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评课稿通用31篇正文

《评课稿通用31篇》

时间:

评课稿(精选31篇)

评课稿 篇1

4B Module 3 Unit 3的评课

基于小学生英语知识有限且要进一步发展其思维能力,注意倾听及观察,用英语简单交际的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根据本课的特点,以学生好奇的老师的笔友Jerry展开教学,从中培养能够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激发他们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简单交际的欲望.用观察地球仪,猜谜游戏,小调查,整理句子写信等层层深入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合理地整合,拓展成新的语言内容进行交际.

本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主动参与到本课教学中来.本着这两条原则,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从Warming-up开始就为新课的导入到最后的复习作了精心的设计:Sing a song. Introduce the teacher's pen-friend. Find the UK. Ask questions about your classmate's pen-friend. Where does Lily's pen-friend live Guessing game. Do the reading and answer questions. Write a letter. 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He is… He has … He lives in He likes He likes to He can In Spring, it's ……同学们在活泼真实的教学氛围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受.

评课稿 篇2

李老师执教的《航天飞机》一课让我收获很大。尤其是关于卫星这个词语的理解。李莉老师采用卫星自述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卫星,富有童趣,孩子们兴趣很浓。这种方式避免了科普知识的枯燥与难懂。以后在教学中,我也要多动动脑,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

下面重点谈谈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启示。

一.生字指导能抓住重点。例如:陶老师在书写飞机这个词语时,强调了飞这个字的第一笔为横折斜钩,机的最后一笔为横折弯钩。这两笔形似但名称不同的笔画,学生容易混淆。

二.词语教学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通过何种方式理解这个词语的,这种方法启发了其他的同学,以后他们也会学习用各种方法记住词语的。

三.朗读教学时,让学生加上自己的动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评课稿 篇3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安排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朗读,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学生在角色朗读对话和解读文本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本课的教学可以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理解感悟。

丁老师的这堂课,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学生,正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仿佛小壁虎接尾巴的生动画面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尽管我读着的只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节语文课的片段,而且还要摘要,并不详尽,然而它已经使我入神入画了,足以显示出丁老师教学艺术的魅力来。

这节课中,丁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新颖。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教学中,丁老师用亲切的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的生动情境,使学生达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活泼有趣的境界。

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教师的评价体现了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丁老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

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仅仅一节课的教学,就已经显示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训练过程。

然而,课无完课。我想,因为是一年级,再说是一篇没有拼音的文章,如果能将识字教学融入在表演之中,先抓一个段落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气,同时渗透识字教学,那样可以使词语教学、朗读指导、语言形式都融在表演之中页实现了教学的整合,那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评课稿 篇4

今天听了xx省xx市实验小学的xx老师执教一课,朱老师提出要“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准确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本质特征”。课前朱老师做出这样的思考:“学生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并认同假分数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其次,从学习基础分析,当学生面对一个真分数时,已经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用自己的方式作出解释。比如,可以从部分与整体(一个物体或一个群体)的层面进行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一个量相当于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我认为,只有当学生看到一个假分数时,能利用已有的经验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它,对它的理解程度能与真分数等同了,才算真正实现了假分数意义的构建。”

笔者在课前调查中发现, 学生们对于分数的认识大致如此:讲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用分数表示。比如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子的2份可以用分数四分之二来表示。但是,学生的认知中还是趋向于认同分子小于分母的情形。这就是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之间现实的而又不可回避的矛盾。那怎样解决矛盾?

教学片断: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个性化画图。

教师和学生从四分之一开始,每一次增加一个分数单位,学生很自然也很顺利地完成。

师:看着这5个分数,你有觉得谁最特殊呢?

生:四分之五。因为分子比分母还要大。

师:还有谁比较特殊呢?

生:四分之四。分子和分母一样大。

师:像这样子分子大于分母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师:前两天的学习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你能在括号内填上自己喜欢的数,并画图表示这个分数吗?

笔者在课堂巡视时看到了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比4小或者等于4的数,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即“学生认识到假分数在形式上与真分数是不一样的,但其实质都是分数单位累加的结果。”

《真分数和假分数》已经上完了,笔者是这样想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些已经知道的对新的学习会造成怎样的迁移。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评课稿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知识背景及新课程、新教材

本单元围绕考古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旅游作为当今社会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英语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胜古迹是旅游的重点内容之一,名胜古迹中的许多发现都来自于考古工作。所以archaeology也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学主题。

本单元所选的语言素材涉及中外名胜,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正如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所提:学习考古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观看历史教育片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对教师本身历史文化修养、广阔的知识面等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体现了师生共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的“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已有知识谈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朝、唐朝等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为以后阅读英国的《巨石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础。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利用表达好奇功能结构谈论他们所感兴趣话题。

3.听力是这一课的难点。听力材料介绍是古代法国人用来射箭的一种武器。材料长,对武器的结构的解释比较复杂。但是学生听过材料后能够顺利地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这里不要求学生理解细节,只要能完成练习就行。

二、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会谈论古代人的生产、生活;

2.学会表达对什么东西的好奇,如:

i wonder what/ who i really want to know

i’m curious toi’d love to know

i wonder if/whether what i’d really like to find out is i’m curious about i’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3.学习一些与考古有关单词、短语和句式,如:archaeology及其派生词,curiosity, bronze, dynasty,

decoration, artifact, unearth, spear, pot等。

(二)情感态度

1.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总体学习目标,以便激发学习学习积极性。

2.从谈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朝、唐朝等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等入手使学生到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学好英语自信心。

