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热门3篇】正文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热门3篇】》

时间: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精选3篇)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 篇1

因为看到一些关于大学生在铁路的帖子,感觉所言片面,于是另开新帖表明观点,以防不明真相人事误入歧途,毕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了铁路。

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本人0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铁路(211的)。因为所学专业为网络工程,属于计算机相关,于是被分到电务段。

那么,我与很多人一样,通过1年的实习,定岗,分配到车间工区,正式正为一名信号工。在这个过程至今,正如我的名字一样,我迷茫过,彷徨过。我曾经就像一头失去方向的野马,心高气傲却只能原地打转。

简单来说,就是很浮躁。周围的环境,你的领导,你身边的同事,无不认为,大学生就不该来铁路。于是乎,自己也就无形的感觉,似乎自己在铁路上真是屈才了。然而,经过1年的正式工作,我的想法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与同事的相处。在这两年里,我先后更换了7个工区(实习的时候分别体验了4种不同类型工区,这是段领导为我们快速接触铁路安排的,定岗后在信号车间又换了3个工区),与每个工区的同事都相处的还算不错。刚开始也是混日子,大环境就是混日子嘛。很多刚来的大学生,有着看不起1线职工的心态。

我想说,这是很不对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你尊敬和学习的地方。1线职工确实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平日的言谈举止比较自由,但是,只要没有道德品质问题,那我们就不应该另眼相看,相反,更应该主动接近,互帮互助。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年轻人,展现你大学里的素质教育成果,那就更加起到了铁路收取大学生的效果了。

第二,是相关业务的学习。起初来到电务段,就是学安全,一切把安全放第一位。然后就是轨道电路道岔什么的,当时也不懂,看了看电路图,觉得也就那么回事,所以说,太浮躁。现在看来,电务上要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说这个轨道电路吧,你知道为什么用25HZ不用50HZ么?为什么牵引电流能通过扼流变压器而25HZ却被隔离了呢?随便一种设备,就够你研究一阵子了。

所以说,好多大学生就知道抱怨不受重用,却没能想想这是为什么。最起码,你要干好你所在的岗位才能让人信服吧。

第三,工资比其他垄断行业或者工程单位低。这个说低说高,其实就是一个相对。但是,单说月平均到手2200这个数字来说,也确实能够起到铁路系统除了运输以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了稳定社会。众所周知,我国的铁路,其实是一个提供了大量岗位的系统。

收纳了很多人,但工作效率却并不高。其实,大家应该有这种体会。干活嘛,3个人能干,俩人也能干,1个人似乎还能干。所以说,铁路系统是大量超员的。复原军,铁路子弟,都有文件指明了需要接收,结果就是旱涝保收啦。1线职工有时候累点,但大多时候还是不错的,也没什么压力,也不需要什么学历啊硬性的技术,所以,这个钱不算少了。

第四,铁路未来的发展。新来大学生都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是赶上了一个好的年代。在这个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挑战多,问题多,机遇也多。各式新设备的运用兴起,让我们能够学有所用,也必须有我们的理论知识来支持。

虽然我们不是研发部门,仅仅是运用和维护。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学,我想,在面对新一轮高速铁路发展的时期,你终将被淘汰,也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信号工。

第五,关于是否跳槽。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也想过,因为咱也是迷茫过来的人,啥都想。可是,这个问题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大学生的质量也不一样,情况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如果你想快速见效能够通过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直接获取高收入,那么铁路确实会挡了你的财路。

任何一个吃工资的职位或者行业,都是如此。那么,绝大部分大学生另谋高就的话,在这个经济危机的时代,我不认为是一个好的建议。铁路的起点低,入手易,如果你做不好一线职工,我想,也未必可以闯世界。

第六,最终建议。人从来都不是平等的,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亿万富翁,而有的人却连第一缕阳光都不能见到。所以,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去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为着你的理想而努力付出,你也可以简简单单高高兴兴的每日吃喝玩乐的工作。人也就是那么几十年,少些抱怨多些理解。

付出未必会有回报,没有付出却真的没有回报。不记回报的付出,往往会有大的回报。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 篇2

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已经到尾声,说到此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浮躁,但我内心不能浮躁;很多虚假的东西充溢其中,但我应该呈现真实;谎言与诡计可能会到来,但我要去识破它面对挫折,不应气馁;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面对挑战,充溢自信。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属于那些坚韧不拔的人,属于行动的人。

酷暑难耐,又是一个夏日炎炎。知了聒噪的时节,不经意间大一的时光已悄然离去,此时正好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所学,也来通过在炎热条件下来磨砺自己的韧性,多接触社会,发现自己的缺乏,为今后的学习改进做好铺垫。

