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优秀7篇】正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优秀7篇】》

时间: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是中国被侵略的开端。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请大家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片段。观看完毕后,问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感觉中国现在强大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说导语: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她曾经遭受的屈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屈辱历史上的第一课: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现代中国的崛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今夕对比,能更好的反思和理解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灾难和痛苦。

第一个环节:鸦片战争的原因

展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周边形势图,让同学们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一是中国的闭关锁国而盲目自大的心态,二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野心与日俱增。

展示材料: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对英国是贸易顺差,而英国对中国是贸易逆差。并展示相关数据。 第二步,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对中国走私鸦片,因为走私鸦片而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学生根据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回答具体危害,教师点评)

二是分析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在这一步里,先明确虎门销烟是中国为了维护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然后再指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而不择手段,体现出的是资本主义扩张和侵略的本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这闭关锁国进行剖析,思考两个国家政治经济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治腐败。而这一时期英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中英两国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其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必将有遭遇的那一天。

第二个环节: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通过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地图,让学生从时空观念上对鸦片战争的过程有直观的理解和体会,在教师的叙述中,穿插相关细节,如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英国远征军18000人。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十一人,正一品到从三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学生听到相关数据,会自觉对鸦片战争的失败感觉到震惊。进而对清政府的腐败和愚昧有更深更直观的理解和体会。

2、两次鸦片战争的过渡,通过展示展示材料,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达到英国列强销售商品的预期,他们渴望着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

材料: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2、结合课本p52下面的地图,让学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别有哪些,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两批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得出西方列强侵略加剧的认识。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现在历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看地图,让学生明白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一定是在一定时间内,在特殊的地域中发生的。由此通过积累,能够让学生在两个方面进一步的学习的思考历史:一是在同一地域内,不同的历史阶段中都发生过什么事,它们会有怎样的规律;二是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的地域内又有哪些不同的事情发生。

第三个环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1、先让学生总结出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三个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并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如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另外还可以总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取得的新的特权,主要有内河航运和内地游历、传教的特权。

2、进而从这些内容中引申出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深刻影响和危害。一是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二是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三是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设计意图】分析影响最能看出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和对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更能激发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第四个环节: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展示两个材料: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海军为世界之最,拥有各类舰船400余艘;军舰较大,排水量从百余吨至千余吨;设炮较多,10-120门不等。清朝水师舰船体积小,火炮数量少,其中最大战船的吨位尚不及英军装备最差的军舰;设炮最多之战船,其火炮数量也只与英军设炮最少的军舰相当。

材料二清军主要沿驿站线路运兵,一省一次调兵仅一两千人,且因道路狭窄和当地供给能力有限,一两千军队也只能分“起”调动,每“起”200-300人。据估计,清军调兵的速度邻省需要30-40天,间隔一二省,费时50天,隔三省70天,隔四省则需90天以上。而当时英军的海军舰船从印度开来只需30-40天,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也不过60天。

2、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总后教师总结,中国战败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和统治集团的指挥失当;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英国是军事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对中国造成的严重伤害,给中国人民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模式。先后有地主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遗憾的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历史的重任落在工人阶级特别是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并最后取得了胜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个环节:情感升华

通过展示中美历年gdp的对比、中国新型军舰远航的图片、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相关片段,来彰显当代中国的崛起,进而引起作为当代中国人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树立起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努力的动力。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2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标: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三)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2)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六)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分析概括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料的方法。(七)教学用具(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按小组的形式摆放课桌。(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媒体设备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1)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教材或者其他参考书)(2)结合课本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3)结合课本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4)依据教材,客观辩证的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二)新课导入部分罂粟花,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渊。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鸦片战争(三)师生互动部分1.课堂探究部分——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在幻灯片上分别给出一些能反映中国和英国当时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差别。第一张幻灯片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纺织图、英国工厂的机器大生产、中国传统的牛耕图、英国田间的机器耕作。引导学生分析战前中国和英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还是传统的男耕女织,而英国是及其大生产。第二张幻灯片是也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清政府的军机处、英国议会大楼、清政府的战舰木船、英国的铁甲舰。引导学生分析战前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国则朝着现代民主制度的方向发展。在军事上中国还是传统的木船,而英国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最后在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完成下表: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项目