3.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其团队精神。

(三)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通过-ology, -ological, -ologist等词根的学习,掌握archaeology, archaeologist, archae- ological等词,同时掌握同类词的学习方法

2.调控策略:通过听力让学生了解到听力有时很难,不可求全责备。可以材料调整听力要求。有的要听懂细节,有的甚至要推断隐含内容,但有的只需要掌握大意。

3.交际策略:通过谈论古代人的饮食起居、文化娱乐、生产工具和谈论兴趣等真实交际活动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表情、动作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4.资源策略:让学生了解博物馆、名胜古迹和书籍资料一样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文化意识

1.了解英语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度。

2.了解西方国家部分古代用具。

3.通过中外古代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评课稿 篇6

这学期很有幸又听了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更有幸的是有机会主评徐老师的这节课。《詹天佑》这《詹天佑》评课稿课文主要讲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认为陈老师的课努力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

一、结合背景介绍,缩短人本对话。

本课内容离学生现在的生活现实较远,因此学生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陈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能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詹天佑接受修筑任务的压力之大、困难之大。

二、紧抓句的教学,感悟人格魅力。

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时候,陈老师紧抓这一段中的句子展开教学,如:引导学生明确过渡句的作用、画排比句、找詹天佑亲自坚持野外工作的句子等,并一一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从句中感悟詹天佑的伟大品格,从而感悟到詹天佑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过,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看法:如学生围绕詹天佑亲自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谈体会时,有一生说从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爱国品质,这时徐老师给予了否定,我个人的看法是,学生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詹天佑所有一切的行为动力应该是来源于他那强烈的爱国心,也正应该是这强烈的爱国情感才支撑着他克服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如果在这一段的教学中,老师能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更令自己感动,说说原因,可能学生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构筑詹天佑的真实形象,情感体验也能得到更主动地调动,这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令自己感动并受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学生肯定能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达到与文本内容的更好沟通,从而更真切地受到詹天佑人格魅力的感染。

三、注重实践训练,体会创新品格。

在教学第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陈老师采用了画一画的教学方法。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笔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示意图,无须多讲,学生就能明白。不过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这样会比老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画在纸上的示意图进行评议看得更清楚些。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现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这也是在铁路修筑史上的首创,我觉得陈老师在教学时对这一点强调不够。教学时,陈老师让学生示范演示了“人字形”线路的行驶办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难点。这时候如果能对学生的演示进行更细致地指导,那会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让学生先站板画出“人”字形示意图,再用一支带有两个不同颜色的钢笔头的钢笔上台演示,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很明了地揭示詹天佑不仅是我国的爱国工程师,而且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感悟到詹天佑伟大创新品格。

四、恰当使用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一堂离学生实际生活年代比较远的课堂中,老师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显得尤为重要。陈老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内容不多,但有节有序。如两种隧道的开凿办法和“人”字形线路的设计的动画课件展示,远胜教师枯燥的千言万语,这样的课件展示不仅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看得真切,感得真实,更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课文的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合课堂拓展,升华情感体验。

当陈老师教学到外国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人”字形线路都赞叹不已时,让学生也来说说:你会怎么称赞詹天佑?不仅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得以学以致用。

总之,陈老师所上的这节课是很成功的,其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数不胜数,还是留待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学吧!

评课稿 篇7

听了王老师这节课,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先来说一说目标,王老师定的目标是1、能用不同的方式打开食物的包装或外壳。2、提高动手能力,锻炼手部肌肉。从整个活动上看,幼儿基本达到了教师制定的目标,同时我们也都能感觉到孩子的参与性、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从中得到了快乐。因为孩子们的天性看到吃就会很感兴趣。

接着来说说教学过程,王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拿出仙女棒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利用幼儿对变魔术的喜爱,激发、调动了幼儿情绪。接着出示盒子告诉幼儿里边有很多宝贝,让幼儿用仙女棒把宝盒中的东西变出来(教师教咒语),每位幼儿都拿到东西之后,让幼儿尝试打开来尝一尝。

接下去就是幼儿的操作部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让幼儿人人动手操作,在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王老师能关注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通过耐心引导,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常识。最后王老师采用的是交流的方法,先个别幼儿交流,再让全体幼儿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

接着我想来说说这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细节方面。

王老师上课非常有激情,所以也带动了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热情,但是我觉得你一直是跟着自己走,没有为孩子考虑的更多,你的思路很清晰,现在是这一步骤,接着又是哪个环节,但就像赶场子一样,虽然每个环节都经历过了,但都是匆匆忙忙,你把你要说的说好了就直接进入下个环节,而给孩子说的机会很少,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环节上,你已经在讲解第二个环节了,所以在打开物品这一部分中孩子的主动性体现的不是很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我们大家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创新。

评课稿 篇8

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主要是两大块:对早自习预习情况进行质疑和解读文本。在学生质疑这一部分,教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最后结果,而是问“有谁能帮他解答?”就这样,学生的很多疑问是同学解答的。同时教师也注意引导,比如当学生问到“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中“焉”的意思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还有这个字的句子,并联系语言环境具体感受它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从而对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现象“一词多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例子还有对“之”的分析。