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民营企业员工生存状况以及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的生存状态。此次我一家外地化工厂办公楼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长才干”进入实践单位后,艰辛知人生。虽然我工作比较轻松,但是通过亲身处在工作岗位上,才体会到父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艰辛付出,也深刻体会到父母常教导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发现虽然他做着在他人眼里很体面的工作,通过与办公室内叔叔阿姨聊天。但经常无厘头的加班、老板的训斥、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并不是很优越的工资待遇等等,也让他感到很大的压力,绝大多数人还有自己的副业,譬如为其他公司做账,有些人甚至接了三、四家公司的账目,如此艰辛的打拼就是为了那些许拿在手上的票子。可以想一想,这些脑力劳动者为了生计尚且如此,那些体力劳动者呢?又忍受了些什么,确信更多,无法想象。这,想想在大学里面,很多同学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上网、做发型、聚餐、抽烟、交女朋友…尽干了些无聊的事情,浪费了珍贵的亲春年华,太不应该了父母们多么希望你把那些钱省下来,多添置些书看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也发现了学校所学的知识,或者称其为理论吧,与社会所需要的实干型的知识技能相差甚远。

这个竞争ji烈、处处“经验丰富者优先”社会,这也让我冷静思考当今的社会。这些还泡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要经验没经验,要文凭还没毕业,有文凭也不硬的严酷现实已经摆在面前,或许很多人会突然发现,原来生活并不像韩剧里的那么浪漫多彩,那么“偶吧、偶吧”娇滴诱人,生活依旧要回归它原本的面目。

那么社会就是人生的大课堂。通过实践,如果大学是人生的中转站。也发现书本上死板的东西太多,灵活运用的实在太少,这也难怪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啊!难怪有那么多的蚁族!蜗居的例子就在身边,不想抱怨什么,只是想说我真的需要“镀金”多到社会上走走,请不要误解为逛街,说多到人民大众中去走走看看,多从社会的实际中汲取知识,看看人民需要什么,教育就应该以此为本,造”出人民需要的人才。

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人无远虑。只会蹉跎岁月、庸庸碌碌,即使有座金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也饱受大众的舆论攻击。但我不能一概而论,现如今富二代已不是什么太时新的字眼了人们也多多少少了解他一些譬如脑残、白痴、为富不仁等字眼扣在头上。大多数民营二代们都在外留学,这年头有钱就能留学,不可否认他条件是多么的优越,确实成为了海归,成为了外国人看待中国人的模板。接受更好的教育本没有错,错的观念,那种种为富不仁的美好嘴脸,实在让人类无法恭维。真不知道我国几千年的文明的儒学精神在眼里算作什么。

必先苦其心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年轻人就不该怕吃苦,应该多到外面走走转转,多去接触这个社会。

或许我曾对看门的大叔冷语相向,或许我曾对扫大街的大妈不屑一顾。或许我曾对维护治安的武警战士拳脚相加…殊不知他才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敬佩的人,从他身上我看到一个卑微的却又无比坚强的灵魂。当汶川地震时面对五千米的高空,伞兵们没有畏惧,纵然一跳!当我再为眼前的垃圾而感到恶心时,清洁阿姨们为这个乡村增了彩!当人们为快女欢呼时,尽职的武警正守卫神州大地!当非典横行的时候,护士们奋战在一线!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我懂得如何去做好自己,不要怕苦怕累,懂得奉献,劳动人民才是最光荣的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实质。

如今父母为我发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太优越了看看我学校,光阴荏苒。雄伟壮丽的图书馆,多媒体式的教室,宽阔的体育场,静谧的荷花池,优美的道路绿化,平安优雅的学生公寓,供应及时的食堂…而我目前的工作就是学习,这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工作了扪心自问,还在沉溺于网络游戏吗?还在陶醉在攀比之中吗?还在大卷发与小卷发之间徘徊吗?还在为了芝麻大点的事与同学斤斤计较吗?不是小孩子了稚嫩的时光一去不返,该成熟点了

实用的社会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前身为范长江、胡愈之1938年成立的国际新闻社。现在员工1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在国内设分社或记者站。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图片、网络、视频等。

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 中新网秉承中新社“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新闻资讯内容准确、丰富、时效强、文风轻松活泼,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公务员、新闻界、文化界和商界专业人士的欢迎。

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主要负责广西各地新闻、东盟新闻、泛北部湾新闻、大湄公河合作新闻、华商新闻的采写。写稿要求,准确、迅速、凝练、稿件要求中新风“国际视角+亲和力”。

二、实习主要内容

我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实习主要是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和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外报版面的排版。期间,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出差采访,让我获益匪浅。我共发表稿件77篇,其中通讯15篇(独立作品8篇,合作7篇),消息62篇(独立作品33,篇合作29篇),制作外国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单独完成的任务几乎占60%。

大部分稿件被凤凰、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转载,其中《新闻观察:“泛北”国家密切合作增进各方互信

》、《广西“英雄帖”激发世界500强北部湾“淘金欲”》《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位供不应求 台企近百展位秀农业

