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推荐3篇》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通用3篇)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些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首先要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那些信任我的家长同志们和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给了我如此高的评价。
其实,我和大家都一样,每天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常常反省自己: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向大家学习,于是我把身边的人们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发现别人的长处和闪光点。学过来补自己之短,其次是向书本学习,做到持之以恒,只有不断的学习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以丰富多彩的课文课堂活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从不对学生下否定性的结论,也不给他们施加压力,而是尽力去发现这些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温暖,爱学生视如己出,因为爱是人类情感最高形式,更应该是教育情感最高的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甘心付出的,应该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长久滋养,这种爱不仅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喜悦和
苦恼都敲打着我们的心,引起我们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不仅意味着小心翼翼地、深思熟虑地、关怀备至地,去触及那些幼小的心灵,更意味着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暂时失衡的行为,去唤醒他们暂时迷惘的灵魂。
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是由爱与宽容造就的。朱小蔓教授说过:"有了教师的爱就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人格就开始互动,影响和沟通就在潜移默化中教师的人格就可能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教师也就完成了人格化的教育。"
学生处于发展中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和不完善之处决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我班孙善锁同学聪明伶俐,但也很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我经过耐心的引导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把自己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弥补起来,从而树立起在同学中的威信,同学们以前对他反感和抵触都逐渐消除了,并且都愿意和他成为好朋友,在一次作文中大家以《他变了》为题,写了孙善锁的变化过程,赞扬他知错就改的诚实善良的高贵品质。我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把作文读了一遍,这位同学得到大家鼓励,再也没有犯以前的小毛病,并加倍努力学习不久就加入了优生的行列。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的学生,这种爱也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给他们倒一杯水,为他们洗洗手,洗洗脸,整整衣,扣扣子,他们会觉得这位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是爱
他们的,于是他们会为你着想,替你操心,有一个学生名叫李国栋,喜欢上网,作业也了了草草,甚至不能完成,经过了解得知,他家家庭特殊,家庭作业无人监督,每天上学时常吃不了饭。于是我每天下学后就把他留下来,先给他喝些水,吃点东西,有时给他吃饭,让他写完作业再回去,而且每次写完都会表扬和鼓励,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做得更好,没过几天他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也随之上升,无论班里有那些活动他表现的最积极,并且把老师当作他最信任的人。把班里的任何事都当作是自己的事来做。
教师是爱的事业,是阳光的事业,因为爱的涌现,我们的心灵也变得纯净灿烂,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前者是因为爱而美丽,充实,后者是因为爱而尊严高贵!
我在定水镇学校工作时间很长了,这个大家庭里的工作和生活给我留下了永恒的美好的回忆,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我生病时,同学们挤满房间,还是我把学生从几里之外背回来时,让人感动的不是他们亲切的话语,小小礼物和暖暖的问候。而是他们那一颗颗纯真的,金子般的心,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师生情,深厚的同事情,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快乐和谐的校风。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乐在其中,以校为家。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仁:
我叫翟,来自xx县第一中学。非常荣幸能够受市教育局的选派作为师德标兵的代表在这里与各位领导和同仁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发言的题目是:《老师·社会的良心》。自1993年大学毕业任教一中至今,整整20个年头,1995年以来连续20xx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xx年至今一直承担高三文科培优班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xx年开始任一中政教处副主任,20xx年后任一中教务处主任。盘点20xx年的为师历程,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轰轰烈烈,只有琐琐碎碎的点点滴滴,以及人生感悟和感慨,我把这些凝成了八个字。
一、实。我的解读是踏实、务实、朴实、老实。
从教20xx年,可以说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新课,只要是用过的教案统统扔掉。每备一节课,我都要多方查阅资料,我的手头,至少有3套不同版本的教材。我的想法是不吃老本,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我没有职业倦怠,因为变化让我每天都有新感觉,我很享受备课上课的过程,课堂带给我的是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教育别人,快乐自己,我觉得这是占便宜。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追求语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方法的灵活,效果的显著,让每个细节都指向卓越,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有价值的生命历程。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体悟到的是轻松的氛围、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深刻的思想、灵活的方法,极高的效率。学生们说:听翟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让我喜欢上了历史。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功就在于通过教学,学生喜欢上了这门功课,最大的失败则在于教学导致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厌恶,我欣喜,我做到了前者。20xx年我班的马俊研、郭娜同学双双获得通辽市文科状元,创造了一中一个班级出两个状元的历史。