在解读文本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先找出有哪些人?这些人要干什么?有困难吗?他们对移山这件事的态度怎样?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始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当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还要追问?“你从哪里知道?”同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回归到对文言的解读,如“箕畚”的特殊用法,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的讲解。

此外,这堂课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如分析愚公和智叟的年龄,就为后面领会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做了铺垫。学生平时也训练有素,齐读课文,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对课文的预习也很扎实。

在讲到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的时候,如果加强对他们语言的朗读,进一步品味他们不同的态度,我认为会更好。还有老师上课的声音应再大点,后面的学生几乎不容易听到。

总之,通过这堂课,可以看出贾老师很有造诣的教学艺术,如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教材精巧的处理,对学生的指导等等。这堂课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评课稿 篇9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半,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短,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这环节中,教师创设了猜谜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师在钟面上拨动时刻,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整时、整时半,课堂气氛一直很高昂,这时教师故意将分针拨向7分钟,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产生了知识的冲突,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值得一赞的是老师课件制作的能力,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板书有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评课稿 篇1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行进间运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与方法,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层层深入,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行进间运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从整堂课来看,教材搭配合理,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具体点评如下:

一、王**老师从最开始提出关于篮球知识的问题由学生回答,引出篮球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开了好头;紧接着是球性练习(自由玩球、两人一组的夺球游戏),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个热身和入门的过程,两个可以说是练习也可以说游戏的教学内容,原地运球和行进间的运球,运动量适中,很好地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主要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课程他们会乐于学习。本节课王老师将游戏贯穿整堂课,通过设计多样的游戏,有目的地使学生在游戏练习中掌握运球的动作技术。学生还在游戏中通过互相配合、帮助,培养了合作、探究、团结、竞争的精神,既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又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真正的体验到了运动的兴趣,也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标。

三、注重即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时性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学中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能及时鼓励表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教师的各种激励手段使他们产生一种愉快感和荣誉感。比如,有位学生在一次运球练习中表现不错,老师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真是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本课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练习、游戏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本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男女生技能差异与兴趣爱好不一,造成学习进度不一样。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喜欢篮球;而女生柔韧素质较好,但胆量小,不太喜欢体育运动,同时害羞,学习篮球运球技术动作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男、女生爱好和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其次,体育教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语气语调的变化,都需要教师平时教学的积累和平时文化学习的积淀。本课中方老师在语调语气语言方面把控还需要加强,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这堂课中,老师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评课稿 篇11

今天我学习了潘丽娟老师的一节课《海伦。凯勒》收获很大。本人感觉本节课主要亮点有:

一、 采用“主问题导学”方法,教者紧扣文本,抓住学习重点,主体部分设计了二个主问题。这一设计,明晰了学习目标,避免了师生间零碎、随意的问答,学生围绕主问题深入学习研讨,保证了对知识解读的深度。

二、板块式设计给课堂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自学、探究的时间,有合作交流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充分挖掘课文情感因素。教者百范文网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语段,抓住生动的细节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文中蕴含的浓浓情感深深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学生。

四、知识点的训练得到重视。无论是字词的识记理解、朗读能力的强化,还是篇章结构的揣摩,本节课都能较好的落实。

评课稿 篇12

岑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语言优美且严谨、准确。

教学中,岑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抓住“美丽”“有限”“渺小”“唯一”四个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地球不能被破坏。四个特点,岑老师侧重教学“美丽”和“有限”。尤其是“美丽”,岑老师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如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地球图片,又如看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地球的美,还有带领学生美读等。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思绪飞扬,想象丰富,不仅看到了地球上那一片片广袤的平原,看到了地球上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也看到了地球上那一片片蔚蓝的大海,看到了地球上那一片片金黄的稻谷……理解“有限”时,岑老师补充了大量的资料,告诉学生地球上的能源危机以及动植物灭绝的事实。美丽的地球,本来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由于人类的不加爱惜,滥砍滥伐,后来没有了什么,没有了什么,没有了什么,没有了什么。多么残酷的事实,多么明显的对比啊!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她渺小,资源有限,所以人类只能爱护她,珍惜她。     作为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指导说明方法是必须的。岑老师抓重点句引导学生发现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方法,把知识点的学习和朗读指导结合起来,使说明方法的教学不枯燥,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目标形成统一。

评课稿 篇13

听了吕老师执教的《观潮》一文的词语课。吕老师的这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比较愿意说。整堂课上,教师声音响亮,落落大方。在课件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镇定自若,体现出较好的心理素质。就课堂设计来看,我主要想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创设了丰富的情境

聋生由于缺乏听觉的感受,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尤其需要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其理解文字内容。吕老师在课上多处体现出这一点。比如在开头的时候设计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观看环节,在讲“笼罩”这个词语的时候,出示了一张月光笼罩树林的图片。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

教 师在教授“踮脚”、“昂首东望”的时候,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但是在学习“昂首东望”这个词语的时候,师反复强调课文中人们焦急的 心情,可能会让学生误解这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其实这个词语仅仅表示一个动作,本身是不含有感情色彩的。我想如果教师在讲这个词语的时候再出示其他 的场景会更好一些。尤其是这个词语中有个“东”字,不免让人联想到“西南北”这三个方向,可以给学生一些发问的空间,最好有人提出来“有没有昂首西望、昂 首北望,昂首南望这样的词语呢?”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来,可以教师自己提出来,这样的话能引发一些课堂上的冲突,让课堂产生一些变化。