》等被外国媒体菲律宾《联合日报》、泰国《亚洲日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多家中外媒体采用,其中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专题稿件获得中新社总编辑一等奖。按照学院实习分数计算达到400多分(合格要求至少50分),已经超额完成实习任务。

写稿:

中新社广西分社是一个管理自由的单位,作为采编记者不必按行政班时间上下班,但是每周星期一开例会交流心得,布置下周的任务以及大事。也正是这样的管理给了记者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发现新闻、分析材料并选择最佳报道角度。作为实习生我们也有了更多自由,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除了完成领导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外,需要更多的自己去找新闻点,然后写出报道。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单位的规定,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并关注最新的社会动态,自己积极找选题、跑新闻。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戴上自己的记者证,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代表中新社广西分社去来宾、防城港等地出差,并获得领导、老师的认可。

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在广西来说,这应该是东盟博览会、“两会”之后的又一大报道内容。而且对于中新社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我成为了唯一参加泛北论坛的实习记者,倍感欣慰。之后与其他的实习生一起参加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广西民歌艺术节“两会一节”的大型报道以及网络直播活动。

在“两会一节”前一个月,我就多次与东盟博览局联系,采写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在正式活动中,在众多的国外领导面前,真正见识和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国际”视角。其次,新闻的“实效性”也在这些大型活动中集中凸显,每当其他报纸、电视媒体走了,中新社的老师都要发完稿件再去吃饭。这就是实效,这就叫敬业。我在东盟期间写的稿件近30篇。我们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系列稿件获得中新社总编辑一等奖。

没有任务的时候,还是不想停下自己的手,我怕自己的手会生锈发钝。于是自己找新闻。《“左撇子”庆祝国际左撇子日 无需刻意纠正》《南方人隆重过中元节

鬼节变成“团圆日”》等完全自己采写的稿件得到了领导老师的表扬,而且转载率极高。老师认可了我单独采访的能力,并开始单独派我出差。来宾、防城港、上思、马山等地的采访让我懂得如何与当地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记者打交道。

排版:

除了采写新闻,我还负责广西分社对外报纸供版的排版工作(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每周一期,泰国《暹泰日报》等其他国家不定期)。广西分社给外报供版也是从今年5月份刚开始的,排版老师也还是一个新手,作为一个已经专业学习了一个学期并多次在学校作版的学生,这里成了我与老师合作交流的一个绝佳舞台。

因为是给外报供版,所以在排版之前,必须把握外报的特点。初见外报令我大吃一惊。《商报》古板得出奇,体号、排版样式几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的版面甚至没有一张图片,还有竖排消息。而《华商日报》日报与之相比就像另一个极端,花哨得难以用言语相容,头版头条标题都会出现五种颜色,领导照片也有谩骂、横目的,大弧线、小波浪、闪电等各式各样的小花样,让你眼花缭乱,甚至还刊登“喜结良缘”之类的通版结婚广告。在国内,要见到这样的报纸,实属难事,至少在广西是没有的。

但是广西分社他们供应的版面都是聚焦东盟、自贸区等经济类的版面,不可能走“党八股”和“黄色新闻”路线。在我排版之前。老师和领导已经定下了庄重、大气、典雅的版面风格,我也还算欣赏。但是在按照他们的模板排了几期之后,我开始想寻找一种变革,来增加版面的活力,正好外报的编辑也在给中新社提意见,我的想法就与之不谋而合了。于是开始慢慢改革,在彩板大胆运用照片,做成专题式的通栏巨幅横图,在适当的文里面增加简易的背景和颜色,在黑白版汲取《广西日报·花山》的黑白灰绝妙搭配,做活了不少版面。“小廖来了,我们的版面就是不一样了。”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乐在心里。实习期间,我一共制作外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并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单独与外报取得联系,把最终的版面发到报社。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实习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引领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鞭策我继续在新闻道路上前行。

在写稿方面要真实、迅速、简练,注意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同时注意结合国际化视野来看问题。这是中新社稿件的'要求,也是“中新风”的体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记者必须遵守的,中新社要求来源、出处、采写必须真实;新闻讲究的就是一个“新”,“迅速”是必须的,中新社要求活动结束后3小时之内必须发稿,而且拒绝签发隔夜稿;“简练”就是要用最短的文表达最多的信息,通稿要求消息不超过,通讯不超过。中新社是一个民间媒体,一个国际化单位,“亲和力”“国际化”是其与其他媒体的区别。

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积极大胆、热情主动。实习锻炼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记者不仅仅要采写,还要懂得如何与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积极、热情,领导、其他记者、老百姓就会觉得你没有架子,愿意跟你交往,并慢慢信任你,这对以后的采访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工作中,要肯吃苦、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记者的生活是最没有规律的,出差在外经常半夜赶稿,黑白颠倒是常有的事情。这是一种敬业,同时也是记者的责任之一。

其实,要做好一个新闻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用更多知识的积累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自己练成一个“杂家”,学会感恩,不管是领导老师还是其他记者或者一个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