

总结:所以马谡是个怎样的。人?〔提问并幻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纸上谈兵、麻痹轻敌。 诸葛亮

哦,既然如此,那么错在马谡咯?请先前认为诸葛错的学生:你怎么看?

你还是认为孔明用人不当!但在这之前马谡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他献“攻心计”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又献“反间计”离间魏国君臣除去劲敌,为北伐奠定了良好的形势。你认为他用人不当,那么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说明呢?〔提问〕

1、错误依据:

(1)马谡战前的骄傲情绪和错误判断,诸葛未能注意。

(2)战前的布置

诸葛亮对马谡是不是完全放心呢?不是,表现在哪里?〔提问〕战前的一系列安排:派高翔驻守列柳城,命魏延把守阳平关关口要道,命赵云邓芝箕谷出疑兵。这说明他对马谡并不完全放心,但他仍用,所谓用人不疑啊,同志们!

(3)他也未能明白一个优秀的运筹帷幄的参军不一定是一个杰出的领兵打仗的能手。

所以尽管他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还是出差错了,真是百密而一疏啊。

如果他这一疏遇到的是个等闲之辈也就罢了,可偏偏他遇上的是谁啊?司马懿--一个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老头,也是位多智之士,他抓住这一疏将其他百密都给化解了。

总评: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其实这是一个千古以来都在争论的话题,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能有个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就可以。我认为:正如毛主席所说领导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诸葛亮在这场战争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此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2、战后措施

当诸葛亮发现他这一疏时是在什么时候?〔提问〕看到王平送过来的图本时,他拍案大惊;当得知街亭失守后他跌足长叹。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领导者,他立刻作出了补救措施,都有哪些安排?〔提问〕派关张二人援救阳平关守住门户;派张翼修理剑阁准备归路;令大军撤退马姜断后;撤退三军军民,派谁去的?心腹人,说明很重视,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不是累赘吗?〔提问〕爱民如子,一个真正仁爱的集团,也是罗贯中“尊刘”思想的体现;后派心腹人搬取姜维老母。

那你们知道他自己干什么去了吗?到西城搬粮耍空城计去了。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他能够从容不迫的回到汉中。

3、三哭

他回到汉中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赏赵云、斩马谡。为何赏赵云?败军中立功。为何斩马谡?失守街亭。可见他什么品质?赏罚分明。

他斩马谡时也有一个面部动作--哭。他哭了几次,三次,马谡笑过了他哭,真是“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样,有人哭有人笑”啊!

(1)一哭:

他为什么哭呢?〔提问〕马谡的话让他想起了往日情同父子的深厚情义,在个人感情上同情不舍。用“挥泪”而不用“抹泪”可见痛苦深、决心大〔幻灯〕:这种痛苦是用人不当、北伐失败,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深深的自责。

(2)二哭:

此次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提问〕当蒋琬劝阻他时,他动了不杀之念,但马谡又立了军令状,所谓军中无戏言,言必行行必果,为治军严明不得不杀,是情与法的矛盾〔幻灯〕。

(3)三哭:

当武士献头于阶下时,他大哭不已,悲痛之情无法控制了,为什么?〔提问〕他觉得自己有负先帝之托,愧对先帝〔幻灯〕。

总结:孔明是什么样的人呢?〔提问并幻灯〕机智多谋、小心谨慎、赏罚分明、勇于自责、有情有义。不愧千古奇相第一人的称号。

五、总评

那我们不是说他此次失败中要负起一定的责任吗,怎么还是英雄呢?你怎么理解?〔提问〕

(1)失败不影响他的出色表现:街亭布防可见其精心谨慎,初见图本可见其料事如神,回军汉中可见其从容不迫,斩将赏将可见其赏罚分明。众将就如众星捧月一般衬托的他更加高大。

(2)而且我还说他的败败得好,为什么?〔提问〕

鲁迅曾经说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失败使他由妖升华为人了,失败的悲怆感将诸葛亮从神坛上请了下来,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有感情也会悲伤的人,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平常看到的是一个神,但我们说那个神远不如这个人来得真切可感。

六、总结

所以说并不像开篇词里所说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至少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而这些面孔也不是毫无现实意义的,至少它能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启迪,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七、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

1.介绍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作品欣赏

(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映“雄关漫道”)

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3)赏读下阕

朗读下阕,学生思考: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从头越——攻破险要,战斗胜利

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该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反映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

如海——多

“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投影显示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宗璞《废墟的召唤》

(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梦唐·温庭筠

(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失望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

如血——色彩浓烈,气魄雄浑,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浑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

3.小结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充沛(雄壮、顿挫、刚毅、肃穆、自豪)

(2)意境优美(肃穆雄浑)

(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刻)

(4)内容跳跃(只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

4.朗读、背诵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让学生间互相点评,讨论朗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