三、重视给词语分类

教师找到了词语的内在联系,将词语划分成三个小组,可以说,这样给课文的讲读打下了基础,降低了讲读时候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能将教师划分的依据让学生也明白,提点一下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

评课稿 篇14

今天由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打击乐活动《调皮的小闹钟》。这是一首管弦乐,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1945年的时候创作的。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ABA形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非常清脆而且有节奏,之后出现了装饰音和切分音,使得音乐形象更加活泼,生动、鲜明。第二部分音乐形象变得舒缓,与第一部分音乐形象有着明显对比。最后一部分重复第一段的音乐。

为了使音乐性质更显性地呈现给幼儿,老师做了图谱,同样是三段,教师把闹钟左右摆动作为图谱的第一部分,用波浪线里表现第二部分舒缓的节奏,第三部分的图谱与第一部分相同。

作为音乐活动,老师把音乐贯穿始终这是值得肯定的。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调整的话,可能整个效果会更好。

首先教师在请幼儿为音乐选择乐器的时候,建议把所有乐器呈现给幼儿,并且在此之前,幼儿已经对所有乐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有经验。当一个幼儿选择一种乐器以后,教师试着让他听音乐打击一个乐句,这时教师要重点强调乐曲中音乐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跟幼儿商讨“你所选取的乐器打击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通过讨论,教师为幼儿建立乐器与音乐形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乐器。

其次教师在分乐器的时候最好把一种乐器分在同一个地方,不建议分散摆放,如把乐器分四类,分别放在每组幼儿的脚下,在徒手练习的时候,幼儿要根据自己脚下的乐器进行徒手练习。这样做方便幼儿去向同伴学习,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合奏,做好准备。

最后在合奏的环节建议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幼儿听音乐上面,让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演奏,第一次演奏不好没有关系,我相信,只要幼儿认真去听了,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

评课稿 篇15

金老师在本次阅读课中,在第一节reading for information的基础上,就科技文文体的文本进行了针对性教学。金老师在本节课中花了约1/4的笔墨,挖掘课文配图的两张表格的信息,教学设置源于文本,而又有所提升。如对于graph 2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e”一图,通过对图像中线条的走向,使学生说出temperature increase steadily等信息。本文图标的运用,可以说是科技文的点睛之笔,也是该文体与其他问题的重要区别,图片信息可能学生也能够读懂,但是经老师课堂上的刻意设置,引起学生对图标阅读的重视,也有其不可忽略的学法指导意义。至于对于信息重复处理的问题,若时间允许,可以在课外选取相似文体练习进行配套训练,其教育意义一定会大大提升。

金老师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挖掘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在过程中更是将词汇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贯穿始终,忠于学生词汇学习困难的基本学情。如,教师在文中“Dr. Foster thinks that any trend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by 5 degrees would lead to a catastrophe.”一句中,抠出关键词“increase”,并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词汇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从而使学生进行了思维的发散训练,并在首字母的帮助下成功作答出2个词汇,二而教师更在此基础上,补充了climb一词也有同意。

这一步骤用时可能1分钟都不到,然而却启发了学生将知识块状化的记忆方式,并进行了有效训练,这样的巧妙设计,值得学习和借鉴。在经过多组词汇的发散训练后,教师更是整理出了语言使用的两条tips,起到了很好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评课稿 篇16

我校苏敏老师的语文课堂总是激情飞扬,充满诗情画意。在今天这节《月光启蒙》中,我又一次领略了苏老师的诗意追求!正是苏老师对这一篇散文的诗意解读,才把月夜、童谣、母爱、黄河文化、民间艺术这些抽象具象的概念融为一体,伴随着苏老师的诗意抒怀,孩子们一次次走进月夜,走进童谣,走进母爱,也走进了厚重浓郁的黄河民间文化中

一、唱读童谣,吟诵文化。

歌谣童谣是诗化的民间艺术,是朴素的诗歌和善良的心灵的紧密交融,是淳朴的母亲启蒙孩子的“芳香的音韵”、朴素的文本,是传统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也是苏老师在教学中要着意挖掘的文化资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在月光下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而且“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的歌谣童谣,苏老师先后采用了如下的方式:1、引入歌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歌谣的节奏与韵律;2、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使学生进入歌谣童谣所吟唱的情境之中;3、用黄河故道的民间曲调吟唱了课文中的“月亮出来亮堂堂”的歌谣,声情并茂,燃起学生吟唱歌谣的兴味与激情;4、教师引导学生拍手有节奏地去吟唱歌谣,体悟自己心中的歌谣韵味。通过以上的方式,使学生仿佛真的走进那溶

溶月光下,高高草堆旁,亲耳聆听到母亲那“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一般的歌谣。我想,在这个不断回旋着孩子们清朗的诵读吟唱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是受到了深深的感染的,这也就意味着,苏老师着意要引领的诗化的目标是成功的,她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充溢着浓浓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诗境之中了。

二、营造诗境,品赏月夜。

在品读歌谣感悟歌谣的特点后,苏老师通过课件配乐创设情境,用多种方式展开讲析和品读。她采用回环往旋式的一唱三叹,把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情感基调的诠释一层层推向高潮。苏老师首先用深情动人的引导语引出主题句“童年的月夜永远是美妙的”,把文字叠印在背景为夜空湛蓝,明月如轮的课件里,渲染了这月色朦胧的特定环境;接着让学生直面文字本身,圈圈画画,细细品赏月夜之美,诵诵读读,理解感受这美妙的意境;然后苏老师用诗一般的叙述语言引领学生从童谣歌谣中感受文字之美,牵引学生的情感之脉与文本、与教师一起振动,此时的文本,已经成了苏老师着意要营造的文境、诗境了!

