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热门3篇)正文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热门3篇)》

时间: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篇1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的学科。如今,课程已经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却是永远的。以前总是觉得思想道德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经过这学期的 学习才明白,思想道德课修养是人的灵魂,别的学科学得再好,如果道德品质不好,只能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的。这门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自生活,最终也走向我们的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这门课实际上是一门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做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 素质。也就是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的全方位发展,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毛泽东也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学习完此课程,首先我懂得了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垮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结,逃避是懦弱、消极的,退却就显得更加无能。

成功的道路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要有坚强不屈的信心与毅力,并为理想不断奋斗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每一节课上,老师都在敲打着我们,让我们时刻谨记我们来到学校,坐在这里应该做什么?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有了理想还远远不够,还要坚持,还要为之不懈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成功时,不要陶醉;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怨天忧人。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唯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做大事,揽难事,立志向,树目标。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的一些实例,有的就是在告述我们,人生不一定人人都是辉煌的,但人一定是善良、正直的。

学习这门不仅使我们懂得了相应的做人道理和处事准则,更重要的是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的。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篇2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大二,在朦朦胧胧中度过了大一的生活。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为了帮我们解决这些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明白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经过陈老师一学期的细心讲解于教导,使我明白的自己应该怎样做该做什么。下面我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后的心得于体会。

我觉得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生动而实际的,老师从我们的心理实际出发给我们传经授道,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气息,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坐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我听到那些国家腐败官员落网时,我真的感到大快人心;当我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时,我真的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震撼,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得来的乐趣和懂得法律的好处。

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对思想道德与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融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接受了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以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我深知自己的肩负的使命。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续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做生生不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我们对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摆在与国家命运相关戚的高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做一名对人类对社会有益的建设之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篇3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有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一、中职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社会第一线的德艺双馨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实质就是就业教育。近几年,随着中职扩招,中职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生源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在校的中职学生大多能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职业素质不容乐观。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1)没有明确目标。在回答,“为什么来职校”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地方去”或者是,“家长让我来的”和“看见别的同学来我就来”;

(2)没有职业概念。一半的学生在回答“来职校后干什么”时,回答的是“不知道”,“混呗”。不知道职业概念及要为自己的将来职业做准备;

(3)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行为无度。表现在部分同学不求上进、成绩差、迷茫、上课睡觉、攀比打扮、吸烟;

(4)无视纪律,为所欲为。有的学生乱交朋友,忙于早恋,沉湎于网吧;以大欺小、勒索钱财;打架斗殴,聚众闹事。

据资料调查,就极端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而言,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非常严重。有的地方恶性案件越来越多,手段极其残忍。一些年轻的罪犯,有的就是在校中职学生。学生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控制,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出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不外乎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这从反面说明,必须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中职德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如何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课

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要积极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源,坚持习之以知、动之以情、树之以信、练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教育教学观。针对礼仪、道德、法律三块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共同打造了生机勃勃的实效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1、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按礼仪办事的行为习惯。礼仪是道德的外化,道德可以通过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己,其特点是易理解掌握,难养成行为习惯。职校生教学需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课前预习、课中进行知识建构、礼仪实训、课后学以致用的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如第一课中“让别人悦纳我们”的教学:我把全班分成实力相当的六个小组,在课前下发任务清单:三个小组分别运用交谈礼仪、电话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来诊断特定情境下当事人行为的正误,另三个小组对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以上三种礼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分析。

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课前预习的成果,教师澄清学生理解的误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礼仪,学生进行训练,设置实训任务,按礼仪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演练去同学家过生日的系列情节。最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评价后,下发作业,要求学生主动与师长按礼仪要求进行交谈。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践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德育如果回避现实生活中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与德育规范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就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信任危机。所以,我们始终坚持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层次的道德现象作为问题情境,尤其是将学生困惑的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导入到课堂中,在激发学生道德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以此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学会正确选择,勇敢地践行,成为一名有道德的人。

3、以案学法,筑起合格公民的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强制的道德。在法律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公民的身份,紧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典型事件为案例情境,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例说法,让学生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来学法、知法;以法护行,让学生进行迁移性学习,运用法律理性维权。

4、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德育来自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礼仪、道德、法律在生活中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规范和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所以,我们开展了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综合地运用礼仪、道德和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德育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规范约束,而且是对个体生活的发展与提升”。德育是一种关怀,是心与心的交融;德育是一种化育,是等待花开的历程;德育是一种享受,是真善美的绽放;德育教师从事的是经营人性的最美职业,德育之重、德育之美、德育之难,都激励我们在教育实践的大潮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终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