中国

英国

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

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

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对历史图片的直观感受,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比较得出鸦片战争前英国和中国的差别,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2.虎门销烟(1)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和英国的贸易特征,得出英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从分分析得出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让学生归纳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引出了林则徐的广州禁烟运动,并观看虎门销烟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英雄事迹,面对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并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面对鸦片的危害,领导了禁烟运动,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回答)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设计意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历史观点,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本质分析历史事件。)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让学生结合前面的课前探究和课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1)中国战败的原因:①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腐败、军备落后;②客观原因:英国的强大;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资本主义制度。(2)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5.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完整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门户大开,损害贸易主权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协定——丧失关税自主权④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⑤《望厦条约》——破坏领海主权(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国跟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品等条约的内容,认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6.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捷克课本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社会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4)思想文化:开始向西方学习;(5)历史阶段:中国近代史开端,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7.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爆发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184218451846输华商品总值52.496.9239140材料三:

国家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934.5便士(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英国的绵纺织品在中国滞销(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消费水平低下;商品不受欢迎;(3)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归纳历史信息,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2)鸦片战争的经过:主要让学生自己归纳,老师主要是提示几个关键的点比如:时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等!最后老师在幻灯片上打出一些具体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3)《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在幻灯片打出来,给学生分析一下,主要介绍开放的十一个通商口岸,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并指出与鸦片战争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一是遍布整个沿海,二是开始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让学生依据课本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经济上: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清政府的变化:政治上: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服用和工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革命(总理衙门、总税务司、京师同文馆);经济和思想上:兴起了至灾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7.思维拓展:(学生分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参考答案: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站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也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带来了先进生产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部分1.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鸦片战争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影响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果:中国失败,失去更多新的权益  影响                                  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本节课总体上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题作用,整节课上老师基本上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最后思维拓展的设计,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史观分析历史问题。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时间很紧,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不充裕。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的讲解有点单调和枯燥,应该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凡名家治史都讲究“论从史出”。的确,说任何话都是要有根据的。在分析战争的必然性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引用了较为丰富的材料来给学生以深刻之体验,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比空洞的叙述结论有效的多,也更容易实现师生的互动。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关键是要教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教室主要是在关键时候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 篇3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② 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历史比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导入新课

利用罂粟花、罂粟果的图片引入本课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我们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这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鸦片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国际背景:英国此时怎么样呀?英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原料和市场。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机器生产出来了更多的商品,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而英国的市场比较狭小,原料也不足,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抢占别国市场,掠夺其他国家的原料。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原料和市场。而这时的中国的社会状况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国内背景

国内背景: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中国是什么经济?对,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土地是吧,小农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而在清朝统治时期,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谁的手中呀?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所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土地高度集中的结果,必然导致什么矛盾比较尖锐?阶级矛盾比较尖锐。这是从经济上来说的。

从政治上来说,清朝的统治怎么样?政治腐败,战前的中国,已经处于清朝末年,政治非常腐败:贪污成风——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另外,军备废弛,当西方国家用长枪大炮作战时,清朝的军队装备还处在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船还是木制的帆船,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但是清朝统治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呢? 没有,此时的清政府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虚骄自大、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

外交: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同学们看一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想要市场和原料,而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自然成为英国的目标,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但是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两者会不会产生矛盾呀,会,所以战争的爆发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和市场。

好,弄清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们还要知道是什么事件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对,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3、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我们都知道,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谁?林则徐。林则徐为什么要领导禁烟运动?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要知道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请看这几个问题。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但是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什么叫出超?就是出口的比进口的多。所以英国的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材料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的道光帝采取什么了行动?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过渡:虎门硝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虎门硝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

不是,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2、经过

战争的过程不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重点,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了解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为第一阶段,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扩大战争——1842年8月战争结束为第二阶段。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结果

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 条约主要有四个内容,我们分别来看,

第一,割香港岛给英国,简称为割地,这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第二,赔款2100万银元,简称为赔款:这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第三,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哪五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开口通商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第四个内容,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协定关税:这使中国开始丧失什么权?关税自主权。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除了《南京条约》之外,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这里面有几个名词大家注意一下,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就是外国公民在中国犯了罪,中国的法律不能制裁,只能由他们国家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半封建: 国家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 破坏,既存在资本主义,又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

1857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

3、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鸦片战争》教案 篇4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

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5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

教师提问: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迅速提高的生产力驱使资产阶级向全球扩张,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侵略者满以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敞开了。但是结果非常的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讲授鸦片贸易的背景时教师有所交代,所以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②既然结果不理想,英国采取了什么补救办法呢?其结果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教师此时简单介绍一下“修约”的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感情。

③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请你们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比较,是否一样呢?