三、夯实语言,品味文字。

苏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夯实。在诗意的行走中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学生学习语言。我们来看苏老师在本课中运用多种形式来感悟“芳香的音韵”,这一步走得相当细致。在带领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后,苏老师对“黄河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的两个“长”字的用词的挖掘和探究,可谓细腻至极,“长”歌谣的“长”所蕴涵的生

命意象在苏老师的深度解读中跃然而出,相信这个“长”字的意象感会深深烙在这一个上课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们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里扎下了揣摩语言,扣词扣文的语文教学理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母亲用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孙友田飞向了诗歌的王国-----“感谢您,母亲,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教室里想起了根据最后一段文字改编成的诗歌,使学生感悟到了母子情深。接着苏老师又别出心裁,对课文进行了拓展,出示了母亲晚年的照片以及作者后来补充的一段文字。音乐渐起,在苏老师那深沉地宛如叹息一般的朗读声里,孩子们的心酸了、痛了、溶解了,此时的母亲已失去了记忆,斑驳的皱纹纪录了岁月的沧桑,教室里寂然无声。

此时,万般感触涌上学生的心头,童年夏夜的美好,那些动听的歌谣、童谣,如水月色里母亲如玉石般的雕像一一从学生口中飞花溅玉般冲出。这一情感的激发,等于是引领着学生再次投入了文本里,沐浴在月光下。心动了,触摸到心灵深处的是诗。“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什么?”学生即刻拿起手中的笔,任自己的情感尽情流淌。

此处读写结合,既是对文章内容的延伸,又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评课稿 篇17

吴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极为扎实的常规课,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挖掘深,使得学生的思维都紧紧围绕着课文内容拓展、发散,学到了扎实巩固的语文知识,对语言文字有较为深刻的感受。教学时,老师思路清晰,教学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课上得有条不紊。课上,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对教学难点——文中第二个旅行者的启示及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很透彻,既联系了课文内容,又能使用名言俗语以及学过的历史故事,还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课最后的带领学生“串读”课文,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通读了课文,给人印象深刻。

评课稿 篇18

瑶海区教学能手比赛(小语组)第一炮从我师傅的《桂花雨》开始打响。比赛前,师傅严重感冒导致的嗓子几乎失声曾让我担心对于如此重要的比赛,她将如何应付。担心是多余的,站在课堂上的师傅依然神采奕奕,声音洪亮。

时正值桂子飘香的季节,唐老师特意布置了一个萦绕着淡淡桂花香味的多媒体教室,在每一个学生面前摆上一小撮桂花,并精心搜索了许多精美的桂花图片,让学生认识了解桂花,激发学生喜爱桂花的情感。有了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通过找重点词句比较容易感受作者“喜爱香味”这一情感。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唐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去想象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假如作者说外地的人好,母亲会怎么说?说外地的水甜,母亲会怎么说?……这样自然的引导,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评课稿 篇19

x老师发言:《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具体描写独具特色的黄山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纵观整节课,刘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在课堂上,刘老师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听、想、品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语言信息。另外,情境教学法能充分地再现课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用自己的画笔去创造美。

x老师发言:课堂上,刘老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课堂上,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x老师发言:刘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想象中说话,在说话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二自然中描写送客松的语句时,引导学生侧耳听一听,展开想象,想想它在跟游客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地绽放。通过训练,既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x老师发言:在教学中,刘老师注重对学进行写法的指导,始终围绕“写什么”、“怎么写”来展开教学。在梳理文章的脉络时,就学生讨论:第一自然段概括写人们对黄山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课堂结尾,在学生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三大名松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了解课文描写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同时了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句更生动。平时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节课我听下来感觉训练很扎实,无论是字词、句段,还是篇章,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指导,整个教学设计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提高了学生的悟性。

评课稿 篇20

今天,在高三(1)班听了语文示范课,内容是新授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课的是我们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马老师,她的板书和问题设计都非常好,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学习。

该课是由一段视频导入,来介绍史铁生及相关信息。记忆最深刻的是史铁生的那句话:我的工作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大家对合欢树的写作背景及史铁生有了简单的了解。

接下来PPT展示学习目标:

一、理解并能说出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

二、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的母爱。

进而品读母亲的爱。马老师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来学习课文。

一、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来展示母爱。

二、作者为什么选取合欢树来悼念母亲?两者有什么具体相似之处?

