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正文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

时间: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敬业的小编演员帮大家整理的14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11)班,这两个班一个是理科基础班,一个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个性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资料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个性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个性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务必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数列是高中 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是函数思想的延续。数列在中学教材中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可以与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相结合,是训练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抽象性,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将抽象具体化。考查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数列的基本概念。

二是数列的运算。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函数与数列的联系,重视函数思想的应用

加强对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研究和实质的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都可以看作项数N的函数。因此要重视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

二、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

要把握基础,对数列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要牢固把握,融会贯通,对数列的概念、分类、前N项和通项的关系及求解方法要烂熟于心,对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中项、性质等知识及其综合应用要胸有成竹,对等差、等比数列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解题中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三、注重方法技巧、适当引申拓宽

应该掌握解决各种基本题型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使得基本问题求解做的万无一失。

四、加强交汇,提高素质

数列的渗透能力很强,它和函数、方程、三角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相互联系,优化组合,无形中加大了综合的力度,解决此类题目,必须对隐藏在数列概念和方法中的数学思想有所了解,深刻领悟它在解题中的重大作用。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在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期不断地进行积累及尝试突破。 做题时,要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尤其是通过探索性题目,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数列综合能力题涉及的问题背景新颖,解法灵活,解这类题目时,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地思维,全面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3

高二复习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

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

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4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超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每个人并不必须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学生就应说基础是好的,然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潜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有一部分学生由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有的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来,甚至有的家长会不断提出这样的困惑:"我的××以前初中怎样好,此刻怎样了?"

尤其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能够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群众……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潜力状态

1、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应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能够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潜力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能够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善,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潜力越得不到发展,构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靠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此刻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资料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明白怎样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靠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知识的衔接潜力。

初中数学教材资料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资料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潜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潜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资料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资料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资料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必须好处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资料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潜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潜力

1、改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潜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善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理解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潜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透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资料,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潜力,务必独立完成。能够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职责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就应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潜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务必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就应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我今年负责理科数学高二(13,14)两个重点班的数学。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本人总结如下:一、工作态度

一学年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统考13班数学平均分109分,100分以上有27人。第二学期市统考14班数学平均分122分,100分以上有49人,最低分为102分!全班同学第一次都超过100分,这,值得骄傲! 在第2学期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

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落实就是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教学中特别抓好了一下几点: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利用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其中,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反思过去,经验少,教训多,希望在今年的教学中能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6

如何在高二这一关键性的一年中与这些同学一齐共同进步缩小差距,我选取了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尽量向学生带给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一,用多变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我认为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理解、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务必要主体的用心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思维潜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若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引入时我常常以问题作为出发点,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紧密,同时问题情景的设置又具有必须的挑战性,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如人教版初二几何《三角形》的《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在引入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三角形的实例吗?你能一笔画一个三角形吗?你能用语言叙述你的画图过程吗?

如人教版初二几何《三角形》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在引入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你能否再画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画好后请你剪下来验证一下。学生的用心性被激发,热烈的讨论,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状况

有的学生用的是先确定一角再确定两边的画法;有的一个学生是利用尺规根据三边关系画的(这正是后面所要学的一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有的学生是利用了垂直、平行、对顶角来省去作图中使用量角器的麻烦,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利用自己对数学图形的感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透过剪一剪试一试从直观上验证了自己的画法。

如《相似形》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引入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到与我国并称为世界四大礼貌古国的埃及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们说到了法老、金字塔、木乃伊等等,说到金字塔你能测量出埃及大金字塔的高度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告诉我用影长,当时我称赞他们与我们的几何学之父古希腊人欧几里得的测量方法一样,并讲述了欧几里得的故事,他等到自己在阳光下的影长与他的身高正好相等的。时候,测量了金字塔的塔影的长度,这时,他宣布,“这就是大金字塔的高度。”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其它性质的兴趣。

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成绩较差同学减少对于数学的恐惧感,课堂上放慢教学速度,变换教学方法,如人教版初二几何《三角形》的《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我是这样处理的:

1、请学生讲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讲解角平分线和中线,折纸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3、请学生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并做出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和一条中线。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了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课堂上放慢教学速度是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但一小批优等生就会出现没事做的状况,这时学习小组就是他们发挥余热的地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相互帮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事小组中不同的工作,并最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透过小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不固执己见,对同学的见解,既要乐于理解合理成分,又要勇于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越发的认识到讨论的重要性,我鼓励学生质疑,质疑教师,质疑教科书,鼓励学生争论,有些知识点在学生的争论中被突破,知识在争论中被融会贯通,我发现学生之间的语言他们更容易理解,于是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讲课,讲过三角形的分类等。又如学习基本作图时,教科书就如一本说明书,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画图,互教互学,实际教学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知,有所得。在认知效果和记忆效果方面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好。

第二,布置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的用心性

让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潜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潜力有着重大好处。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布置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课堂结束新课后,我透过作业的布置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如自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开始时每一天的第一样作业是复习,最后一项作业是预习,而且把具体的页数写清楚提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加强学生看书的针对性,开始时还带有必须的强制性如让家长签字,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潜力。

对数学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必须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资料有创造性,如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资料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根据上课资料所需经常让学生动手做教具如剪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做教具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没有此特性等,这种做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学生做教具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没有此特性时,有的学生用线绳打结连接四边,有的学生为了省事用订书钉订的,而订的不同方法得到有的四边形能动而有的不能,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关键在于连接处是一个点还是两个点的问题,学生很受启发。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7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反思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反思和与同事探讨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一,对教学工作的困难认识不足,没有耐心;其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缺少爱心;其三,对数学教学的特点把握不好,不够细心;其四,对数学教学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务根本。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其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因此,调控教学的情感,创设一种民主交流、亲切和谐、师生情感思维共鸣的课堂气氛,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三、数学教学要有十分的细心

不细心、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也算是非智力性错误的一种,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其实克服粗心大意、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对数式真数位置大于零、直线的斜率等问题。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三、数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

身为教师,首先要务本,本立则万法可成。何谓本?其一是以德为本,修身立德,这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其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忽略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我们在无形中就偏离了教学之本。其三,以教本为本。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的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时候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课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和学习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径。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8

我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进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高兴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

三、根据详细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把握情况。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奇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以为只有通过解决困难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练习学生。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定错误。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步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索、多预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9

1、痹硕变化的观点:

几何图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也应看作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就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发展成直线。又如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就形成角;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变化成直角、平角和周角。从图形的运动中可以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联系和区别及特性。

2、笔形结合的思想:

在几何的知识中经常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研究离不开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如微”。本章的知识中,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起始课,就注意数形结合,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绷系实际,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乎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表示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围绕着这些内容,我设置了五个活动,活动一游戏“找朋友”——探究如何确定位置,活动二用数对表示位置,活动三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活动四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应用举例,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

上完课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活动,我规定靠门口竖着第一列,横着第一行,我想找一个好朋友,首先,只给一个数据,他在第三行,请第三行的同学站起来,刷,同学们就迅速的站了起来,紧接着就听有的同学小声说,第三(四)列,他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欲擒故纵”,问:只给一个数据,能否确定位置?找了刚才哪行的一个学生回答,他说“不能”。接着,我给两个数据第四列第二排,同学们高兴的站了起来,给两个数据能确定一个位置吗?为什么?最后,我让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很多同学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觉得学生都愿意做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更愿意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每一节都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1

上一周进行了公开课《有序数对》,下面就本节课的上课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我认为对本节课的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把握的很到位。能够完成所制定的四维目标。尤其是在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游戏学习有序数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上面的要求,在教学中,我意在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而是采取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上述理念,结合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注重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创建不同的情境。情境的创建取决于教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的新知构建中,从始至终,我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去获得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相互帮助,互相协作的本领20xx年度数列教学反思文章20xx年度数列教学反思。同时通过合作,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民主的平等关系。

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的容量很大,学生也感到非常的新颖,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生活中有序数对的例子举的还不是不够丰富,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精准,在与学生的配合上还少一点默契等等。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2

高二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命题范围:从高二第七章开始到第八章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调查研究目前我市高二数学教学的现状,了解各校高二学生数学水平,以利于高二数学教师合理、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指导好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打好高二阶段的数学基础.