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教师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战争的手段上来比较。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导出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中《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下面三个思考题:

①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②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③与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

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关于战争再起,教师首先提醒学生关于世界历的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以使学生对战争再起有较清醒的认识。

关于《北京条约》的签订,由学生看书,掌握《北京条约》内容既可。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首先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的不同表现,然后由学生分析美国只是帮凶的原因。再分析俄国此时侵略中国的特点是什么?表现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由学生回答。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此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出相应补充。

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永州市三中 唐天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能力 (1)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历史。(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动脑与研究历史能力。如本课设计三个探究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再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4)通过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主义、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力和通过现象抓本质能力。(5)通过阅读关于林则徐史料,分析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原因,培养学生辩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作裁体,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英雄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历史责任感。认识到今天幸福与安定是国人民不断抗争结果,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2.通过鸦片战争背景及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史实,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3.通过火烧圆明园,认识到侵略者对中国文化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形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领域、清朝政局、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二、难点

难点一:2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才是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这涉及到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学生一般很难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是教学中难点。难点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丧失部分独立自主权,经济上保存了封建主义和发展了资本主义,但学生易说解以为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所以是教学难点。难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第一次战争是在1842年就已结束,由于时间相隔外远的原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继续关系,所以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 课前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鸦片战争》视频,营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160多年前战争情景中,为本节新课教学打好基础。

【提问】 刚才大家看的短片是有关于哪一场战争?反映了什么事件?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引入本节课题,问题探究一。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课题】 鸦片战争

【多媒体显示探究】 一、虎门销烟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值 中国输

英总值 入超 正当

贸易值 鸦片

贸易值 总计值 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250万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教案鸦片战争 篇7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在此基础上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掌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一、前言

1、中国近现代史分段:

近代史:1840-1949(旧民主主义1840-1919;新民主主义1919-1949,整个近代史都是两半社会);现代史:1949年后。

(1)近代史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约80年)其内容为中国近代化,也就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近代化的历程分为: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但始终没实现。

(2)近代史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约30年)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即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时期。

(3)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1949-现在)其内容是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探索中国的社建道路,有成就也有曲折;后20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具大的成就。

2、两半社会的特点:

封建制度的根本未变;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中外势力勾结;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政治、军事及经济。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建立基础不同:后者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前者排斥分工;满足需求范围不同:后者满足市场需求,前者满足一家一户或小范围需要;与外界联系不同:后者对外开放,前者闭关自守;对技术要求不同:后者采用先进技术,前者因循守旧;

二、鸦片战争背景

1、中国:总特征为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土地兼并严重)。政治:日益腐败。官场腐败(材料);阶级矛盾尖锐(材料); 军事:军备废弛、军纪败坏。财政:国库亏空。

外交:闭关锁国,闭目塞听(材料); 补充闭关锁国

①禁止国人出海贸易;②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原因:根本上是自然经济的产物;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防止倭寇和反清势力;防止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统治者担心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影响统治;统治者狂妄自大 评价: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暂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阻碍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思想和文化科技;属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国入侵;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补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

A.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B.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E.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F.自然经济根深蒂固;G.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经济:英法等国完成和进行工业革命; 政治:资本主义政治进一步完善;

军事:装备先进,英国成为“海上霸王” 外交:为夺取原料和市场进行对外扩张;

三、鸦片和禁烟运动

1、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烟毒泛滥白银外流。中英贸易情况:

英国-中国

商品情况

中国出超

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材料)。

2、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3、鸦片危害:

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 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 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见材料)

道光帝支持禁烟原因:危及清朝统治 主张禁烟:林则徐、黄爵滋、邓廷桢 禁烟运动:虎门销烟1839、6

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影响: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林则徐活动:

上书禁烟-钦差大臣去广东-广东整顿海防、缴烟-虎门销烟(民族英雄)

四、鸦片战争原因:

1、根本:英为抢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五、鸦片战争经过

1、过程:

开始:1840、6封锁珠江口;

爆发:一阶段:1840、6-1841年初

珠江口-厦门-定海-白河口(原因)琦善谈判; 扩大:二阶段:1841年初-1842年8月

香港岛(广州)-厦门-鸡笼-定海-吴淞-镇江-南京。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有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人民中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结束:1842英军到南京下关海面,清政府求和。

2、性质

英国:掠夺中国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3、失败原因 客观:英国强大 主观:清政腐败

根本: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资本主义。补充:为国捐躯人物及后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