明确: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同时也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接下来的是细节的品读,作者通过PPT展示《我与地坛》中的片段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最后是拓展延伸,让学生写一写关于母爱的话题小作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的来说,这次听课收获颇多。一、视频导入,生动贴切,更容易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二、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想这一点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尤其要学习的。三、细节反复品读,体会母亲的爱。学生在找细节,反复品读细节的过程中,慢慢跟随作者进入文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四、课外拓展,让学生以母爱为话题,尝试写作,尝试运用所学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然,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还远不止这些,以后还会积极听课,认真学习,提升自己。

评课稿 篇21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让学生出题比学生解答老师的题更重要。如果对子互考、小组较量、男女生PK,这样的课堂,老师只需坐山观虎斗。

评课稿 篇22

规律要让学生去发现,教师总结出十条不如学生自己探索出一条。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不经历思索磨难得来的记忆不值得珍惜。

评课稿 篇23

1、 认真钻研教材,正确解读文本。使用的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学设计合理流畅。《语言的魅力》一共6个自然段,在教学设计上,杨老师灵活地动用了变序教学法。一上课便直奔主题,让学生找出老人木牌上写的“我什么也看不见”以及诗人后来加上六个字后的“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进行对比。先感知老人行乞时的可怜(第一自然段),再充分感受诗人所写的话的魅力所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再回头学习2—5自然段中由两句话的不同而产生截然想反的结果。这样外理教材使教学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活而不乱,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如在体会第一自然段老人的可怜时,教师使用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配乐范读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披入情,真切感知语言。

一、教材说明:

《语言的魅力》是京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老课文。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行乞,开始人们无动于衷,后来当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牌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学生。但由于课文中的环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很远,因此学生理解课文会有一些困难。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语言,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巨大力量,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努力体现原生态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心神深入到文中,真切地走过一段生命里程的同时,情有所感,情有所动,情感价值观向着人的本性——善良发展。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

三、主要优点:

1、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本课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找到了这篇文章中最有魅力的语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后, 努力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如:引入描绘春天美景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春天的美丽;带领学生捂住双眼真切感受盲老人的世界的同时,配上凄凉、哀婉的乐曲《江河水》使学生深刻体会盲老人的世界,教师适时以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使课堂教学情真意切。在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时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后,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一句话竟能产生如此的变化;还进行了迁移阅读,讲了卡耐基小时候继母的一句话,激励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之道,最后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之后告诉学生语言的真正魅力,来自于有生命魅力的灵魂。能改变人一生的语言,不仅仅是具有魅力,还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在里面。这是学生很难理解到的,因此教师就要给,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领悟。

2、联系生活,适当拓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到生活,老师提供画面,让学生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示的过程中老师配以合适的解说——“这柔弱的小草经历过严寒酷暑的磨练、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也经历过人们的无情践踏,如今它又顽强地挺起了身躯。假如你是这片绿地中的一棵小草,你想对人们说什么?”、“这火红的郁金香花多么另人心醉沉迷,没有了它们这五彩缤纷的春天会黯然失色。假如你是这花丛中的一朵郁金香花,你想对人们说什么?”、“这是一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她多么渴望能和我们一样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假如你就是这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你

想对人们说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小草和鲜花的生命也是来只不易的、也是精灵活现的生命,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他们、对弱者要懂得同情。这一语文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又深化了对课文的认识,以力求一箭双雕的作用。

4、这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年级的语文讲读课文的分析是以学习理解词语和句子为主,这节语文课缺少指导学生理解和使用已经学习过的和新的解词方法运用的训练,因而没有达到理解重点语句的目的。在让学生抓住词语理解句子时,词语的理解方法,理解那些词语,都是老师指出的,不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依据而出现的。

评课稿 篇24

今天我听了符老师上的《角的分类》一课,我感到下面几点处置得较好: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虽是《角的分类》,但教学的重点确是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让学生听了就忘却了,让学生看了就会记住了,让学活泼手做了才是真正学会了。”为了让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符老师没有像书上的例1那样,直接出示平角和周角,而是在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摘苹果的乐趣。

(2)数学概念,学生控制起来较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符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平角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活动角进行展示,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平角与所学的直线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平角为什么叫做平角。

(3)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特殊是新知识,是通过学生的察看、剖析、讨论,总结出来的。

不过本人也有几点不同的见解:

(1)如果老师能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预设各种可能涌现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注意学习的角度,信任这堂课会更精彩。

(2)学生把角按必定的次序分类只是进行了文字上的分类,如果老师这时能组织再用活动角按必定的次序分别演示各类角,那么必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入。

(3)如果在学完平角和<="周角后" 周角后老师能马上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这样做既能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接洽起来,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心理学家皮来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另外在生活中学生已接触了很多的角,通过各种道路了解一些相关角的知识。为此,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凌老师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引出疑问,引出新知。这样,疑问在操作中发生,角的概念的理解在争辩中升华。这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新境界。 教师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用简捷、明快的语言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紧接着提出教学目的。学生控制一个新概念,一般经历概念的引进、形成、运用和巩固、深化与发展四个阶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色、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因素,适当开放几个阶段或某一阶段,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此教学案例开放了概念的形成阶段,学生积极投入到找锐角、钝角、优角和周角,并给它们命名等学习活动,深深体验了自己发现新概念的快乐,尝到发明发明成功的喜悦。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呀,给了他们很大的个人空间,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学,归纳。使“初步培育学生自主摸索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的大致完成。学生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体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

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察看控制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察看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的开始从学生喜欢的猜谜活动引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容易使学生发生亲近感和继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说一说已经认识的角,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接洽,同

时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特殊是对平角和周角的认识,当学生表述平角和周角后,适时适当的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发生成功的体验。再让学生了解平角和周角的度数各是多少时,先让学生议一议,再找一找他们的关系,实践出真知,极其简略的道理如果没有亲自体验是不行的,教师要充分施展学生的合作与交换,体验感知,允许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角的度数,丰盛了学生的思维,为以后学习角的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在摸索新知时,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成果。另外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剖析、归纳、概括能力较弱,难免涌现思维的漏洞,逻辑的过错,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遇,相互交换的平台。于是,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换。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摸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换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美自身的知识体系,修正自己的知识建构,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自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晋升的过程。