当了20xx年的班主任,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扪心自问,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的经验是首先做好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和才学魅力去征服学生,处处让自己“有范儿”,从而达到“不令则行”,“无招胜有招 ”的效果。我崇尚“攻心为上”的教育策略,注重并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面对现实,我教育学生为近期目标的达成要积累分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要提升素质和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开明、公正、智慧型的班主任,能谋长远、能抓关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自己做人师,不做经师,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做一些事情。几十年来,我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他们对我的一致评价是:翟老师是个好人,是个好老师,不仅课讲的好,人做的正,更重要的是他给予学生的还有受用一生的精神境界、思想智慧和道德力量;对于翟老师,我们除了感动和感恩,还有敬佩和敬畏。他不怎么说话,但我们都会自觉去做,他也很少批评谁,但大家却都怕他,他向我们诠释了何谓“师”,何谓“为师之道”。
对待工作,我最看重的是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耍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如此才能取得实效,赢得信任。打折扣、搞变通的小聪明终究抵不过脚踏实地的大智慧,如何对待工作,其实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做工作,也是做人,是踏实还是华而不实,其实是个大问题。
二、勤。我的解读是勤劳、勤奋、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也许干不好,但不能不好好干。
从教20xx年,日未出即做,日即落未息是我从来未变的生活状态,尤其是20xx年以来,我连续承担了高三文科培优班的班主任和历史教学工作,同时又承担高二文科培优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还有堆积如山的教务工作(…),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同样是这几年,噩运不断降临:20xx年,我做了结肠切除手术,20xx年,我的弟弟结肠癌手术,20xx年,我的母亲结肠癌手术,20xx年弟弟结肠癌复发转移,20xx年去世。我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也是四个兄弟中唯一有力量担当一些的人,学校、家庭、生活、工作……千斤重担压在我一个人头上。这四年是我的炼狱之劫,我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忠,什么叫孝,我深切地经验了什么叫痛断肝肠,什么叫生离死别……靠着勤奋和顽强,我挺了过来,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工作不受影响,我做到了,对人对己,于公于私,我问心无愧。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只要认定自己在做着正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那就要尽心尽力,反正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那就要不白活一回。
三、恒。我的解读是坚持不懈,一如既往,有韧劲,不畏难。
我应该属于比较“轴”的人,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决不放松,坚持到底。比如当老师,20xx年来我始终保持着热情和激情,以这种“忘我”的状态工作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认为做教育,当老师,既要守静,也要持恒,任何浮躁,急功近利都会误事(事指事业)害己。我十分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因为热爱,所以守恒,既然认定这辈子只能做这一件事,那就必须做好。恒,让我做到了今天,也成就了今天,由此想到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静。我的解读是宁静、淡泊,全心全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浮云遮望眼。
我是一个自幼就经历生活的清贫和苦难的人,对于今天的幸福我特别珍惜,倍感满足。对于物质,我觉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就够了,这已经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如果还要去追求,在我看来就是浪费生命,而且容易陷入痛苦之中而失掉已有的幸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和精神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动物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而人不知道。物质生活的简单,让我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种追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在喧嚣浮躁的环境里“静”得下来的人。我在自己家的门上放了一个匾额,写了四个字:平安惜福,在我看来,平安就是最富,健康才是最贵。
我看重生命的宁静与和谐,不为身所累,且为心所安。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我不在乎它给自己带来多少功名利禄,我看重的是它对生命来说,意义和价值有多大。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守住内心的宁静,不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扮演了一个“异类”。20xx年我被选聘为三中副校长,面对人人渴望的升迁机会,我却选择了放弃,辜负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在许多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到今天,我也不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因为,我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今后,不论我做什么,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还是那句话:我知道自己是谁。