1.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高考命题的意图和宗旨。

让不同的考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数学,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本次高二试卷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2道题中有5道题(占31分)得分率在90%以上,有6题(占36分)得分率在80%--90%之间,有4题(占25分)得分率在70%--80%之间。这样让所有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

(2)注重能力考查

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善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综合应用,支离破碎的知识是不能形成能力的.考查时,既要注重综合性,又兼顾到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整个试卷前21题的计算量不大,体现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不追求大的运算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灵活地解决问题能力,但第22题的计算过繁,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处失掉过多的分,没有针对性地考察解析几何中的运算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力求展现创新空间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21题联系了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试题的表述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有一定的灵活性,也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结果

经抽样(抽样270份)统计分析,总体情况大致是:均分:108。7分;优秀人数51,优秀率18。9%;及格人数223,及格率82。6%。各题分析如下:

题号1-1213-16171819202122平均分47。511。510。99。110。38。37。54。5得分率0。790。720。900。760。860。690。620。32题号123456789101112均分4。854。943。762。914。244。562。444。224。01。813。913。81难度0。970。990。750。580。850。910。890。840。80。360。780。76题号13141516均分3。213。612。672。0难度0。80。90。670。5

3.试题及学生错误分析

第4题,很多同学选D,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误认为P点是圆上一点。

第10题,主要错误原因在于对a,b认识不清,若a,b以具体数字出现,学生就会理解渐近线确定,双曲线方程不唯一,由于题中以字母出现,学生误以为答案C就代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

第13题,主要错误在于(1)审题不清;(2)到角公式用错;

第15题,主要错误在于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而直线将平面分成了三部分;

第16题,主要错误在于学生对圆的性质掌握得不是很好,圆与双曲线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第17题,主要错误在于少数同学运算不当及基本技能不是很强;

第18题,主要错误在于(1)没有能够熟练运用圆的性质来解决圆的相关问题;(2)有很多同学丢开了圆的特殊性质,而用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的一般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弦长公式又记错;

第19题,主要错误在于部分同学书写错误,证明不合乎逻辑,把要证的结论又当条件用;

第20题,主要错误在于(1)少数同学对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掌握得不是很好;(2)不少同学直接当作椭圆的标准方程来处理;(3)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太强,弦长公式记错;(4)对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好;

第21题,主要错误在于(1)实际问题的自然约束条件“”错误或漏写;(2)不能很正确、规范地作出可行域;(3)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过程中,表述不规范或没有表述,(4)解完应用题后没有作答;

第22题,主要错误在于第2小题的运算繁,学生畏难情绪重,怕算;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方法。

3.思考与建议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整体质量是还不容乐观.低分率也不小,一些稳得分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错,这反映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数学能力是不强的,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平时教学建议如下:

(1)平时教学应注重基础,让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的教学就应注重基础,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记忆到位。

(2)平时讲解数学例题时有意识地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地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强化解题规范的要求。

(4)要着重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运算能力,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较繁,应提倡学生寻找最简的处理方法,更要让学生多体会运算当中的技巧。

(5)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6)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让学生会思考、会解题、会质疑、会反思、会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一、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如在棋盘中用数对表示棋子的位置、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五子棋对弈情境引入;利用座位这一真实的情境学习排和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利用数对的相关知识解决,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二、有效设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本节课中,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将“小红坐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还是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都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的设置,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从玩中学的教学设想。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4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一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截面之后,要求学生对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图形的形状进行了规类,并通过对正方体的切截,过渡到棱柱体的切截上,从而使学生在切截出来的截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得出一些规律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研究的气氛,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学习方式并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力图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合作、组织的作用。把“对几何体的切截与开发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聆听学生回答,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无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种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课前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把教学上有此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锻炼想象力就更容易些。由于做了有关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在对教学课件中的切截过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正确地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使课堂节奏更有条理,向着课前预设的方向进行。同时,课件把可想象的事物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也易于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我也曾尝试寻找一些生活当中利用切截的原理来工作的事例,如“地质探查”、“石油勘测”及“医学CT”的用途的录像片或相关的图片,因为这些事例会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另外一种观念,并且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又能增长科技知识,但可能是由于条件有限没能找到有关切截方面好的事例。虽然,缺少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事例,我将寻找切截原理应用方面的“难题”留给了学生,请同学们回家后去阅读寻找这一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书籍,然后写一篇有关“截面”在现实生活的使用,课后学生们还是查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写的文章也很生动。

在课改教学中,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甚至互相争论的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不但是在交流知识、交流方法,而且还是在交流彼此的体验、观念和情感,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实现自身发展和自己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师作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地互相促进,彼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