在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除了最根本的概念的辨别外,也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极富思维的挑战性。

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在用纸折一折后再展开的环节中,综合运用了各种角之间的接洽,以达到活学活用。

评课稿 篇25

李季老师讲的公开课《丰碑》,是小学语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红军长征”。这课是本单元开篇课文,对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这段历史起到了铺垫和导引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李季老师经过细心地备课、耐心地试讲、诚心的展示,为我们上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很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我对李老师的课的总体评价是“一线四点”。即:以“情感为主线,有四大亮点”。

“一线”是以“情感”为线索展开教学的。

李老师这节课从上课伊始就紧紧围绕“将军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逐步展开教学,进而挖掘出本课的中心。其实本课有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是将军情感的变化;“暗线”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明线”是为“暗线”服务的。即:写将军情感的变化,就是为了衬托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是典型的间接描写手法,在本册书中仅此一课。将军的情感变化是这样的:先是将军的担心——然后是将军的发怒——再后来是将军愣住了——最后是将军的敬佩。写将军的担心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条件和环境十分艰难、十分恶劣。为军需处长被冻死做铺垫;写将军的发怒、将军愣住了,使学生直接体会、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学习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最后写将军敬佩的情感,是为了升华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李老师抓住了将军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说明李老师对本课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非常的精准。课备得很细,选的切入点也很恰当。这就为本课的“教”与“学”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就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圆满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铺平了道路。

四大亮点:

亮点一: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李老师的这节课,读贯穿整节课的始末,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生分段接读课文、默读、教师的范读、师生对读、学生朗读、齐读等。李老师的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而读,如:学生的分段接读,默读等。这种读,是基础的读。二是为升华情感和拓展而读。如:教师的范读,师生对读等,这是高层次地读。前者的读,是为走进文本而服务的;而后者的读,是为走出文本而服务的,是把读作为一种能力来训练、来培养的。李老师对读的处理很到位。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形成了能力!充分发挥了读的作用,体现了读的价值。

亮点二:多媒体运用恰当,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例如:课前李老师播放的红军长征爬雪山的视频画面。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情感基础。再如:课中李老师把书中插图(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的场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我觉得这两处的多媒体运用非常恰当。李老师课件的运用就是为教学而服务的,做到了课件与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解决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件,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到:红军长征中,在冰天雪地里,缺吃少穿,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舍生忘死,把棉衣让给战友们,活活被冻死,最后化为晶莹的丰碑。这两处课件的运用,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运用恰到好处,为教学助力,特别的到位!可以说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课件,该用的必须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现在,课见滥用现象非常严重。而李老师的课件运用,为其他教师使用课件起到了示范作用。

亮点三:读写结合,体现语文特色。

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语文课的特色之一。李老师的这节课体现读写结合教学环节有两处:一处是在理解课文品词析句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另一处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把握中心之后,设计了小练笔:“你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这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又体现了李教师大语文教学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写是一体的,有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阅读而忽视写作这是错误的。而李老师把阅读与写作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凸显了语文的特点和特色!李老师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了潜移默化,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亮点四:板书画龙点睛 锦上添花。

李老师的板书是文字、板画式综合性板书。一座高大的墓碑,上书: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下方是将军的情感变化。这个板书,既显示了课文的内容,又揭示了本文的中心。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美观大方,切合文意。这一板书,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节课来讲,就是锦上添花!

不足:学生的配合不是很好,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评课稿 篇26

《称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个有趣味的故事,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杨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杨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杨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导入时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两个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指名看图说出动物的名称并认读词语。在这里老师以小伙伴的身份出现,导入自然,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来看看小刺猬和小獾之间发生什么事,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想知道就请大家打开书来听读,了解课文的大意,这样过渡语言朴素,自然得体。

三、自主识字、生生互动新字的学习,老师先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时圈画出来,然后老师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书中的树叶阿姨,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接着出示带生字的句子选读、齐读、带音节读,脱拼音读,采用自学、同位互相读、正音,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最后用游戏的方法检查识字的效果,摘苹果的游戏形象地体现自主识字、生生互动的结果。

四、以生为本、朗读感悟。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称赞》一课的执教中,如:杨老师释题后就给学生的读书方法,把找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还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展读理解杨老师精心设计了展示读这一教学环节,很有创造性,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这样不但能展示学生的个性,而且能为突破重点而铺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感悟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香极”这些重点词,读好语气,读出感情,再让学生评议,找出轻读重读的字词,在这里巧妙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让学生评价,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朗读开了绿灯。这一步教学环节很扎实,切实体现为培养朗读能力而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接着,苏老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两只小动物其它称赞的话,杨老师又抓住了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其它句子,培养学生从朗读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杨老师抓住了“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又如“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她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设问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读?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里引导学生明白从粗糙板凳到会做椅子,这一过程,是被小刺猬称赞后,小獾才有这么大的成就,这是来之不易的。又如“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这就是好心情带来的奇效和价值。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苏老师根据课文对话鲜明、有利于培养朗读的优势,抓住读好对话训练为突破口,采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评议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3、悟读延伸杨老师承着品读感悟的学习热情,通过质疑引导知识延伸,情感得到升华。如“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板凳做得粗糙,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一质疑,学生思维又一次激发,思维探索纵横发展,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五、实践活动、拓展思维杨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实践平台:自己选一个家人,发现他的优点,夸夸他的优点。