静,让我从心所欲,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意愿去行为,生命的底色也因此厚重起来,我无所失,而大有所得,因此,我觉得静是修为,静是品性,是态度,也是智慧。我崇尚两种人生状态:静下来的时候做隐士,动起来的时候做战士。从心所欲,尽心尽力,然后顺其自然,我们就会活的坦然、踏实,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于是许多事情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五、研。我的解读是学习、钻研、思考,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我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名著,我也喜欢买书,这是我唯一乐于花钱的地方。多年来,我养成了睡前半小时读书的好习惯,每天与那些高贵的思想者对话,让我受益无穷。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这不仅是职业要求,也应成为生活习惯,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能教好读书的学生。
我喜欢思考,不断反省自己,致力于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觉得这是自己不断进步的法宝。思想是我喜欢和擅长的头脑游戏,它让我的语言、写作和课堂有了高度和深度,也有了厚重和灵动的意味。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用思想去点燃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个“匠”,不可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我最向往的为师境界就是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我善于钻研,勇于创新,乐于谋事。20xx年我所任教的班级率先开展了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这一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使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务主任任上,我对学校教学各环节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制定了《一中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自习管理细则》、《考试管理细则》、《集体备课要求》、《示范课、公开课安排》、《一中巡课制度》,修订了《教师工作考评方案》等,使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六、敬。我的解读是尊敬、敬畏、感恩。
我感恩于自己的学生,是学生给了我空间和舞台,成就了我的事业,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双双天真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我们的孩子,对我来说,这是功德无量的伟业。
我敬畏自己的职业,这份职业让我安身立命,衣食无忧,我挣国家的钱,吃老百姓的饭,就应该把事情做好,这是天经地义的。有时反思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当老师,我还能靠什么把自己高高举起,我就是为当老师而生的。
我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祖宗,敬畏道德和法律。由于敬,所以心存感恩,由于畏,所以心存忌惮。现代人由于缺乏敬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破坏、玷污和践踏,我觉得敬畏应该是现代人的基本修养。
我感恩自己的家人,是她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才能充满勇气和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走到今天。
我感恩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的赏识、信任和支持,才能有我的今天。有人说,一个人要成功需要五个行:你自己得行,你要知道自己行,还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那个人得行,你身体得行。我庆幸,这五行当中我占了四个,只缺一个:身体不行。
七、范。我的解读是做表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我的头脑中时刻有一个理念提醒着自己:学校是什么地方,老师是什么人?学校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道德的制高点,也应该是人间净土;老师是塑造灵魂的人,是教人修人之为人之道的人,是社会的良心。决定学校品质的,不是高楼,而是教师,如果教师失范,那就意味着道德体系的崩塌和社会底线的冲决。当老师,我首先要求把自己做好,时时处处做表率,这样说话才有底气和分量,做事才有执行力。选择了教师,就必须选择高尚,虽然你我都不是圣人,但我们的事业是神圣的。
八、正。我的解读是端正、耿介、行正道,做正人君子。
许多人对我的评价是:这个人非常“正”,也有人送我绰号“翟马列”,我对此并不介意,褒贬自由人说,做为老师,我不是救世主,但要做个行善者,必须坚守住那些应该坚守的东西,承起应有的社会担当,涵养住“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原则问题,正确的事就必须坚持,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因为我只会这样做事,我不能忍受自己被扭曲。我觉得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风骨和个性,如此,才能做为社会的精神脊梁。做为老师,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破坏规则,却让别人遵守规则,如果这样,我有什么资格和颜面在学生面前说教,我的说教只能起反作用。我是老师,就要“一正到底”。
各位领导和老师,下面我谈谈我对教师和师德的理解,纯属个人之见,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我认为师德是为师之本。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强的业务能力,更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良好的品德是教师做为思想舵手和道德楷模的前提和基础。恪守师德是对一名教师的起码要求,失去了它,也就在事实上逾越了身为人师的底线。师德问题说到底是做人问题,师之德行即人之德行,师德之失即做人之失,师德出了问题,归根到底是做人出了问题,这问题有来自主观,也有来自客观。
师德是爱,师德是责任,师德是良心。师者亦仁心,仁心的本质就是爱,一个心中无爱的人,尤其没有博爱,大爱的人,很难说其师德修养是健全的。责任是老师最闪光的道德,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都肩负着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责任也可理解为使命,教师职业也因此神圣。师者要有良心,要讲良心,凭良心做事,有恭敬之心、有羞恶之心、有是非之心、有辞让之心、有诚实之心。师者有德,学生之幸,师者无德,学生之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老师身上最可贵的东西是他的道德,而不是其他。道德对学生产生着最根本、最长久的影响,因此遇到一个有德行的老师是学生的大幸,反之,就是学生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讲,师者能成人,也能害人,由此扪心自问,师之责大如天,不可不慎,不可不察。孩子是圣洁的生命,为师者每天都应以这种圣洁为镜,关照内心,对话心灵,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仁:
我叫,来自xx县第一中学。非常荣幸能够受市教育局的选派作为师德标兵的代表在这里与各位领导和同仁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发言的题目是:《老师·社会的良心》。自1993年大学毕业任教一中至今,整整20个年头,1995年以来连续20xx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xx年至今一直承担高三文科培优班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xx年开始任一中政教处副主任,20xx年后任一中教务处主任。盘点20xx年的为师历程,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轰轰烈烈,只有琐琐碎碎的点点滴滴,以及人生感悟和感慨,我把这些凝成了八个字。
一、实。我的解读是踏实、务实、朴实、老实。
从教20xx年,可以说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新课,只要是用过的教案统统扔掉。每备一节课,我都要多方查阅资料,我的手头,至少有3套不同版本的教材。我的想法是不吃老本,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我没有职业倦怠,因为变化让我每天都有新感觉,我很享受备课上课的过程,课堂带给我的是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教育别人,快乐自己,我觉得这是占便宜。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追求语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方法的灵活,效果的显著,让每个细节都指向卓越,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有价值的生命历程。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体悟到的是轻松的氛围、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深刻的思想、灵活的方法,极高的效率。学生们说:听翟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让我喜欢上了历史。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功就在于通过教学,学生喜欢上了这门功课,最大的失败则在于教学导致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厌恶,我欣喜,我做到了前者。20xx年我班的马俊研、郭娜同学双双获得通辽市文科状元,创造了一中一个班级出两个状元的历史。
当了20xx年的班主任,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扪心自问,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的经验是首先做好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和才学魅力去征服学生,处处让自己“有范儿”,从而达到“不令则行”,“无招胜有招”的效果。我崇尚“攻心为上”的教育策略,注重并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面对现实,我教育学生为近期目标的达成要积累分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要提升素质和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开明、公正、智慧型的班主任,能谋长远、能抓关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自己做人师,不做经师,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做一些事情。几十年来,我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他们对我的一致评价是:翟老师是个好人,是个好老师,不仅课讲的好,人做的正,更重要的是他给予学生的还有受用一生的精神境界、思想智慧和道德力量;对于翟老师,我们除了感动和感恩,还有敬佩和敬畏。他不怎么说话,但我们都会自觉去做,他也很少批评谁,但大家却都怕他,他向我们诠释了何谓“师”,何谓“为师之道”。
对待工作,我最看重的是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耍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如此才能取得实效,赢得信任。打折扣、搞变通的小聪明终究抵不过脚踏实地的大智慧,如何对待工作,其实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做工作,也是做人,是踏实还是华而不实,其实是个大问题。
二、勤。我的解读是勤劳、勤奋、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也许干不好,但不能不好好干。
从教20xx年,日未出即做,日即落未息是我从来未变的生活状态,尤其是20xx年以来,我连续承担了高三文科培优班的班主任和历史教学工作,同时又承担高二文科培优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还有堆积如山的教务工作,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同样是这几年,噩运不断降临:20xx年,我做了结肠切除手术,20xx年,我的弟弟结肠癌手术,20xx年,我的母亲结肠癌手术,20xx年弟弟结肠癌复发转移,20xx年去世。我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也是四个兄弟中唯一有力量担当一些的人,学校、家庭、生活、工作。千斤重担压在我一个人头上。这四年是我的炼狱之劫,我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忠,什么叫孝,我深切地经验了什么叫痛断肝肠,什么叫生离死别。靠着勤奋和顽强,我挺了过来,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工作不受影响,我做到了,对人对己,于公于私,我问心无愧。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只要认定自己在做着正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那就要尽心尽力,反正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那就要不白活一回。
三、恒。我的解读是坚持不懈,一如既往,有韧劲,不畏难。
我应该属于比较“轴”的人,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决不放松,坚持到底。比如当老师,20xx年来我始终保持着热情和激情,以这种“忘我”的状态工作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认为做教育,当老师,既要守静,也要持恒,任何浮躁,急功近利都会误事(事指事业)害己。我十分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因为热爱,所以守恒,既然认定这辈子只能做这一件事,那就必须做好。恒,让我做到了今天,也成就了今天,由此想到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静。我的解读是宁静、淡泊,全心全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让浮云遮望眼。