让学生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理出了人间的真情美,懂得了从平淡中见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提倡了学习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评课稿 篇27

李老师这堂课着眼于“本色语文、诗意语文、和谐语文”教学,认真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主动、互动”的课改精神,注重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听了以后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中。沈从文先生的这篇散文,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为了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李老师课前就教学生唱云南民歌《猜调》、奥运会上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并在导入时告诉学生,云南的民间歌唱活动几乎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甚至“打官司”也是唱歌。这样,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也先有了感性的认识,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是学习方式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性。信息传递是个动态的过程,传统的讲授法即由教师单向灌输的方式,这节课已经摒弃了,单纯的谈话式的双向交流也有所突破,教师更多的采用了讨论式和以自主、探究方式为主的综合交流,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多层次、多方位、多通道地进行,更多的展示机会让给了学生。教师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李老师没有马上让学生说出文中所写的三个场合,而是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前面学的三首歌分别可以放到哪个场合去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合。

三是注重朗读。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对“山野对歌”部分的演唱者、“山路漫歌”部分的优美环境和赶马女孩以及“村寨传歌”的空前盛况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李老师用师生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味年轻女人的野性美;引进《边城》中对翠翠的描写与文中对赶马女孩的描写对比朗读,让学生体味赶马女孩的天性美,等等。课堂上书声琅琅,既活跃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情绪,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是重视词句的品味。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应该是很重要的内容。李老师在课后反思时说:“阅读教学是基于体验的世界融合。”在课堂教学时,她也确实是这样做了。她先自己示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中“就”能否换成“才”,“还”字能否省略,引领学生谈看法。然后要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品品。教会了学生方法,培养了学生能力。

当然,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这堂课还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一是李老师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归纳,但后来教学时并没有以这些问题组织教学,与其这样,不如就不把学生的这些问题单列出来。二是李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到沈从文,我认为有些零散,可以集中介绍,以强化学生的认识。另外,文中有些字如“龙吟凤哕”的“哕”、“辟疫免灾”的“辟”等,单独拎出来讲讲比较好,可以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一点。

李老师说,教研活动也是基于体验的世界融合,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教法。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能像李老师那样尊重学生,尊重编者,尊重作者,尊重自己,那么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评课稿 篇28

质数和合数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份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要能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安新颖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一课,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简洁、清楚、流畅。教学主线清晰。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准备到位

这节课中,我们看出,安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他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了可行的教学方法。课前的引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最少的时间得到最佳的效果。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安老师在教学中从找出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推出根据约数个数判断质数和合数,最后利用学号这个资源,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安老师先复习约数的定义,然后让学生找出18和19的所有约数,再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其目的是要从约数的个数推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中获得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以及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安老师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让学生先从已找出约数个数的数出发,小组合作,讨论出根据约数的个数,以上数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是哪几种?接下来再讨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该叫什么数?含有两个以上约数个数的又叫什么数?最后剩“1”只有它本身唯一一个约数,它该是什么数?通过讨论、汇报、论证,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既使学生理解了质数和合数,也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五、课堂活动性强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理解与运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理解和判断。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了解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判断。并引出可以用100以内的质数表进行验证。最后巩固练习部分,让学生说理判断,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思维的活跃与课堂表面的热闹是有区别的。本课过份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影响到部分同学的思维,长此以往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评课稿 篇29

优点之处: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儿童诗,学生读后很快能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会到文中作者的心情。

在学生熟读理解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想一想,是自己去哪里的时候呢?“学生甲说:”爸爸告诉我去长沙的时候,我晚上睡不着。“学生乙说:”妈妈告诉我说去漯河的时候,我睡不着。我想早点去。“我继续追问:“将来你打算去哪里?想看看哪里的什么景色?“学生丙说:”我想去长城,看看长城长不长?“学生丁说:”我想去沙漠,想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是不是金黄的?“出示诗的第一小节,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吗?”你能不能用你刚才的发言,完成这样的填空呢?”一生说:“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吗?”我听出孩子们在用词上,还缺乏行文的优美。于是我追问道:“大家听一听,比较一下,那个句子优美好听些?1、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2、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金黄金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二句好听。”老师鼓励道:“那我们再来读读我们写的诗句吧。大家都成了会写诗的小诗人了。”通过这样的填空和朗读,帮助孩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真真切切的履行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不足之处:

要求会写的字有五个,一节课讲了四个,孩子们的字的掌握不够扎实。

改进措施:

利用午练时间,再次讲解,并多加练习。

评课稿 篇30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来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品读感悟、深化理解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好”这些重点词,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另外,老师及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当时礼堂的环境,说一说“一个比一个(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三、图文结合,突破重难点王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比如,从哪里看出板凳很粗糙?以此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有很多,比如,王老师教学扎实,上课时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适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学习劲头足,兴趣浓等。

另外,在理解“粗糙”一词时,通过看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最终说出“不光滑”,方法很好。还有王老师能够扶放结合,在认真教学生学前文的基础上,明确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依据同样的方法学习下文。整个课堂的呈现都体现了王老师平时的一种综合素质。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话不完整,而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

评课稿 篇31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

在这节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2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从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教师具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再好的课堂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本节课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本节课,学生对找公因数的方法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为了加深理解,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列举因数法和乘法算式法,并对找有特征的一组数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