我是一个自幼就经历生活的清贫和苦难的人,对于今天的幸福我特别珍惜,倍感满足。对于物质,我觉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就够了,这已经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如果还要去追求,在我看来就是浪费生命,而且容易陷入痛苦之中而失掉已有的幸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和精神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动物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而人不知道。物质生活的简单,让我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种追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在喧嚣浮躁的环境里“静”得下来的人。我在自己家的门上放了一个匾额,写了四个字:平安惜福,在我看来,平安就是最富,健康才是最贵。
我看重生命的宁静与和谐,不为身所累,且为心所安。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我不在乎它给自己带来多少功名利禄,我看重的是它对生命来说,意义和价值有多大。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守住内心的宁静,不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扮演了一个“异类”。20xx年我被选聘为三中副校长,面对人人渴望的升迁机会,我却选择了放弃,辜负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在许多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到今天,我也不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因为,我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今后,不论我做什么,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还是那句话:我知道自己是谁。
静,让我从心所欲,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意愿去行为,生命的底色也因此厚重起来,我无所失,而大有所得,因此,我觉得静是修为,静是品性,是态度,也是智慧。我崇尚两种人生状态:静下来的时候做隐士,动起来的`时候做战士。从心所欲,尽心尽力,然后顺其自然,我们就会活的坦然、踏实,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于是许多事情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五、研。我的解读是学习、钻研、思考,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我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名著,我也喜欢买书,这是我唯一乐于花钱的地方。多年来,我养成了睡前半小时读书的好习惯,每天与那些高贵的思想者对话,让我受益无穷。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这不仅是职业要求,也应成为生活习惯,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能教好读书的学生。
我喜欢思考,不断反省自己,致力于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觉得这是自己不断进步的法宝。思想是我喜欢和擅长的头脑游戏,它让我的语言、写作和课堂有了高度和深度,也有了厚重和灵动的意味。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用思想去点燃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个“匠”,不可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我最向往的为师境界就是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我善于钻研,勇于创新,乐于谋事。20xx年我所任教的班级率先开展了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这一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使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务主任任上,我对学校教学各环节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制定了《一中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自习管理细则》、《考试管理细则》、《集体备课要求》、《示范课、公开课安排》、《一中巡课制度》,修订了《教师工作考评方案》等,使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六、敬。我的解读是尊敬、敬畏、感恩。
我感恩于自己的学生,是学生给了我空间和舞台,成就了我的事业,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双双天真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我们的孩子,对我来说,这是功德无量的伟业。
我敬畏自己的职业,这份职业让我安身立命,衣食无忧,我挣国家的钱,吃老百姓的饭,就应该把事情做好,这是天经地义的。有时反思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当老师,我还能靠什么把自己高高举起,我就是为当老师而生的。
我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祖宗,敬畏道德和法律。由于敬,所以心存感恩,由于畏,所以心存忌惮。现代人由于缺乏敬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破坏、玷污和践踏,我觉得敬畏应该是现代人的基本修养。
我感恩自己的家人,是她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才能充满勇气和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走到今天。
我感恩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的赏识、信任和支持,才能有我的今天。有人说,一个人要成功需要五个行:你自己得行,你要知道自己行,还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那个人得行,你身体得行。我庆幸,这五行当中我占了四个,只缺一个:身体不行。
七、范。我的解读是做表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我的头脑中时刻有一个理念提醒着自己:学校是什么地方,老师是什么人?学校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道德的制高点,也应该是人间净土;老师是塑造灵魂的人,是教人修人之为人之道的人,是社会的良心。决定学校品质的,不是高楼,而是教师,如果教师失范,那就意味着道德体系的崩塌和社会底线的冲决。当老师,我首先要求把自己做好,时时处处做表率,这样说话才有底气和分量,做事才有执行力。选择了教师,就必须选择高尚,虽然你我都不是圣人,但我们的事业是神圣的。
八、正。我的解读是端正、耿介、行正道,做正人君子。
许多人对我的评价是:这个人非常“正”,也有人送我绰号“翟马列”,我对此并不介意,褒贬自由人说,做为老师,我不是救世主,但要做个行善者,必须坚守住那些应该坚守的东西,承起应有的社会担当,涵养住“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原则问题,正确的事就必须坚持,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因为我只会这样做事,我不能忍受自己被扭曲。我觉得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风骨和个性,如此,才能做为社会的精神脊梁。做为老师,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破坏规则,却让别人遵守规则,如果这样,我有什么资格和颜面在学生面前说教,我的说教只能起反作用。我是老师,就要“一正到底”。